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北大家长的教育感悟:选择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我决定学数学,但是以后的成绩会比其他方向难看很多。”妈妈收到这条留言,微微一震,告诉爸爸,“儿子选好了,还是选了数学。”是的,也许正如元培的理念所言,我儿从此是把兴趣做成事业。从这一刻起,儿子曾经挚爱并苦心专研的化学将结束使命,慢慢尘封在他曾经的故事里。鼻子微微有点酸,不再多言,两人陷入了回忆和感慨。一路选择,今朝终于尘埃落定,以后父母的影响将越来越弱,只祈祷孩子未来的路走得越来越宽。中秋月圆,杯酒抒怀,17级元培的几位热心家长拉起横幅畅聊天涯共此时。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考入北大的故事各不相同,相约元培却是一个共同的选择。选择元培,希望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做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

  自从孩子考上北大,家长也似乎多了几分莫名荣耀,朋友同事总会恭贺几句,然后也不忘问是怎么教育培养孩子的。其实我儿作为2017届浙江高考生,随着浙江高考改革的洪流,也曾像是浪里一叶偏舟漂浮不定,分享传授经验难免会有偏颇,但一路走来,多少次的选择却是难以忘却,无关乎正确与否,关乎走过的路留下了成长的痕迹。归结起来,从幼儿园到考入北大元培,家长主导或一起协商决定的有这二类选择:一是选择合适学校,是否住读;二是选择兴趣爱好,读什么专业。这二类选择,相互有关联甚至难分彼此,但在细节上还是有不同的情境和内涵。且随性记下,如能以飨读者,将不胜欣慰。

  对家长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可能就面临多次揪心的入学选择。对我们来说,双职工,长辈都不在身边,做决定的时候尤其难以取舍。双职工一手拉扯孩子长大的诸多感受是长辈在边上帮忙照顾无法想象的。孩子18个月开始就在托儿所、小小班一路磕磕碰碰拉扯长大,到了该正式上小班时,由于家长工作忙,咬咬牙选择了孩子妈妈单位附近的住读幼儿园。还记得幼儿园老师很耐心,也很喜欢孩子,但毕竟孩子小,频繁的感冒发烧之类小毛小病不少发生。幼儿园寄宿这个选择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来说难以评论,从现在的情况看,孩子好的方面如独立、坚强和与人为善,不好的方面包括不善主动交友、自控力弱和晚睡的习惯可能与学前的寄宿成长经历非常相关。另外,过敏及诱发哮喘也是在幼儿园一周五天住读期间难以好好管理和控制的。孩子年幼不懂,但是我们心里是不安的,后来我们决定在周三接回家住一天,这样就增加了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也降低了孩子生病的几率。幼儿园三年一晃而过,孩子的聪慧和好学在此时便已初现端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对数学和科学的特别敏感及对音乐的兴趣,长得壮实可爱。

  小学六年不可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兴趣以及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成长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石。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是决定靠什么敲门砖进入好的初中。整体来说,通往高考的路其实是马拉松,胜负不在一两次的考试,而马拉松的起点可以说是小学三四年级。对能考上清北的孩子智商和学习能力应该是不用去怀疑的,但我窃以为,除了孩子聪明智慧和用功努力外,与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和遇到好的老师也有很大关系。杭州的小学分民办和公办,最好的公办小学离家太远,最好的民办小学竞争激烈,我们还是现实一些,选择了就近的一所知名民办小学。那是一所建在百年学堂旧址上的现代袖珍型小学,青砖碧瓦,古色古香,一个年级只有四个班,小班化教学,以培养健康之人、亲情之人、自信之人、学习之人、创新之人为目标。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以玩出名堂为主要教学方式,四到六年级开始实施有针对性的学习潜能挖掘教学,我们认为孩子的数学和理科思维训练应该要归功于这后三年的个性化教育,也归功于数学老师的魅力、语文老师推送的长长的课外阅读书单。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就是这个阶段养成的,妈妈也进行了调整,腾出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的成长。小学阶段孩子的成绩初露头角,特别是数学方面的领悟力得到学校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的肯定,高年级时被推荐参加了区少年宫组织的“名师班”进行一些超前的思维能力辅导。当时每周一次的思维训练课由老师讲解和现场测试结合,按照累计成绩分ABC班,也作为选拔的依据和进阶的基础。能进入A班是对儿子最大的鼓励,也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让家长也初步判断出自己孩子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水平。(当年同上A班的17级孩子至少有三人如今进入北大,两位元培,一位物院,除我家孩子后来选择化竞外,另两位都是物理竞赛国奖大神)。因为兴趣使然,孩子在A班学得相对轻松,成绩也基本稳定在前列,因此虽然没经过针对“希望杯”的专项竞赛训练,五六年级参加“希望杯”也能很自然地拿到一等奖。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小学考试不计分不排名,杭州一些知名初中选择生源往往会通过类似“希望杯”一等奖这种奖项来衡量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已经为自己选择优质初中准备了干粮。孩子的小学阶段如果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语文成为孩子的短板。因此如何在偏理孩子的时间安排里增加语文素养的积累,成为我们遗憾的一课。直至高考,孩子的语文都是他最后的不稳定科目。

  似乎小学阶段我们功利地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然,孩子妈妈是很注重拓宽孩子的视野,古人云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小学阶段孩子的假期是经常行走在路上的。城市周边的名胜古迹、省内外的著名景点我们都会腾时间和孩子一起去走走看看,小学阶段杭州及周边、上海、北京、山东、内蒙古、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都有过孩子的足迹,孩子通过旅游,既增长了阅历,也增进了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加深感性认识。当然也不忘去仰望一下清北这样的著名学府,也许孩子对清北的仰慕之情和追梦的决心就是在此时便已在心里种下草。从这个角度上说家长确实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你帮他发现和挖掘兴趣,引导他朝哪里发展,他很可能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而后枝繁叶茂;而你不够重视没花精力引领他努力的方向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他未来需要小心绕过的坎儿。

  相比较初、高中学习的忙碌程度,孩子小学阶段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之余,孩子师从一位七十高龄的钢琴老师,和蔼可亲,谆谆善诱。选择钢琴作为业余的主要耗时活动,机缘于在幼儿园和少年宫的各种兴趣测试,珠心算、书法、画画、象棋、围棋、羽毛球、跆拳道、游泳、电子琴,这些兴趣班均以玩为乐以发现兴趣为目标,大多都是短命的过客,孩子对其真正有灵性的最后只剩下游泳和钢琴。因为据说教练差点要把他淹死了,他要学会自救,此后游泳便成为他良好的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钢琴则是电子琴老师说你们家娃有音乐天赋,建议学钢琴试试。孩子凭着他的毅力和领悟力,学琴之路终于坚持下去了,最后还在小学五年级暑假考取了业余十级。学钢琴有三个收益:手脑协调,正襟危坐,静心缓压。五年弹琴的付出收获的是一辈子与音乐结缘,不为成大家不为钱途,没有功利的心。很多事情,套句白话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等孩子大了再补音乐课估计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都只能做做梦了。写到这里,在兴趣爱好选择方面,如果有建议的话,请让孩子各个方向都试试,孩子自然会有反馈,不勉强不添堵。

  小学入初中,是杭城所有家长历次选择最艰难的一次。依旧是民办与公办之争,但基本上,四~五家民办初中和五~六家公办初中几乎囊括了杭州大部分的优秀生源。选择的艰难在于首先是否有足够的资格挑选学校,是否考虑过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是在什么阶段出现,孩子的特长是否已经显现,学校口碑相传的特色是否适合你的孩子,以及是否走读还是住校。不仅家长们在考虑给孩子选择怎样的初中,其实学校也在张罗如何招到优秀生源。在教育的规律里也许优秀生源往往与学校的毕业升学率密不可分吧。还记得孩子六年级上学期时的一天,一通漫不经心的电话通知我们去参加杭州某著名中学的参观,一百来位家长在学校礼堂听着校长的学校理念宣讲,孩子们悄悄地被拉去做了测试。我们和孩子都不知道这个测试代表什么,意味什么,据孩子说,也就是做几道难的数学题,写一写对刚参观初中的感受作文等等,仔细看看被通知的似乎都是成绩优异的孩子。几天后学校通知我们去签约。此时我们才明白孩子被选择了!且都是全区排名前百的孩子,原来系统内的统考照样在私底下排着名呢,所谓的小学素质教育也许也只是给系统外的家长讲的故事吧。此时妈妈反而犹豫了,既然知道了孩子的学习在全区排名,是否还有更合适的选择呢,其实在杭城还有不少的优质初中啊?但是选择放弃一个知名且可以就近入学的民办初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选择离家较远而且需要再次寄宿的学校就读需要莫大的决心,回过去想也许只是因为孩子后来就读的WL中学其校长先生以及其教育理念和师德楷模吸引了我们,确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跟学校的校长有直接的关联。学校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校长的管理理念、学校的教学传统以及优秀生源的集聚造就了其所培养的学生品质,这些都深深吸引了妈妈。这次是妈妈给孩子做出了选择,认为还是WL中学更适合孩子。这时候放弃附近名校抛来的橄榄枝,确实需要莫大勇气,因为再去参加其他区学校的选拔有很多不确定性。考虑再三准备搏一下,好在儿子小学阶段不经意间也有不少的积累,翻箱倒柜找证书,孩子还真争气,各种荣誉各类证书最后汇成厚厚的一叠。资格筛选现场人头攒动,有兴高采烈有沮丧摇头。儿子的两张数学“希望杯”一等奖证书、钢琴的十级证书以及之前名校的预录取可以说是儿子很快顺利拿到参加考试资格的通行证。其他很多孩子也都是有类似竞赛获奖或者奥数学习经历。看来孩子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实际得利呢。也难怪现在奥数学习的风潮如此盛行也是有渊源的,指挥棒的作用不容小觑啊。考试顺利通过后,竟然获得校长面试,校长慈眉善目,一副大家风范,估计把娃镇住了,再加WL中学的校园风景如画,中考也是学霸辈出,孩子也动心了。唯一让我们纠结的就是该学校需要寄宿,孩子好不容易养好的习惯真不舍得放到学校去,回去开家庭会议,意见集中在讨论住不住校和能不能自主学习和竞赛。JL中学离家近,没有住校安排,初中学业相对自由,偏竞赛;WL中学以住校和军事化强身健体著称,偏走中考线路。考虑孩子小学阶段经常还是管不住自己,贪玩的男孩本性,叛逆期的早早来临,如果不是放学后丢到EF混英语,估计就荒废了功课的教训,我们认为住校是上策,因为孩子在学校还是很能听得进老师的教育。三思之后,妈妈帮孩子做出了人生的又一个大选择,进了WL中学,经历三年的磨练,学校每天晨跑1200-1600米,雷打不动。初中阶段孩子不仅在学习上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练成了强健的体魄,这是最大的收获。孩子也没有后悔,校长说了,读不好书要是排名掉到150名后要罚款一万元,还不能让爸妈还钱,估计要靠干多久的苦力活才能还上钱呢。当然那都是校长先生的策略而已,有时候贪玩的男孩可能还是需要鞭策一下。

  进入WL中学,扑面而来的是大神云集,初中学校已经比较注重排名,孩子的成绩在班里一般二到五名波动,很少考第一,年级徘徊在五到三十名左右,但初中儿子有自己的兴趣,依然是数学,再加个信奥编程。记得班主任老师为了提升成绩注重在班里结对子找标杆,名曰比学赶超。整个初中,娃给自己选的标杆他都几乎没超过,选他做标杆的娃也没超过他,三个男孩子就这样你追我赶成为他们班的一道亮丽风景。最后儿子因为信奥加分被保送进了杭二中,而两位标杆兄弟也都以中考全市前十的优异成绩再次成为二中同学。现在他的标杆兄弟也因物竞拿了国际金牌保送进了北大物院,所以要感谢班主任老师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让儿子不仅收获学业,还收获这么好的兄弟加朋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学风还是相当重要,初中以后更多地靠学校造就孩子,父母的作用逐渐弱化。

  此外,机会还是青睐有能力参与学科竞赛的出类拔萃学生。虽然都传说WL中学不注重竞赛,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误传。儿子刚入学校时就有约二十位数学好英语也好的孩子被选拔参加数学和科学集训,准备参加在菲律宾举办的国际数学和科学比赛,全英文试卷全英文答题。最后选出八人代表学校出赛,孩子是其中之一。兜了一圈捧了个金牌回来,学校还奖励了他人生的超大一笔奖学金,家长挺高兴,他却不以为然,在他前面还有几个金牌呢。随后就是校内一系列的五学科小规模竞赛,加上学业挺重,最后到初二,能坚持下来的就是信息竞赛集训了。信息竞赛也是云集了WL中学十几位最优秀的学生,除了对计算机和编程有兴趣外,其实数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信奥条件。到初二下学期临近结束时,能坚持下来的已经不到十人,有几位学习成绩特别牛的孩子退出信奥,选择了物理和数学集训,我想他们要是坚持,也一样会出很好的成绩。孩子参加信奥集训是由集团高中XJ中学老师组织的,也是杭城前二的高中。组织信奥集训的老师在业界非常有名气,慧眼识英雄被他看中的苗子应该十不离八九前途光明。为了敲定这几位好苗子,初二时老师便拿出意向书让家长签字,承诺继续信奥集训,他答应保送进XJ中学,保证大概率进清华。我们其实犹豫呢,从此意味着早早地定下一条路,让孩子走了吗?孩子真正喜欢吗?孩子明白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吗?考虑再三,去跟孩子商量,没想到孩子竟然很坚决地说以后不想走信息奥赛的路,坚决得让人难以再陈词。我们帮孩子签的也就是个意向,但是孩子的意愿终是要尊重的,他已经是有思想、性格趋于独立的小大人。就这样孩子没有在信奥的路上继续走下去,但两年多的编程让孩子近距离深入认识了计算机语言,认识了代码,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数学的奥秘。参加信息奥赛的收获之一是拿到了四张保送杭二中的其中一张票,之二是选择了放弃继续信奥的路,懂得放弃也是一种收获吧。因为学校的优质教学,初中三年除了学校的信奥培训,孩子没有参加过一节校外的辅导班,孩子的理念是学校老师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这时候孩子已经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了,而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的遗憾有:其一,继续在理科上付出太多时间,语文这个薄弱环节只能说勉强跟上;其二,没有经过中考的锤炼,因为家长的心理总是记挂着高考的大门槛,担心进入高中进入状态会偏慢;遗憾三,住校使得每周回家的一天多时间虽然非常放松,也不太让孩子做做饭烧烧菜锻炼锻炼动手能力。

  高中,儿子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届,扑面而来的是江湖上到处是消息,因为政策的不明朗不清楚,到处是议论,到处是惴惴不安的家长和晕头转向的学生。学校也是摸着石子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时不时开个家长会,宣讲新高考政策以及学校的对策,我们需要做出各种选择。孩子也是一头雾水,对未来的职业认知很少的情况下需要孩子做职业生涯规划,文理科不分科的七选三,需要在高一就定下来,这真是有点难为孩子,考验家长。在身临这场轰轰烈烈改革中的15岁少年还是一脸无辜,缺乏社会体验和职业场景的历练,然后就要做出影响终身的选择了,也许改革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最终貌似在改革试验田里的这一代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支付学费。印象高中,三年来,做过无数的选择,选择何时学考、选择选考什么课程什么时候考、是否参加竞赛、参加什么竞赛课程、是否选择参加三位一体招生都有许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幸运的是杭二中的老师们像是久经沙场,十分淡定从容,走班制教学后学校的教学很松散,再加上杭二的历来传统崇尚个性化发展,高中三年日常及周末基本不补课,节假日寒暑假也不怎么安排补课,该有的假日都照常,学校是需要多大的定力和勇气啊。也许是优质的生源、也许是优质的师资、也许是历年优秀的高考业绩给了学校魄力吧。学校依然扎实地教学、坚持着搞社团、抓竞赛、坚持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的策略,让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不限制选课。能在开放大气的二中学习确实是儿子的幸运。学校对学生的引导资源也非常丰富,通过往届大神的分享,北清复交的宣讲,叶校长的情怀,让初入高中的学生热血沸腾,似乎方向感极强。

  儿子高中入学后即进入竞赛班,班上集中了各科成绩均很优秀,竞赛又突出的诸多牛娃,压力不可谓不大。对儿子影响最深的、分管竞赛的陈校长有句名言,“人生是用来折腾的,不参加竞赛很多机会100%没有,参加了至少50%,进入二中学习的都优秀的,竞赛能走多远谁都无法在起点预料,不试怎么知道呢?”孩子心气较高,目标不小,在竞赛学科选择上也是进行了三思了。信奥自己放弃了,喜欢数学但凭直觉认为数学当年不是学校最强项,物理前面已经有几位大神排队了,生物没有感觉,最终选择参加化学竞赛,然后给自己罗列一堆选择化学的各种理由,各种机会。终于定了,从此义无反顾地学习化学,一方面自主学习大学各种化学教科书,一方面像吉普赛人一样没有寒假没有暑假的参加各地举办的化学培训班,父母的作用成为司机、厨师、营养师、倾听者、旁观者和追随者。一路走来,讲义、试卷、参考书越堆越厚,当开始参考本科硕士的内容时,竞赛之外的学生和家长是真地难体会个中滋味了。但一路上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诸多化竞同学的陪伴,倒也不寂寞,儿子第一次拿到化竞国初省一的时候踌躇满志,继续辛苦专研化学知识。但第二次化境虽然也拿了国初省一,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压力开始加大了。省选时因为实验动作慢被扣分而致无缘省队,至此,两年多的竞赛之路突然嘎然而止。因此儿子曾经有短暂的消沉,省选让他彻底发现和验证了自己的短板。但此时儿子展现出了他性格中的坚强、沉稳和乐观,他主动找教练谈心,跟我们谈心,慢慢调整了心态,收拾好心情,在挫折中连滚带爬地重新上了高考的战车,迅速投入高考准备中,通过自学猛补因为竞赛而落下的课程。期间我们曾经建议和强制性的给他报辅导班,但都被儿子一一拒绝,他认为学校老师的复习加上他自己的自学就够了,反而效率更高,看到儿子重振雄风克服困难迎头上的精神,作为父母我们深感欣慰,儿子经历了挫折,学习了振奋,优秀地让我们感动。竞赛虽然没有直接把孩子送进北大,但通过竞赛的高强度学习和竞争的考验使儿子收获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经受住了挫折的考验。通过努力儿子拿了十门学考全A、物化生三门选考满分以及参加北大金秋营考试的优秀营员,再次让他找回了理论考试的感觉和自信,随后的北大自招降60也让他一只脚踏入了北大。在圆梦北大的路上儿子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在他心里有自己的目标。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竞赛的硝烟逐渐淡去,但二中群里仍时不时传来大神国决国际大奖的好消息,娃都是淡淡的眼神,几无评价,他已经再次做了选择,要认真准备高考,他还想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拒绝了所有的培训班,提出周末不回家要长住校,潜心读书,孩子的神态是坚定自若的,妈妈的眼神是湿润的,每次见面,爸爸只有默默地拍拍儿子的肩膀。随着物理选考结束,三个一百拿到手,儿子信心满满的,最后几次月考模拟考成绩既可以冲到很前面也会掉回几十名,但他总是淡然面对,查漏补缺,不显忧虑。

  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是部分名校在浙江一个很重要的招生途径,但是“三位一体”也是最早锁定档案的一个招生途径。由于新改革,妈妈也没仔细研究招生的时间表,只是单纯地想给儿子争取多一个机会,偷偷地给儿子报了“三位一体”招生申请,然后儿子由于有两次省一的竞赛成绩、年级第七的平时成绩排名和全满分的学考成绩,很快拿到了“三位一体”的面试资格。此时选考已结束正在继续备战高考,但在儿子眼中,这个阶段似乎比较空闲了,课程只剩下语数英,儿子是哈迷,短短两月他把原版哈利波特都看完了又开始看第二遍了,号称为了英语写作而积累,可见此时他过地很轻松。但实际上语文还可以多花些时间呀,比如作文。终于到了高考,一切归于平静,考完后,儿子说:“爸爸我最后一天没吃饱,现在饿坏了。”原来小子也是有压力的,不敢吃太饱!高考算得上顺利,也留了些遗憾在语文作文和一道数学选择题,且成为永远的遗憾和激励的动力!高考一结束,儿子第3次入燕园参加考试,即“三位一体”面试,儿子高考前没有来得及为“三位一体”面试做任何准备,面试算得上裸考,但据说北大老师没有为难孩子。面试回来后,就静等高考出分。最后高考分出来了,有惊喜也在意料中,699也算是发挥的正常。随后就被北大的“三位一体”锁定了。确认志愿时开家庭会议,就首选了北大元培,因为儿子从小喜欢数学,玩过奥数、玩过信奥、玩过化竞,可选的面很宽,甚至还喜欢物理,因此我们决定让元培来开启孩子的新阶段,这次彻底让孩子自主选择他的人生新方向。填报志愿时,妈妈玩笑说高考八十个志愿你只能填五个,那么多学校你只能填一个,这已经没有选择了!就这样儿子北大自招降60的政策没有用上,最终通过最没有想过的“三位一体”途径进了元培。

  一路走来酸甜苦辣自知,儿子到了梦中的北大,到了元培这个伊甸园,开启新的人生征程。谨以此文记录儿子成长路上点滴留为纪念。愿儿子在元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本文作者: 博强爸爸(微信公众号:元培家长经验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