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们不能忘掉的就是做语文题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看看八年级语文,欢迎大家俩学习看看哦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30分)

  1.我是拼音能手。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āi) 尴尬(ɡān)  惊骇 (hài) 歼灭(jiān)

  C.炽热(zhì) 瞥见(piē) 诘责(jié) 差使(chāi )

  D.文绉绉(zhōu) 屏息(bǐng) 仲裁(zhòng) 踌躇 (chóu)

  2. 火眼金睛。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匿名

  B、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C、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管辖

  3、成语大观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B、他的事迹在学校里早被传得家喻户晓了

  C、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她的衣着艳丽,十分惹人注目。

  4. 对号入座。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5、 病句确诊。没有语病的一句( ) (2分)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6、课文内容记得清。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廷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D、《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7、日积月累。(8分,每空1分)

  (1)树树皆秋色,_ 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 。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 。

  (5)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学习站(共10分)

  8、猜猜花落谁家。(6分)

  (赵高 项羽 诸葛亮 韩信 赵括 王羲之)

  四面楚歌( ) 三顾茅庐( )

  入木三分( ) 背水一战( )

  纸上谈兵( ) 指鹿为马( )

  9、走进名著。(2分)

  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10、我是书法家。请将下面的词语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

  自主 探究 合作 双赢

  能力提升平台

  (一)快乐阅读完成12-14题。(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2分)

  (1)、相与于庭中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我是翻译家(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藤野先生》选段(14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5、“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么这样说(3分)

  16、“这一声”指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7、“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其中“何尝”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4分)

  (三)两角钱(16分)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23、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3分)

  24、.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 透明”的含义。(2分)

  25、“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4分)

  26、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4分)

  27、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

  四、我爱写作(50分)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我终于找回了自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600字左右

  (2)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的姓名。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含1-7题,1-6题每题2分,7题8分,共20分)

  1~6、(各3分)D、C、B、B、B、C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7分,每空8分)

  (1) 山山为落晖(2) 老骥伏枥 (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含8~11题,共10分)

  (一)8、友谊地久天长,同学情,良师恩。(3分

  9、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相信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跟小明一样,定是感慨万千,让我们一起和小明唱响《朋友,别哭》吧!(3分)

  (二)10、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就行。

  (三)11、汉字拼写 答案略

  三、阅读(含12-25题,共40 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12、13题。(4分)

  12、(B)

  1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14、(2分)

  (1)、(1分)共同、一起。

  (2)、(1分)清闲的人。

  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2分)

  (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子。

  (2)、(2分)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6、(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

  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

  (意思表达得当即可)

  17、(3分)

  作者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面对挫折的豁达都包含其中。

  (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共13分)

  (三)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共15分)

  18、(2分)答:彗星诞生何处及彗星和彗尾的形成原因

  19、(2分)答:摇篮 婴儿 游子

  20、(2分)答: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21、(3分)答:看人们能否证明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一致

  22、(2分)答: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由冰块和石块组成的,形状象扫帚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

  (四)阅读选文,完成23-27题(14分)

  23、示例:

  ①“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通过外貌描 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以更好地表现他内心的善良。

  ②“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 既想帮助“我”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

  ③“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

  (任选其中两种进行分析即可给分)(4分)

  24、“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大意相同即可)(2分)

  25、男孩子在帮助了“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3分)

  26、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1分)是快乐和自豪的(1分)。

  27、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1分)

  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1分)

  男孩子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1分)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3分)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bān ▲ 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机在浩hàn ▲ 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也记住了那位平凡母亲的劳lù ▲ 身影。

  2.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⑴ 春冬之时,则 ▲ , ▲ 。

  ⑵ ▲ ,路远莫致之。

  ⑶ 故乡是诗人永远的依恋。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以“ ▲ , ▲ 。”表达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崔灏在《黄鹤楼》中以“ ▲ ? ▲ 。”表达日暮怀归之情。

  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D.《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⑵ 名著阅读(4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①语段节选自 ▲ ,文中的A 是 ▲ (人名)。(2分)

  ②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二、现代文阅读(19分)

  (一)回家的花朵(12分)

  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就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水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台阶缝隙里或残墙败垣上。

  ②蒲公英是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筛里,在乡村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③蒲公英开了,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④它们是到城市里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

  ⑥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腥香气息的乡间了。

  ⑦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汽的湿漉漉的蒲公英。

  ⑧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打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润湿的泥土,其中许多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颗竟又开花了,那金黄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⑨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白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缕的风飞走了。

  ⑩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⑾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棵草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⑿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5.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2分)

  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

  6.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7.简要分析标题“回家的花朵”的含义,并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7分)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

  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8.统观二、三两则材料,可以看到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请用简洁语言分条概括。(3分)

  9.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分析它们的作用。(2分)

  10.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2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夜泊钱塘(4分)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1.诗中颔联借用“ ▲ ”与“ ▲ ”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2分)

  1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二)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7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

  ⑴ 四时俱备 ⑵ 晓雾将歇 ⑶ 夕日欲颓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10分)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④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②殚:尽,全。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3分)

  ⑴流水周于舍下 ⑵大抵若是 ⑶去我万里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语言运用(44分)

  20.观察下面的漫画,描述漫画的内容,并说说其寓意?(4分)

  21.按要求作文(4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3分,每空1分)颁 瀚 碌

  2.(7分,每空1分) 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馨香盈怀袖

  ⑶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6分)⑴ C(2分)

  ⑵ ①(2分,每空1分)《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毛泽东

  ②(2分)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2分)

  4.(3分)①平凡(随处绽放)但生命力强②开花早,花期长③有食用、药用价值④种子回归乡野(怀旧不忘家乡)(答出任意3点满分3分。)

  5.(2分)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蒲公英开在枯草蓬里的艳丽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蒲公英开花时茂盛和亮丽的姿态。

  6.(3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写乡村转到写城市,由写蒲公英转到写人。(1分)内容上,用“亲戚”一词表明蒲公英和迁居城市的人血脉相连,感情相通,从而表达了从乡村进入城市的人对蒲公英的喜爱和依恋。(2分)

  7.(4分,其中含义2分,联系实际2分)

  含义①蒲公英无论在哪里,最终都要回到乡野老家。②漂泊游离在外的人,无论离家有多远有多久,终究是要回到故乡的(2分)

  联系实际:现在许多人为了生计或梦想,离开自己的家乡远赴外地打拼。但人不论在外面漂泊得有多远、有多久,总是眷恋着自己的故土和亲人,正如文中所说的“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因此,漂泊的游子就像文中的蒲公英一样,始终眷恋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终究是要回家的。借描写回家的蒲公英来抒发自己想回而却无法回去的伤感之情,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分)

  8.(3分)①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②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低于需要量;③吃饭过快;④以零食代替主食。(1点1分,答出任意3点满分3分。)

  9.(2分)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观念的迫切性。(意对即可)

  10.(2分)略。从两个角度阐述:吃饭的好处;吃零食的害处。

  11.(2分,每空1分)孤灯、一雁

  12.(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诗歌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分析:例一:“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例二:“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排遣。

  13.(3分,每空1分) 俱:全;都 歇:消散 颓:消散

  14.(2分)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5.(2分)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近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6.(2分)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修书以先奉报

  17. (3分,每空1分) 周:环绕 是:这样 去:距离

  18.(2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19.(2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对挚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的情感。

  20.(4分其中描述内容2分你,寓意2分)描述:略。(2分)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2分)

  21.(40分)基准分31分

  附《与元微之书(节选)》参考译文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景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像这样,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挂念,现因此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老朋友,距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此时突然产生。

  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请阅读下面文字,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答题纸的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江山如此多娇,引来无数sāo rén( )墨客为之倾倒,他们尽情挥洒才情来ōu gē( )它的美丽。美的山水,美的文字,无不使人赏心悦目,给人至美的享受。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10月24日,英国“每日邮报”分享了一则新华社的延时视频,展示主拱合龙的过程。 B.“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妈妈着急地问。“我去学校图书馆看书的。”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参加“金秋书画展”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炎炎夏日,在水上森林我们看到许多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C.共享单车布点合理,使用费用低廉,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完成。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每题1 分)

  ① ,不为瓦全。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 ▲ 。

  ③莫说相公痴, 。 ④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⑤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杜甫《望岳》诗中的“ ▲ ,

  ▲ ”和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 ▲ ,

  ▲ ”有异曲同工之妙。

  5.名著阅读。(6分)

  (1)(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小说。

  B.保尔和冬妮娅曾经是一对恋人,后来由于阶级观点不同而分手,最后保尔与达雅结婚。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描写国内战争。

  D.小说中有很多人对保尔影响很大,如他的哥哥阿尔焦姆、朱赫来、丽达等,这些人引领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使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E.保尔曾经因为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说明保尔也不是一个完人,这个情节的设置有损保尔的光辉形象。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最喜欢看的两本书是 ▲ 和 ▲ (书名),文中他创作的小说是 ▲ (书名)。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汉字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汉字”专题课上,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探秘汉字】(1)右图是汉字“采”的演变过程,从字形上可以看出“采”是( )(2分)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2)“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取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 。

  理由是 ▲ 。(2分)

  【趣解汉字】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请你参照示例,从“梦”、“沙”中任选一个汉字“趣解”。(2 分,不要求与例句的句式一致)

  示例:悟,做事之前先用心思考,“吾”(我)就不会糊涂。

  汉字: 趣解: ▲

  【推广汉字】台湾偶像团体SHE曾经唱过这样的歌: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我们也模拟开展了“推广汉字”的活动。活动中,团委布置各班撰写一条宣传标语,你们班撰写的标语是 ▲ (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陈师道的《田家》,完成第7题。(6分)

  田家 陈师道

  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①急,出处不待时。

  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

  【注释】①公事:这里指服劳役。

  7.⑴这首诗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田家(农家)之苦?请简要概括。(3分)

  ▲

  ⑵本诗语言朴实,明白如话。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

  ▲

  ⑶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

  (二)阅读《王子猷居山阴》,完成8~11题。(14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①,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③,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④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节选自《世说新语》)

  ①眠觉:一觉醒来。②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③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

  ④造门:到了门口。造:到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王子猷居山阴( ) ②夜大雪( )

  ③经宿方至( ) ④兴尽而反(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A.至之市 B.吾欲辱之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即 便 夜 乘 小 船 就 之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湖心亭看雪》)

  ▲

  1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王子猷什么样的个性?(2分)

  ▲

  (三)阅读《揭秘“低空风怪”——下击暴流》,完成12~14题。(10分)

  ①2015年6月1日,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东方之星”号客轮沿长江由南京开往重庆,当航行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大马洲水道时翻沉,造成严重的人员死亡。

  ②这起惨痛事故的背后有一个“罪魁祸首”,它就是下击暴流。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它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又被称为“低空风怪”。

  ③什么是下击暴流呢?通俗地讲,下击暴流就是从云中快速下冲的一股强烈气流,触及地面后向四面八方散开。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从天而降的气流炸弹,到达地面后爆炸,气流就像炸弹的碎片一样向周围飞溅。还有人将下击暴流比作高悬在空中的水龙头向下放水,下沉的气流就是倾泻而下的水柱。

  ④那么,下击暴流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认为,下击暴流的形成与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相关。上升气流在其上升和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运动中获得了水平动量。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表现为重、冷的云顶)而被储存起来。以后,一旦上升气流迅速消失,云顶迅速崩溃,便产生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吸收了巨大的水平动量迅速向前推进,当到达地面时,就可以形成下击暴流。

  ⑤下击暴流属于小尺度风暴系统,虽然“个头小”,但“脾气”大,其破坏性不可小觑。

  ⑥首先它是飞行安全的劲敌。飞机起飞和着陆都是先逆风飞行,然后飞进下击暴流区,最后顺风飞行。在逆风飞行时,飞机空速(空速就是飞机相对于空气的运动速度)增大,飞行员为了保持空速,必然会减油门。当油门减下来后,飞机飞进下击暴流区,这时飞机空速减小,飞机突然下降。飞行员为了保持空速和高度,必须增大油门。当油门增大后,飞机飞进顺风区,容易造成速度失控。如果下沉气流不强,飞行高度高,飞行员经验丰富, 有可能飞出这危险区;但如果碰到下沉气流强度大, 飞行高度低,飞行员缺少飞行经验, 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飞机失速坠毁。历史上因下击暴流造成的飞机失事的事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⑦另外,下击暴流触地后,带来的瞬时大风破坏力极强。下击暴流影响区域内可能出现超过17.2米秒(8级)的瞬时地面大风,最大地面风速可达50米秒(15级),造成农作物倒伏、树木折断甚至房屋倒塌,如果发生在水面上则可能掀翻船只。这种突发性的大风灾害难以提前预测,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很短时间内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伤害。(有删改)

  12.第①段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

  13.阅读文章后,学生甲和学生乙有一段对话,请根据选文,补出对话内容。(4分)

  生甲:你好,文章第③段为了说明下击暴流,先作了解释,后来又把它想象成气流炸弹和水龙头,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呀?

  生乙:哦,这里运用了 ▲ 和 ▲ 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下击暴流的特征以及它的破坏力。

  生甲:有人说第④段中的“一般”一词不能删去?,这是为什么呢?

  生乙: ▲

  14.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提示,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4分)

  提示:首先 ▲ ,接着 ▲

  然后 ▲ ,最后 ▲ 。

  (四)阅读朱昌俊《文明消费应成国民素养》一文,回答15~17题。(10分)

  ①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宜家家居徐汇商场二楼餐厅的座位,长期被中老年相亲群体“霸座”,俨然成了一个“相亲角”。这些老人自带茶水和零食,长时间占座、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网友戏称其为“比武招亲”。为此,商家不得不出台新规,要求餐区必须先点餐后入座。

  ②除了“霸座”一族,在商品展示区,几乎无处不在的“蹭睡”一族也曾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可否认,这类消费者习惯的养成与商场自身的体验式营销理念有关。但对于这类有碍观瞻的不文明现象,显然不能归因于商家单方面的开放。作为商家,允许顾客试睡,有吸引顾客的考量,确实也要在一定程度内承受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成本。但商家未予制止,并不表示这类行为正当。

  ③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商家之所以敢于提倡体验式营销,也是出于一种对文明消费习惯的预设,即开放式营销不会损及正常的经营秩序和消费环境。原本,只要彼此维持在一个恰当的平衡上,对于消费者和商家而言,这一开放做法可谓皆大欢喜。这次上海宜家祭出限制性规定,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④近年来,伴随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不文明消费现象也大量出现。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日期间,安徽省铜陵市一自助餐厅开业,向全市居民免费派送5天的就餐券,市民凭就餐券可以免费就餐一次,不想最终却引发了哄抢,就餐结束后很多食物都没吃完,浪费惊人。

  ⑤对于这类“占便宜”的心态,有人将其归因于经历过物质紧缺时代的国人,其中不少人对于物质还保留着条件反射式的“占有欲”。而在消费时代,此种观念和意识的偏差通过消费行为凸现了出来。过去我们谈文明消费,多偏向于适可而止、不浪费,却忽视了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礼仪。“霸座”的老人,虽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但这种行为毕竟发生在商场,也可以说是消费行为的一种衍生。

  ⑥不同时代,对于国民素养和公共文明会有不同的定义。养成文明的消费行为习惯,是新的国民素养与公共文明的题中之义。这方面,商家“被迫”纠偏也是一种有力的提醒,但改变更有赖于社会文明消费意识的传播与普及。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年人因打发时间而“霸座”的现象也提醒相关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应针对老年人的现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投入。(摘编自2017年10月13日《光明日报》)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为了引出议论的话题,文章开头列举了 ▲ 和 ▲ 两种不文明的现象。(3分)

  16.怎样才能让文明消费成为国民素养?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4分)

  ▲

  17.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 (五)阅读曹春雷《村庄的眼睛》,完成18~21题。(20分)

  ①老井有多老?村里没人知道,就连最年长的奎三爷也摇头,捋着他雪白的长胡子说,从他记事的时候,老井就这样老了。井口的青石,已经沧桑得看不出它的年纪,猜不出它的年龄。

  ②是谁挖掘了这个井,又用青石垒砌起来?这是个无解的谜。可以想象的是,这个井一定与最初建立这个村庄的人有关。一个或几个人,跋山涉水,步履蹒跚,从远方流浪到了这里,发现这地方有泉眼,便落下脚来,挖掘并垒砌了这口井。

  ③井边建起了房子,人们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村子便形成了。这口井是村庄所有人的乳母,有谁不是喝着它的奶水长大的呢?谁的日子,又能离得开这口井呢?

  ④井口的青石板上,印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大的,小的,宽的,窄的,深的,浅的,无数个脚印堆积在井台上,写出了村庄无形的编年史。谁能解读这部编年史?唯有老井,但它永远都沉默不语,将一切的秘密都藏在了心里。

  ⑤村庄人的一天,是从井口开始的。每天天还朦胧着,便陆续有扁担挑着水桶“吱吱扭扭”,一路往老井而去。然后,这声音从老井返回一户一户的家里,那清亮亮的井水流进灶台上的铁壶里,流进鹅鸭鸡猪羊共用的石槽里。

  ⑥新娶进门的媳妇,第一天清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井打水。是让老井认识,也是让全村人认识。新媳妇挑着扁担,风摆杨柳,袅袅娜娜,低着头,红着脸,小步走在大街上。路边的妇人便指指点点:那是某某家新娶的媳妇,看,长得多俊哪。

  ⑦老井附近有个古槐,两个人手拉手才刚刚抱得过来。树下有个小广场,村里人没事就聚在这里。夏天在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卖西瓜的经过,有人就买个西瓜,用绳子吊着,放在井里,呆上一会儿再捞出来,吃一口,甜在舌尖,爽在心里。

  ⑧老井知道谁家的婆婆和媳妇处得好,婆婆媳妇一起说着笑着来挑水,灌满了水,媳妇抢着挑,婆婆争不过去。它知道谁家的儿媳懒惰,很少踏足井台,来挑水的,总是年迈的婆婆。儿媳偶尔来,也是满腹怨气,絮絮叨叨地说给老井听。

  ⑨老井知道谁家的日子过得如意,谁家的日子过得不顺心。过得如意的人来,留给它一脸的笑颜。过得不顺心的,留给它一地叹息。

  ⑩老井是村庄的眼睛,日日夜夜睁着。即使是在深夜,人睡了,鸡鸭鹅羊们睡了,就连看家护院的狗也打了瞌睡,只有它,一刻也未曾合过眼。它看着村里的炊烟一柱一柱升起来,飘散去。看着头顶的月亮阴晴圆缺,看着发生在月下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看着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走出村庄,然后再回来时,成为村庄的客人。

  ⑾岁月的风尘总是能模糊一个人的眼睛,也模糊了这口老井。渐渐地,它看不清这世道了。村里的小楼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农田里化肥、农药用得越来越多,野地里萤火虫、蚂蚱却越来越少。

  ⑿村里人渐渐冷落了这口老井。因为井水又苦又涩。这不再是老井分泌的乳汁,而是老井的泪水。每次回乡,我都去看望老井。从它眼睛里,我分明看到了忧伤。

  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井安安静静地守在那里,用含着泪的眼睛,回望着村庄的过去,也在眺望村庄的未来。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为什么说老井是“村庄的眼睛”?(至少答出3点)(6分)

  (1) ▲

  (2) ▲

  (3) ▲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7分)

  (1)赏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妙处。(5分)

  赏析:第⑩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 、 ▲ 和 ▲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井 ▲ ,表现了人们对老井 ▲ 的感情。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⑾段“岁月的风尘总是能模糊一个人的眼睛,也模糊了这口老井”一句的理解。(2分)

  ▲

  20.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老井”为线索,叙写了村庄的历史和现状,表现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担忧。

  B.第⑥段中人们指点着新媳妇说“看,长得多俊哪”,“俊”,既指新媳妇相貌漂亮,又暗指新媳妇的勤劳。

  C.文章中老井,由第③段的“奶水”变成了第⑿段的“泪水”,写出了老井的沧桑变迁,突出了老井历史的悠久。

  D.文章语言生动,充满感情,通过老井这双“眼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乡村老井边的生活图景。

  21.阅读链接文字和选文第⒀段,辨析两篇文章的结尾在写法和作用上的有何异同。

  (4分)

  [链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枣核》)

  辨析:链接材料运用 ▲ 表达方式,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照应了文章的开头;选文第⒀段运用了 ▲ 的表达方式和 ▲ 的修辞手法,既抒发了对村庄的深情,又起到了 ▲ 的作用。

  语文参考答案

  1.(4分)骚人、讴歌

  2. B(A每日邮报用书名号C选择疑问句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D句号应在括号后)(2分)

  3. C(A滥用介词,导致全句主语残缺,“通过”和“使”要删掉一个;B搭配不到,动听声音不能看到;D“防止”与“不再”矛盾)(2分)

  4.(8分)①宁为玉碎②流水前波让后波③更有痴似相公者④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每空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5.(1)(3分)C(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E(无损人物形象)

  (2)《牛虻》《斯巴达克斯》;《暴风雨所诞生的》

  6.【探秘汉字】(1)C(会意字)(2分)(2)本意:摘取。理由: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2分)

  【趣解汉字】示例:沙:没有了水,生命将像沙漠一样荒芜。 梦:林间有夕阳,梦中也有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2分,意对即可)

  【推广汉字】示例:写工工整整方块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2分)

  7.(1)(3分)作息无定时;劳役(官府的差役)繁重;生活困顿(提示:“灶下已生泥,”暗示已多日无炊火之举)。(意对即可)

  (2) (2分)示例:1、用农村常见的鸡鸣、犬鸣指早出晚归。2、用“灶下已生泥”来说屋子漏雨。(言之成理即可)

  (3)(1分)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还暗示(揭示)了农家苦的根源是“公事急”。(学生答到一点即可)。

  【赏析】

  此诗咏叹田家苦。前四句言农民作息无时。首二句说早出晚归是人之常情。三四句言农民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鸡未报晓,早已出门,天黑狗吠,仍未归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公事急”。所谓“公事”,即官府的差役。农民为应付差役,起居失常,见出差役的繁重、农民的辛苦。五六句写农家生活的贫困,大雨屋漏,灶下生泥,境况极为悲惨,这是农家苦的另一方面。而这又正是由于“公事急”、农民无法自顾的后果,这就暗示了农家苦的根源。结尾两句申言农家没有“乐”,只有深深的“苦”。两句也暗含对统治者不知农民疾苦,而妄言“田家乐”的不满。

  这首诗明白如话,感情真挚,风格质朴苍劲,富于回味。

  8.(1)(4分)①居住,住②下大雪(名作动)③才④同“返”,返回

  (2)(2分)B(代词)

  9. (2分)即 便 /夜 乘 小 船 /就 之(每处1分)

  10.(4分)(1)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2分)

  (2)湖中怎么能还有这样(兴致高雅)的人?(2分)(括号中的话不写不扣分)

  11.(2分)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潇洒不羁(率性而为、崇尚自由、任性、做事由着性子等)(意对即可)

  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12.(3分)(1)引出说明对象“下击暴流”。(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说明了下击暴流的破坏性大。(1点1分,答出2点即可)

  13.(4分)作诠释、打比方。(2分)“一般”在这里是指通常(普遍)的看(说)法,并不排除其它看法(可能还有其它看法)(1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1分)(意对即可)

  14.(4分)首先由“东方之星”翻船事件引出说明对象,接着解释说明了什么是“下击暴流”,然后介绍“下击暴流”的形成,最后说明其破坏力大。(每点1分)

  15.(3分)示例 :文明消费应成为国民素养。(或,文明消费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礼仪。或,养成文明的消费行为习惯,是新的国民素养和公共文明的题中之义。)(正面表达,主谓完整句,意对即可)(1分)“霸座”、“蹭睡”(2分)

  16.(4分)(1)消费者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礼仪。(2)商家要有合理的营销方式。(3)进行(有赖于)社会文明消费意识的传播与普及。(4)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应针对老年人的现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投入。(答1点给1分,答到3点给4分)

  17.(3分)举例论证。(1分)列举铜陵市自助餐厅开业免费派送就餐券的事例(1分),具体证明了伴随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不文明的消费现象也大量出现。(1分)。

  18.(1)老井见证了村庄的历史。(2)老井关注着村庄人们的生活。(3)老井关注着村庄的变化。(每点2分,共6分,表述能紧扣段落内容,意对即可)

  19.(1)比喻、拟人、对比;时刻关注着村庄的变化(意对即可);感激(赞扬、依恋、感恩)。(5分)

  (2)既形象地写出了时代的变迁和物质社会的喧嚣,改变了人们的观念,(1分)又形象地写出了井水变得浑浊,农村污染严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农村现实和未来的关注、忧虑。(1分)(此题难,其他答案,意对也可)

  20.C(借老井的“泪水”,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对农村现实的担忧)

  21.议论;记叙(描写);引用(拟人);点明题意。(4分)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2017年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4.八年级语文期中考反思范文

5.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题

414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