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孝子的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孝顺父母、养老送终的传统美德,务必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孝子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孝子的文章:乌鸦反哺孝子心

  我一向讨厌乌鸦,似乎听到乌鸦叫声是不吉利的事,便要倒霉,会带来厄运。

  近日看了电视连续剧《咱爸,咱妈》,听到家伟语重心长地给女儿落落讲乌鸦反哺的故事,深受启发,改变了我对乌鸦的看法,情不自禁地赞叹起乌鸦的“孝子”美德。

  我仿佛看到一只只伶俐可爱、已经长大的小乌鸦,振翅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地之间。时而贴进地面,继而又升腾高空,不停地转动头部,俯视地面,寻觅腐肉,衔食飞回母巢,反哺给母亲老乌鸦。此情此景,实在催人泪下,令人感动。难怪先辈们把乌鸦看作为孝子的化身,纯洁、至诚、善良……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孝顺父母的象征。

  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些不孝之子:进了大学门,忘掉爹和娘,只知伸手要钱讲吃穿,连封家信也懒得写;豪华装饰,进口家电,高档家具,大操大办婚事,迫使父母倾囊而出,举债维艰;娶了媳妇忘了娘,顾妻顾小不顾老,把父母当作老佣人、老保姆,父母家成了义务托儿所和免费食堂;一旦父母积蓄花尽,灯油熬干,贫病交困,急需帮助照顾时,便告“拜拜”,借口躲得远远的,不愿出钱出力,弃父母如卸包袱,甚至将病魔缠身、奄奄一息的老人关到地下室……真是令人心寒,天理难容!这些虐待父母的不孝之子,看了《咱爸,咱妈》,听了乌鸦反哺的故事,难道不觉得羞愧负疚么?试问:一个连亲生父母都不疼不爱的人,还能疼谁爱谁呢?恐怕只疼爰钱财和他自己了。

  乌鸦私情,愿乞终养,何况人呢!父恩比山高,母爱比海深。养育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古语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孝顺父母、养老送终的传统美德,务必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1996年5月

  孝子的文章:清明雨.孝子泪

  又是一年清明到,地里的小草已长出嫩嫩的绿芽,树上桃花、杏花、梨花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大地换了新装。世界万物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可唯有血肉相连的亲情,是不会随着万物变化被割舍掉的。我期盼着“清明节”来临,姊妹团聚。可这种团聚,又何尝不是心灵上一种哀伤的刺痛。

  父亲,长眠于地下已多年。虽然我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论谁也逃脱不了,但是,我真的不甘心失去父爱。冰凉的墓碑告诉我,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已经阴阳两隔。父亲,这些年来,女儿积累了好多的话想跟你说:我的烦恼、我的喜悦、我的委屈。可无论我说什么您都听不见了,女儿的喜怒哀乐无法与您分享。时光匆匆,转眼间,父亲已离开我们17年。

  曾经的我,年轻无知。不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含义,等到自己长大有了孩子,体会到育儿不易,知道尽孝心的时候,可您已经离开我们。有多少个夜晚,梦中惊醒,泪湿枕巾。那种思念痛彻心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这细雨是多少祭拜者的眼泪?今年的清明节,还会细雨蒙蒙吗?可思念父亲的雨早已打湿了我的文字,回想起有父亲疼爱的日子,是幸福的,也成了今日的痛。我一次次在思念里挣扎与疾呼,眼泪也一次次浸透心灵的每个角落……

  在这个清明里,我再一次将视线移到父亲离开人间的那一刻,他没有挣扎,安然地离开了我们,我拉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没有了温度,变得冰凉。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接受,我的精神崩溃了,知道了什么是撕心裂肺的痛。感到身子软绵绵的,泪水泉涌而出!那是一份怎样的不舍?生死别离,肝肠寸断,那一幕便成了父亲在世留给我最后的一次记忆!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天,而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这一天。

  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1957年毕业于某高校,曾是学校的高材生,毕业实习就被分到当时帮助我国建设的苏联专家组。在那时可谓是天子骄子了。在桥梁工地上,因桥梁焊接质量问题他给外国专家提意见,那“专家”很骄傲,拒不接受,吼道:“你们中国人就是笨蛋!”血气方刚的父亲觉得人格受了侮辱,尊严被践踏,顶撞了苏联专家,在那个黑白不分的年代,父亲的行为被打成了反革命,失去了前途和自由,被下放到农村管教劳动。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父亲没有颓废,他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他被调进一家工厂,在那里他展现了他的才华。

  直至1978年父亲才得以平反昭雪。实践证明桥梁焊接确实有问题,父亲的坚持是正确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为人正直,做事严谨、不善于言谈、做的总是比说的多。他不甘于平庸,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下海办厂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给企业和社会创造了价值,他研制的产品有多项通过国家级鉴定,填补国内空白,也多次获国家级科学进步奖,并得到当地政府的多次嘉奖,授予优秀企业家。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一生都是忙忙碌碌的,为了工作从来就没见过他空闲半刻,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创造着......。

  父亲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但他又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从不向困难低头,是一个有担当的人。父亲出生在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兄妹六人。爷爷和父亲都被打成黑五类,其余的兄妹都怕受牵连和影响,和他们断绝了关系,奶奶去世后爷爷患了脑血栓没人照顾,父亲把爷爷从几千里外的老家接到我们家,悉心照顾,一直到多年后的1976年爷爷去世。在这期间,我没见到爷爷的其他子女。后来,父亲平反了,我们家也富裕起来,姑姑伯伯开始来我家串门走动,我才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这么多血脉相连的亲人!我问过父亲,在你和爷爷最困的时候他们不帮你,你不恨他们吗?父亲说:“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只要他们能生活的好,我就心安了。亲人之间不应有恨,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照顾你爷爷是我应尽的责任,养儿防老。这就是父亲的胸怀。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姑、伯,谁家有困难,他都会无私地资助。父亲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他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

  有人说父爱如山,山是无言的,父爱也是无言的,它体现在父亲的沉默寡言中,它体现在父亲慈爱的眼睛中。父亲,今生能做你的女儿是我的骄傲!我祈求来生还做你的女儿。虽然病魔夺走了你的生命,你的爱却无处不在,那是一种无言的沉默,一种深沉的蕴含。正如冰心老师所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父亲,你就这样永远的沉默了,你的生命定格在1997年的7月5日,享年62岁。

  时值清明行文祭奠,寄托对父亲的哀思,对故人的怀念。一座墓碑,一束鲜花,一吊纸钱,一段记忆。清明的细雨,是一个个跪拜孝子的眼泪!

  孝子的文章:“绝对”孝子

  在小山村里,每当人们说起“贤孝”的话题,大家仍是一致认为阿苍的四兄弟为第一。因为,给逝去的父母做斋事花去了一万六千元的人民币,这在村中是无人能比的。一万六千元,是一笔多大的开支啊。说起来,谁不啧啧称道呢!

  近三十年了,那场六天六夜的斋事,给村中人的印象太深了。斋事自始至终,阿苍四兄弟领着媳妇们及各自的子女,听从道士的指引,大部分时间都是跪着,给死去的父母三跪九磕头,咽咽的啜泣久久不绝,有时还有呼天抢地的嚎啕大哭。那情景,在场观看的人也为之动容,有不少的妇女还为这样的“孝心”垂泪不停。

  那死去的二老为什么会令子孙们悲痛不已呢?这话要从头说起。

  1984年春节过后,年届八旬的二老,看着儿子们都已成家立业,都生了孩子,矛盾多了,家大难以管理,于是就决定分开来过。好端端的一个家庭,一分为五。二老一世辛劳的所有就是四座泥砖瓦房,毫无保留地分给了阿苍四兄弟,只是口头上要阿苍四兄弟轮流赡养。当时,四兄弟及媳妇们商定二老从老大家开始,一个月一个月地轮流在四兄弟家里噌饭。从那以后,二老在一个儿子家住了一个足月,就自动自觉地把老来仅剩的床铺搬到第二个儿子家里去。按理,这样轮流到各个儿子家里去享受赡养,二老就是自己搬迁床铺,也是乐意而为的。但世上的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随着轮流的时间推移,媳妇们对二老的讨嫌越来越多了,常常指桑骂槐地给二老难堪。作为儿子的阿苍四兄弟,由起初对媳妇的这种不敬行为进行批评逐渐转化为充耳不闻。二老看在儿子不讨嫌的份上,还是硬着头皮,每到足月,就会搬往下一个儿子的家里去。

  1985年的收割季节,又足月了。行动不便的二老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拆卸了有床顶的木架床,搬到了三儿的家里去。三儿一早就到田里忙活去了,媳妇见到二老搬了床铺过来,骂咧开来。诅咒的话语不绝于口,二老听在耳里,忌在心里。为了让媳妇顺气,二老把床铺铺在三儿家门口侧边的屋檐下。一张床只有四分之一在檐内,但两个床脚在檐外低洼的地方放不平,二老只好自己找来泥砖支起垫平,然后挂好了蚊帐。忙了一早上的二老,腹中空空的,就进去拿了碗准备取早餐。媳妇气冲冲地走过来,劈手夺过了二老的碗。媳妇的话似一瓢冷水泼出:“老不死的,吃子吃孙,不羞耻吗?谁有那么多闲饭喂你啊!”憋着一肚子气的二老敢怒不敢言,默默地走出门来,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二老以为,儿子回来后,定会给他俩一个公道。

  忍饥捱锇到了晚上,儿子回来了,不见有什么批评媳妇的言辞,只是端来了两小碗白米饭,上面放着几条青菜。儿子说了:“爹、娘,你俩吃饭吧。”见二老接过了,儿子又说:“爹、娘,你俩就将就着在这外面睡吧。我家的三个子女都说不要你俩在里面住,你俩体谅体谅下,好吗?”二老睁着两双疑惑的眼睛提出了担忧的问题:“下雨怎么办呀?”儿子面无表情地说:“六月(农历)天,很少有雨的。要不,我与兄弟们商量,在床顶盖上一层薄膜纸给你俩。”儿子说到这个份上,悲哀的二老再也不提异议了。

  垂垂老矣的二老也是凡人,也要遵循着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规律。睡的问题,将就一下还可以挺过去的,但吃的问题,挨饿不得,所谓人是铁,饭是钢。可二老却是软骨头的人,既然这一房的媳妇不贤,儿子不孝,那么就少吃点算了。不几天,二老却整整瘦了一圈。二老强忍着辘辘的饥肠,巴望着时间快些过去,到了下一个儿子家里,这样的境况就会有所改善了。

  终于足月了。二老在黎明时分就拆卸了床铺,逐步搬到了四儿子的门口,把四儿子的家人吵醒了。四媳妇开门出来,大声地骂开了:“我以为是谁一大早前来吵吵嚷嚷呢,原来是你这二个老不死的。就是吃人命都不必要这么早啊,你俩究竟想怎样啊?”看着二老准备把床铺搬进家来,媳妇厌烦地说:“搬进来干什么?要睡就把床铺在外面,别搬进我家里鬼显世。”在三儿子家就是这样住过来了,到四儿子家这样住也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吃饱肚子比什么都好。几十年的风霜雨露,二老怕的就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的饥饿,那时四儿子未来到人间,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饿得皮包骨头,整天嗷嗷哭叫,也没有任何力气去玩耍了。二老当时还年轻,全身心都是想着如何去找到食物给,让四个孩子们能够活命,长大成人。凭着无私的爱心和恒心,意算救活了四个孩子,不象别家留下了饿死孩子的一生愧疚和遗憾。四儿子在饥荒过后来到了人间,使二老高兴得脸上整天都挂着笑容,见了人都赞叹说四儿子会拣时间出世。孩子拉扯大了,各自成家了,二老完成了作为父母的一切任务,心中没有了牵挂,一心只想着长命百岁,在子孙的瞻养中安享晚年。要不是家大矛盾多,二老还不想把一个好端端的家给分了呢。

  二老想不到,在四儿子的家里的待遇并不比三儿子家里好。接下来的大儿、二儿也不见善待。不出三个月,吃不饱的二老开始水肿了。起初从双脚和面部开始,逐渐肿遍了全身。手指按下去,黄而发光的皮肤都会陷下一个深窝。二老再没有行动的力气了,四个儿子急忙将二老送到村中的公厅(摆放历代亡人神主牌位的地方,按当地风俗,村中人将死之前,都要在公厅里等待死亡,否则,亡灵就不得进入公厅,享受村人的祭祀。)里。阿苍四兄弟商量将原来的每月一轮流变为每天一轮流,为二老尽最后的孝心。这一来,瞻养的程序完全打乱了,兄弟们经常忘记了二老的每日三餐。入住公厅不到十天,老头子先行一步去见了祖先,老婆子在老头子走后的第五天早上,也追赶老头子去了,没有一个兄弟地场为老婆子送终。

  了理好二老的后事,四兄弟认为二老生前得不到细心的照顾,感到心中有愧,于是作出了让全村人咋舌的决定:请道公来为二老作一场最大的法事,让二老在天之灵得到慰藉。六天六夜的法事,要一万六千无人民币,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因为,当时的万元户在全国范围都还是寥若晨星。但阿苍四兄弟一合计,眉头都不皱一下,就各自拿出了平均分摊4000元人民币,令村中的父老目瞪口呆过后,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四兄弟的孝心可嘉,父母在天之灵定会得到安息的。

  二十多年过去了,万元户已不成为稀罕了,可村中至今还没有谁家肯花这么多的资金为死去的亡灵超度。所以,阿苍四兄弟舍得为二老花钱的孝心在村中仍是首屈一指,村中的老人们更是百说不厌。斋事过后,阿苍四兄弟及媳妇们都好象松了一口气,逢人问起,都几乎是一样的轻松口气回答:“总算完成任务了。”意思明白人都知道,从此以后再也不必为瞻养老人废心了。

  生不尽作儿子的瞻养义务,死后不惜巨资大做法事,这就是值得为人啧啧称道“孝心”么?

  
看过“孝子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以孝为主题的演讲稿

2.励志感恩父母感人的文章

3.感恩孝道的文章300字

4.有关孝顺父母的文章

5.关于孝的作文1000字

109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