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书信作文>其它书信作文>

给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封信

时间: 丽芬840 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给托尔斯泰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给托尔斯泰的一封信

一颗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发出光焰,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在十九世纪末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心音并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他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列夫·托尔斯泰。

在有暇之余,我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传》,从而来体会一下托尔斯泰的人生成长的艰辛历程。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

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辉,照耀着《战争与和平》。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最终他以自己的努力而成了俄国作家,成为了“俄国的一面镜子”。

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托尔斯泰给甘地的一封信

致南非洲约翰内斯堡,德兰士瓦省,M.K.甘地:

我接到你的《印度评论》报,读悉关于绝对无抵抗主义的论见,不胜欣慰。我不禁要表示我的读后感

我阅世愈久,……尤其在此刻我明白感到日近死亡的时候……我愈需要表白我心中最强烈的感触,我认为重要无比的东西:这是说无抵抗主义,实在只是爱的法则的教训,尚未被骗人的诠释所变形的学说。爱,或者以别的名辞来沟通人类心魂的渴望,是人生的惟一的、最高的法则……这是每个人知道,在心底里感到的。(在儿童心中尤其明显。)他只要没有受世俗思想的谎言所蒙蔽,他便会知道这点。

这条法则曾被人间一切圣哲之士宣扬过:印度人,中国人,希伯莱人,希腊人,罗马人。基督尤其把它表白得明显,他以确切的辞句说这条法则包括一切法则与一切先知者。而且,基督预料到这条法则有被变形的可能,故他特别暴露那种危险,说那些生活在物质的利益中的人要改变它的性质。所谓危险者,是那些人自以为应以暴力来保护他们的利益,或如他们的说法,以暴力来夺回被人以暴力夺去的一切。基督知道(好似一切有理性的人所知道的一般)暴力的运用,与人生最高的法则,爱,是不相容的。他知道只要在一种情境中容受了暴力,这法则便全盘摧毁了。全部的某宗教文明,在表面上虽然似乎非常灿烂,其实它时常在推进这种显而易见的、奇特的矛盾与误会,有时是故意的,但多半是无意识的。

实际上,只要武力抵抗被容受,爱的法则便没有价值而且也不能有价值了。如果爱的法则没有价值,那么除了强权之外,任何法则都无价值了。十九个世纪以来的某宗教即是如此。而且,在一切时间内,人类常把力作为主持社会组织的原则。某宗教国家与别的国家中间的异点便是在某宗教中,爱的法则是表白得很明显确切的,为任何宗教所不及;而某教徒们虽然把暴力的运用认为是合法的,把他们的生活建立于暴力之上,但他们仍旧庄严地接受这法则。因此,某宗教民族的生活是他们的信仰与生活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应当成为行动的法则的爱,与在种种形式下的暴力之间的矛盾。(所谓暴力的种种形式是:政府,法院,军队,被认为必需而受人拥护的机关。)这矛盾随了内生活的开展而增强,在最近以来达到了顶点。

今日,问题是这样:是或否;应当选择其一!或者我们否定一切宗教的与道德的教训而在立身处世之中任令强权支使我们。或者把一切强迫的纳税,司法与警务权,尤其是军队,加以摧毁。

本年春天,莫斯科某女校举行宗教试验,那时除了宗教科教员之外,还有主教也亲自参与;他们考问女学生,关于十诫的问题,尤皆是第五诫:“戒杀!”当学生的答语正确的时候,主教往往追问另外一句:“依了上帝的律令,是否在无论何种情形下永远禁止杀戮?”可怜的女郎为教员们预先教唆好了的,应当答道:“不,不永远如此。因为在战争与死刑中,杀戮是允许的。”……但其中一个不幸的女郎(这是由一个在场目睹的证人讲给我听的)听到这照例的问句“杀人永远是一件罪恶么?”之后,红着脸,感动着,下了决心,答道:“永远是的!”对于主教的一切诡辩,年轻的女郎毫不动心地回答,说在无论何种情形中,杀戮是永远禁止的,而这在《旧约》中已经如此:至于基督,他不独禁止杀戮,并且禁止加害他的邻人。虽然主教是那么庄严,那么善于说辞,他终竟辞穷,为少女战败了。

是的,我们尽可在我们的报纸上唠叨着谈航空进步,外交阴谋,俱乐部,新发现,和自称为艺术品等等的问题,而对于这少女所说的缄口不言!但我们决不能就此阻塞了思想,因为一切某教徒如这女郎一样地感觉到,虽然感觉的程度或有明晦之别。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救世军,日有增加的罪案,失业,富人们的穷奢极侈天天在膨胀,穷人们的可怕的灾祸,惊人地增多的自杀事件,这一切情形证明了内心的矛盾,应当解决而将会解决的矛盾。承认爱的法则,排斥一切暴力的运用。这是近似的解决方法。因此,你在德兰士瓦的活动,于你似乎显得限于世界的一隅,而实在是处于我们的利益的中心;它是今日世界上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不独是某宗教民族,世界上一切的民族都将参预。

在俄罗斯,也有同样的运动在迅速地发展,拒绝军役的事件一年一年的增加,这个消息定会使你快慰。虽然你们的无抵抗主义者与我们的拒绝军役者的数目是那么少,他们毕竟可以说:“神和我们一起,而神是比人更强。”

在某宗教信仰的宣传中,即在人们教给我们的变形的某宗教义形式中,即在同时相信战时屠杀的军备与军队是必须的情形中,也存在着一种那么剧烈的矛盾,迟早会,很可能是极早地,赤裸裸地表白出来。那么,我们必得或者消灭某宗教,……可是没有它,国家的权威是无从维持的,……或者是消灭军队,放弃武力,……。这对于国家亦是同样重要的。这矛盾已为一切政府所感到,尤其是你们的不列颠政府与我们的俄罗斯政府;而由于一种保守的思想,他们处罚一切揭破这矛盾的人,比着对于国家的其他的敌人,处置得更严厉。在俄国我们看到这种情形。各国政府明知威胁他们的最严重的危险之由来,他们所极力护卫的亦不止是他们的利益。他们知道他们是为了生或死而奋斗。

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的故事

托尔斯泰年轻时和屠格涅夫是好朋友。遗憾的是,有一天在朋友家俩人发生了争执,从此断交,一断就是17年。

这漫长的17年,对托尔斯泰来说是忙碌的17年。恋爱、结婚、办学校、办杂志、做调解员、管理庄园、出国游历、写作等等,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这期间,他分别用6年和3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把他推到了文学的巅峰。

站在“高山”之巅的托尔斯泰,在步入五十岁时,开始对人生哲理进行新的探索。反躬自省,对自己的过去进行了一次“大盘点”。当他忆及屠格涅夫时,惊奇地发觉,心中对屠格涅夫不仅毫无敌意,还充满怀念,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骑马、散步和讨论手稿的情景历历在目。屠格涅夫曾对他说过的那些鼓励和赞扬的话犹在耳边,他情不自禁地给屠格涅夫写了一封信:

“……我自然还记得您的好品德,因为在您同我的关系上它们是这样多。”

“我记得,我的文学荣誉承请于您,我还记得您对我的作品和我个人是多么的喜爱。也许您对我也有同样的回忆,因为我是曾经真诚地爱过您啊。

“如果您能宽恕我,我真诚地向您贡献出我所能表示的那种友谊。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惟一的幸福就是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的关系。因此,如果我们之间能建立起这种关系,我将感到非常高兴。”

屠格涅夫一收到这封信,立刻从国外赶回来,直奔托尔斯泰的庄园。俩人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屠格涅夫热泪盈眶地说:“我是流着泪读完您那封信的,惭愧的是,首先写那封信的为什么不是我呢!”

当晚,俩人把酒长谈。

一封和解信,把搁浅了17年的友谊之舟摆渡到彼岸。也许,人世间再伟大的友谊也有受伤的时候,也有被忽略的时候。但只要是真正的友谊,就不会被忘记,它超越时空,与生命同在。友谊需要包容,更需要真诚,惟有真诚能治愈受伤的心,惟有真诚能唤回友人远去的脚步。

看了“给托尔斯泰的一封信 ”的人还看了:

1.给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的一封信

2.写给林则徐的一封信4篇

3.班主任写给小学毕业生的一封信

4.2016年语文高考励志素材

5.80本中学生必读的好书

12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