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

  身体健康是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之本。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一)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2、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二)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x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能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三)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课本内容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目录

2.初中七年级历史上课本知识

3.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

4.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

5.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知识

224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