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太极拳具有着神奇的功效,长期练习对我们人体大有裨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太极拳有高深的技击艺术,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它是一种把我国源远流长的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三者结合,加以创新的治病强身、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的体育运动。

  在太极拳精典论著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话。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静所以养脑力,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身心交修。

  太极拳的运动有助于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整人体阴阳,疏通经络,和畅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旺盛,故可使弱者强,病者康,第者复壮,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和一般的健身体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

  更重要的是练太极拳需要精神的专注心静、用意,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活动和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和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身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

  太极拳的练习,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因为太极拳一开始,就要求体舒心静,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用意不用力,这些都是对大脑活动的良好训练因素。

  此外,从动作上来讲,太极拳的动作,练习时要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同时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市面上训练作用。

  这样就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从而活跃了其它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活动,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练后精神焕发,心情愉快,这些都是练者高度的情绪性与兴趣浓厚的证明。

  情绪性的提高,在生理上有极重要的意义。国外一位医学专家说过:“提高了患者的情绪,就等于将病治好了一半。”以上说明,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的动作,包括了各组肌肉、关节的活动,也包括了有节律的均匀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膈的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循环,减少体内的淤血现象,是一种用来消除体内淤血的良好方法。

  全身各部骨骼肌的周期性的收缩与舒张,可以加强静脉的血液循环,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及向右心室充盈的心要的静脉压力。呼吸运动同样也能加速静脉的回流。

  太极拳由于要求深长均匀的自然呼吸,且要气沉丹田,呼吸的效果增加,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与淋巴的循环,加强了心肌的营养,改善了心脏的营养过程,为预防心脏各种疾病及动脉硬化建立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太极拳深长的腹式呼吸,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都有良好的作用。

  太极拳对新陈代谢方面的影响

  改善人体新陈代谢,是太极拳重要的健康因素。老年人的很多疾病是与新陈代谢的降低分不开的。因此,坚持打太极拳,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搏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适合生理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改善了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

  几乎适应各种人体慢性疾病的康复,对神经衰弱、神经痛、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肝病、肾病、腰肌劳损、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疗效。它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养生、保健运动。

  人体的第二大脑

  人体的第二个脑子是在肚子里。这个腹部的脑子(姑且叫它为腹脑),又被称为“腹部神经系统”。它分布在消化道内壁、胃部、大小肠中的组织细胞皮层中,由负责信息交换的神经元和众多的辅助细胞组成。

  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细胞还多。结构与“真正的大脑”完全相同,只是神经元的数量少得多,并且不构成脑半球,它不能像第一脑那样进行思想(这一机能可以通过培养来获得)。

  对于两个神经系统间相互关连的研究,促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神经元胃肠学科的产生。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当头部大脑遇到危急时,迅速分泌出激素,使人体做好应战或回避的准备。

  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胃部的敏感神经也随之兴奋起来。神经与肠道之间存在特殊的联系,因而人有时会食不甘味。迷走神经促使人体开动最大马力制造血清素,无形中加大了对胃部的刺激,容易造成胃部痉挛。

  如果食道的神经也受到刺激,容易使人喘不过气来,从而造成吞咽困难。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这种联系:人一通烦恼或失意时,面对美馔佳肴,总是紧张得难以下咽;惊吓过度或激动万分时,腹部容易产生痉挛。

  大脑的“神”与腹脑的“气”

  先从太极拳演练对腹部的基本要领谈起。太极拳要求“松腰、落胯、敛臀、提肛、尾闾中正”,做到了这些要领和姿势,就给腹脑创造了一个安舒宽松的内部环境和容量充裕的圆腔空间。

  一方面动作时便于腰脊带领和四肢随动;另一方面为“气沉丹田”和“气宜鼓荡”提供了前提条件。另外,太极拳对头部也相应地提出了基本要领,要求两眼平视、虚领顶劲、下腭微收、舌顶上腭。就以这个舌顶上腭来说,它起到了下面几个作用:

  1、接通了经络,形成了小周天。

  2、结合口唇微闭、面带微笑,使口腔更多地分泌津液,也就是唾液,练毕下咽,滋润肠胃,还起到了消炎和消化的作用。

  3、这个做法还特别扩大了食管,压缩了气管(在咽部),使空气直接灌入了腹腔,形成气沉丹田,随着演练而起鼓荡,给腹脑以柔性按摩,而给其神经元一种安抚和保养。

  拳论上有“尾闾中正神贯顶”、“腹内松净气腾然”之说,演练太极拳要领中对头部和腹部的要求给两个脑子的沟通与反馈创造了条件。

  太极拳锻炼中要求“松静自然”,大脑产生一种持久的快乐的“内啡呔”物质,即脑内吗啡,其最有效的物质即B一内啡呔,促进大脑的脑电波开始起伏变化。

  从科学测试得知,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在练拳后可以使大脑进入以a波(觉醒波)为主导的同步化有序状态,使a波功率增加几倍,也即大脑活动进入一种高度宁静的觉醒状态。

  这种大脑的生理状态与受试者的自我感觉的“恬静舒适”、“神志清晰”与“精神集中”、“记忆力有所恢复和增强”是相对应的。

  从健身的角度讲,太极拳运动对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训练。这不仅是形体运动的训练,而且还是一种“神经体操”,能有效地解除人体因高节奏工作所引起的紧张状态。

  医学已经证明,它对人体内脏生理机能及免疫功能有重要促进,说明对腹脑产生了有效的调节作用。

简述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相关文章:

1.太极拳的医疗保健作用

2.简述太极拳的八大功效

3.练习太极拳的三大养生意义

4.太极拳养生的意义

5.太极拳的八大养生保健作用

6.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 太极拳性命双修

149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