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地理 > 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

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

  从地理教案的涵义,教案的基本内容,教案的编写要求,编写教案的三种境界,教案的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编写教案的必要性,它有益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范文

  巴西

  【请你思考】

  1. 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有何深远影响?南美拉丁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鲜明的文化特点?

  2. 巴西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单一经济有什么弊端?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独立经济体系?

  3. 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有什么作用?其现状如何?为什么会遭受破坏?应采取哪些保护的措施?

  4. 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带来哪些影响?

  【合作探究】

  〖问题情景一〗

  南美拉丁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鲜明的文化特点?

  〖探究活动一〗

  1. 问题:为什么说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2. 提示与启发:

  1) 图9.17“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① 找出巴西所处的地区和大洲。

  ② 巴西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有何特点?

  2) 读图9.18“巴西的地形”

  ① 巴西主要有哪些地形?巴西地形分布有何特点?

  ② 巴西主要有哪些河流?

  3) 比较下列统计资料巴西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4) 读图9.19“古代印第安人金字塔”,图9.20“卞卡一家”。

  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

  5) 读图9.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① 图中展示了哪一项文体活动?图中展示的每一项文体活动发源地在哪儿?

  ② 为什么其他大洲的文体活动会出现在巴西?

  ③ 古今巴西在人种和社会文化上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 结论:巴西是拉丁美洲____最大、人口____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巴西国土大部分在____和____之间的,是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数百年来,____人、____人、____人通婚生育,形成了现在复杂的种族构成。

  〖问题情景二〗

  巴西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单一经济有什么弊端?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独立经济体系?

  〖探究活动二〗

  1. 问题:为什么工农业、人口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2. 提示与启发:

  1)读下面的资料,思考:

   殖民初期,巴西巴西出口称为“巴西木”的木村。

   16世纪中期开始,从非洲引进甘蔗后开辟了很多甘蔗种植园,制糖业兴起。

   17世纪末开始,由于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石,掀起了“采金热”。

   19世纪初,巴西就开始大量种植咖啡,被世人誉为“咖啡王国”。

  ① 二战以前巴西的主要经济部门有哪些?这样的经济有什么特点?

  ② 读下图,思考二战前的巴西经济结构,对巴西有什么影响?

  2)读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① 巴西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② 哪些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哪些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③ 主要的农产区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④ 巴西的主要矿产有哪些?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是什么矿产?巴西的能源矿产(煤、石油)不多,它是如何解决的?

  ⑤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哪些?分布在何处?

  3) 读图9.18“巴西的地形”和图9.2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思考:巴西的主要农产区和工业中心为什么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3. 结论:巴西的农产品丰富多样,其中热带经济作物___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第一,____豆、____、____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巴西的工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是因为这里气候____、交通____、人口____、开发较____、经济____。

  〖问题情景三〗

  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其现状如何?

  〖探究活动三〗

  1.问题: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面临着哪些危机?如何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

  2. 提示与启发:

  2)读图9.25“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和下面的数据与示意图。

   阅读材料:森林作用的数据

  ①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

  ②5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

  ③每年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

  ④有林地比无林地每亩多蓄水20立方米。

  ⑤夏季每天来信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

  护

  田林带防风示意图 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

  ① 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而这片热带雨林就是这个总调度室的“心脏”,为什么?

  ② 图上护田林带是怎样降低大风和沙尘暴的危害的。

  ③ 图上护坡林带是怎样防止水土流失的。

  ④ 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3) 读图9.26“热带雨林地区原始的迁移农业”。

  ① 分析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② 巴西国内有哪些破坏热带雨林的主要现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③ 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后果?巴西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④ 谈谈你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的看法。

  3. 结论:____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利,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热带雨林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问题情景四〗

  巴西在摆脱殖民统治以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不仅遇到了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而且还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探究活动四〗:

  1. 问题: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带来哪些影响?

  2. 提示与启发:

  1) 读图9.28“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

  ① 找出巴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找出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以及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等几个大城市的位置。

  ② 巴西在人口分布上有何的特点?影响巴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读图9.29“ ‘三步曲’”

  ① 保罗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的人口数量及其聚集的原因有何不同?

  ② 在圣保罗城市发展三个阶段,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哪一个阶段?

  ③ 快速城市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何种状况?

  ④ 巴西总人口的3/4居住在城市,由于城市的规模太大且过于集中而出现了哪些“城市病”?

  ⑤ 巴西在解决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所采取措施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3. 结论:____沿海是巴西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原因是这里海上交通____,气候____,资源____。____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 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等城市化问题。

  七年级后进生转化计划

  一.选择阅读理解的恰当方式

  后进生的阅读水平低,速度慢与他理解的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理解水平的着眼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即词的掌握。词汇量少,掌握不确切,没有形成相应的认知结构,直接影响对句段的理解。在实际辅导过程中,一般来说选择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较恰当。即从字、词开始,到短句,再到整个复句,最后到对整篇材料的理解,这也是从形式到内容的把握,其优势在于利用差生原来的经验,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一步一步巩固基础,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他对整篇材料就容易理解了。

  选择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后,教师应帮助差生充分利用相关的教科书及字、词典,先扫除字、词障碍,掌握概念的确切涵义。再指导差生分析句子之间的联系,并用简洁浅显的实例作对比,让差生容易理解。最后就段落意义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这一问题上,辅导不是把词、句重复讲一遍,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对差生易见成效的部分上。后进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或者是对词的理解,或者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这些取决于后进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也取决于教师敏锐的观察判断力。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

  阅读过程有多种感官参与,不仅有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还有运动觉器官等。一般合理调配多种感官比单一感官作用效果好。

  后进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利用视觉和动觉参与。但常用手指看默读,或用钢笔点着读,或边点头边读,眼球一直与头部平行移动。一篇材料读下来,使眼睛和头部疲劳,而阅读速度一直上不去。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头部基本上保持不动,眼球随横行从左向右移动。逐渐锻炼到在从左向右移动的同时,让眼球从上往下移动,速度就自然而然加快了。

  有人习惯在阅读时脚踩步点,并带着一定的节奏,速度因节奏快慢而变。有人习惯于阅读时哼小曲,速度也随之而变化。不论学习习惯如何,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指导,使学生正确地调配几种感官合理参与,提高阅读速度。

  三.选择能引起后进生学习兴趣的材料

  研究表明,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材料,阅读速度比其他材料快。兴趣是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的,所以,首先应选择易引起差生直接兴趣的材料,但需集中注意力才能达到阅读材料的要求。最后选择虽不感兴趣,但对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性的材料。

  四.引导学生保持愉快心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 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 。有了愉快的心情,就会有一种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辅导教师应多鼓励,把差生的焦虑水平降低到最低限度,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积极配合教师的要求,从而为提高阅读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七年级地理巴西教案相关文章:

1.初一地理巴西的教案

2.七年级下册巴西地理教案

3.七年级地理美洲教案

4.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5.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

183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