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运动常识 > 如何评好一节体育课

如何评好一节体育课

时间: 树源981 分享

如何评好一节体育课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大力开展听评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显得重要。今天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评好一节体育课。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教、学、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教、学、练的目标是否明确,教师需要传授哪些知识、技术,学生学习和锻炼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十分明确、具体。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明确、具体,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案例中看出这一点。

  例1:教材内容 艺术体操(初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1、培养优美的体态,形成健美的体形,发展健康、活泼、自我表现等心理素质;2、提高兴趣和欣赏能力,抒发美的情感,陶冶情操;3、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自我加强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例2:教材内容 体能综合练习(初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跑、跳等技能,提高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等素质;2、认知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作用与价值;3、情感目标:建立群体责任感,发挥集体智慧,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4、个性发展目标:树立公平竞争与团结协作观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及创新能力等优良品质。

  课堂教学目标决定着教什么的范围,学生学习什么是最重要的,选择什么内容和强调什么学习经验,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经验以及情感的发展内容、学习和教学是无止境的,因此教学目标又可以看作是“教和学的范围和限制”。教学目标总是以一定的课程内容为媒介的,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紧密联系着;具体的教学目标也是测量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经过适当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用一定的数据和行为表示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水平,以此来衡量教与学的情况。

  上面所举的2个教学案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描述,有些是用描述学生心理状态的词语来描述教学目标,如:“情感目标”、“个性发展目标”等,这些目标所提到的都是指学生内部心理状态。但是我们怎样知道已经达到了这一目标呢?在这样的目标表述中,我们是无法知道的,也是无法观察的。

  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清晰,具有一定的可观测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应以教学内容相一致。就一节课而言,是先有教材,后有目标。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体育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性质及其具备的教材功能以及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对教材的性质、特点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体育学科水平和能力。明确教学要求,把握重点、难点,这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求定准,重点、难点要找准,这仍是教师专研教材的基本功,也是注重提高一节体育课实效性的关键。也就是说,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通过一节体育课,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在提倡教学形式多种多样的同时,切忌形式与目标的背离。

  例如,对于“单杠屈体摆动上”这项教材性质的理解,不同课次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教给学生握杠、摆动、收腹、屈体、翻腕、压腕支撑等技术,掌握动作重点,突破难点是处理好这项教材的关键。

  三、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对教材的处理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 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否合理

  如:足球教学内容,从足球技术的角度来讲,包含多种多样的技术,每一种技术又包含多种练习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该选取主要技术和关键技术,以此来带动其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掌握了这些主要的和关键的技术就能使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就能够参加比赛和游戏,享受在运动中所带来的快乐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对足球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重新构建,使之符合这项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2、 教学的重点、难点应突出

  就每一项教学内容而言,从掌握技术的层面来讲,每一项技术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方面。当通过了教学,学生掌握了技术的重点,突破了技术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基本掌握了这项技术,提高了运动技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和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和难点。

  3、 要善于从教材所具备的功能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即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

  教学既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的,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主要是指“学”的一方出现了新的情况,如学生对原设计的重点、难点较容易掌握,就不必多费工夫),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需要。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1)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看一节体育课是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主要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得怎样。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看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二看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三看是否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四看是否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朝着能够“自学、自练、自评”的方向努力。

  2) 学生应有足够的身体实践活动,主要指充分体现了教、学、练、讲解、示范、模仿等体育学科的特点,把身体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 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体能的关系。特别强调教师在重视发展体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要讲求实效。讲求实效,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毫无意义的走过场,也反对看似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学生在学、练上收效不大的现象。

  五、教师的基本功如何

  教师驾驭一节课的基本功,还应落实在“基本”二字上,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第一,讲解基本功。要求能够流畅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讲解,语言规范、精炼,用词准确,讲解通俗易懂,能够讲清动作的重点、难点。第二,示范基本功。要求能够正确地给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示范,根据不同内容,注意示范的面、次数和时机,便于学生模仿,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第三,教态。要求教态自然、亲切、感情饱满,举止端庄。

245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