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27课短文两篇原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27课短文两篇原文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八年级上册语文27课短文两篇原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中的古诗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27课短文两篇的原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27课短文两篇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答谢中书书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猜你感兴趣:

1.八上语文27课课堂作业本答案:短文两篇

2.八年级语文课文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

3.八年级上册语文28课文

4.2年级上册语文书27课

5.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

204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