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

时间: 戚苗998 分享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一起来参观参观客家博物馆分享心得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1

  "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报道组来到汀州客家博物馆,感受客家首府的千年文化。

  长汀县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庄严宏伟、绿草如茵、古柏鲜花、环境优美,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汀州试院旧址"和唐代古柏等参观游览内容。

  一走进博物馆,面对的是"汀州试院旧址"。它位于汀州古城历史建筑的中轴线上,汀州古城建设向两边展开。 "汀州试院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大堂、后厅、厢房和平房组成,建筑古朴、环境清雅,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始建于宋代,是汀州禁军署址,元 代为汀州卫署旧址,明清两代辟为汀州试院,是汀州所辖八县科举应试考秀才的场所。" 正中的大厅是试院的大堂,两边复原的房屋就是原来考试的号房,大堂后面的房屋是学使和募客以及上面派来的监考人员住宿的场所。是古代汀州作为闽西八县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在试院的前面是两棵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柏树,这是种植于唐代的古柏,据专家测定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树龄正好是汀州城同年,可以断定这两株柏树是植于唐大历初年,是汀州古城的历史见证。树干粗大,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树高约12米,是长汀县极其珍贵的古柏。 汀州试院的两侧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汀州客家博物馆整个展馆占地700平方米,共分四个展室,展览分为五个部份,第一部份"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第二部份"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世界客属一家亲";"崛起奋进的长汀"。

  试院两侧分别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汀州客家博物馆占地700平方米,共分"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世界客属一家亲"和"崛起奋进的长汀"五个部份展览。

  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展室挂着一首反映这传统的民谣:"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山里山外一条心,共建美好新家园。"展室里挂着中原汉人五次南迁的示意图,清楚地标出了长汀客家人的来龙去脉,引得我们伫立图前追根溯源。导游说:"从这图上可以看出,长汀的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汉人第二、第三次南迁时迁来的。大量客家人的南迁,推动了汀州政治中心的形成,最终促进了汀州商贸的发展。宋代汀州至广东潮州航运的开通,使汀江成为沟通闽粤水路运输的大动脉,成为万商云集的商贸重镇。

  "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展室展示了长汀多姿多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如汀江龙门、朝斗岩、云骧阁、双阴塔等。还有客家围屋等客家独特建筑。围屋主要是府第式建筑,周围由一圈围屋围拢起来,里面池塘、水井一应俱全,可以供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居住。它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团结精 神,在古代也有利于抵抗外族的侵犯。

  "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展室展有一组反映长汀传统文化的照片,如舞龙灯、踩船灯、采马灯、闹元宵、民乐演奏、顶轿比赛、木偶、抬阁、九连环、百壶宴和花灯等。还展有被称长汀客家女三件宝的凉笠、围裙、布草鞋,以及犁、石磨、砻、洗脸架、供桌、各式竹编制品等客家人生产、生活代表性的用具实物。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2

  5月18日早上,我和小组成员一同乘车前往中国客家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到达客家博物馆,从外面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外围建筑,博物馆是半圆型的建筑风格,右侧侧有几栋传统的建筑,左侧是通往黄遵宪故居的一座古桥。我们走进客家博物馆,映入眼前的第一景象是一个大字“?”,它在客家话的意思是“我”。

  一楼展厅放置的是一些客家人传统制作的工艺品服饰等,参观完一楼,一楼去二楼主展览室的楼梯挂了一些描述客家民俗文化的水墨画和油画。二楼主展览室的固定主题是《?客家》,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客从何处来的展厅内有一幅客家人迁徙路线图,从图中

  可以看出客家人其实是原先的中原汉族,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两千多年来一直从中原前往南方各省并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客家人。迁徙图向我们展示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的命运的坎坷。该展览室还有播放着“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这首客家人传统的童谣。此外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大家不需要与这本“族谱”近距离接触,只须用手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轻轻挥动一下手臂,“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一页翻开,帮助参观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来和渊源,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

  客家风情主要展示通过民间收集的生活用品向我们客家人的生活习惯、耕作、婚姻等各方各面的信息,传递出客家人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客家精神。地标围龙则通过一个高度模仿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围龙屋而做出来的模型,向我们展示客家建筑的特点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围龙屋展厅还有各种各样的客家人建筑的横梁,展示了一部全面的客家人自己的建筑史。人文秀区和客家腾飞两个展区主要通过图册介绍过去历史上为在各方面做出成就的客家人,和客家人自己的辉煌前景。

  随后我们参观了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组成,它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变法先驱、爱国诗人黄遵宪的专题馆,在民居古建筑恩元第内设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展陈黄遵宪“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崇高品质。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各具特色,展现了晚清客家人生活的历史风貌。

  通过此次考察,让我对客家人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客家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作为家客人更应该发扬和继承客家人的文化和精神,不要让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随时间流失。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客家博物馆参观。

  客家博物馆位于梅城东山的客家公园内,我们来到公园,看到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楼,大楼的左边写着几个大字:“客家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在大厅的最为显眼处有一个巨大的“ 亻厓”字,这是客家话中的第一人称,即“我”。从大厅进去,我们来到第一展厅,那里正在举办客家风情泥塑展览,鸡公车、剃光头、耙耳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构成一幅客家风情画卷。

  我们来到二楼展厅。二楼展厅的门前挂着一块匾,上面用隶书写着四个大字:“客从何来”。进去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大屏幕的电视,里面正在播放描述客家人迁徙历史的纪录片。旁边有一个小屏幕,里面正用客家方言,吟读着客家童谣——《月光光》。

  来到另一个展厅,首先让我们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椭圆状的客家龙灯,上面写着一幅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左边有一条鱼,右边有一条龙提着几个灯笼。龙灯其实是客家人祈福消灾的一种表现,谚中有言“龙灯入屋,买田造屋”,这充分体现了作为汉民族一支的客家人对于龙的崇敬之情。

  接着,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展厅,展厅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用泥做成的私塾,里面一个老师在听学生读书。私塾周围有一些客家人的生活器具、围龙屋和许多名人的事迹……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客家这个不朽的民系来自于中原,历经了五次大迁徙,才辗转来到现在的居住地。客家民系在千百年的迁徙路上,不断磨练自己,吸收各种文化精华,进而创造出了辉煌的客家文化,我为我是一个客家人而感到自豪!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4

  窗外,一切都美好如斯。静静地看着那张照片,思绪又回到了那天——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见“中国客家博物馆”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往里走,那里百花齐放,蝴蝶在风中跳着婀娜的舞。一棵棵苍劲挺拔的大树为我们遮去炎热,小鸟在树上唱着歌。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踏着台阶,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极像客家围龙屋。随着人流往前走,便是画家画的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国画,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精美的青花瓷器……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它为我们展示了老式的油灯、眼镜,小巧的玉佩,玲珑奇巧的耳环等。

  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室。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室——客家历史。据说,博物馆曾迁徒两次,第一次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第二次迁徒是在唐末到北宋,公元880~1126年……那儿还有11句有趣的客家谚语:见面不行礼,多走几十里。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不懂装懂,永世饭桶——这些谚语虽没有华丽的修辞,但通俗易懂,使人一目了然。

  穿过第一展室,我们来到了“客家风情”。展现在眼前的是巨大的客家龙灯,两旁写着十个大字:“上下五千年,龙横九万里”——

  接着我们来到了“客家民俗”。这里有着极具特色的客家服饰。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碰铃、碗锣、小钹——这些在我老家依然保留着。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敲锣打鼓,那场面好不热闹!再往前走,我便了解到:以前,客家人有着强烈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他们看来,生女孩是很不吉利、晦气的事情。所以往往在女孩3岁之前,就会被卖到别人家里做“童养媳”——

  在“人文秀区”里,最吸引我们的莫过于那几个雕像。它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位老先生和几位学生在私塾中的情景——一位学生在背书,而老先生微仰着头,认真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还有一位同学在掩卷沉思——

  在博物馆我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只要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页地翻开,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使我们获得了认同感和满足感。

  随后我们来到了将军馆和校长馆,它为我们介绍了晚清以来梅州籍大学校长、书记、将军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主要贡献,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随着“咔嚓”的一声,我们在客家博物馆照相留念。朱德曾说:“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是呀,我看着这张照片,心里暗下决心:今后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最大的收获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一起来参观参观客家博物馆分享心得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1

  "东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报道组来到汀州客家博物馆,感受客家首府的千年文化。

  长汀县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庄严宏伟、绿草如茵、古柏鲜花、环境优美,设有"汀州客家博物馆陈列展览"、"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瞿秋白被囚处"、"汀州试院旧址"和唐代古柏等参观游览内容。

  一走进博物馆,面对的是"汀州试院旧址"。它位于汀州古城历史建筑的中轴线上,汀州古城建设向两边展开。 "汀州试院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由门楼、空坪、大堂、后厅、厢房和平房组成,建筑古朴、环境清雅,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始建于宋代,是汀州禁军署址,元 代为汀州卫署旧址,明清两代辟为汀州试院,是汀州所辖八县科举应试考秀才的场所。" 正中的大厅是试院的大堂,两边复原的房屋就是原来考试的号房,大堂后面的房屋是学使和募客以及上面派来的监考人员住宿的场所。是古代汀州作为闽西八县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在试院的前面是两棵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柏树,这是种植于唐代的古柏,据专家测定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树龄正好是汀州城同年,可以断定这两株柏树是植于唐大历初年,是汀州古城的历史见证。树干粗大,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树高约12米,是长汀县极其珍贵的古柏。 汀州试院的两侧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汀州客家博物馆整个展馆占地700平方米,共分四个展室,展览分为五个部份,第一部份"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第二部份"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世界客属一家亲";"崛起奋进的长汀"。

  试院两侧分别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汀州客家博物馆占地700平方米,共分"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世界客属一家亲"和"崛起奋进的长汀"五个部份展览。

  享誉中华的客家首府"展室挂着一首反映这传统的民谣:"要问客家哪里来?客家来自黄河边。要问客家哪里住?逢山有客客住山。男子出门闯天下,女子持家又耕田。山里山外一条心,共建美好新家园。"展室里挂着中原汉人五次南迁的示意图,清楚地标出了长汀客家人的来龙去脉,引得我们伫立图前追根溯源。导游说:"从这图上可以看出,长汀的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汉人第二、第三次南迁时迁来的。大量客家人的南迁,推动了汀州政治中心的形成,最终促进了汀州商贸的发展。宋代汀州至广东潮州航运的开通,使汀江成为沟通闽粤水路运输的大动脉,成为万商云集的商贸重镇。

  "灿烂缤纷的人文景观"展室展示了长汀多姿多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名胜古迹,如汀江龙门、朝斗岩、云骧阁、双阴塔等。还有客家围屋等客家独特建筑。围屋主要是府第式建筑,周围由一圈围屋围拢起来,里面池塘、水井一应俱全,可以供一个家族几十户人家居住。它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团结精 神,在古代也有利于抵抗外族的侵犯。

  "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展室展有一组反映长汀传统文化的照片,如舞龙灯、踩船灯、采马灯、闹元宵、民乐演奏、顶轿比赛、木偶、抬阁、九连环、百壶宴和花灯等。还展有被称长汀客家女三件宝的凉笠、围裙、布草鞋,以及犁、石磨、砻、洗脸架、供桌、各式竹编制品等客家人生产、生活代表性的用具实物。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2

  5月18日早上,我和小组成员一同乘车前往中国客家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到达客家博物馆,从外面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外围建筑,博物馆是半圆型的建筑风格,右侧侧有几栋传统的建筑,左侧是通往黄遵宪故居的一座古桥。我们走进客家博物馆,映入眼前的第一景象是一个大字“?”,它在客家话的意思是“我”。

  一楼展厅放置的是一些客家人传统制作的工艺品服饰等,参观完一楼,一楼去二楼主展览室的楼梯挂了一些描述客家民俗文化的水墨画和油画。二楼主展览室的固定主题是《?客家》,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客从何处来的展厅内有一幅客家人迁徙路线图,从图中

  可以看出客家人其实是原先的中原汉族,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两千多年来一直从中原前往南方各省并定居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客家人。迁徙图向我们展示了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的命运的坎坷。该展览室还有播放着“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这首客家人传统的童谣。此外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大家不需要与这本“族谱”近距离接触,只须用手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轻轻挥动一下手臂,“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一页翻开,帮助参观者找到自己姓氏的由来和渊源,获得认同感与满足感。

  客家风情主要展示通过民间收集的生活用品向我们客家人的生活习惯、耕作、婚姻等各方各面的信息,传递出客家人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的客家精神。地标围龙则通过一个高度模仿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围龙屋而做出来的模型,向我们展示客家建筑的特点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围龙屋展厅还有各种各样的客家人建筑的横梁,展示了一部全面的客家人自己的建筑史。人文秀区和客家腾飞两个展区主要通过图册介绍过去历史上为在各方面做出成就的客家人,和客家人自己的辉煌前景。

  随后我们参观了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纪念馆黄遵宪书斋人境庐以及故居荣禄第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居恩元第三处相连组成,它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变法先驱、爱国诗人黄遵宪的专题馆,在民居古建筑恩元第内设有《黄遵宪生平事迹陈列》及《黄遵宪藏书陈列》,展陈黄遵宪“明于识、练于事、忠于国”的崇高品质。古建筑文化积淀深厚的人境庐、荣禄第、恩元第各具特色,展现了晚清客家人生活的历史风貌。

  通过此次考察,让我对客家人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客家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客家风情,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作为家客人更应该发扬和继承客家人的文化和精神,不要让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随时间流失。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客家博物馆参观。

  客家博物馆位于梅城东山的客家公园内,我们来到公园,看到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楼,大楼的左边写着几个大字:“客家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在大厅的最为显眼处有一个巨大的“ 亻厓”字,这是客家话中的第一人称,即“我”。从大厅进去,我们来到第一展厅,那里正在举办客家风情泥塑展览,鸡公车、剃光头、耙耳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构成一幅客家风情画卷。

  我们来到二楼展厅。二楼展厅的门前挂着一块匾,上面用隶书写着四个大字:“客从何来”。进去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大屏幕的电视,里面正在播放描述客家人迁徙历史的纪录片。旁边有一个小屏幕,里面正用客家方言,吟读着客家童谣——《月光光》。

  来到另一个展厅,首先让我们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椭圆状的客家龙灯,上面写着一幅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左边有一条鱼,右边有一条龙提着几个灯笼。龙灯其实是客家人祈福消灾的一种表现,谚中有言“龙灯入屋,买田造屋”,这充分体现了作为汉民族一支的客家人对于龙的崇敬之情。

  接着,我们来到最后一个展厅,展厅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用泥做成的私塾,里面一个老师在听学生读书。私塾周围有一些客家人的生活器具、围龙屋和许多名人的事迹……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客家这个不朽的民系来自于中原,历经了五次大迁徙,才辗转来到现在的居住地。客家民系在千百年的迁徙路上,不断磨练自己,吸收各种文化精华,进而创造出了辉煌的客家文化,我为我是一个客家人而感到自豪!

  参观客家博物馆心得篇4

  窗外,一切都美好如斯。静静地看着那张照片,思绪又回到了那天——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见“中国客家博物馆”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往里走,那里百花齐放,蝴蝶在风中跳着婀娜的舞。一棵棵苍劲挺拔的大树为我们遮去炎热,小鸟在树上唱着歌。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踏着台阶,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极像客家围龙屋。随着人流往前走,便是画家画的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国画,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精美的青花瓷器……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它为我们展示了老式的油灯、眼镜,小巧的玉佩,玲珑奇巧的耳环等。

  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室。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室——客家历史。据说,博物馆曾迁徒两次,第一次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第二次迁徒是在唐末到北宋,公元880~1126年……那儿还有11句有趣的客家谚语:见面不行礼,多走几十里。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不懂装懂,永世饭桶——这些谚语虽没有华丽的修辞,但通俗易懂,使人一目了然。

  穿过第一展室,我们来到了“客家风情”。展现在眼前的是巨大的客家龙灯,两旁写着十个大字:“上下五千年,龙横九万里”——

  接着我们来到了“客家民俗”。这里有着极具特色的客家服饰。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碰铃、碗锣、小钹——这些在我老家依然保留着。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敲锣打鼓,那场面好不热闹!再往前走,我便了解到:以前,客家人有着强烈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他们看来,生女孩是很不吉利、晦气的事情。所以往往在女孩3岁之前,就会被卖到别人家里做“童养媳”——

  在“人文秀区”里,最吸引我们的莫过于那几个雕像。它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位老先生和几位学生在私塾中的情景——一位学生在背书,而老先生微仰着头,认真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还有一位同学在掩卷沉思——

  在博物馆我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只要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页地翻开,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使我们获得了认同感和满足感。

  随后我们来到了将军馆和校长馆,它为我们介绍了晚清以来梅州籍大学校长、书记、将军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主要贡献,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随着“咔嚓”的一声,我们在客家博物馆照相留念。朱德曾说:“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是呀,我看着这张照片,心里暗下决心:今后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最大的收获。

257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