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之所以不能今译,首先是由语言体系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文学的特点以及古诗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古诗词

  1【闻雁】(韦应物·唐)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2【池鹤】(白居易·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3【迎雁】(葛天民·宋)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渔家傲】(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金)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0【题红叶】(宣宗宫人·唐)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1【山中】(王勃·唐)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城东早春】(杨巨源·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3【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论诗】(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八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长歌行赏析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诵读:

  前四句要读出万物在春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语调较为轻快愉悦。后四句要与前面形成对比,读出忧心、疑虑的感觉。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激励人们应该趁年轻发愤努力,做出成绩,因此要重读,表达出劝诫的意味。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②葵:菜名,即冬葵。又名冬寒菜。③朝露:早晨的露水。④晞:晒干。⑤阳春:温暖的春天。⑥布:散布。⑦德泽:恩惠。⑧生:焕发。⑨恐:担忧。⑩秋节:秋季。[11]焜:明亮。形容落叶枯黄的颜色。[12] 华:同“花”。 [13]衰:衰败,凋零。[14]百川:众多的河流。百,形容多。[15]徒: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赏析一: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种写法被称为“托物起兴”。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清晨的露珠等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到年老力衰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全诗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猜你感兴趣:

1.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2.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复习资料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4.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5.5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课文 古诗两首

2324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