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2017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2017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2017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中有很多景物是常客,理解诗意时若能抓住这些景物的代表含义,则很容易进入诗词意境。小编整理了关于2017年的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八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题西林壁全诗赏析

  题西林壁

  诗人: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注释】

  ①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②缘:因为。

  ③此山:指的是庐山。

  ④侧:侧面。

  ⑤各不同:不相同。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 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猜你感兴趣:

1.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2017

2.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人教版2017

3.2017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4.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十首

5.2017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

232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