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学演讲 > 成功教育学生的演讲

成功教育学生的演讲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成功教育学生的演讲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教育学生的演讲,欢迎阅读!

  成功教育学生的演讲1:

  亲爱的孩子们:

  您们好!

  眨眼又是周末,这一周大家收获大吗?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吗?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都要为自己加油助威哟!

  前几天有好几个孩子都对我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段时间上课总爱走神儿,听着听着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了,想控制都不行...... 我在想这可能与天气有关吧,春天一到午后就感觉很疲惫似的,当然这是在找客观原因,其实上课走神原因很多,或许是没有休息好;或许是有压力;或许最近事情多;或许是太在意学习以外的东西了。除了上面说的偶发情况会产生上课走神外,还有几种可能:一是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反映敏捷,理解教学内容快,常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他们认为教师讲课的节奏太慢,内容太简单,听不听都无所谓,因此容易出现走神;二是部分基础知识差的孩子上课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常常不知道老师讲到了哪里,因而出现走神;三是有的孩子总是凭兴趣听课,遇到不喜欢的学科和老师就不认真听课,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上课走神;四是有的孩子过去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于是自己认为自己不可救药了,从而放弃努力,任随自己处于走神状态;五是有些孩子身体虚弱,作息时间安排又欠妥,大脑无法长时间运转,难于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因而不由自主地会走神等。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清楚自己上课走神的真正原因,可以带着问题寻找自己属于哪一种,方能针对自己的情况找到良方。

  我认为克服上课走神首先就要休息好,保证睡眠,因为人在疲劳的时候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所以孩子们午饭后一定要休息,千万不能放下碗就继续学习,一定要在教室里将双眼闭着,安静休息30分钟,不管能不能睡着,对您们来说都是最好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学习,这是其一。其二,要克服外界干扰,养成闹中取静的学习习惯,因为在学习中,常常有不少内外因素的干扰,使我们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我们必需学会从闹中取静,让自己安静,安静就是力量,只有心静了,才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其三,加强意志锻炼,做支配注意力的主人。在学习中我们除了会遇到外界的刺激外,还会遇到内部因素的干扰。比如情绪低落、身体欠佳、不良习惯等,这些都容易使我们在课堂上分心。因此,我们要学会以坚强的意志同一切干扰作斗争。其四,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节奏,就能听懂老师所讲,这对课后完成作业也是很关键的。最后我建议孩子们要学会放松心情,对于不能集中注意力做的事,先不要强迫自己,闭上双眼,全身放松,缓慢呼吸,尽量排除其它念头,全神贯注的数自己呼吸的次数,几分钟后再开始做题,这样注意力就能得到集中了。

  随着天气的变化,孩子们中午的休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不能不当一回事哟,不要以为利用中午的时间来学习就是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殊不知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哟,老师特别提醒,期盼大家高度重视,不可麻痹!

  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们将慢慢长大、成熟,平时可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加强修养学会从容,不是消极待世,更不能束缚自己的创造潜力,要培养积极的百分百的责任心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自己的班级负责,努力把握每个现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实现自我在每一个阶段的价值,展现自己对人生的意义。

  孩子们,咱们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吧。这位名叫安妮兰伯特的美国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她的完美人生是如何开始的。分享完这则故事,孩子们就会坚信:从现在开始承担自己成长中的责任是多么重要!

  一天,安妮兰伯特将自己的成长故事告诉了大家,她说: 我13岁生日那一天,是我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妈妈把我叫进她的房间,安妮,我想和你谈谈。妈妈拍了拍身边的床铺说,我用了12年的时间来培养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你觉得自己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了吗?今天是你的13岁生日。从今以后你就不再是小孩子了,生活是你开始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了。从现在起,你自己的规矩自己定。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写作业,和哪些人交朋友,这些都由你自己决定。我不明白。你生我的气了吗?我做错了什么吗?妈妈伸出手搂住我的肩膀:每个人迟早都要自己做主。很多被父母严格管教的年轻人,往往在他们离开大学、没人给他们指导的时候犯下了可怕的错误,有些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所以我要早一点给你自由。我目瞪口呆地盯着她,各种念头一起闪过脑海:那么,我随便多晚回家都可以;能够自由参加各种聚会;没有人再催促我写作业这简直棒极了!

  这时,妈妈站起来:记住,这是一种责任。家里人都在看着你。而只有你一个人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她说着用力抱了抱我,别忘了,我一直在你身边。任何时候,如果你需要,我会随时帮助你。完美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同以往一样,这个生日是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有蛋糕,有冰淇淋,还有礼物,而母女间的这次谈话却是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从那一天起,我在享受自由的时候,始终忘不了母亲的那句话――只有你一个人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在这之后的数年间,我做过不少错事,但自己为自己的过错负责的态度,使我迅速成熟起来。

  孩子们,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个人自尊心萌芽的表现,更是一个人成熟起来的标志。人总是会慢慢长大,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会告诉我们怎样生活,怎样做人。但任何行动的落实都只能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大家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弥补自己的过失,做一个成熟而又勇于负责的人。

  想想安妮在13岁的时候就开始明白这个道理并亲自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长大,成熟起来。她懂得为自己负责,同时也赢得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思维空间。从今往后孩子们要保持生活习惯的正常,合理安排学习、锻炼、娱乐和睡眠的时间,在精神保满的前提下要竭尽全力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愉快的学习和生活!

  祝孩子们健康、快乐、进取!

  成功教育学生的演讲2:

  各位家长、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又到毕业季。有幸站在这里,在诸位即将翻开人生新篇章的时候,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既代表在座的每位老师,也代表我自己,不抒情,不煽情,接地气地和大家聊几句实在的。

  首先恭喜你,穿过了人生第一个艰难隧道,爬上了一个小土坡,从此以后,再碰到什么大考小考,天空就会飘来N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当人从长时间的紧张疲惫中,一下解脱出来,十有八九会进入失重状态,苦了那么久,你想尽情吃喝玩乐,带点报复和肆意的快感,很正常,我只想提醒你,安全,安全至上!日子还长,你慢慢来——除此以外,父母生你容易,养你不易,你的安全不只属于你自己,请你,且乐且珍惜。

  我猜你吃喝玩乐两个礼拜以后,八成就会进入那么个状态——睡得昏天暗地,醒得晕头涨脑,目光呆滞地洗漱,蓬头垢脸地上网,热火朝天地聊天,两眼贼光地打游戏,父母心疼你苦了太久,懒得跟你大呼小叫,睁一眼闭一眼,由着你吧,然后你人就慢慢颓了,干啥都不起劲,一心等开学。

  三个月说长也短,说话间你就上大学了,然后你会发现,你上当了!大学没有想象的那么自由和高大上,搞不好校舍没有我们学校洋气,课程比中学还乏味枯燥。你的中学老师,虽然是一群情智商都并不超群的人,但是他们谨慎胆小,善良心好,陪你成长,一起欢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可以很温暖。然后,你的大学记忆里,同学永远比老师清晰。当然,大学里也可以碰到影响你一生的人生导师,看你运气。

  大学上个一年半载,新鲜感过去,荷尔蒙的释放也无法缓解你的焦虑,未来茫然无头绪,有件一直困扰你的事儿,开始让你焦灼——要不要出国?当然要!张三李四都走了,凭啥落下我?父母也经过了一年的心理适应期,也愿意放你走更远的路。于是,各种忙碌,然后你就出国,然后你就头大了…再然后…此处省略几万字。

  好了,我不再向下设想了,这样想下去,你未来的七八年,都没法儿过了。

  但是,这样想过去,你就知道这种过法,除了没劲,还是没劲,浪费时间,糟蹋青春。而这种浪费生命的活法,很可能就从明天就开始了……让我们把思路拉回来,换一种过法,或许可以改写生活——青春不留白,但是不能失控。你的人生终久是你的,先规划,想好了,再去做。

  一、关于暑假

  这个假期,我给你一些可行的建议:报个名,去把驾照考了;约几个靠谱的朋友来趟靠谱的旅行;去听音乐会买畅销书看热门电影;去把一直想学的吉他学了,看你想看的书,干你一直想干的事儿。动起来,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怎么都比在家傻宅着强。

  但是,这个假期最重要的事儿不是瞎玩,而是陪父母,哄他们开心,修补一下被应试教育折磨得千疮百孔的亲子关系。你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父母的分离已然开始了。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注意力开始无限外放和分散,唯独注意不到身后逐日衰老的两个人。我18岁离家求学后,几乎再也没有跟父母相处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我一直以为来日方长,不知道一向健康的父母会在10年之内相继离我而去,没有孝敬过他们,更谈不上好好的陪伴,终生遗憾。这世上有很多事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无常,岁月无情,如果你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一切都来得及。

  二、关于大学

  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没有罪不可赦,它最大的问题是过度教育,基础教育的大部分时段,都在揠苗助长,每一个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遗憾的莫过于没什么机会好好发展情商、没什么时间认真读读真正的好书。

  今天回头看,人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半以上都来自专业以外的不急之务,譬如多年阅读累积出的大智慧,譬如长期锻炼而来的好身体,譬如良好的家庭教养内涵,譬如人际沟通表达能力,譬如人脉资源,等等。

  所以,在大学里,除了专业学习以外,你要做的事儿还很多。

  首先要广泛阅读,读罗素说的“没用的书”——

  读一点小说,因为你阅历有限,可以在故事中窥视人性,预演人生。但是,小说对于人性的想象永远超越不了现实,现实生活总是比小说家闭门想象出来的还要狗血、惊悚。等你真正进入社会后,大可以少看小说、多看新闻。但那时候,你就会发现,曾经的阅读体验给你开了天眼,你可以用这第三只眼观察生活,洞悉人性,进退从容。

  读一点历史,“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永远在轮回,人性却从未改变,光芒与丑陋轮番上演。历史让人活在当下,更容易清醒和睿智,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大部分都可以在史书里窥见。

  读一点文学,纯文学的诗歌和散文。北岛说,“诗在纠正生活”。那些唯美的文字会让你在浊世中保持一份赤子情怀。让你有心情在抖落满身的疲惫后,站在窗前看万家灯火;即使未来身体蜗居陋室,心灵也可以诗意栖居;哪怕摆脱不了俗世的纷扰,也可以在内心自在逍遥。这在今天整体焦虑的社会状态下,很重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读一点哲学书,看一看康德、柏拉图,也读读老庄、孔子,当然也要翻翻冯友兰、周国平。人生的某个时段,自我救赎,可能都要靠这些前辈和现世高人的指点。

  除此以外,书不妨看得杂一点,那些不实用但有趣的书籍,让人轻松愉快。按照你的喜好,读些关于体育娱乐、时尚饮食、专业动向的小文章,人间烟火里有百般滋味,细品之下都可以很美好。幸福往往被琐碎裹挟,挖掘生活中的“小确幸”,多少要点智慧。毕竟我们是在用心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去寻找所有能营养你的东西,那些跟艺术、跟美、跟普世价值有关的东西。譬如听一些好的音乐,既能让你血脉愤张,也可以让你沉默安详;看一些经典好片,体会光影背后的深邃;还有那些有质量的讲座、培训、脱口秀和公开课,能吸收就不要错过了。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气质、气场、气魄、气量、气概,很可能跟他的阅读、历练构成因果关系。俞敏洪谈到他的大学生活时,说:“不管北大给了我什么样的影响,大学五年读的500本书,才是真正决定我人生和未来的关键。”如果这四年你没有荒废,未来四十年你就有可能开始的相对从容。读“无用的书”,日后方能做“有用的人”。

  20岁前后是人生的上升期,做加法,多读书、广交友、勤做事。互联网虽然可以让秀才不出门,神游八万里,但是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肯定不能靠这些完成。走出门去,读书,也读人。

  跟有“料”的人做朋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种情况,是有的。主动去结交一些大朋友,那些年长你两三岁,甚至三到六岁的人,这种年龄差距不会在价值观上与你形成断层,他们刚从你的年纪走过,理解你的想法和困惑,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吸取,这会让你在未来三五年内少走不少弯路。人生苦短,没必要把时间全浪费在酒肉朋友的觥筹交错间,卡拉次数多了,人的感觉不是OK,是无聊。

  多做运动,切莫放纵。因为年轻,所有的身体指征良好到会让你失去警惕性。我亲眼见过在企业招聘中千里挑一胜出的大学生,在随后的体检中惨遭淘汰,拿着报告单在医院走廊里放声痛哭,忏悔自己四年疏于运动,作息不规律等等。

  除非你有后顾之忧,否则,我不太主张读书的时候打工,或者长期打工。写不进简历的工作经历,不要也罢。好好利用这四年,这是真正的黄金年华,读书、交友、运动、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年人热衷于致青春,就是因为青春太好了,怎么过都觉得浪费,也因为青春太短暂了,她的消逝远比你想象的要快,快很多。好好珍惜这四年,这几年在你整个人生过程中的影响之大,你以后就知道了。

  三、关于出国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出国留学的大军中,很大部分人都是盲从的。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跟世界接轨,但除了大学排名,至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性在哪里,出国去学什么,对一个人改变是什么,关注不多。当然更隐藏着某种期待:最好留在在国外,立稳脚跟,传宗接代,再别回来。万一孩子毕业求职无望、移民没戏,海归变海待,不仅没跟国际接轨,反而和国内脱节了。就会很沮丧,觉得白忙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学费打了水漂,还不如给他买房子当首付,还不如给他创业做启动资金,如何如何,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教育越来越像投资,付出时间精力金钱,需要一个好的收入、体面的职业作为回报,至于精神是否压抑,人是否快乐,考虑不多。

  从学生的角度看,对西方教育的向往只怕也是盲目居多,老觉得谁谁出去都能变学霸,我出去看能变个啥?

  中国教育现状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寄希望于外国月亮更圆,也是不现实滴。

  东西方教育各有千秋,西方的公立学校和普通大学是一种公民教育,培养普世情怀,对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功不可没;私立学校和重点大学则是精英教育,培养学生领袖,注重济世情怀,对整个族群的引领,非常注重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和儒家提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育理想是异曲同工的。从受教育的终极目标上看,东西方一致,也不一定非出国接受再教育不可。

  但是,在今天的国际大视角下,如果有机会,都可以出去走走看看,这对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时代,都是好事情,因为人的素质和思想都会有个较大的提升。如果你想学业精进,也不一定非把目光锁定英美,德国有那么好的文科类大学,意大利有极棒的设计学院……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不一定非得从校门到校门。你可以申请新西兰B2签证,去当一年果农;也可以申请到迪拜去当一年酒店服务员;也可以参与NGO组织,去中南美洲接触雨林土著;考一个双语双城导游证,看看世界,顺道传播国学,也是极好的……间隔年经历可能比一个学位更有意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些对英语的要求不过是雅思5.5以上,提前一年递申请即可,获签率很高。

  只要你动脑去想,然后谨慎地付诸实现,这个世界真的很有趣,前提是动脑打开思路,然后用行动力带来好运气。

  东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其实是教育方式,他们是唤醒,我们是灌输。但是不管是哪里的教育,都希望打造出一个这样的人——健康、自信、会思考、有正向价值观。然后让他自己去选择未来——职业、配偶、生活方式。

  四、关于处世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人均GDP3000-10000美元就是这样的时代,物质生活得到空前满足,价值观却扭曲混乱,道德和诚信都缺乏底线,整个社会乱象横生,匪夷所思。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每个社会转型期都这样,这是一个必然阶段,我们刚好赶上了而已。只要没有战争,和平年代从来都没有最好和最差的分别,要感恩,你生活在这么富庶发达的历史阶段,不必纠结“这个世界会好吗?”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坚信未来一定会很好,这个阶段不过是产前阵痛,时间会证明它终将过去。

  越是年轻,越要有意识地积累智慧,辩证思维,不偏激地看问题,尤其不要在网上胡乱吐槽泄愤,逞口舌之快,做无用之功。与其抱怨,不如实干。“30岁以前没抱怨过,30岁以后还抱怨,人都废了”。

  肯尼迪说“不要总是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要常问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这话适用于全世界的年轻人,用来解读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以一己之力,或许对全局没有大的改观,但是鲁迅先生早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借一句网络金句,更加直白简单——“你有阳光,中国就不会黑暗。”

  总之,带正知正见去生活,努力让自己内心强大,就无需在意众声喧哗!

  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混帐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用在基础教育的任何学段都是滑稽和不合理的。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线?一定要划,划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也罢了。所以,未来几年,你要怎么过?请三思而后行。

  感谢在座的同学们,我们相伴三年,缘牵一生。青春是人生最美的歌,愿你们好好谱写,唱响未来的每一个日子,无怨无悔!

  谢谢各位。

49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