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高效课堂 > 新版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新版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时间: 慧良1230 分享

新版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今年9月,也就是马上就要到来的秋季新学期,全国各小学将全面启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具体有什么变化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统编本”语文教材相比原来的人教版来说,课文数量总体上减少了。

  一上原来共41课,包括汉语拼音13课,识字8课,另有课文20篇;

  新教材共32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8课,识字则增加到10课,另有课文14篇。

  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

  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其中小学的变化大一些。

  初中课文减少,30篇减少为24篇,但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在选文上,“统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有适当兼顾时代性。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5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2.5%,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九篇。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初中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

  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诗词诵读。

  另外,综合性学习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

  主要考虑到综合性学习是新的课型,十多年前没有的,这种课型有利于培养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以及口语交际结合起来。

  但以前的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综合性学习,实施中有些困难,很多学校的综合性学习基本流于形式。

  “统编本”语文教材就在减少综合性学习的课时的同时,把这一课型做得更实在,每次的主题也更加集中,以提升这一课型的教学效果。

  再说说单元的设置,“统编本”语文教材这方面也有些新的想法。大家会发现新教材的小学低年级段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和课文三个板块。

  “统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

  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每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统编本””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五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部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第五,初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两块“补白”,努力练习课文和教学实际,用比较浅易和生动的语言来介绍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

  中小学语文的知识教学不要过分追求体系化,不能满足于让学生去反复操练,但也要有教学的知识体系,要有训练,有干货。

  总之,使用“统编本”语文教材,不要体系化,但要有体系,这不是开倒车,不是回到以前那种完全围绕知识能力点展开的教学,而是在教材中让“语、修、逻、文”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更清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

  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几乎都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有的小学二年级开始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精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略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时间的多少。

  其实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是有讲究的。

  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

  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而略读课呢,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阅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阅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

  “统编本”语文教材,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

  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

  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统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

  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抠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

  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有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

  统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导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

  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导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

  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

  如果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没有激发阅读兴趣,也没有较多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扩大阅读量,这是改革的方向。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新教材还设置有古诗词诵读。

  这些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去反复诵读,不一定要和课文那样逐篇讲解。

  导读时除了简明地介绍作品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还格外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艺术风格,学习有关古典文学鉴赏的某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初一两个学期一共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顾全般。

  和以往教材比较,现在的编法是希望有一个系列,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


新版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有哪些变化?相关文章:

1.最新版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哪年的

2.“语文”这两字,原来是他写的!2020年语文为王的时代!

3.江苏小学教材有变化,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每年不少于10小时

4.广州布局教育建设2020六区中小学增半,长春使用最新语文教材!

5.2017年人教版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

6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