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

  电磁感应现象本身既是电学部分重点又是难点,初二物理的教师们要准备哪些关于磁生电的教学反思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一)

  本节是在:“电生磁”和“电动机”后进行的教学,使学生对“电与磁相互作用的内容”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具有承前的作用,是知识的自然延续;同时,这一节发电机的内容为以后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提供前置知识,具有启后的作用。

  本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发电机的原理与应用、磁记录等,如果要面面俱到去讲述,时间安排上肯定比较紧张,所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上面,其他内容采取课下自学,教师课上知道的方式处理。

  成功之处:本节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探究实验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规律,亲自感知获得知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提高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好素材。演示实验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培养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不足之处:对学生引导不充分,急于求成。由于缺少发电机模型,对发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的讲述生硬,不好理解。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二)

  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家执着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比、逆向思维、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坚韧不拔的优秀科学品质。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提出探究问题的:

  1、创设情景,引起思考,形成初步猜想。

  课件展示回顾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并且板书:电→磁(方向,强弱)。然后引起学生的思考:后来许多科学家顺着(重读此二字,同时指着黑板上的箭头方向)奥斯特的思路继续研究,发现了电磁铁,继而有了电磁继电器、电话等,同学们都是爱动脑勤思考的,还有的同学喜欢逆向思维,应该不满足于这些发现,你会对奥斯特实验现象提出什么新的问题?有了板书的直观支持,有了这样对学生心灵的撞击,学生能顺利提出:磁能否生电?怎样让磁生电?磁生电产生的电流大小、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

  2、梳理思路,设计实验,问题引领探究:

  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问:只有磁体和一个电路放在这儿,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吗?学生回答:当然不会。教师引领学生分析:磁生电是有条件的,探究磁生电的条件和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有哪些变量需要控制?通过什么现象能显示出磁确实产生了电流?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强调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确定简单可行的方案,小组合作探究,观察记录,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总结出电磁感应的条件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三)

  教学中要敢于大胆舍弃自己喜欢的内容,以突出主题。在引导学生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如何理解磁通流量的变化是难点,在学生总结出该条件时,没能把实验一中条形磁铁插入、拔出线圈过程中磁感线变化的情景和实验二中电键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时磁感线变化情景通过动画片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是这节课的一个“败笔”。当时我认为学生回答得已经很清晰了,没有必要播放这两个动画片(备课时,为防止学生分析不清楚,课件中已准备了这两个动画),其实真正原因是为后面的发电机的教学争取时间。通过张主芳老师和学员的评课,我意识到这个环节省略掉,只是以个别同学的认知情况为标准的,没有考虑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情况,犯了教学中大忌。课堂上在第三个实验的处理上,出现了导入的目的性不强,实验现象分析不够充分,明显的偏离了预设的方案,现在分析起来,其原因也是想为后面的发电机的教学争取时间。如果当时教学中能忍痛割爱、魄力再大一些,把所喜欢的发电机的内容略去,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处理上述问题了,现在想一想,真可谓“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

  2.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制造悬念引出学生要探究的目标,虽然效果很好,但演示实验与学生将用的一个实验相同,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效益,这是我在备课时处理得比较草率的一个地方。3. 在评课过程中,对我这节课的三维目标的制订和落实情况给予了比较好的评价,尤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这将激励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意三维目标的实施。


看过初二物理磁生电教学反思的还看了:

1.初二物理教学心得4篇

2.初二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3.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4.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心得

190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