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以全新理念推动的新一轮开放,有利于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篇1

  一、一带一路的概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二、时代背景

  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进入21世纪,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国家主席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覆盖中国西部9个省区及中亚、西亚、高加索地区甚至南亚相关国家;同年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倡议“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由海路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乃至欧洲、非洲国家的合作,这两个倡议合并简称为“一带一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标志着“一带一路”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当天,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三、丝路新图

  打开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角度看,都有利于沿线各国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四、一带一路会影响我们什么?--几个热频词

  命运共同体:亚洲梦

  “70年来,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主席的主旨演讲,准确深刻地总结了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历程和成果,引起高度共鸣。一切发展都应是包容的发展,不应落下任何一个群体,“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亚洲国家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高度认同和积极作为,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已成为亚洲国家的强烈共识,成为共同的“亚洲梦”。

  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在推进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中国必须是“领头雁”,中国也有能力承担起这样的角色。党的以来,国家主席出访中有一半以上的足迹留在了亚洲国家,与世界各国领导人谈到“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不少于10次。其中,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承载中国梦、和平发展和大国责任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一国实现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地区乃至全球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更关系到全民的共同福祉。

  “一带一路”:从构想走进现实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精彩论述获得国际舆论高度热议,“丝路热”由此掀起高潮。“一带一路”是实现“命运共同体”梦想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截至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增至57个,“朋友圈”不断扩大。在此之前,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有了早期收获,从构想走进了现实。

  经济新常态:中国自信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唯一的答案。但的表态却令人振奋和鼓舞:“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继续给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市场、增长、投资、合作机遇。”“中国将同大家一起,共同驱动亚洲发展的列车,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国崛起大势不可阻挡,这就是中国的自信。

  五、“一带一路”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改变?

  一是有利于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是有利于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在我国国内段覆盖了中西部的大多数省份,让广大中西部地区由原先的“内陆腹地”变成现在的“开放前沿”,为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是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受污染治理、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我国的部分产能过剩或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留出必要的发展空间,既可以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四是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战略的宏大程度前所未见,初始阶段具有较多“构想”色彩还有很大的解释空间。要在关注外部空间和机遇的同时,坚持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以内部调整和改革来强制度、增效率、促公平,标本并治,灵活、有效地形成和把握行业、地域或市场重点,确保该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能够达成预期的政策目标,保证国家健康、长远、稳定发展。

  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

  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篇2

  “‘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主席全面总结了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说明,这一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4年,致力于战略对接、优势互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得以实现;从陆海空通道、信息高速路到铁路、港口、管网,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合作广泛开展,人们往来频繁,心与心的距离拉得更近。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着参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增进了亿万人民的民生福祉,为人们带来沉甸甸的获得感。

  在演讲中,主席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阐述了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怎样减少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打造多元合作平台,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要开辟一条人类社会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当今世界的很多难题,深层原因都在于发展不足。在发展问题上,各国相互依存,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应者云集,就是因为它找到了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回应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正如主席所说,“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沿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协调合作是必由之路。主席以4年来的丰硕成果向世界表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打造发展这把金钥匙,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了新能量,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找到了新路径。

  “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过去,戈壁的阵阵驼铃、海洋的点点云帆,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大交流。今天,沿着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也必将成为21世纪的伟大叙事,书写人类历史更壮丽的篇章。

  2017一带一路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篇3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论坛召开之际,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强调发扬丝路精神、增进互利合作,并对媒体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了新期待。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经济阴霾持久不散的宏观背景下,来自中国的“一带一路”蓝图,激荡着合作共赢的正能量,正成为“全球最可期的经济合作计划”。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7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多个国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150亿美元。从驰骋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到非洲东海岸的道桥施工现场,从中南半岛的跨国铁路项目到南亚次大陆的现代化港口,“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

  “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仅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文明之间的对话,仰赖于跨越地域、超越民族的心灵沟通,离不开各国媒体架设起交流的桥梁。处身互联互通、无远弗届的现代社会,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媒体已是社会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当好市场融通黏合剂,画出情通意合同心圆,正如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本次论坛上所言,各国媒体携手合作,促进了民心的沟通,推动了产业的对接,帮助更多人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如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已成为由中国媒体举办的,参与国家最广、媒体数量最多的全球媒体峰会。本届论坛所形成的“一带一路全球媒体协作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媒体联盟”“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多语种服务云平台”等六大成果,夯实了双边和多边媒体合作,展现了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巨大力量。

  平等、合作、开放,共商、共建、共享。随着这些原则不断化为共识,“一带一路”这一“中国方案”,必将日益成为和平的播种机、发展的助推器、文化的融合剂,引领人类社会厚植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同奏响时代最美的和声。

猜你感兴趣:

1.2017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2.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2017

4.2017一带一路战略学习大学生心得体会

5.2017年一带一路学习心得体会

6.2016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7.形势与政策学习体会2017

8.2017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1500字论文

3389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