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政治>

人民初二上册政治教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指导着初二政治教学。这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人民初二上政治教案,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人民初二上册政治教案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给我们打开了新的空间,使我们了解世界有了新的途径;明确网络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知道如何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劣势;能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是个工具,我们要学会的是怎样用好这个工具。

  教学难点: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认识网络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导入新课:利用本课课文中小梅的例子导人新课( P66 )让学生设想如果生活在古代,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如果没有互联网,小梅的病症很难做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医生的帮助,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板书)

  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看新闻、听音乐、查资料、教朋友,真是无所不能。那么现在的你有没有“触网”呢?并现场作一个《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1、你有没有上过网?如果上过网,你每次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少?一周上网的总时间是多少?

  2、 如果上过网,你在网上主要关注:A、新闻 B、学习资料 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D、音乐、影视 E、游戏 F、聊天 G、其他

  3、你心目中的网友是什么样的?

  4、与你保持固定联系的网友在几个?你知道他们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

  5、谈谈你的上网趣事。

  开展网络交往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大组交流。进一步认识网络“神奇性”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网络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组织学生阅读“相关连接”中目前全世界以及我国每天上网冲浪的人数调查。(见教材P67)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正是由于网络的奇特功能,全世界上网人数陡增。在网络时代,我们享受着“天涯若比邻”的奇妙,享受着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不知不觉网络已主宰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板书)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也使我们了解世界多了一个途径。通过现代科技,使我们无需担心地域、年龄、学历、家庭背景等等的不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网络无处不在,它对我们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我们上网,有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避免“毒网”的伤害,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哪些优势哪?

  活动:网络的积极作用

  目的:通过自学、讨论使学生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

  要求: 学生阅读P68-69的网络故事,探讨和分析书中的问题,归纳提炼出网络的积极作用。如: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权威、财富;网络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使人的生活日益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自学成材的可能性。网络可以让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还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放松心情、结交新友。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板书学生总结的积极作用。

  教师小结:网络有很多优势,它能快捷地传递信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上网冲浪要学会“信息节食”,注重浏览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不要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网络游戏,我们要积极的利用网络的优势,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网络也有消极作用,对我们有负面影响,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

  活动:网络的负面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影响,摆正上网与学习的关系,能理智地面对网络不良诱惑。

  要求:教师讲述P70小波的故事,师生重点探讨和分析三方面:一是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观(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观原因(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网络环境难以管理与规范,存在“脏乱差”)。三是帮助学生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发展任务;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网络游戏上;学习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网络游戏更是小事中的一个选择而已。真正做网络主人,不做网络俘虏。

  这一环节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为此,教师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运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还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网络故事进行剖析,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课堂小结:社会进入到21世纪,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网络方面,给各行业人士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凡事都要都有正反两面性,网络也有利有弊,网络的弊端对我们学生的危害尤其大。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网上冲浪,对网络的利与弊有清醒的认识。要能充分利用网资源查找有益的资料和浏览新闻时事,而不要沉迷于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网站和聊天。

  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即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一、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

  当代人的个性培养重在个体主体性的培养,因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每个人的主体性是不同的,不同主体性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就是哲学上的“个性”。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人的个性与人的主体性始终统一:主体性越强,其个体性也越强,反之亦然。因而个性培养重在主体性的培养,它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能动性是个性培养的基本内容。

  能动性相对于被动性而言,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明确的目的支配着主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达到目的的手段、方法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思索,形成一定的计划。在计划的实现过程中,将经历各种选择与困难,这就要求主体发挥个人的主见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实现目的。具有能动性个性特征的个体,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和活跃的状态中,他们能自觉地调动潜藏在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2.自主性是个性培养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真正具有积极个性特征的人绝非依赖性的人,它意味着“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样的人,具有自立、自为、自强的品格特征,既是外部客观环境的积极调控者,又是自我意识的主导者;既能够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主体地位,能支配和选择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又能自然而又充分地显示个人的潜能、意志和魅力,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品质,最大限度的求取发展。

  3.创造性是个性培养的最高目标。

  创造性不仅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也是对主体自身的超越,它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具有创造个性特征的个体,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能独立提出问题、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有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新事物很敏感,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着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敢于献身。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个性培养的最终目的。

  二、现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人的个性培养

  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时代,是一个个体要求得到充分尊重与展示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能力与个性的时代。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

  1.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成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宗亲、血缘关系,以直接的统治与臣服的关系为基础,个人只是“狭隘人群的附属物”;第二个历史阶段中,市场经济以物的经济联系(商品、货币的交换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资产阶级在把人从神和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同时,却又使人落入资本的奴役,落入异化的劳动中;第三个历史阶段中,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又摆脱了物的依赖,不仅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阶段理论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生活就越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联系,就越是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人的个性,不断确立和弘扬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当代人的个性培养服务。

  2.市场经济体制的自主性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肯定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它要求商品所有者的个人摆脱各种社会限制和束缚,独立自主地走向市场,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进行竞争,追求自己的目标,这就呼唤人的独立精神和独创精神的培养。不仅如此,它还把个人利益的立足点放在生产者自己劳动所得的基础上,肯定个人劳动所得的利益,为有个性的个人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社会舞台,要想获得成功,要想避免失败,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主性,施展人的能力。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性个性特征的培养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论、人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地位的本体论基础,更是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要顺应现时代的潮流,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于主体性个性特征的培养。

  3.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①社会层面,即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教育;②道德层面,即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重视和追寻;③人学层面,即对自身的关注、尊重和自主性的高扬和发展。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首先着力于人学层面,关注和尊重个体自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提高;反过来,社会和道德层面又将促进人学层面的发展,因为政治和道德的提高有助于人性的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着力点放在了社会与道德的层面,过多强调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忽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问题;过多强调以牺牲个人价值为代价去迎合社会的需要,“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忽视了个体个性发展的需求;过多看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合理化价值”,忽视其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目的合理化价值”;在方法上多采取强制管理和灌输,忽视教育对象人体的内心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模糊或淡化,片面强调培养和塑造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使人的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得不到体现,导致教育对象抹灭自身个性去适应“大一统”的严格规范要求,失去了建设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参与知、情、意、行的道德实践过程的内在热情与主动精神,甚至出现“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这种传统模式,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

  对于当代人个性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的过程,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相关服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环境保证、方法保证和责任意识保证。

  1.思想保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以也要以此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绝非意志薄弱、情感脆弱、理智丧失、缺乏主见、盲目随从的个体,绝非“单面化”和“畸形化”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了解人,尊重并激发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能力并使之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右”,又要警惕“左”。所谓“右”,就是思想保守,认为个性张扬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纠正那种过分强化组织与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的集体主义,把个人作为历史的要求和归宿,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全面的能力。所谓“左”,就是认为个性培养就是个人主义、个人的自由主义和标新立异,就是与社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弛。思想政治教育要让人们明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个性塑造不是等同的;要让人们明白社会、道德、党性与个性塑造不是矛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个性是有道德的个性,道德是有个性的道德,任何离开个性说道德和离开道德谈个性都是不科学的;要让人们明白我们所倡导的道德是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充分正确发展的进取性道德,而每个人张扬个性,发挥能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则是最大的道德。

  2.环境保证。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人们作“出头的椽子”、“出林的鸟”,还要为之营造出宽松、包容、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论多么与众不同,都要宽容;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不同的观点也要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包容别人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对别人不能责全求备,不能要求尽善尽美,作到兼容并包,以形成宽松、包容、积极、健康的氛围,以促进个性发展。

  3.方法保证。

  要培养千姿百态的性格,需要因材施教的方法。几千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提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是在“统一”的要求下进行的,其最终仍然是为了达到统一与整齐的目的,为其统治培养听话和服从的个体,这就为“因材施教”留下了深刻的局限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材施教”,既承认个体先天素质的差异性,更承认后天教育效果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因材施教”,培养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性、创造性。通过“因材施教”,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是“社会道德意识个性化”,即将作为间接、渐进、普遍性的原则转变为具体的、丰富的、个性化的信念、理想、守则,使之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建立在这种思想指导上的“因材施教”,其针对的“材”不仅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包括他们的心理、生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它所实施的“教”不再是直接灌输、强制执行,而是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将社会要求向个体需要转化,将认同的社会主体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头脑中的品德观念,使社会道德作为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愿望,内化为个性心理品质保留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

  4.责任意识保证。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让受教育者正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坦然接受现实的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克服消极个性,培养积极个性。特别是在个性塑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受到种种限制,这就要增强主体的个人意志,培养其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正视自己,还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个性培养不仅在于个体的完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发展而培养,个体还要对社会负责,践行其社会功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是同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个人的前途理想和能力置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实现的可能,任何游离于祖国和人民的个性和张扬都是极端个人主义的。我们所要培养的积极个性决不是无视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个性,决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它是以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为底限的。

  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需要的多样性与社会现实的条件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体活动的随意性与社会生活的规范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体活动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享受与创造的关系,增强个体主动的接受教育和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分辨是非、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看了“人民初二上政治教案”的人还看了:

1.初二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3.初二政治上教案

4.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5.初二政治上学期教案

249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