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 北师大培训心得

北师大培训心得

时间: 刘丽666 分享

北师大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是我国出名的大学之一。在北师大培训过的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出来的。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北师大培训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北师大培训心得范文篇1

  8月9日下午2:30,盘县品牌创建项目学校一行65人,踏上了开往北京西站的快速列车,大家有说有笑,畅谈此次培训的诸多梦想。

  8月11日早晨10:30,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大家很是兴奋,来到北京的感觉的确不一样。进入北师大校园,启功先生题写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心想:这或许就是对“为师者”最好的诠释吧。

  怀着“学习”的心态,老师们走进了北师大“英东318”,开始了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

  首先,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邓涛副教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优质教育与优质教学》的先进理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针对一线教师,邓教授还向我们讲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要解决的几个关键环节,最后,邓教授就教学方法选择的指导思想向我们作了解释性地说明。

  下午,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向蓓莉博士就《经验与社会改造》这一话题现身说法并通俗易懂地在笑声中向我们作了培训,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努力“学习”必能创造佳迹,改变自我!

  周建华老师的《课程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虽然讲得有些玄乎,但让我们深深知道,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教师的专业发展伴随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另外,周老师的一个观点很是经典,那就是:教学理念是气场,要顶天;教学基本功是细节,要立地!我很赞同。

  对品牌学校创建有借鉴意义的讲座,那就是北师大教育学部徐志勇博士带来的《构建持续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此讲座以徐教授帮建品牌学校打造的经验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学校文化,什么是学校文化结构以及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校底蕴,学校环境等要素),打造品牌学校的依据和理念,让我们听了以后不觉豁然开朗。

  15日上午,在笑声和掌声中,我们聆听了张东娇导师的讲座——《学生本位的沟通情境与教师语言的适应性》,向我们阐释了与学生沟通的情境创设和为师者科学的教学语言,使我们大受启发。下午北京京源学校的王珏老师关于《如何设计班级活动》的讲座很是精彩,她结合她们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向我们展示了班级活动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的的魅力和源泉所在,但欣喜之余,乡镇中小学的老师们也深感压力,我们有这么先进的设备吗,我们有这样优质的资源吗?没有。所以这好像只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啊。

  16日杜霞老师的《感受阅读的魅力》、余凯老师的《课堂提问的策略》紧扣先进的理念和一线老师的实际,让我们在三个小时内感觉到了阅读对学生和老师的催化作用,清清楚楚地讲解了“阅读,是什么”;“阅读,读什么”;“阅读,怎么读”的问题;让我闪知道了课堂提问要想有效,必须注意“两个维度和三个基本概念”以及维持高阶思维的七个要素和防止高阶思维水平下降的六个因素,那么,新课程下如何评价一节好课呢,余教授建议我们可以借鉴叶澜老师的“五实”,可以借鉴孙元清的“五有”,可以借鉴朱永新的“六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总之,本次学习和培训,不仅让我们开放了视野,也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洗脑之目的。

  北师大培训心得范文篇2

  从河东实验小学走来,带着厚重的历史,肩负着教育的使命,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领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校园文化,感受教育带给人们的清新与进取,走进培训学院,领略专家的博学与才华,汲取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8月5日—10日,我有幸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举办的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我聆听了向蓓莉教授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领导》、张文教授的《教师依法从教与学生安全的保护》、王本陆教授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探讨》、陈锁明教授的《教育,我们追求什么?》、项贤明博士的《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等讲座,使我在思想认识、理论理解、业务水平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豁然开朗,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们平和的心态;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和专家们相比,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在此有诸多感悟与大家分享。

  感悟到做老师要有大爱之心。有人说,教师像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然而从全国优秀班主任隗金枝老师的身上,我却看到了不同的结果:她照亮了一批批学生成长的道路,也点亮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隗老师用自己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为我们诠释了师爱的最高境界----公爱。让我们明确了一个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是保姆,是亲人;不是孩子王,是大朋友;不是一般的老师,是人生路上的导师。

  感悟到做老师要有恒心。听了刘可钦校长的报告,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做教育要有恒心。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让每一个生命之花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是每一位做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应坚持在我们的手中不让一个学生落后的信念。姚明说过:“坚持不一定能胜利,但放弃一定会失败。”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琐碎的,但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就是伟大。我们有可能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度过我们的教书生活,但我们的每一天的工作却关系到千家万户,一个学生可能是教师的百分之几,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你可能只教一个孩子一年,但是却关系到这个孩子的一生。

  在学习期间,一共上过十位老师的课,感触最大的就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几位老师中,我找到了共同点,一是幽默感,二是渊博的知识.说实话,没上课前,我就在想,听报告而已,有什么好听的呢?肯定又是照本宣科的东西.我记得在最后一天听钱志亮老师的课,因为5天紧张的学习我真的很想睡一觉,但是没想到,一听钱老师的课就开始来精神了,很认真地听他解读人生,也很认真地做笔记.感觉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用生动的事例,把他对人生的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而且他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但是想想自己的课,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

  在结业式上,教师们还说了自己这几天学习的体会。我不仅从专家的讲座中吸取营养,还从同行中找到不足。感谢北师大、感谢实验给我提供这样的好机会,我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潜心研究、科学实践,力争做名师,追求细化的目标,不断反思,不辍研究,用发展的观点来要求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学,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和学生的沟通技巧,实现自己从“他主型”到“自主型”,从“教书匠”到“教育家型教师”的转变。教育是一条让人懂爱向善向前的路,教育需要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从而保证它的科学和有效,努力吧实验人,让教育在大家的手中魅力长存。

  北师大培训心得范文篇3

  6月10日,对于我的教育生涯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桥东教育局派出了100多名中小学一线教师赴北师大进行为期四天的学习,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四天的培训虽然非常的短暂,但却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是我教师生涯中很重要很及时的加油。与名师、专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教诲,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宗教,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我聆听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我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我重新看待我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从自己充当的三个角色谈我的感悟、体会及不成熟的想法。

  感悟一:做一名有思想,幸福的班主任

  回首往昔,我理性地分析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我一直认认真真做事,事事处处都领着学生争先,班级管理力求整齐划一。一直紧跟学生,经常是上课预备铃一响,我就站在了班门口。课间操、眼操全面跟起,天天如此,所以疲惫与劳累一直与我相随。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是任小艾老师鲜活的案例,对学生的大爱使我心头豁然开朗。任老师的话语就像一杯甘泉,及时送给了在班主任的旅程中深感饥渴的我。任老师的智慧、灵感、童心直接颠覆了我当初的管理理念。她使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在人的灵魂深处播种。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教人以知识,还要给人以精神;不仅能授人以智慧,还要能助人以发展。要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任老师的班主任专业水准,为我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她说:“对学生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善待自己首先要宽容别人的错误,宽容比惩罚更有力。恨一个人,就是在自己的心里种了一颗钉子,恨的人越多,自己心里的钉子就越多!”是啊,如果不宽容学生,作为班主任那该多么痛苦啊!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第三,在班级管理中,以表扬学生为主,弘扬好的、善的,把不好的藏起来,作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第四,做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针对我班的现状,我计划做一个学生的跟踪档案,题目暂定为“孩子,我关注你的成长”4年以后(高考),8年以后(就业),20年以后,(成家立业)看看当年的优秀生是否还很优秀。当年的问题孩子的生活事业怎么样?会不会又组建了问题家庭成为问题员工?或者答案是相反的,他的工作更出色生活更幸福,从而反省我们的教育方式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感悟二:做一名让学生热爱自己学科的任课教师。

  高萍老师的讲座对于我作为一名任课教师的感触是最深的。她的“馒头—片汤—米汤—点滴”举例太形象了,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回到学校后,我要对学生重新进行诊断,而后对症下药,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分层教学。在所有学科中,学不懂英语的学生人数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聆听专家的指导,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初浅的想法。这部分厌学的学生的家庭大部分处于社会的第十阶层,也就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他们觉得学英语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毫无帮助。所以他们对于英语学习无动于衷,态度淡漠,毫无兴趣。任凭你如何说教,都激发不了他们的激情。苏霍林姆斯基说过:“要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们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有了理论的指导,我有了明确的方向。针对我校的情况,我准备和我的团队首先给学困生找一个乐于接受他们的小组,力求使他们所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得以体现和认可,树立小组内个人的自尊感。第二,帮助每一个学生讲英语的笔友。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就有了用武之地,学英语的目的就不单纯为了考试。这样,学英语就变成了学生真正的需求,内心就有了渴望,知识就会升华为能力,那我们的教育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感悟三:做最好的母亲。

  楚江亭老师的学术报告《精致编码与学生培养》,他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梁启超家族个案研究为例向我们精辟地阐述了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边听楚老师的报告,我边反思自己作为母亲的职责。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总是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精心培养。有很多时候,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不能给孩子良好的情绪支持。倾听了楚老师关于梁启超家族的教子理念,我受益匪浅,我需要自觉地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调整,不做强势妈妈,做没有怨气的妈妈,纵然生活有千般无奈,万般辛苦,不要依赖别人,更不能抱怨别人。改变自己的心态,成为能克制,有耐心,不断寻求教育方法并不懈努力的妈妈。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的社会负责。培养不好自己的孩子,就更谈不上培养好别人的孩子。这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前提。

  北师大之行,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更坚定了我对教育的信仰。


看过北师大培训心得的人还看了:

1.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2.北师大学习心得

3.北师大校长培训心得

4.北师大班主任培训心得

5.北师大讲话心得

热门文章

8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