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

九年级化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我们要好好的学习才可以考好中考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九年级化学,希望大家来借鉴一下哦

  表达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分)

  1.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玻璃破碎 C. 石蜡熔化 D. 酒精燃烧

  2. 氖的元素符号是

  A. N B. Na C. Ne D. He

  3. 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盐水 B. 自来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

  4.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镁条和镁粉 B. CO和CO2 C. 金刚石与石墨 D. 冰和干冰

  5. 下列元素中,摄入不足会引起贫血的是

  A. I B. Fe C. Ca D. Zn

  6.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7. 以下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价的是

  A. HCl B. Cl2 C. HClO3 D. ClO2

  8.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粉:蓝紫色火焰 B. 氢气:蓝色火焰

  C. 铁丝:火星四射 D. 木炭:发出白光

  9. 能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 2H B. 2CO C. 2SO4 D. SO2

  10. 臭氧(O3)能吸收发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①混合物 ②纯净物 ③化合物 ④氧化物 ⑤单质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 D. ②⑤

  11. 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 CO2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

  C.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12. 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 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糖水、汽水、蒸馏水都是溶液

  13. 如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时

  A. 2H2+O2 2H2O B. 2SO2+O2 2SO3

  C. H2+Cl2 2HCl D. 2CO+O2 2CO2

  14.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 B. 水滴在无色硫酸铜上

  C.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15. 关于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B. 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 H2还原CuO完毕,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到试管冷却

  D. 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

  16. 关于每摩尔物质理解正确的是

  A. 含有6.02×1023个分子或原子 B. 物质的质量一定等于式量

  C. 单位符号为“n” D. 约含6.02×1023个微粒

  17. 关于化学反应C+O2 CO2,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变 B.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C. 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8. 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干燥剂

  C.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D.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19. 在实验探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B. 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C.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D. 氧气验满

  20. 吹灭蜡烛主要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 清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1. 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为提纯硝酸钾,设计如图所示操作,

  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操作I~III分别是加热浓缩、蒸发结晶、过滤

  B. 操作I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

  C. 操作II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 操作III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22. 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微粒观: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

  B. 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 分类观:过氧化氢和水从组成上都属于氧化物

  D. 守恒观:镁带燃烧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23. 向1molFe2O3中通入CO并加热,随着CO的通入,有关量的变化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

  C. K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

  D. K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2mol

  24. 常温下,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少量生石灰,溶液中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44分)

  25. (6分)学习化学能更好地认识我们身边的物质。

  (1)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食物变质是因为与____________反应。

  (4)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来水生产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6)家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0分)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

  (1)用于消毒的酒精(化学式为C2H5OH)中含有_____种元素,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0.1mol酒精的质量为______g,所含氢原子个数是_____________,该物质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_________。

  (2)如图1、2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水的组成。

  ①写出图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所示实验,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能推断出水组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解水实验需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加快水的电解(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27. (9分)海水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如图:

  (1)图中①是__________(填“蒸发池”或“冷却池”);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I. 溶解 II. 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III.蒸发

  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仪器在步骤III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实验提取的氯化钠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m(NaCl)=______g,V(H2O)=90mL。

  ②称量:分别用电子天平、量筒称量实验所需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

  ③溶解:将称量的氯化钠和水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④装瓶:配好的溶液应装于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

  ⑤贴标签:请完成所配溶液标签的书写。

  (5)取此氯化钠溶液测pH值,pH_____7(填“>”、“<”或“=”)。

  28. (11分)(1)下表是CO2气体在水中的几组溶解度数据(单位:mL/100mL水)

  ①根据CO2的溶解度表,可以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强。

  (2)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①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②t1℃时,50g水中加入30g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③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填编号)。

  A. 加足量溶质乙 B. 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

  ④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⑤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t1℃时溶质质量:甲=乙 B. t1℃时溶剂质量:甲>乙

  C. t1℃时溶液质量:甲<乙 D. 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29.(9分)用下列装置对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进行系列实验探究。

  实验 物质 问题

  X Y

  实

  验

  一 CO CuO (1)实验开始前先通CO一段时间赶尽装置内空气。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装置内充满了CO气体。

  (2)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铜发生__________(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C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能证明CO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验

  二 CO2 C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2molC完全反应完,需要消耗_________CO2。

  I. 1mol II. 2mol III. >2mol IV. 无法判断

  三、实验题(本题共27分)

  30. (8分)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若选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纯净的氧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制CO2常选B作为发生装置,选择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打开玻璃活塞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从______(填“m”或“n”)端通入,验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满一瓶CO2气体后,关闭玻璃活塞,待反应完全停止后,容器中的液面位置为___________(填“a”、“b”或“c”)。

  31. (9分)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

  (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

  ①写出I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 MnO2加快反应速率 B. 半分钟内球形III中产生气体少

  C. 反应过程中球形II比球形III内反应剧烈 D. 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

  (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C. 说明红磷与白磷是同素异形体 D. 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I中,球形I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5)充分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碳和磷,消耗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2. (10分)某小组对石灰石进行煅烧,并对煅烧后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猜想。固体残留物成分:

  I. 只有氧化钙; II. 只有碳酸钙; III. 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种方案探究煅烧后固体成分。

  友情提示:①CaO+2HCl→CaCl2+H2O

  ②Ca(OH)2+2HCl→CaCl2+2H2O

  ③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解释

  方案一 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乙同学得出猜想II成立 该同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 (丙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完成探究。)

  猜想III成立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33. 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15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C C B C C B B D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D A A D D B D A D D

  二、填空题

  25.(1)二氧化硫(SO2) (2)水(H2O) (3)氧气(O2) (4)干冰 (5)吸附 (6)CH4+2O2 CO2+2H2O

  26.(1)3;1:3;4.6g;3.612×1023;C

  (2)①2H2+O2 2H2O ②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质量守恒定律 ③1.2%

  27.(1)蒸发池 (2)饱和 (3)过滤;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10;试剂瓶;NaCl(10%);=

  28. (1)①温度一定,大气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一定,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②>

  (2)①甲 ②70 ③AB ④不饱和;(0,37.5%] ⑤CD

  29. 实验一:(1)D处有淡蓝色火焰 (2)CO+CuO Cu+CO2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原 (4)还原性、可燃性

  实验二:(1)CO2+C 2CO (2)D处产生淡蓝色火焰 (3)收集CO,防倒吸 (4)III

  三、实验题

  30.(1)启普发生器 (2)2KClO3 2KCl+3O2↑;C (3)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至浸没大理石时产生大量气泡;m;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c

  31.(1)2H2O2 2H2O+O2↑;ABC(2)4P+5O2 2P2O5;ABD(3)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4)CO2+Ca(OH)2→CaCO3↓+H2O;不能 (5)4:5

  32.(1)CaCO3 CaO+CO2↑ (2)有氧化钙和碳酸钙 (3)方案一:氧化钙;CaO+H2O→Ca(OH)2

  方案二:不合理,稀盐酸与碳酸钙和氧化钙反应均生成CaCl2和H2O,反应后的溶液均为中性

  方案三: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产生大量气泡

  四、计算题

  33. (1)0.1 (2)10.5%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阅读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Na-23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酸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下列物质能造成酸雨的是

  A.CO B.CO2 C.CH4 D.SO2

  2. 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 B. +2 C. +1 D. -4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溶解性 C.熔点 D.还原性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石油 C.澄清石灰水 D.液氧

  5.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干冰与二氧化碳 B.水与双氧水 C.石墨与金刚石 D.煤与煤气

  6.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能形成溶液的是

  A. 二氧化锰 B.葡萄糖 C.碳酸钙粉末 D.植物油

  7.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霓虹灯发光 B.矿石粉碎 C.石墨导电 D.酒精燃烧

  8. 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9.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用品,这里的钙、氟通常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10.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 有机物 D.稀有气体

  11.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金刚石 B.硝酸钾 C.碘酒 D.洁净的空气

  12.物质的化学名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水银 B.氯化钠——食盐 C. 乙醇——酒精 D. 甲烷——液化气

  13.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能产生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 B.O2 C. CO D. CO2

  1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且有白烟产生的是

  A.木炭 B.红磷 C.铁 D.硫

  15.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碳酸溶液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16.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17.对分子、原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8.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19. 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2H2SO4(浓) 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SO3 C.SO2 D.H2S

  20.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铜原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变大或变小

  C.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元素不同

  21.常温下,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弱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2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OH+CuSO4→Cu(OH)2↓+NaSO4 B. 2Mg+O2 2MgO

  C. 2KMnO4→K2MnO4+MnO2+O2 D. C+O2→2CO2↑

  2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下列措施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是

  A.多用煤作燃料 B.发布大气雾霾预警信号

  C.露天焚烧垃圾 D.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

  24.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在氩气环境中冶炼钛(Ti),化学方程式如下:

  2Mg+TiCl4 Ti+2MgCl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B.该反应中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反应物是TiCl4和Ti

  25. 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6. 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3.8 51.1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 50℃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 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7.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C.“物质的量”是表示6.02×1023个微粒

  D.“物质的量”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28. 某气体由H2、CO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的产物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一定有 CO,可能有H2 B. 一定有CO、CO2

  C. 一定有 CO,可能有CO2 D. 一定有H2、CO2

  29. 一定条件下,A、B、C、D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种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15 15 2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 x y

  A. 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比为3:2 B. x的取值范围是:0≤X≤45

  C.当y=20时,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D. x>y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30.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 2,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 3:7 B. 5:4 C. 15:14 D. 15:16

  二、填空题(共34分)

  3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Ⅰ. 现有①液氧;②一氧化碳;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⑥生石灰,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1) ;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2) ;

  常用来冶炼金属的是 (3) ;可用作火箭助燃剂的是 (4) 。

  Ⅱ. 生活中用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5) 性;饮用碳酸饮料时,打开瓶盖,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6) 。

  Ⅲ. 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

  燃烧物 煤气(主要成分是: CO)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价格 1.4元/千克 6.0元/千克 1.8元/千克

  热值 1.56×104kJ/kg 4.5×104kJ/kg 3.9×104kJ/kg

  若家庭使用,综合考虑,你将选用哪种燃料? (7) 理由是 (8) 、 (9) 。

  丙烷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其化学式为C3H8。丙烷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 (10),丙烷的摩尔质量为 (11) ,88g丙烷分子物质的量为 (12) 。

  3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微粒个数比)

  Ⅰ. 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3) ;检验b中气体方法是 (14) 。

  Ⅱ.从微观上分析:构成水的微粒可表示为(15)(填序号).

  Ⅲ. 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

  3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7) ;P点的含义是 (18) ;能将A、B、C的不饱和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19) 。

  Ⅱ. t2℃时,配制一定量C物质的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21) 。

  Ⅲ.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至t2℃,则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22)  ;当B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采用 (23) 结晶的方法提纯B。

  Ⅳ.t2℃时,向盛有20g 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是 (24)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图所示大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小试管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分析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25) 。

  34.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Ⅰ.点燃两支蜡烛,分别放在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如图所示)。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①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6) 。

  ② 该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它们分别是:

  物理性质 (27) ;化学性质 (28) 。

  由上述结论可推断CO2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29) 。

  Ⅱ.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如图所示);

  ①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0) 、 (31) 。

  ②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 。

  三、简答题(共36分)

  3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仪器①的名称是 (1) ,仪器②的名称是 (2) 。

  Ⅱ. 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 ,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4) (填写编号);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方法是 (5)

  Ⅲ.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6) ;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7) (填写编号),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8) (填“a”或“b”)端通入。

  Ⅳ.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9) (填写编号),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10) 。

  科技小组同学对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当步骤甲中观察到 (11) 现象时,说明气体中有H2O分,步骤甲的作用除检验水以外,还有 (12) ;步骤乙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为 (13)

  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 (14) 性;步骤丙中的现象与步骤甲中相同,步骤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步骤乙加热前先通入一会H2的目的是 (16) 。

  3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

  所示:(假设双氧水完全分解,不考虑氧气中带出的水分)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17) g,物质的量 (18) 。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9)

  37. 在实验室中,用于配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没有及时清洗,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上会附有一层白色固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该白色固体成分的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A、白色固体可能是 (20) ;

  B、白色固体可能是 (21) ;

  C、白色固体可能是 (22) 。

  [实验步骤]先将烧杯内壁的白色固体刮下,分成两份。

  后续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有红色出现;

  乙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 (23) (填化学式)

  [联系实际]如何除去盛放过饱和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会附有的白色固体? (24) ;

  实验室中氢氧化钙应如何保存? (25) 。

  38. 化学科技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Ⅰ写出两个硬质玻璃管、U型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 (27) 、 (28) 。

  Ⅱ.上述实验通过 (29) 现象可判断木炭粉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Ⅲ. B装置的作用是 (30) ,E装置的作用是 (31) ;加气球目的 (32) 。

  Ⅳ.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33) 。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评分标准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D C B D A D A B D C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C C A B D A B C B A C C

  注意: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化学式错误不给分,遗漏反应条件、未配平、未标明状态每大题总扣1分。答案合理都给分。

  三、填空题(共34分)

  31.(1)④ (2)⑥ (3)② (4)①

  (5)吸附 (6)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7)天然气 (8)价格相对较低 (9)热值高 (比较清洁环保) (10)3∶8

  (11) 44g/mol (2’) (12)2 mol

  32.(13)2∶1 (14)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15) A (16)2H2O 2H2↑+O2↑

  33. (17)B>C>A (18)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或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9)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20) 23.08% (21)3:10 (22)B>C>A (23)蒸发

  (24)饱和 (25)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4.(26)烧杯中的蜡烛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 (27)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28)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9)灭火

  (30)试管内液面上升 (3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CO2+H2O→H2CO3 CO2+Ca(OH)2→CaCO3↓+H2O (2’)

  三、简答题(共36分)

  35.(1)长颈漏斗 (2)集气瓶 (3)2KClO3 2KCl+3O2↑

  (4)A (5)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掉酒精灯

  (6)CaCO3+2HCl→ CaCl2+H2O+CO2↑ (7)BD或BE (8)b

  (9)BF或BE (10)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1)白色固体变蓝色 (12)除尽水分,防止干扰后续实验中检验水

  (13) CuO+ H2 Cu+ H2O (14)还原

  (15)CuSO4+5H2O→CuSO4•5H2O (16)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36. (17)1.6 (18)0.05mol

  (19)设68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为x mol.

  2H2O2 2H2O + O2↑ 1’

  2 1

  x 0.05

  解得,x=0.1(mol) 1’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0.1×34/68=5% 1’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

  37.((20)Ca(OH)2 (21)CaCO3 (22)Ca(OH)2 、CaCO3

  (23)Ca(OH)2 、CaCO3 (24)用稀盐酸洗涤 (25)密封保存

  38. (26)CO2+C 2CO (27)CaO+H2O→Ca(OH)2

  (28)CuO+CO Cu+CO2 (29)D装置中黑色氧化铜变红(或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0)除去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

  (31)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的溶液倒进流硬质大试管中

  (32) 收集生成的CO,防止有毒的CO污染环境 (2’)

  (33)探究(或研究)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有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组成 B.物质性质 C.运动状态 D.变化规律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梅花飘香 C.海水晒盐 D.空气液化

  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Ca B.C C.Fe D.O

  4. 属于单质的是

  A. H2O B.Ne C.CO2 D.K2CO3

  5. 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CO2 B. SO2 C.CO D.NO2

  6.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地热能 B.煤 C.风能 D.太阳能

  7.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蒸馏水 C.牛奶 D.豆浆

  8.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A.胃液(0.8~1.5) B.胆液(7.1~7.3)

  C.血液(7.35~7.45) D.胰液(7.5~8.0)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与碳酸钙 B.金刚石和石墨

  C.水和过氧化氢 D.冰和干冰

  10. 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的是

  A.HCl B.Cl2 C.HClO D.KClO3

  11.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游离态单质的是

  A. H B. 2P C. H2 D. Fe

  12. 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硝酸铵NH4NO3

  C.氯化镁MgCL2 D.碳酸钠NaCO3

  13.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4.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5.关于O2、CO2、SO2、H2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是氧化物

  16.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操作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7.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 O2 CO2 B.2C+O2 2CO

  C.Mg+O2 MgO2 D.S+O2 SO2↑

  18.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水有良好分散性——常用作溶剂 B.干冰易升华——做致冷剂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D.活性炭疏松多孔——制作电极

  19.每1mol氮气与1mol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甲物质。若以“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构成甲物质分子的图示是

  20.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明矾可以除去水中异味 B.沉淀可除去所有杂质

  C.加液氯可以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21.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 C60的摩尔质量为720g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含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组成物质的元素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23.下列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24.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 CaO和 O2 B. Ca(OH)2和O2

  C. CaCl2和O2 D. CaCO3和H2

  25.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可以用玻璃棒捣碎大颗粒粗盐

  B.过滤时为了节省过滤时间,可以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

  C.蒸发时为防止物质溅出要不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

  D.实验结束随即用坩埚钳将热的蒸发皿取下放在实验桌上

  26. 室温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放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室温,所得溶液与

  原溶液相比,前后不变化的是: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⑤溶解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实验

  序号 水的

  质量(g) 加入NaCl

  的质量(g) 溶液的

  质量(g)

  ① 10.0 1.5 11.5

  ② 10.0 3.0 13.0

  ③ 10.0 4.5 13.6

  ④ 10.0 6.0 13.6

  27. 20℃时,NaCl溶解情况见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0%

  B. 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 20℃时,NaCl 的溶解度是45.0g/100g 水

  D. 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8.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向NaOH溶液中加入水 B.高温煅烧大理石

  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29.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30.密闭容器中有氧气、X、水和二氧化碳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O2 X H2O CO2

  反应前质量/g 76.0 16.0 4.0 3.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0 40.0 4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中待测的值为5.0

  B.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中O2与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生成的H2O与CO2的质量比为40:47

  二.填空题(共41分 )

  31.同学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认识空气。

  【组成角度】

  ①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物质是 (1) 。

  ②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设计右图实验。

  Ⅰ.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的 (2) ;

  Ⅱ.该实验中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 (3) ;

  Ⅲ.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

  Ⅳ.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6) ;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 。

  【微观角度 】

  ①用“化学符号”或“图示”填空。

  图 示

  (9)

  化学符号 (8) N2 (10)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忽略空气中其它成分,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

  模型的是 (11) (填选项)。

  【变化角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部分组分的沸点如下: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5.8 -183.0 -78.4

  ①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表中组分的混合液的钢瓶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12) 。

  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3)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从冰箱里拿出汽水,瓶子外表有液珠,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D.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 。

  【应用角度】

  ①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 (15)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6)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7) (可用分数表示);每个酒精分子含 (18) 个原子;46gC2H5OH中含 (19) 个氧原子。配平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依次为 (20) 。

  □C2H5OH+□O2 □CO2+□H2O

  ②食品包装内充N2以防腐,因为N2的化学性质 (21) ;

  32.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①为了测定水的组成,进行如下探究:

  甲方案:电解水时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22) ;

  b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23) ;

  检验a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24) 。

  生成气体的体积比是 (25)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26) ;

  电解水时,常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电解水反应容易进行,而氢氧化钠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若水电解装置中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了16g氧气,管内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由 2.7%变为3.0%。试计算

  Ⅰ.参加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 (27)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Ⅱ.电解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28) g。

  乙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 (29)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30) ,现象 (31) ;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 (32) 。

  ②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0 45.8 64.0 85.5 110.0 138.0 169.0 202.0 246.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Ⅰ. 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33) 。

  Ⅱ. 在40℃时,将40gKNO3溶解在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34) g。若升温至60℃,形成的溶液为 (35)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 。

  Ⅲ.根据表中数据,找出60.0g水能够溶解66.0g KNO3的温度范围是 (37) 。

  Ⅳ. 固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欲提纯KNO3所需的实验步骤为 (38) 。

  Ⅴ.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右图为不同温度下,某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图中P1与P2表示气压,则P1与P2的关系是 (39) 。

  A. P1>P2

  B. P1=P2

  C. P1

  D. 无法确定

  三、简答题(共29分)

  3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回答有关问题:(注: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① 写出仪器的名称:a (40) 、b (41) 。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42)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3) 。

  ③ 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欲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4) ;装置D为反应的 (45) (填“进行”或“停止”)状态,充分反应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 (46) (填化学式)。

  34.实验研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木炭还原氧化铜。

  ①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试管A中的现象 (47) ,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8) ,还原剂是 (49) 。

  ②反应完全后,若先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 (50) 。

  实验二:为了探究某混合气体是由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种气体组成, 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欲探究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H2O蒸气,在图中的A、B装置内依次盛放的化学试剂为 (51);检验出水蒸气的现象是 (5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3) 。

  ②装置E、F的作用分别是 (54) 、 (55)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6) 。

  ③若没有装置E (57) (填“能”或“否”)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请简述理由  (58)   。

  ④实验结束后先熄灭装置D处的酒精灯,E中石灰水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59) 。

  ⑤该实验中体现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60) 。

  实验三:有些化妆品中添加的高纯度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如下图。(假设石灰石中除碳酸钙外。所含杂质仅为SiO2,其不溶于水,高温不会分解,也不与盐酸反应)

  Ⅰ. 写出步骤①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1) 、 (62) 。

  Ⅱ. 气体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3) 。

  Ⅲ. 操作⑤的目的是 (64) ,用到的仪器主要有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 (65) 。

  Ⅳ. 为验证实验结束后得到的固体B中碳酸钙是否已经完全分解,请设计两种方案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66)

  方案二(67)

  初三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A 3.D 4.B 5.A 6.B 7.A 8.A 9.B 10.C 11.D 12.B 13.D 14.C

  15.C 16.B 17.B 18.D 19.A 20.C 21.C 22.C 23.D 24.B 25.C 26.D 27.D

  28.C 29.D 30.C

  二、填空题(共41分,除第(27)空3分外,其余1分1空)

  (化学方程式每个1分,若有不完整均不得分)

  31.(1)N2 或氮气(2)气密性 (3)把广口瓶中的氧气充分消耗

  (4)剧烈燃烧,产生浓厚白烟,放热 (5)

  (6)烧杯内的水流入广口瓶中至刻度1处(合理得分) (7) 1/5 (8) 2N (9)

  (10)2NO2 (11)C (12)燃着的木条熄灭 (13)B

  (14) (15)3 (16)3:8 (17)3/23或13.0%

  (18) 9 (19)6.02×1023 (20)1,3,2,3(21)比较稳定

  32.(22)有大量气泡,液面下降(合理得分) (23)氢气或H2

  (2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尖嘴导管处,余烬木条复燃

  (25)V(H2):V (O2)=2:1 (合理得分)(26)质量守恒定律

  (27)解 设参加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为x mol

  n(O2)=16/32=0.5mol

  1分

  2 1

  x 0.5 1分

  2:x=1:0.5 x=1mol 1分

  答:参加反应的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

  (28)180g (29)用化合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30)

  (31)剧烈燃烧,产生蓝色(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32)不能。因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带有大量水分。(前后对应正确,给分)

  (33)氯化钠或NaCl (34)82 (35)不饱和 (36)4/9或44.4% (37)t≥60℃

  (38)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39)C

  三、简答题(共29分。每空1分,(46空2分))

  33(40)试管 (41)分液漏斗(42)A G (43)

  (44)D(45)进行(46)CaCl2、HCl (2分)

  34(47)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48) (49)C 或碳

  (50)石灰水流入热的试管,热的试管炸裂(51)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

  (52)无水硫酸铜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53)

  (54)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否产生了CO2;(55)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56) (57)能。

  (58)因为混合气体中没有其它还原性气体,氧化铜由黑色变成亮红色,说明有CO(合理给分)

  (59)因为熄灭酒精灯后,会继续通入气体,直到装置D的玻璃管冷却。

  (60)还原性、可燃性

  (61) (62)

  (63)CO2 + H2O→ H2CO3 (64)过滤(或过滤、洗涤、烘干)

  (65)漏斗(或漏斗、烧杯)

  实验步骤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66)

  (合理给分) 用一支洁净试管取适量固体B,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碳酸钙部分分解

  方案二(67)

  (合理给分) 取适量固体B放入一支洁净硬质试管,高温加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钙部分分解


九年级化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1.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5.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的工作计划

418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