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地理 >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东南亚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东南亚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初二地理会考知识: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亚区(subregion),由中国以南,印度以东,新几内亚以西与澳洲以北的国家组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推荐的初二地理《东南亚》会考复习知识以供大家欣赏。

  地理会考知识:东南亚

  1、十字路口的位置

  ⑴位置:亚洲的东南部

  ⑵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⑶交通:马六甲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被日本人称为是“海上生命线”。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⑴两种热带气候

  ⑵东南亚人喜食米饭的原因:

  ①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种水稻产量大;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⑴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⑵主要河流:

  ⑷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

  有利条件: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

  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③水运通道

  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

  不利条件:①河流水患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⑴华人与华侨的涵义

  ①华人:中国人在国外定居下来后,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

  ②华侨: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保留了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⑵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

  ⑶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

  地理会考知识:印度

  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⑴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印度次大陆上,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⑵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

  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泰姬陵是印度的象征。

  ⑷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2、水旱灾害频繁

  ⑴地形与气候

  3、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⑴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印度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⑵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⑶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⑶主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

  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3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