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故事 >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论证思路5个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论证思路5个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论证思路5个

  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受骗上当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的论证思路,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论证思路一、李白的泪水

  风生水起,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打入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痛苦的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痛!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痛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内心失落,无比痛苦,你难道不恨吗?我恨小人当道,女子弄权,我痛韶华易去,人生难遇,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痛苦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冤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真是人生的痛苦有时候无法由痛苦的人生自行解救啊!

  下雨了,在痛苦的哀伤中,我低了头,想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点评:本文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李白的一句诗“恰似飞燕倚新妆”为切入点,与李白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面对面的对话,巧妙不失自然,虚幻而又可信。一句“恰似飞燕倚新妆”,由于李隆基与爱妃的亲近和与李白的疏远,而听信爱妃,误解李白,从而形象地告诉我们,李白的悲剧就是由感情的亲疏造成的,更可贵的是,作者由李白而屈原,由屈原而比干,敏锐看出并深刻指出这种悲剧不是某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历史悲剧、社会悲剧。作者以点带面,由点到面,拓宽了文章的主题,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并且发人深省,催人猛醒。

  本文不仅句句入理,而且字字关情,作者深沉的感叹和惋惜充盈字里行间。题目“李白的泪水”委婉含蓄,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有几分悬念,几多无奈,几丝叹惋,而且本身就蕴含着作者自己的一把辛酸泪。文章末句“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从结构上说,这一句巧妙点题,使文章有开有合,有放有收。从内容上说,虽则十几个字,却沉甸甸的,一个“低”字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心情,深广的忧郁,而“哪一滴”又形象地告诉我们,流下辛酸泪的何止李白一人!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论证思路二、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

  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痛苦挫折,横逆坎坷,就看你如何面对,如何选择。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出身贫寒的少年刘备,便用自己的人生历程,很好地诠释了这句经典名言。

  刘备是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名学生。因为幼年丧父,全靠寡母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异常艰苦。上高三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刘备上完晚自习回到家,看到母亲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缝着棉靴。刘备说:“妈,这天寒地冻的,早点睡吧!”

  母亲回答:“你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我多做一双棉靴,就可以多卖十块钱,好给你凑足上大学的学费。”

  刘备蹲在母亲膝前,鼻子一酸,泪水就要涌上来了。他呜咽着说:“妈,上大学要花很多钱的。我们家太穷了,这点钱能派上什么用场呢?别作指望啦!”

  母亲听得肩头颤抖了一下,问他:“难道你准备在这个穷窝里过一辈子吗?”

  刘备苦涩地说:“那有什么办法?可能,这就叫命中注定吧?”

  母亲放下针线,看着她的儿子,说:“我小时候读过《三字经》,还能思考一些问题。你说的命中注定,究竟是人之初的事呢,还是人之后的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也许能帮助你找到答案。

  “一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出来,掉在草堆里。有个人发现了它,以为是一只鸡蛋,把它拿回家去,放在鸡窝里。鸡窝里有一只母鸡正在孵蛋,它和其他的鸡蛋一样,被孵化了出来。

  “于是,它从小就被当做一只小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由于长相古怪,许多的伙伴都欺负它。它感到孤独和痛苦。

  “有一天,他跟着鸡群在稻场上啄谷子。忽然,山那边一道黑影飞掠了过来,鸡们惊慌失措,到处躲藏。等到危机过去,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

  “'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它问。

  “他的伙伴告诉它:'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

  “噢,那只鹰真是了不起,飞得那样潇洒!’它发自内心地羡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那该多好!’

  “'简直是痴心妄想!’它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训斥它说,'你生来就是一只鸡,甚至连鸡们都为你的丑陋感到丢脸,你怎么可能像鹰一样飞呢?’”

  母亲讲完故事,问道:“儿子,所谓命运,就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现在,你愿意选择鸡一样的生活呢,还是鹰一样的展翅高飞的生活?”

  刘备呆呆地问母亲:“您认为儿子是那只不幸沦落在鸡窝里的小鹰吗?”

  母亲肯定地说:“是的,你是鹰的后代,你应该去追求属于你的蓝天,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两颗谷子唉声叹气!”她告诉儿子,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由此上溯,他其实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根红苗正的皇族血脉。

  刘备幡然醒悟,毅然对母亲说:“妈,我懂您的意思,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经过刻苦攻读,第二年,刘备终于考取了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母子俩悲喜交集,关着门抱头痛哭。

  【赏析】

  命运如歌,却没有永恒的调子,我们无法把握它的起落;命运如轮,却没有不变的方向,我们无法左右它的走停。当我们春风得意时,我们会说自己的命好;当我们失志落魄时,我们会说命中注定。面对命运,难道我们就无可奈何吗?不,贝多芬以其阔大雄浑、激昂奋进的交响曲抗议;史铁生以自我抗争的艰难历程反对……原来,生命中还有一种能诠释命运的东西,叫做理念。

  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如果你失败了,可能是你的修养还不够。若一直平庸地解释为“运气不好”、“命运坎坷”,你将永远生存在幼稚与不成熟中,永远找不到使自己变得更伟大、更坚强的机会。

  朋友,若你还在为命运而苦恼,不妨读一读《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本文是一篇语言质朴、手法灵活、言近旨远的美文,具有以下三个亮点:

  1.题目亮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本身就给人以愉悦和美感。本文题目具有三处美点:(1)形象的比喻。作者把抽象的、不易表现的“命运”比喻成形象可感的鹰,避虚就实,以实传神。(2)鲜明的对比。鹰的志向在于蓝天,鹰的境界之于鸡,犹大海之于溪流,高山之于丘陵。大跨度的对比给人以开阔的想象余地。(3)绝妙的抑扬手法。作者将“至高无上”的鹰塑造成沦落者形象,使其屈居于鸡窝,来暗示鹰对命运的抗争,看似抑,实则扬。

  2.富含哲理。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此文开头就告诉我们决定命运的其实是心态、思想。“经典名言”所作的严密推理,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思想和心态的重大意义,从而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3.以事明理。孟母择邻三迁,岳母刺字喻志,我们为她们的睿智叫好。然而读过此文,我们也会忍不住为这位母亲的做法叫好。面对如此哀叹命运、意志消沉的儿子,母亲避开大道理式的生硬说教,以故事切入,借鹰落鸡窝的处境喻指儿子生存的困顿,以鹰的必将展翅高飞,激励儿子从命运的哀叹中走出来,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作者以“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为题,把鹰作为命运的形象代表,以鹰展示命运所能够上升的高度,借物言理,物具形象,理具深刻。鹰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勇猛的禽类,是力量、速度、志向、意志、境界的象征,它不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身所具有的这些美好特质。所以鹰虽沦落鸡窝,仍然不会改变对蓝天的热爱。尽管它遭受冷落、讽刺、鄙视,但这些又怎能扼制鹰对命运的抗争呢?是鹰,终将展示矫健和勇猛,傲啸蓝天,搏击长空。

  一个人的命运或许会有虎落平川的时候,犹如苍鹰的沦落,但亦应以鹰的态度,抗击命运,展示生命的不屈和顽强。

  【妙句简析】

  ①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

  强调了“心”的重要性,“心”当指心态,或进一步升华为一种理念。积极的心态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人们的活动都是在心态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心态和理念的层次的高下,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同时,活动的效果必反作用于自我,导致心态的调整和改变。“成败与否,在乎一心”,看似绝对,实则饱含哲理。

  ②你是鹰的后代,你应该去追求属于你的蓝天,不要为了眼前的一两颗谷子唉声叹气!

  “蓝天”是远大目标和追求的象征,“一两颗谷子”是对刘备所面临的困顿的现状的比喻。这句话是母亲在以鹰说理的基础上,对刘备最直接而有力的激励,以帮助刘备摆脱消极低沉的情绪,积极追求,像鹰一样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展示矫健和勇猛,拼搏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论证思路三、失去阳光的日子(小说)

  三年前,他路过一处叫阳光塘的地方。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生命中就没有了阳光。

  一个农妇,在阳光塘丢失了装有一万元钱的袋子。而他,据说是后来唯一经过的人。这一万元钱,是农妇多年的积蓄,农妇因丢失这笔钱而痛不欲生。那农妇一味地怨恨他,这种怨恨就成了他无法承受的屈辱。

  在无休止的谩骂中,他的家一次又一次地被翻箱倒柜,然后自己养的牲畜莫名其妙地死去。最后,连他的亲人都认为他捡了人家的钱,让他赶快把钱交出来。而他大哭:“我真的没有捡到啊!”

  农妇的家族很庞大,他们的一次次威胁和恐吓,让他的妻子无法忍受。在快过年的时候,他的妻子不辞而别,从此两年多没有回来。

  他成了一个道义上完全失败的人。他说:“如果我有一万元钱,我认了,我只想赎回以前的正常生活。可是,我现在没有钱啊!”

  第二年,陷入绝望中的他对农妇说:“我真没有捡到你的钱,如果你能放过我,我愿意进城打工挣钱给你。”

  从此,他去城里打工。而农妇说:“他带了钱,逃了。”

  两年后,他回来了,真的带回来一万元钱。当他把一万元钱交给农妇时,农妇没说一个字。他走出她的家门时,农妇说:“站住,我的利息呢?”

  他站定,惶惑地说:“我只有这一万元钱啊。”

  他又进城了。

  阳光塘在那一年被一位村民承包了。这位村民抽光了阳光塘里的水,开始清淤。塘底有许多鱼,许多村人围着观看。后来,一个塑料包被哪个村民挖出来,发现里面是一沓湿漉漉的钞票。

  他被村人找回来了,那个农妇在他面前痛哭流涕,一再向他忏悔,说不该把怨恨发泄在他身上。而他平静地看着农妇说:“没事,你回吧,我明天还要赶回工地上班呢。”

  第三年春节,他回来了,后面跟着他妻子。他根本不像一个三十出头的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令人触目惊心。

  听说,这年除夕夜,他放了一宿的炮仗。第二天,屋前满是红花花的碎纸。

  [赏析]

  文章讲述的故事是让人深思的,可以说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了生活的本相,让人回味!

  站在“他”的角度来解读,“他”的遭遇是够得上悲惨的,妻子离去,家庭破裂,自己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去打工,为了偿还本不属于自己的“债务”,精神上的打击从他三十多岁便白发满头就可以窥探一二。这里让人想到《一枚古金币》中的主人公,为了让妻儿吃一顿饱饭,多年来承受着“贼”名的精神压力,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而这位年轻人呢,从道德层面来看是值得肯定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面对他人的斥责乃至亲人的误解,这种以德报怨的精神境界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年轻人是否表现得太软弱呢?在社会法制日益成熟的今天,仅仅因为对方是一个大家族的成员,就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这是为了保全自己还是为了亲人不受伤害?但妻子最终也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离开,从这点来考量,岂不是太冤了?缺乏法律意识以自保,缺乏反抗精神以辩是非,遭受长期的误解而不知道使用法律的武器,从而不得不忍受精神的折磨,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当这名妇人在他面前忏悔时,他的表现是宽容呢,还是懦弱或者麻木?不得而知!

  年轻人的心态是复杂的,但也可以从文章中看出宗族势力的影响之大,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农村更严重!推进法制建设向前发展的道路也是任重道远!

  从女子的角度来看,倚仗族权的强势,将个人意愿强加于人,并仗势欺人,都折射出世事人心的险恶与炎凉!

  所以,文章的主题虽是在弘扬那种宁亏自己不损他人的高尚情操,但是同时也表明,一味地妥协退让而求得一时的安稳,恰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对于有些得理(何况并没得理)的人,一味退让,无异于慢性自杀!积极地对待,才可能有最好的选择!

  这篇小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从各个角度去解读都会给人各种不同的感受。就像棱镜,反射面越多,留给人思考的空间越广阔,魅力越无限!

38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