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

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

  最能代表北京的其中一个标志就是胡同,北京的老胡同都是有着很久的历史,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记忆中的北京胡同

  大凡在北京住过的人,一旦离开了,就总会不断惦念着它,惦念那里大大小小的胡同以及那一扇扇门开向胡同的四合院。每逢春秋佳日,抬头望见胡同和四合院上空高高覆盖着的蓝天,耳边还听得一阵阵传来清越的鸽哨,顿然会惹起无限遐思,有时胡同里还会迈进来一列长长的运煤驼队,那沉重的蹄声和曼长的驼铃时响应和,立刻就会让人意识到离北京城不远就是长城和长城外的朔方沙漠。

  胡同,在北京系指街巷通称,据说始于元代。当然,还有不少就干脆叫做某某街、某某巷之类,其长度宽度一般也和胡同相。不论是胡同或街巷,大都是两端通向其他街道,这和上海的里弄大都是一端闭不通行,大不一样。偶尔也有不通行的,则恒在巷口标明为“死胡同”。

  北京是座历史遗产无比丰富的首都。不仅有些胡同从寺庙取名,如老君庙、白衣巷、隆福寺街;有些胡同就以旧朝代衙门所在地为名,如司马仓、禄米仓、刑部街、外交部街;还有些胡同很形象地冠以生活实物,如绒线胡同、劈材胡同等等,表明原本是某一行业集中交易或生产之地,几于随处可见。还有的把一系列胡同按号码编排,如东四几条之类,为了简便,把胡同二字省略掉了。有的胡同还显示着过去的高贵门第,如恭王府、遒兹府、遂安伯胡同以至大户人家如史家胡同等等。解放前,北京城南的“红灯区”是所谓的“八大胡同”,但也并不都带有胡同字样,既有叫百顺胡同的,也有叫韩家潭的。总之,北京的胡同如果好好下工夫研究一番,各有其来历和特点,真可谓是一门饶有民俗趣味的地方志哩。

  像我这样住在北京日子奇短的人,知之甚少,实在谈不出多少历史掌故来的。但是,尽管如此,北京的胡同在我的心目中,多少年来,还是不失其为非凡魅力之所在。我在青年读书时代,有幸考入北京清华大学,但一连四年都住在西郊,只有到了周末,才有闲暇进城访师友,淘旧书以至打牙祭。从东单米市大街青年会门前下了校车,就急急忙忙走过金鱼胡同,奔向东安市场内几家旧书店如中原书店等,有时兴之所至,也会搭电车去琉璃厂看看旧线装书。

  倒是1935年夏天毕业后,我到北京城内教两所中学,一所是南长街的艺文中学,一所是灯市口贝满女子中学,开始在甘雨胡同六号住了下来。这个胡同和金鱼胡同平行,在北面,相隔两条小巷,东端通米市大街,西端就是王府井大街,地点适中,我每天去两校教课也方便。甘雨六号实则是一所小得不起眼的道观,香火久废,主持的道人索性把它改作变相的北方公寓,供单身客人租用,他就变作二房东了。我还依稀记得道人是个红光满面和善豪爽的胖子,见面总是天气哈哈哈,多话也无。我住在道观后面的右方小院,住房仅一小间,但关起院门,自成院落,显得十分幽静,和大殿前院隔着一道短墙,彼此各不相扰,相安无事。小天井中就在窗前还长着一棵山桃树,有时也会飞来几只小鸟,在枝头啁啾为乐,平添一些野趣。我在备课或批改课卷之余,也不时有友好或同学来访,谈笑之声达于户外,由于偏处一隅,俨然另成一个世界。我在处女作《珠贝集》中收入的《丁香、灯和夜》一诗,所吟咏的正是在这小院中夜景的风致:

  今夜第一次/我惊见灯下/我的树高且大了/花的天气里夜的白色/映照中一个裙带的柔和/今夜第一次/我试着由廊下探首窗间/ 绿窗有无声息/独自为主人/描一个轻鸽的梦吗

  我自以为这样凭感觉写来是否可称为印象派的手法呢。

  但这样怡然自得的苜蓿生涯在大动乱时代中,毕竟是不能持久的。如此,仅仅过了一年,日寇进犯华北,日趋严重,我在1936年夏天不得不和这静好的小居相别,和这“垂死的城”相别,而提前应同窗的邀约去欧洲进修了。尽管这里还有温馨的友人、风沙的游戏、工作的愉快、窗下有花和一些醉酒的地方,但我已预见到风景与人物都会因空气的腐朽而变的,毅然决心离去。

  去了/远了/死之后何来永生之叹/“朋友,你要坚强”/----在沉沉睡了的茫茫夜/无月无星/独醒者与他的灯无语无言/阴湿的四壁以哑的回声说/从今不再是贝什的珠泪/遗落在此城中

  这《垂死的城》一诗最后几行系1936年夏别去北平,题《珠贝集》尾时写下的,主人就是这样怀着惆怅地走了,但甘雨胡同六号的故事还没有完。诗友南星非常赞赏这个小居,那年正是他在北京大学毕业,和hy在热恋中,因之后来就住进去了,并在那里写下了他的《石像辞》诗集中多首悱恻动人的抒情诗篇,这是我们的友谊中值得纪念的回忆之一。他在开卷《寄远》一诗中写道:

  记得你的故居么,/让我们同声说胡同的名字。/告诉你昨夜我有梦了,/梦见那窗前山桃花满枝,/梦见我敲那阴湿的屋门,/让你接这没有伞的泥水中的来客。/哦,你应当感觉到这是冬天了,/我常常对自己讲说风霜雪,/爱丁堡的寒意是你多思么,/想到我时请你想到火吧。/来不来一起看红色的焰苗?/。。。/愿意我做你故居的寄寓者么,/你就快回来敲“我的”屋门吧,/听两个风尘中的主客之相语。

  偌大的北京城中该有多少条富有故事性的胡同啊。甘雨胡同仅是无数条胡同之一。虽然经过最近十五年开拓的岁月,以北京为首的各大城市都是广厦如云,高楼林立,蓬蓬勃勃,风貌全新,但我深信在北京这座古老、博雅而又崭新的首都,必将仍然保留一些胡同街巷,作为历史的轨迹来欢迎海内外来客寻根访旧吧。

  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漫步在悠长悠长的老北京胡同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人在下午3点是最温柔,最舒适的。”于是,在下午3点,炎热的阳光下,有了我低头散步的身影。或许,这样的做法有点伪文青,但是漫步在悠长悠长的老北京胡同里,心就变得柔软冷静下来。

  在关于老北京的电视剧和电影里,经常有一个熟悉的场景,一位拿着旱烟袋的老者,踱着步子,漫步在老北京的胡同里,和在巷子里晒太阳的邻居寒暄,小孩在胡同里嬉戏打闹。胡同文化,是属于老百姓的文化,平和、安详、敦厚、悠长......

  青砖朱门,厚实无华的石板街,这就是胡同。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锣鼓巷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抚摸着历经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灰砖墙壁,顺着大块大块墨绿色的叶子牵成的藤蔓摸到一个硕大饱满的丝瓜,盛开的朵朵黄花点缀在老房子的屋顶上,爬过屋脊,与古朴的房屋相得益彰。

  以前从未想到,北京的行道树是那种性喜阳光,乃阴寒,会开出一大簇一大簇繁盛花朵的国槐树。踏在铺满青白色碎花的青石板路上,还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让整个人身心都轻松起来。一阵清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一棵槐树下,低头,闭目,让风拂过脸颊,细碎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指尖,和细小的尘埃一起在指尖上舞蹈。

  漫步在这样的石板街,再躁动的灵魂也会有片刻的安静吧?胡同里面,也有古建筑,它们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已经从民居变成了文物。

  又是一个北京的盛夏,

  什刹海又开满了荷花。

  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北京的胡同儿

  北京这个地方世人都知道,名气太大了,大到想写它很难落笔,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到不知从何说起,厚此薄彼会深感内疚,全景式的又颇费笔墨。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

  最早知道北京是刚懂事时,父母的口中,看着他们提到北京脸上那种神圣的表情,感到诧异!后来上学前班时学的第一首歌《我爱北京天安门》使北京抽象慢慢变得具体清晰起来。看着图书上的北京天安门,好像格外高大宏伟,背后闪着金光,天安门成了那时心目中北京的标志。小时候六岁时去过北京,那时大舅在北京南口当兵,当时刚听说“北京南口”还以为在北京的南端,后来知道却是在现在北京北边昌平区的西北部,距离北京城还老远!

  北京那些宫殿,园林,庙坛甚至陵墓有很多人在口中和笔端去描述它们,自己不会再赘述,也无意义。只是走在北京城大小的胡同儿里,耳旁飘来的几句京腔儿,看见在小吃摊儿上,当地人坐着马扎儿,细细地品着着豆汁吃着焦黄酥脆的焦圈儿,感觉这是真正北京人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得的神情带着些优越感。毕竟天子脚下,养成北京人的“贵族习气”所以有了北京的“爷”文化,清朝时期见面互相请安,口里道声:“某爷”您吉祥!从前的皇帝也称“爷”什么: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甚至到了底层登板儿车的苦力也称:板儿爷。北京人有天生的优越感,但不是骄横,热情似火也乐意助人,即使每天穷困潦倒的吃着窝头咸菜,心里只要想到自己是北京人,那些粗食仿佛也能吃出满汉全席的味道来!

  到北京就爱走走北京的胡同儿,历史上的北京以胡同众多而著称,民间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说法。元《桥津志》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明朝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1170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459条;清朝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显示,清朝时北京有街巷胡同2076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978条;1944年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北京共有3200条胡同;1949年的统计显示北京城区有名字的街巷6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而习惯上,人们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统称做:胡同。

  从古到今北京城里标志着权利最高点的紫禁城和中南海,和这些平民百姓生存的胡同儿大杂院和谐共处。北京人喜欢议论时政国事, 敢于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出来,因此才会成为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京的胡同儿在拆建中所剩无几,老北京城的那种味道慢慢消逝,想到这些竟有些感伤,这些胡同儿最能代表北京的生存状态,也是北京重要的市井文化标志。生活在胡同儿中的那种安逸悠闲,不管朝代更迭我自洒脱依旧,寒来暑往生活气息浓郁如常,听着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蓝蓝的天空鸽群响起的阵阵鸽哨,狭小公用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叮当作响。血红色的残阳轻柔地撒在北京胡同儿斑驳残破的院墙上,错落分布在两旁的高大树木遮蔽在四合院门洞的上方,胡同里由于下班时间人多了起来,此起彼伏的自行车铃声清脆悦耳,一帮小学生打闹欢笑着追逐着,亲切感油然而生,这种状态现在好像倒成了一种奢望。

  听说北京胡同拆掉后,会有在此住过多年的街坊邻里,不约而同再回来看一眼:仿佛自己把什么东西落在这里了——北京的胡同儿也见证了历史,默默无闻的活到了现在,就像北京人的性格:朴实无华又宽厚对人,有傲骨且无骄横,务实又满腔热情!不知是胡同儿造就了北京人还是北京人创造了胡同儿文化,也许是互为依存的“相濡以沫”吧。

  看过“北京的老胡同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3篇

2.老北京的小胡同阅读题答案

3.2015最新北京旅游攻略之胡同篇

4.北京胡同导游词3篇

5.送给青年人的一些哲理话

热门文章

76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