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 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

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

  掌握好重要的知识点,轻松迎接中考考试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底,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

  (1)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钠

  (2)反应原理:

  a.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b.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

  a.排水集气法:适合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

  b.向上排空气法:适合相同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4)操作步骤: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橡皮塞塞进试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灭酒精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6)验满方法: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排出气体。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⑤要用酒精灯的灯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⑥用排水集气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用排水法集气时要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

  ⑧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⑨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盖上玻璃片。

  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小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2016年中考化学知识点: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C+H2O高温H2+CO)

  (2)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47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