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

  书给了我们“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的启示。小编整理了关于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一)

  远古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年前,发现地点是 元谋 。

  2、北京人:距今约 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 猿 的某些特征,但能 直立行走 , 上肢 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 发展较快, 下肢 发展较慢, 脑 也在缓慢的进化,这些说明, 劳动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工具上使用粗糙的 打制石器 ,使用 天然 火,过着 群居 的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 年,在 发现的。使用 ;用 骨针_缝制衣服。

  4、火的使用的作用: 和脑的进化。

  5、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氏族聚落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 半坡村 ,已普遍使用 磨制 石器,住 半地穴式 房子;半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 粟 ,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 彩陶 ,能够饲养猪、狗等 家畜 。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 河姆渡村 ,已普遍使用 磨制石器 ,河姆渡居民已经开始种植 水稻 ,住 干栏式 房子,饲养猪、狗、水牛等 家畜 ;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 黑陶 。

  3、大汶口:距今约 四五千 年,遗址位于 山东大汶口 ,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 私有财产 ,成员之间产生了 贫富分化 。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最早会挖掘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河姆渡居民 。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二)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时期,人们通常进行大规模的,铁质工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2、 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其作用是: 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3、铁器牛耕的推广,使 ,出现了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个体小农 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 地主阶级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 战国 时期)

  (3)国家: 秦国 支持国君: 秦孝公

  (4)内容: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E、推行县制 F、统一度量衡

  (5)作用: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其他原因: 秦孝公的支持,人民的支持,改革措施的正确等。

  (7)商鞅变法的启示A、变法是强国之路,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B、学习商鞅、秦孝公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C、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牺牲精神。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三)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时期鲁国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创办私学,因材施教。他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

  2、老子是学派的创始人,为事物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转化。

  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繁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展。诸子百家互相辩驳,互相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知识相关文章:

1.北师大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3.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4.7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北师大版

5.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知识要点

224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