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时间: 戚苗998 分享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在供销社的工作中,主要是负责加强政策宣传,在宣传工作中坚持换位思考,强化改制透明度,耐心做好改制对象的思想工作,协调关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1

  一、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社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创新改革方式、加快发展步伐、盘活资产资源、维护大局稳定、夯实各项基础”的工作思路和主要预期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改革与发展为主线,以大局稳定为基础,全体供销干部职工精诚团结,敢于拼搏,锐意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社以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社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回顾总结如下:

  一、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半年来,我们始终把改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完成了原改制企业工业品批发公司企业34名改制职工移交社区工作。二是完成了原改制企业汇丰家电公司拍卖资产(汇丰商场)的土地与邻边单位和个人的界址确认的盖章和签字工作,为该宗土地的分户办证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妥善处理了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上半年,我们切实履行指导、服务基层企业职责,积极同有关部门协调,帮助各企业解决、处理各项遗留问题4件,分别是新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的工商、税务核准登记问题、土产公司和福贵宾馆与财富广场三角债的经济纠纷问题、妇女“两癌保险”问题以及改制职工移交社区问题。

  二、资产盘活成效显著。半年来,我们始终把强化改制企业资产的盘活工作作为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日常工作来抓。一方面我们组织有关人员以台帐形式对社属企业涉外租赁门店的租赁情况进行认真清理,了解和掌握各企业的资产运作情况,另一方面我们对到期的租赁门店,根据不同的地段和资产的优劣,分别采取续签、对外公开招标等多种形式,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半年来,我们共盘活各类资产近万余平方米,年增收入达40万元,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也为稳定大局夯实了一定的资金基础。

  三、“新网工程”建设成绩突出。半年来,我们始终以“新网工程”为切入点,把加快供销社的发展作为头等工作来抓。一是根据国发40号文件精神,以开放办社形式,恢复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在积极整合资源优势前提下,大力创新发展方式,借船下海,走联合合作发展之路,利用“再生资源经营权”无形资产同浙江个体老板葛伟达联合创办“郴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公司”,分公司运作资金全额由葛伟达负责,再生公司按分公司利润的10%固定分红。5月份开业来,已收购各类废旧物资近200吨,销售167吨,创利税近10万元,前景非常看好。二是为农服务功能增强。其一,上半年我们以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为平台,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履行服务“三农”职责,为全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6月止,培育与建立配送农资门店27个,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连锁超市、村有加盟店的连锁经营体系初具规模,半年共配送农资化肥4930吨,其中:尿素1180吨、磷肥1010吨、钾肥1170 吨、复合肥780 吨,碳铵790吨,实现配送总额 1360万元。其二,经过严格考核和整合,我们在各乡镇兴办了一批由供销社改制职工以供销社的名义经营的农资店。如:鲁塘社的何善太、刘土生、刘丙生、永春社的刘喜珍、华塘社的李龙、芙蓉乡的黄国华、保和社文建平和罗金生等都是以供销社的名义经营农资,发挥了供销社在农资供应中的作用,也为农民创造了便利、安全的农资购物环境,供销社的形象在农民中逐步恢复。三是20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盟店通过了市商务局的合格验收,得到了区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着力提升供销社的社会形象。按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及省、市供销社的要求,投资近万元资金,在我社办公楼屋顶安装了一块“长12米、高3米”的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牌,大力提高了供销社在群众中的知名度。五是多形式、多举措开展国发40号文件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我们先后采取组织专题讨论会、翻发40号文件原文送到干部职工以及区里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大力学习和宣传国发40号文件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加深了干部职工对国发40号文件的领会、理解,还进一步振奋了供销社干部职工的干事精神,对供销社今后的再发展充满了信心,更为难得的是通过宣传国发40号文件,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大增强了。

  四、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半年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实力、盘活资产的有效途径来抓。一是召开班子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布置招商引资、争资立项工作,并分别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和争资立项工作领导小组,从社机关和基层企业抽调有头脑、想事、干事的人员组成精干的工作机构,在人、财、物上给予保障。二是建立了专门项目数据库。从项目的定位、地理优势、资产优劣状况以及效益可行情分析报告等详实记录,为项目的宣传推介提供详实资料。三是依托现有资产,全力招商。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2

  “三严三实”对党员干部谋事创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作为供销社人,我们要以此为指针,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敢于担当上花气力,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奋发进取的精神去勤奋工作,发展壮大供销社事业,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大力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新网工程”),为构建新型农村流通体系贡献力量

  建设“新网工程”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大事,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事,是为农民群众办的实事,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供销合作社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使命,也是供销社系统适应现代流通的要求,强化自身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实行开门办社,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按照省市供销社的要求,以开拓农村现代经营网络为重点,以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为目标,强化项目审报,注重建设质量,加快建设速度,以期让广大的农民群众尽快分享现代流通的文明、优质、便利服务。

  二、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社有资产运行质量

  社有资产是供销社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壮大自身实力、增强为“三农”服务功能的重要基础,加强社有资产管理也是党和政府赋予供销社的重要职责。要在认真摸清家底,做好资产确权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中心,不断研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采取新措施,探索新路子,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整合、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盘活优良资产,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保持供销社系统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供销社历史悠久,系统庞大,人员众多,涉及面广,不仅是一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也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全系统下岗职工多,生活困难人员多,形成特殊的困难群体。不仅如此,供销社在其改革发展过程中还遗留许多历史问题。如原合作商店职工近千人,这些人的单位大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解散倒闭,造成很多职工生活困难,特别是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生活更加窘迫。为了更好地服务他们,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经常性地深入他们中间,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帮扶”等活动。建立困难职工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多层次、多渠道,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四、强化党建工作,为供销事业发展壮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更要严格要求,要带头学习调研,带头深入基层,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剖析,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精神,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终以奋发有为的面貌,热情高昂的精神状态,优良务实的工作作风,力促供销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3

  十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社党委带领广大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认真践行“xxxx”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围绕转换机关职能、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宏观战略,一是认真做好供销系统企业改制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地退出了竞争性领域,有效地加快全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进程;二是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企业改制的基础上,积极努力转换机关职能,使本部门在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向前发展。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一条主线、三个重点、六大工程”的战略部署,一是不断盘活本部门改制后的闲置资产,缓解企业改制后资金需求压力,进一步强化本部门稳定和谐的物资基础,推动构建和谐平安工作;二是认真做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本部门的和谐与稳定,有效地促进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良性互动;三是积极做好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为全区经济总量做大和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就上述五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体会和经验。

  一、以政策为准则,做好供销系统企业改制工作

  从XX年起,根据区委、区政府文件要求,区社领导班子及改制领导小组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联系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按照“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因企施策,先易后难,稳中求快,讲求实效”的原则,以解决思想为先导,以实现企业产权和职工身份“双置换”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社企业改革。我们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一主线,克服企业有效资产少、资产变现难,安置补偿低、遗留问题多等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产重,积极稳妥开展“双置换”工作,截止XX年4月,已基本完成区社企业改制工作。改制前,区供销系统有16个企业,其中十二个公司(中心),四个基层供销社,在册职工533人(截止XX年12月31),其中固定工281人,合同工141人,距5年内退休职工111人。至XX年4月底,进行置换职工422人,发放安置补偿金337万元。

  我们的体会和经验是:以政策为准则,加强领导,严肃纪律。对所有改制对象一视同仁,不讲人情,不受干扰,保证了改制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加强政策宣传,在宣传工作中坚持换位思考,强化改制透明度,耐心做好改制对象的思想工作。围绕改制政策的落实,协调关系,争取相关部门,平衡改制资金缺口。

  二、以效率为目标,不断盘活闲置资产

  从XX年企业改制到XX年底,区社资产转让变现收入累计xxx万元,用于归还银行贷款xxx万元,缴纳税费xx万元,退还职工集资款46.5万元,支付职工安置补偿金xxx万元,补交部分历欠的职工社保统筹金和失业保险金xx万元。截止目前,资产转让变现收入累计xx万元,资产租赁收入xx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本部门企业改制后的经济压力。

  我们的体会和经验是:坚持资产转让和资产租赁相结合,追求闲置资产盘活效益最大化;坚持不过于求高而抬价,遵循市场确定合理的价位标准;坚持不过于心切而低价盘活,实现了较好的效益目标。

  三、以人本为目的,做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改制前的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的形势,与企业改制后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在改制前安全生产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在改制后维护稳定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我们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放松警惕,对维护稳定工作没有知难而退,始终如一地重视并抓好做好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在维护维稳工作方面,本部门从未发生到xxx事件,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本部门曾多次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XX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4

  今年以来,供销社围绕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供销社的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文件和2月18日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电视会议精神,高举为农服务大旗,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快发展,努力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新体系和新时期供销社组织体系建设,在新型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农村日用品流通网络、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方面快速推进,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供销社地位形象不断改善提升,为农服务实力大大增强,全系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1-10月,全系统完成销售收入104.7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16883万元,同比增长28%;上缴税费10818万元,同比增长14%。2011年全系统预计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4.6%;上缴税费1.9亿元,同比增长8.7%。

  一、2011年主要工作及做法

  1、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构建日用品经营服务新体系。

  截止目前,各县市区供销社已建成15个大型商场、87个乡镇连锁超市、3800个村级日用品“农家店”。禹城市社以贸易大厦为龙头,先后建成5处乡级直营店,乡级直营店覆盖率50%。发展村级加盟店、城区便利店137处,商品配送率25%以上,加盟店覆盖率35%以上。庆云县社以供销商厦为龙头,建立了3个乡镇直营店和150个加盟店,商品配送率40%以上。齐河县社以惠农日用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乡镇直营店五处,经营面积均在1200—1600平方米,其中3家已开业,其他两处今年下半年开业。临邑、德城、宁津、夏津、乐陵等县市区社也分别成立了日用品龙头公司,开办直营店、发展连锁店等,将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商品送到了千家万户,深受农民欢迎。

  2、加强连锁网络建设,构建农资经营服务新体系。

  各县市区供销社依托社属农资公司,建立农资配送中心,在基层社采取直营、加盟两种方式向下延伸网络,推行农资连锁经营,让农民用上了货真价廉的农资商品。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有农资经营网点2800多个,年可供应各类化肥80多万吨,占全市总需求量的60%以上,成为全市农资商品供应的主力军。

  平原县社继续推行化肥直供,并在实践中依托基层社逐步完善了化肥直供的长效机制。1—10月份共发展农资协会会员1700户,农资经营网点110处,销售各类化肥6万吨,其中直供化肥1.1万吨。夏津、齐河等县积极参与推行农资“联采直供”。齐河县社成立“鲁供”海藻肥推广小组,举办300位农民参加的大田作物培训班,发放明白纸近1000份。在全县14个乡镇推广大田施肥,面积达5万亩,在5个乡镇选择5位种田大户确定了20亩土地进行海藻肥示范。县社农资集团公司测土施肥服务队,分赴14个乡镇,为农民测土3500亩,联采直供的“鲁供”海藻肥全部销售农户手中。夏津县社建立了12个农资直营店,统一标识、统一挂牌、统一供肥。

  在做好农资销售的同时,各县市区供销社发挥网点优势,把农资连锁配送网络与启动农技服务相结合,筛选覆盖面积广、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科学施肥的重点示范区域,依托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每个乡镇农资直营店、村级便民店设置测土配方施肥等农化服务项目,免费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并将所需农资直接配送到田间地头,以实际效果示范带动农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今年全系统对45个乡镇的6万余亩农作物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亩均增产15%以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3、加强基层社建设,构建为农服务基层组织新体系。

  去年以来,市供销社先期启动了48个基层社,通过实行班子成员分片定点指导,及时调度,专家辅导,现场观摩,相互学习,取得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了服务较完善、发展势头良好的临邑兴隆中心社、武城祝官屯供销社、禹城廿里堡供销社、宁津大柳供销社、齐河华店供销社等重点基层社。

  临邑兴隆中心社先后兴建2800平方米的购物中心1处、1000平方米的日用品超市1处和1000平方米的日用品配送站1处,改造完善100平方米的农资超市4处,发展村级连锁店122家,所建网点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门头标识、统一售后服务的“四统一”制度,加上良好的服务措施,成为当地农民的首选门店。成立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良种兑换、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多种服务,联系客商,帮助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大蒜种植1000余亩。武城县祝官屯供销社组建绿丰瓜菜合作社,利用已建成的两个温室育苗大棚、一个投资45万元、面积1200平方米的夏季自动化育苗大棚,共育瓜蔬种苗1000万株,销售额达50多万元。宁津大柳供销社兴建了1600平方米的惠联日用品超市中心店,经营品种1万多个,年销售额500万元,发展村级连锁店和加盟店20个,为附近20余个村庄的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和优美的购物环境。今年又利用大柳棉油厂闲置土地开发建设了商贸步行街,项目总占地30亩,一期工程占地9000平方米,综合营业门市楼2栋,70余间,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多万元。主要经营项目包括酒店、老年公寓、综合商场及农资、书店、通讯、农具维修等为民服务经营项目。

  4、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构建农产品经营服务新体系。

  全市系统大力领办、创办种植、养殖、农产品购销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组建农资、棉花、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行业协会22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9个,专业合作社52个。各县市区供销社围绕当地粮食、瓜果、蔬菜、棉花等主导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努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起农产品生产基地20余处,基地面积4万余亩,年销售农副产品10亿元以上。庆云县供销社依托社属鲁丰食品有限公司,建起标准化种植示范园700多亩,带动无公害蔬菜和优质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基地13000多亩,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宁津县供销社龙潭葡萄种植合作社积极做好生产科技服务和销售服务,目前已发展社员182户,葡萄种植面积1200多亩,每亩增收500多元。

  今年以来,我们把大田作物托管等系列化服务作为启动基层社的重要方面,学习借鉴济宁汶上等地的的经验做法,启动粮食等大田作物经营范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武城县天元合作社李家户分社组建由230人闲散劳动力参加的社会化服务队伍,购置了10台弥雾机(2460元/台),以每亩130元到150元的价格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还购置了2台旋耕犁、2台联合收割机,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禹城廿里堡粮食合作社新发展社员50多户,总数达到200户以上,确立标准化示范田150亩、托管土地500多亩,运销粮食100多万斤,签订玉米订单合同2200余亩,向社员优惠供应春季用肥120吨,提供浇地、施肥等田间管理服务500多亩,举办2期科技培训班,培训农户150多人次。平原县社依托两个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狠抓大田玉米单品种服务,已建玉米单粒播种示范基地500亩,示范基地内的玉米与普通农户种植的玉米比较,每亩增收200斤左右。

  5、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新型社区综合服务新体系。

  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以农资、日用品超市为主营项目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到去年底共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8个。社区服务中心搭建了政府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为社会各项事业下乡进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实现了农民方便、安全消费;盘活了供销社闲置资产,安置了下岗职工再就业;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今年以来,结合合村并居工作,全市供销社积极参与农村新型社区的综合服务,合理设置经营服务项目,重新布局供销社在农村的经营服务网络。目前有7县市供销社被列入当地合村建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0县市区社已经或即将参与17个新型社区建设。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古运新城社区由三个村合并,已建成45栋住宅楼,入住8000余人。德城区陈庄供销社在该社区分别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厅、幼儿园、直营供合超市、土产百货超市、饭店、诊所及社区警务室等服务项目,迅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欢迎。陵县滋镇北宋社区,齐河华店新华社区、刘桥洪州社区,临邑县大孙社区和卞庙社区,平原新城社区、坊子中心社区等也已初建成效。

  2017年供销社工作心得体会总结篇5

  为贯彻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三新”突破年的要求,按照市社提出的“四网三社一会”建设工作意见,加快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步阀,结合郫县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特点,推动我县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一年以来在建设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估计:

  1、经营及人员情况:

  我县基层供销合作社九十年代中期有二十个基层供销合作社,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主要从事生活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等业务,年销售2000万元左右,从业人员约950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加快,供销社在体制上、机制上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业务逐年下降、萎缩、历史遗留包袱加重(各种经济负债5000多万元),人员多、负担重,出现三分之一的供销社亏损,其亏损额累计近200万元(1993—2007年),另有三分之一的基层社收、支基本平衡,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社有微利,但总体上讲收不抵支,经营十分困难,步履艰辛。为此,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县社逐渐采取对边小微亏的基层社合并于效益较好的相邻基层社(有三社分别合并给新民、晨光、三道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随后逐渐采取减员增效,一企一策,因企制宜,加快基层供销社扭亏增盈。今年以来,结合基层供销社资产状况分流安置职工以及小城镇规划改造拆迁占用供销社经营场地的土地赔偿款进行安置职工,截止2007年11月末,分别安置职工200余人,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如友爱社、新胜社、永兴社、唐元社、崇兴社、古城社、合作社、红星社已分流安置职工,另外,清河社、德源社、先锋社、团结、犀浦、安靖社等6社部份分流安置约100人),现基层供销社人员约430人,其中退休人员230人。主要从事生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年销售2200万元,利润10万元,人员减少,供销社经营额呈上升趋势,效益好于往年。全系统人员约840人,其中退休约480人,在职约360人,年销售4200万元,利润35万元。

  2、主要财务状况。

  全系统资产5535.2万元(十二个基层供销社财务经营情况,8个基层社已全部分流安置),其中基层供销社2314.7万元,流动资产3217.9万元,其中基层供销社1588.1万元,固定资产2163.4万元,其中基层社634万元;待处理损失1782万元,其中基层供销社1015.3万元;资产负债总额4785.4万元,其中基层供销社1818万元;所有者权益749.8万元,其中基层社496.6万元;社员股金26.9万元,供销社资本675.8万元,全系统年购近总额4000万元;其中基层社1800万元;销售额4200万元,其中基层社销售2200万元;利润35万元,其中基层社利润10万元。全系年末统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发展后劲逐年增强。

  二、主要取得的成绩

  1、加快基层社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

  今年年初,县社党组认真研究,加快基层供销社建设步阀,把基层社建设规划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去。以基层供销社不断发展农村农业生产资料网点110个服务于“三农”,生活资料立足于在城镇,农业生产资料在农村,不断做大、做强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网络。建立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化肥、农膜销售到阿坝州等11个县及周边区、市、县。积极探索发展农副产品营销股份制公司,扩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并得到县领导的支持,现正在积极筹化报件工作中。其主要思路是:创新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建设,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支持、农民参与联合共建的方式,组建郫县现代农业物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逐渐探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合作制路子,为农民买难、卖难中寻求一条助农增收发展路子。

  2、积极搞好农资放心店提档升级,打造星级店建设工作

  农资放心店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提档升级打造创农资星级店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县社、基层社认真贯彻落实市社创星级农资放心店建设目标任务,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坚持标准,配送服务的原则,历时半年时间,经过全系统上下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市社下达的星级店目标任务。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星级店管理办法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规范有序、合法、公证的市场竞争,参加打击假冒农资经营管理培训会,受训人员达300人。建立农资放心店95个,规划星级店60个,其中五星级店2个,四星级店4个,一个配送中,54个三星级店。县、基两级属地管理,纳入供销社目标管理工作中,以农资放心店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并与农业部门、工商部门、安监部门等单位,对农资市场全面清理、整顿,统一办理一店一证,亮证经营,有序竞争,不断完善制度。加强领导、严格准标、规范建店、扎实工作。经市社和县上有关领导对星级店检查验收后被认定合格。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抓好建店工作,以星级店带动其它农资店,搞好“两放心”、“三到户”、“三配套”的农资服务体系。

  3、切实加强基层社管理,提高服务功能

  基层供销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植根于农村,联系农民的基本环节,是实现供销社系统联合发展的基础,也是为“三农”服务的主要载体。

  加快基层社改革、发展建设,年初县社党组研究,被列入目标考核重要内容。着重从基层供销社财务、人员、经营资产等完善制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类人员责任制,规范建立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料。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搞好农资供应。对场镇经济较集中的经营设施中,招商引资注入供销社联办、独办,先后有红艳超市、玖久九超市、大丰鞋业、大众服装、百汇家电等经销商与供销社联合经营,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档次,年销售近1500万元。

  采取多种经营格局,一企一策,力求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职工承包、停薪留职、大包干等多种经营模式,拓展经营渠道。

  对富余人员逐渐采取,减员增效,与企业脱钩,解除劳动关系,达到企业增效的目的。

  对集镇规划拆迁也是分流供销社人员的最佳途径,我们采取按政策、人性化的职工分流安置,对企业剩余财产县社集中管理。今年已有合作社、红星社分流安置职工30人。现涉及拆迁安置的社还有安德社、先锋社、红光社、团结社、犀浦五社。对已安置职工的社和涉及拆迁待安置的社所剩余资产、社务县社将采取重组基层社,建立中心社,加强资产、经营的管理职能,继续搞好为农服务工作发挥供销社的作用。

  对于“空壳社”保留其牌子,不断招聘社会能人共同出资领办、合办等不同形式重振供销社形象,增强服务功能。在基层社建设工作中,我们得到了市社领导和处室的大力指导,使我们增强了对基层社建设的工作信心。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措施

  1、从总体上讲,基层供销社基础还很薄弱,服务功能不强,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大宗性业务经营,一般小社难以承受,联合经营是最佳结合点,走联合发展路子,发挥整体实力,才有竞争力。

  2、固定资产发挥效能上还不强,特别是处在边远的基层社,经营门面是六、七十年代始建,或多或少还存在安全隐患处于供销社缺乏资金投入改造,发挥效能不佳,强化固定资产经营需有足够投入。

  3、面临集镇建设规划,供销社经营场所逐年减少。联合开发,走共同发展是供销社新的增长点。

  4、基层社管理水平还滞后,缺乏人才优势、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管理层结构年龄偏大。提高管理水平,必须从基础抓起,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5、部份边远基层社出现收不抵支,系统内基层社发展不平衡。一部分基层社改革滞后,体制、机制不活、发展缓慢,需整合资源、提高合力。

  四、今后努力发展方向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揽供销社全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抓实干,不断借鉴周边好的区、(市)县经验,以开门开放办社为突破口,力求做到有利于提高供销社效益为原则,增强供销社活力和增强为农服务功能。

  2、坚持合作制原则,重组、联合发展经营网络、发挥供销社资源优势。逐步建成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健全,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供销社。

  3、盘活固定资产存量,争取政策支持,联合共同开发供销社经营场所,扩大经营范围、增强经济效益。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惟才是用,用好人、选好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优势的作用。

  5、积极向政府、党委汇报工作,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不断进取,再创佳绩。


猜你感兴趣:

1.2017党建月工作心得体会

2.2017党建工作心得体会及计划

3.2017年上半年党建工作心得体会两学一做

4.2017年度党建工作心得体会报告

5.2017重温入党誓词心得体会

6.2017年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总结

336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