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

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

  你的高中是怎么度过的,在你的高中生活中,有没有什么让你难忘的事情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高中生活--回忆(高一篇)

  这是我高中同班同宿舍的Lianci同学在高考后回忆往昔,想起高中生活点点滴滴后感慨万千地写下这篇回忆录。这篇文章记载了我们高中的历程,酸甜苦辣而滋滋有味。无论高考结局如何,我们都经历过,而那过去的,将是永恒的回忆。——碧俐千仞

  现在是子丑年,高考已经结束了,高中生活这样一晃三年就过去了,回忆去高中生活,高一的军训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

  中考很不满意地考上这座学校,不过当踏进学校的那一刻,心里有一份宁静,因为我知道,佳也在这座学校,毕竟,有一个好朋友在学校里,心里会好过一点.我还记得,当时看分班时,我在14班.丹子在13班,文超在15班,旭然在1班.好啦,这些是初中的,也就不多扯了.­

  初进14班.吴江涛给我个感觉就是比较没有经验的,还有刘岩老师,很好的一个老师.­

  军训的那几天,我和章越一起做,没什么机会认识别人,不过后来认识了赵越(阿吊,后来去了10班),真正开学后分配坐位的时候跟凯淇一起做(其实刚开始我以为是和女生一起做,还好不是),这里说明一点,凯淇同学就是军训时候那位同手同脚的那位仁兄.­

  然后在一次午休中,认识了燕珊(某葱,其实这个绰号是我起的),和蔡琳(后来在蔡琳家聚会过,是蔡琳的生日会),育仰.这里有一点,某葱是"冰封"(区兵老师封的)"化学之星.(好像后来赵越还被叫成"物理之花",还说什么铁树开花之类的)­

  还有杰鑫,当时我,某葱,佳燕(这位女士在军训时完全是一个现代版的花木兰).妍莎(这位天使后来被叫做静女),泽伟,赵越一起去了他老家­

  说起泽伟,那次我和泽钿(这为高大威猛就是我们班的体育生-阿蛋),赵越去了他老家,嘿嘿,还放焰火,看游神,最后回到家都好晚了都.­

  之后,我们在陆驰(老陆)家烧烤过,这还真不是吹的,陆驰家还真是有钱呀,,那次李涵有去,还有卢煌(坦克大爷就是他了).­

  在旋律也聚会过一次,那次是去打麻将.那天还下着雨­

  蔡琳的那次庆祝会,去的人也不少,连焕新也去了(小新,我是这么叫的)­

  在高一,认识的人,还有林仪(买过肠粉给我呢,感动哦),还有少漫姐,还有章匡(色匡同学),培思,维理(这位小姐的语文功底还真不是吹的,后来还得了星河奖)­

  再谈谈我们的老师吧:不得不说是那位号称造火箭的区兵老师,到现在还不得不佩服他­

  物理老师,鑫平老师-憨厚­

  数学老师,俊霞老师-温柔­

  英语老师,刘岩老师-漂亮,大方,英语能力超好,随和­

  历史老师,刚兵老师-功底深厚­

  地理老师,艳兵老师-得罪我们学生好多次了­

  生物老师,梁淳老师-高一我们真的没从你那学到什么哦­

  语文老师,文义老师-忧郁­

  政治老师,江涛老师-生动­

  其实,真正要回忆写也写不完,写的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我怕我忘记了,只好用文字一点点地纪录下来!­

  希望我们高一的朋友们,在以后的人生中,顺风顺水,幸福!­

  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回忆我的高中生活

  马卓然:2008年—2011年就读于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1年8月—2015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化学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9月起将赴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戴宏杰教授。

  离开一中四年了。这四年中,我从张家口来到北京,又即将到大洋彼岸继续学业。母校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但不论走到哪里,似乎总有什么东西能触发我的记忆, 让我的思绪回到高中时代。

  还记得大学第一天,在清华园拥挤的自行车洪流中,偶然瞥见穿梭其中的一中校友,心中升腾起一丝喜悦;还记得去年夏天在UIUC校园,看到庄重而慈祥的Alma Mater雕像,顿时想起了母校,想起了高中的故事;还记得,自己不止一次梦到重回高考考场,为理想而拼搏,醒来后才发现周围的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我想,一中在我的心中从未真正走远。或许是一张笑脸,或许是一个雕像,甚至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总能把我带回高中那段难忘的时光。今年是母校百年校庆,对我而言,或许没有什么比写下这篇文字更好的纪念方式了。

  七年以前的九月,我第一次跨入一中的校门。作为新校区的第一批学生,我们有很多独特的经历。记得当时校园尚未竣工,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 学校里面没有操场,没有实验室,没有图书馆,甚至连校门都是在开学前不久刚刚修好的。我们还实行集中管理的方式,平时统一住在宿舍,只有周日下午才能回到家中。这些环境是我从未经历过的,因此,在一 开始难免感觉迷茫和孤独,甚至有些失望与不满。

  现在回想起来,初到一中时的这些困难, 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的一笔财富。在一中的三年,我们见证了校园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在那样的环境下,心中没有了杂念,只有全力以赴投入到学习中去。

  谈到学习,就不能不让我回想起高中时代的各位老师。 不同老师风格迥异,或严谨扎实,或风趣幽默,或循循善诱,或纵横捭阖,每一节课上总能使我有所收获。数学课上,老师精妙的推导和分析让我第一次觉得数学不但有用,而且有趣。物理课上,老师多次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向我们阐释“拓扑”的概念。多年以后,当我在课堂和学术报告一次次听到“拓扑”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在高中时代就有幸邂逅了如此重要的科学概念。生物课上,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强调种群增长速率和增长率的区别。后来在大学学习Logistic增长时,我不禁回忆起当年那个早晨,几位同学为此和老师激烈争论的情景。回想起来,我现在选择科学研究的道路,或许正是当年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各位老师在课堂上是良师,在课下则是益友。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当属班主任戈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戈老师在我生病时到医院看我,在我感到压力大时和我沟通,在我遇到挫折的时候给我鼓励。还记得老师常要求我们多注意身体,加强锻炼。当时我对这些话常常不以为然,现在却越来越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想衷心地对我所有的老师说一声: 谢谢你们!

  除了各位老师,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身边的同学们了。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来到一中,三年中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我们每天跑操时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声音,心中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小小的激动。那时建立起来的友谊,或许是最纯洁的,也是最牢靠的。直到现在, 我还和很多高中同学保持着联系。

  尽管学习是高中时代的主旋律,但在母校的三年也不乏其他精彩的活动。在这三年中,母校为我们举办了成年仪式,从此,我们知道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在这三年中,母校在新建成的操场上举行了运动会,让我们有机会在赛场上一展风采。在这三年中,我第一次走出国门,看到了外面不一样的世界。也是在这三年中, 我第一次来到清华园,从此喜欢上了这座园子,并最终如愿来到了这里。

  走出一中校园,我没有忘记母校的教诲。为了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我常常要把一个反应重复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不断探索各种可能反应条件,那时,我会想到母校讲的“孜孜以求”;科研中难免遇到很多不顺利的地方,有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多坚持一下就会峰回路转,那时,我会想到母校讲的“锲而不舍”;科学最讲究真实,自己做出的数据绝不能有半点虚假,即使旁边没有别人的监督,那时,我会想到母校讲的“慎独自励”;科研依靠纳税人的血汗钱支持,做基础科学也要时刻想着用自己的成果解决当前国家乃至世界面临的问题,那时,我会想到母校讲的“兴国益民”。也许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会有一天被遗忘,但母校的精神却长久地影响着我。

  母校90周年校庆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今天,我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当母校110年,120年甚至150年校庆的时候, 我又在哪里?我又在做什么呢?这些问题现在都不得而知。或许到那个时候,不应该再问母校为我做了什么,而应该问我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尽可能的回忆我的高中生活(一)

  初中结束的时候我回了趟北京,当时对高中生活有无数遐想,但是没想到高中结束的时候还是要去那里.整个高中生活我几乎经历了全部--高一、理科生、文科生、学习、体育生、自主招生、高考......还有复读,似乎仅仅缺少一场青涩的爱情,现在看来,那真的没什么必要,我的朋友们,我们一起的快乐日子还记得么?

  -----开头的话

  高中的生活开始于洪山校区.报道那天下了雨,我在17班的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在王子默这仨字的下面.我直奔5楼,看到老范的和蔼的笑容(仿佛她一般都是这个笑容,发脾气的时候则是另一个极端,也许是这个年龄...)和同学们正襟危坐的样子.当时班里我唯一以前见过的是叶梦玲,初中调考坐我前面的女生,和她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观察周围.不久沈叶坐到我旁边,当天看来是个很文静的女生,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老17班的同学应该有所知.然后一切照常,该怎么着怎么着,老范也是按部就班的说一些事项,估计没什么人听.到了安排宿舍的时候没有我的名字,我急了,其实第一天到学校就发脾气并不好,后来我告诉自己,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发脾气,很高兴我基本做到了.

  好不容易争来了一个床位,是罗超的上铺.我感到万幸,因为大凡了解罗超吨位的人就知道睡他上铺而不是下铺是多么的走运,至少没天不需要那么的提心吊胆.寝室里还有龙璐(大众情敌,至少我自认为是我的死党),高原(高一的时候他老妈用BMW接送,我也沾了不少光,谢谢,后来可能出现什么变故,不便多提),黄若晨(小我一岁,身体强壮,当时很幼稚,现在估计成熟多了),于蒙(住了一天,他妈妈对寝室环境不满,将其领回走读),林炳森(浙江口音,网络游戏狂)和高辉(老17的专有名词,在我哥所在的实验中学是个形容词,大家意会吧).寝室是225,2楼,楼下是走道,所以垛脚是楼下听的很清楚,于是经常有老汪光顾,大叫--你们这个225寝室~,具体声音可以听黄若晨学学,他的声音非常像,曾经一嗓子让全楼都安静下来,非常的牛.隔壁是223,也是我们17班的,还有222,也有几个人,这里顺便提一下.

  在学校里首先是军训,我们在大热天里军训,确实很难忘.当然让我难忘的可不仅仅是热和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教官姓什么我忘了,对我们严格但是很人性化,他也是个喜欢搞笑的人.别的班有的在草坪上训练,蚊子多,所以我们就被拉到跑道的荫凉处,这点我们应该感激他.王子默很顽皮,军训时经常捣些小乱,所以挨罚最多,当然都是些小罚;老大何义性格很温顺,也很合作,军训他的动作最标准;龙璐和高原被调到更高级的训练区去训练了,估计他俩更厉害;我自己的膝盖有伤,很不争气,站不了太久,很感激大家帮我说话和教官的通情达理.军训中途有休息,我们就打篮球.王子默是个很好的射手,柔韧性和手感非常了得;老大打球很生猛,弹跳很好,可以单脚起跳抓筐,换手突破的手感很好;龙璐的组织能力没有他的得分能力强,有点像特里,得分能力没的说;于蒙拿球很稳,身体很壮,当时实力非常的突出;周佩是个好外线射手,有一手三分,防守很老道,以前在初中是队长,很沉稳;冬瓜郑子都比我稍微高一点,是中锋,进攻很稳定,但是防守方面受身高制约;王思是个弹跳王,力量很足,但是高一基本没怎么打球;张洋有一手很好的外线,是个杀手,受身高限制,小强杨光也是这样,只是是个神经刀,准起来像个神,不准的时候就没那么好使了.还有我自己,一个全能替补,什么都能凑合,给自己贴点金就是摇摆人,也很本分的去抓篮版干脏活,但是都不得大任,到是可以让大家轮流休息.这样的一支队伍在当时的高一里很有实力,由于赛制原因没能和取得更高的成绩,第3名其实不错了.

  军训结束的时候我给告之将任体育委员,这个工作不好做,不过倒也很适合我.负责一些班级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我想正是这段经历,让我选择了现在所学的专业--体育产业管理.何义就是班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叫他老大.龙璐是首任团支书,我当时的同桌尤帅是班副.九月底学校开了个什么会,老范让我们四个参加,我们前一天去打通宵,第二天精神不怎好,瞎混了一下就回去了,我们还打趣说要是老范知道我们这四个去打通宵她该多难抓狂啊,后来一想,得,人家老太太什么没见过,估计跑不出她的法眼.后来很不幸老大和我被发现,只是没什么后文罢了,算是老太太开恩吧.汤倩是学习委员,黄若晨是生活委员,尹梦瑶是组织委员.

  再就是学习了.老大是近校分的班上第一,他很刻苦,效果也可以;李文逸学习很细心,比女孩子还要要仔细,这让我们很佩服;汤倩是开学考试的第一,学习委员,很刻苦,当时的成绩还不错;黄若晨也肯努力,他一直憋着鼓劲;于蒙没什么特点,但是总分是非常高的,属于门门都不错的那种;周佩的化学很好;我自己嘛,基本靠文科的东西撑着,连老范都鼓动我念文科,我却选了理科,让不少人都很吃惊.

  说说几个实习老师吧,他们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海涛,蒙古族人,让我想起了鸦片战争里战死前线的蒙古将军海龄,他教我们语文,很难想象一蒙古大汉拿着书很奶油的讲语文,他不容易.白如冰,我很喜欢他的名字,一个男体育老师起这个秀气的名字,也是让我很吃惊的,他是学健美操的,所以教我们广播操正合适,我后来在华师校园里碰见过他,他在念研究生了.还有教历史的几个女老师,长的可以,但是胆子比较小,说话声音太小.送走了实习老师,我们继续学我们的习.大概10月低的样子,篮球联赛开始了,我们很容易的拿了5楼四个班比赛的冠军,然后被选做种子队,参加年级大循环制的比赛.赛制很不合理,友谊赛和正式比赛混在一起,搞的当时比赛很紧,几乎是天天都有球打,还好班里人多,轮换起来不是很吃了力.大循环比赛我们没怎么打比赛,结果轮了个第三,只能怪当时我的手气不好,没给大家抽到一个很好的位置.友谊赛曾经输给了2班,这件事大家基本都不愿意再提了,不过从那以后,我们就明白其实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提高,年级里强队弱队区分没有那么的大,还有,那就是2班的朱暑亮确实很强.所以后来打3班,我们就各司其职,一举拿下,这体现了我们大家的反思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我高一的时候吹过两回裁判.也许是天平座的原因吧,他们对我的评价还不错,说我给哨比较工正,除非是实在看不清的球(当时一场球就一个裁判,可想而之有多难吹).就这样我认识了当时还在18班的刘映辉和4班的王裕祥(音译...),他俩都是很好的后卫,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怎么带一支球队,这对我后来打后卫帮助很大.

  高一的时候我们偶尔去打<<传奇>>,但是玩的不多.我对当时的私服这个词很感兴趣,可以说我是当时的第一批私服研究者,虽然我后来练了一个40级的号,但是还是很喜欢研究私服.到后来什么网游的私服我都去研究研究,当然现在看来那纯粹是无聊.

  回忆高一的生活,我无奈还是得提到那个高三的学姐,可是这毕竟是生活的一部分.运动会上我发现眼畔有闪光灯再闪,当时没怎么太在意,可是一个星期后收到了一封厚的像包裹的信,上面全是我的照片.以后每个星期都能听得到我的名字在广播站里出现,不是我的文章又被念了(那就好了),而是它她的所为.当时我觉得很不自在,仅仅是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的低调,因为当时已经惹来很多麻烦了,当然现在释然多了,反正都过去了.她快毕业的时候寄给我一只杯子,这是我得到的3个只杯子中的第一只,我只是笑笑,心想大姐这杯子应该送给一个能够承受它的人,我嘛,就当它是个笔筒好了(如今这个杯子确实做了好多年笔筒).还有别的班的女生的搭讪,我以为是找龙璐的(人家是大众情敌),结果不是,从她们中一个人的说法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一皱眉头就会有女生说对不起--当年无聊看过某被禁电视剧第一集,我还不傻.后来我都懒的辟谣了.其实,能做个花瓶也不错,起码还有个优点呢,当时真就是这么想的.不过班上的男生好看的太多了,我恐怕也就算个低端市场型产品吧.

  只是一点让我到现在都还挺内疚,上午被一陌生女生拦在路上盘问半天,跟审犯人似的,当时我没吃早点又要去教室,已经很郁闷了,还让她这么一盘问,更加不爽,于是就很不耐烦的应付了几句走了,直到中午我还纳闷呢到底怎么回事,结果窗户外面就有人喊我名字(显然不是有急事的),我当场就火了,就骂了回去(同时也为了寝室里各弟兄的版权,骂了一句后外边消停了,也没人盯我们寝室了),这是我高中正式上课后发过的仅有的一次脾气,现在看来其实大可不必,只是好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堆到一起了,我难免会短路.被我得罪的人,我在这说声对不起.

  还记得和龙璐一起去打游戏,珞狮路那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拆迁的话.

  还记得考文科的三门前的晚上我们背书的样子吗,躲被子里背了好久的书,第二天基本都没考,还是靠老本对付到了80来分,郁闷.还记得我们的早操吗,跑步的时候别人的目标是3圈,我们的目标是食堂...我这个体育委员真没带什么好头,呵呵.

  高一的时候曾经在学校门口偶遇胡婷婷,这是个初中同学,聊了两句就走了.也遇见过胡婉青,也是初中同学,也是聊了两句就走了.她们都在高一校区的附近念书.高中里也有以前的初中同学,我和杨帆都住在二楼,只是他住楼这边,我住楼那边,我们有空就串串寝室,聊点什么.还有钟雨,一开始我们没怎么打招呼,可能和刚开学那阵子异常抓狂和糟糕的心情有关吧,后来有所改善.

  高一的时候认识了金方剑,一个很好的朋友,现在在清华.楚才杯上认识了吴天,很有趣的人,文章写的很好,人也很好,现在在中戏.

  高一的最后阶段,我们囫囵地就走了,去了我们向往的本部.

  以上内容全是高一发生的内容,我尽我可能的回忆它们.这都是我看到的,没看到的不客观,我就不瞎说了.

  
看过“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关于回忆高中生活的文章

2.关于高中生活的文章

3.高中生活感悟散文

4.回忆高中生活的散文

5.追忆高中生活散文

9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