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的阅读训练,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的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一)

  ①我的一个女友从美国回来了。出国前,她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在哈佛读完博士之后,我们以为她会留在美国硅谷那样的地方,要不就是在华尔街做高级金领。这是她出国之前的梦想。

  ②但她回来了。我们还以为,她回国,是想当个大公司的CEO。现在“海归”这么吃香,她一定是要有更大的发展。

  ③可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跑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了一个临湖的房子。房子是木头搭建的,房前种了很多菜,屋后栽了很多花。她居然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④很多人对她的举动大跌眼镜——她才30岁,那么好的年华,况且,真的是前程似锦,可她居然放弃了。许多人大为不解。

  ⑤我问她:“你每天做什么?”

  ⑥她说:“上上网,看看书,把设计好的东西发到顾客的邮箱换银子,穿布衣,吃自己种的菜,保证没有化肥农药,亲手修剪那些花花草草,下午睡醒后写写喜欢的小说。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我觉得很禅意,很芬芳。”

  ⑦“那多浪费啊!”我说,“你读到了博士,还是从哈佛回来,这样慢慢老去,多可惜。”

  ⑧“不,怎么样选择自己要的生活都不可惜。”她说,“难道说我去做CEO就不可惜?我每天穿行在钢筋水泥里,每天像机器人一样忙碌就是充实?我曾经那样生活过,不久,我的胃肠功能紊乱,得了慢性胃炎,有颈椎病。为保持身材,我吃得少,头发掉得多,我用含铅很多的化妆品,呼吸着不干净的空气……可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有一个木头房子,房前种菜,屋后栽花,我坐在那个小屋子里写小说……这就是我想要过的日子。以前,我总想等到自己60岁了再去营造那种日子,可是,我怕活不到60岁我就累死了,我还怕自己到了60岁就没有这种心境了,我还怕自己变得再也没有梦想,被钱和势利的眼光支配了一切,那是最可怕的。既然我现在能过一种这样的生活,为什么我还要等到60岁?30岁为什么不可以?……”

  ⑨我听呆了。

  ⑩房前种菜,屋后栽花。这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情啊。这是一种历经了红尘风雨之后的选择,它那么美丽,那么禅意,那么芬芳。我不再替她可惜,不再为哈佛女博士回来种菜栽花感到不可思议。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会上,大家抱怨着生活的无奈,有钱人说太累,做生意要打点这个那个,要堆着笑脸,有了钱还胆战心惊;没钱的也说自己累,怕下岗怕裁员;温饱尚可的小公务员也在抱怨,抱怨工资太低,没有机会出国逛逛,只能过一般的生活……大家都有种种的不如意,没有人注意到——春天来了。直到某个同学的孩子嗲声嗲气地说:“爸爸你看,这朵小黄花开得多好看,春天来了啊。”

  这句“春天来了”,让烦躁的人群静了下来,大家这才意识到,我们活得多累啊,为了名、为了利、为了钱、为了权,我们居然忽略了整个春天。而我那个选择回归田园的哈佛女友却早就明白:春天就在每个人自己心中,只要快乐,其实做什么都是一样的。

  1.“我的一个女友”小时候的梦想和出国前的梦想各是什么?

  2.为了说服“我”,作者在文章第⑧段一共列举了多少理由?

  3.文章第段开头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4.请根据上下文,在文章第段的省略号处添加一句语意连贯的话。

  5.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一)答案

  1.小时候的梦想:有一个木头房子,房前种菜,屋后栽花,她坐在那个小屋子里写小说。出国前的梦想:在哈佛读完博士之后,留在美国硅谷那样的地方,要不就是在华尔街做高级金领。

  2.①曾经每天穿行在钢筋水泥里,肠胃功能紊乱,得了慢性胃炎,有颈椎病,头发掉得多,用含铅的化妆品,呼吸不干净的空气,厌烦这种生活;②小时候梦想回归田园;③怕活不到60岁就累死;④怕自己到了60岁就没有这种心境了;⑤怕自己变得再也没有梦想,被钱和势利的眼光支配了一切;⑥现在能够过这种回归田园的生活。

  3.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示例:当上领导的说自己官当的有些小,官大一级压死人,再有意见也得忍,还得投机钻营,别站错了队,生怕前功尽弃。

  5.①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运用对偶,写出了一种意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③题目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二)

  ①去浙江遂昌的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游览,恰逢一队参观的学生团。领队的老师,拿起两块矿石,问同学们,哪个是金矿石?

  ②老师手里的两块矿石,在灯光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块矿石里面,像撒了金粉一样,每一个角度,都发出耀眼的光芒;而另一块矿石,则像被墨涂过的一样,周身是黑色的,几乎没有什么光泽,与我们平时见到的石头,似乎并无二样。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争论开了。很快,一个声音占了上风,那块闪闪发光的,肯定是金矿石,没看到里面全是金粉吗?但也有人小声地质疑,如果答案是明摆着的,老师为什么还拿来考大家?

  ③见同学们各自表达了看法,老师揭晓了答案,那块黑色的矿石,才是真正的金矿石。而闪闪发光的那块,则是普通的硫铁石,里面没有任何黄金的成分。它就是人们常说的“愚人金”。

  ④同学们炸了锅。很显然,大部分学生,都被那块硫铁石的闪闪亮光给迷惑了。

  ⑤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是说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吗?为什么金矿石里的金子,却黯淡无光,没有呈现出金子应有的光芒?

  ⑥老师赞许地看了一眼那名学生,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正是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老师挥挥手中那块黯淡的金矿石,环视一遍大家,这块石头里面的金子,需要粉碎、淘洗、提炼,才能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我们平常所见的熠熠生辉的金子。而淹没在石头和其他矿物质中的金子,是看不出它的光泽的。也就是说,真正金光灿灿的金子,是经过了一遍遍淬炼之后,才最终呈现出金子的本色的。

  ⑦我一直默默地站在旁边,好奇地注视着他们。听到这儿,我恍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这真是一个聪明的老师,他不仅要告诉他的学生科普知识,还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们传授做人的道理呢。

  ⑧果然,老师话锋一转,对围在他身边的学生们说,在老师的眼中,你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块金矿石,但是,必须经过一道道的淬炼,你们才会成为一块金子,散发出你们青春应有的光彩。

  ⑨老师的话,引来一阵阵掌声。我留意到,孩子们稚气未脱的脸上,都流露出兴奋的神采。

  ⑩忽然,有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

  老师示意他说话。迟疑了一下,那名学生似乎是鼓足了勇气,大声地说,老师,我在上海的一家黄金博物馆看到过一种“狗头金”,它通身都是金黄的,耀眼的,据说,这就是它本来的面目。我觉得,真正的金子,就应该是这样的,天生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嘛。学生越说越流利,也越说越兴奋,语气中充满了自信。看得出,这是一个很聪明,也很自负的孩子。

  老师不停地点着头。学生说完了,老师赞许地说,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很好。你说的“狗头金”,确实是一块完整的金疙瘩,它是黄金家族里面的瑰宝。不过,它并非天生一块金砖,事实上,它是天上富含黄金成分的陨石,在坠落地球的过程中,因为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燃烧,其他的物质都燃烧掉了,只剩下黄金,才凝集成完整的金块的。也就是说,它不但经过了淬炼,而且是更加严酷的淬炼。如果没有经过大气层严酷的淬炼、燃烧,那块金子,就会一直黯淡无光地散布在矿石之中。

  老师再次环顾大家,动情地说,我刚刚说过,在老师的眼中,你们都是金矿石,你们都具备金子一样的潜质。但是,如果不经过千锤百炼,你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也一辈子都不会发出金子的光芒。

  老师喝了一口矿泉水,继续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金矿石,只是太多的人,没有被开采出来,或者没有经过淬炼,而错失了自己本该灿烂的人生。因此,我想告诉大家,别以为自己是块金子,就一定会闪闪发光,发光的金子,都是经过一遍遍淬炼的。

  沉默。忽然,同学们都鼓起掌。

  我也鼓掌,为这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也为了我们本该熠熠生辉的金子般的人生。

  1. 阅读文章第②段,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两块矿石的形态?

  2. 第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类似的自然段还有哪一段?

  3. 品析第⑥段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老师赞许地看了一眼那名学生,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正是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

  4. 文中的老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金矿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请对这位老师进行简单的评价。

  5. 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简要进行分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二)答案

  1.一是为大部分学生产生误判作铺垫,二是为老师接下来引导、教育学生作铺垫。2.承上启下。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自然段还有第⑦段。

  3.“赞许”这个词将老师欣赏、鼓励学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折射出了老师的教育艺术。

  4.文中的老师引导学生认识金矿石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老师真正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就是一块金矿石,如果不经过千锤百炼,那就不能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这位老师能巧设教育情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获取人生启迪,充满教育智慧。

  5.本文记叙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辨认金矿石的经过,从“学生误判”“老师公布答案”,到“学生质疑”“老师解释”,再到“又有一名学生质疑”“老师再次进行解释”,最终学生获得的深刻的启迪,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猜你感兴趣:

1.初二语文阅读能力训练题练习题

2.初二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3.八年级下语文阅读答案

4.初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5.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  

41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