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案例>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继续扩大,作为国内主要的外汇持有者和经营者的商业银行,许多业务活动蕴含的风险增加,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也逐步向银行分散;远期汇率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银行汇率风险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篇1:

  据中国建设银行2006半年报显示,该行汇兑损失为24亿元。同期,中国第一大外汇银行——中国银行汇兑损失高达35亿元人民币。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分析认为,人民币每升值1%,中国银行的盈利将随之降低3。3%,净利润则将随之减少0。6%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人民币对美元基本上保持升值趋势,对非美元货币的变动大于对美元的波动。截至2007年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5。71%,对欧元计贬值2。2%,对日元累计升值7。7%。由此可看出,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如何适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控制汇率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篇2:

  一家境内A企业在境外具有一个海外关联公司——S企业,双方自2010年开展合作,至今已有近三年的时间。双方规定的贸易资金往来采用赊销贸易形式,并且以美元结算,而2012年以来受到美元汇率波动剧烈这一因素的影响,A企业花费的财务成本较大,使其自身流动资金十分紧张,亟需进行财务结构成本优化配置。

  就在A企业的注册经营地,D银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到该企业,并提出设计“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人民币进出口信用证”的创新型融资方案,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节约财务费用支出成本。对于该公司年收付汇量上千万美元这样的发展规模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关系,通过此项合作为企业优化了融资结构,并且快速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银行汇率风险案例篇3:

  某企业从A银行贷款一笔日元,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5年,利率为固定利率6.25%。付息日为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2003年12月20日提款,2008年12月20日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企业提款后,将日元换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出口后获得美元收入。

  从以上情况看,企业这笔日元贷款存在汇率风险。企业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收到的货款也是美元。而在偿付利息和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时,企业都需要将美元换成日元。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贬值,那么企业需要用更多的美元来换成日元还款,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

看过"银行汇率风险案例"的人还关注了:

1.2016年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2.关于金融学的论文

3.人民币汇率走低还需不需要换美元

13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