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教学设计的好坏是决定七年级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学生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甘薯,自明中期经菲律宾传入中国后,先在广东、福建种植,稍后传入周边省份。18世纪中期以前主要在南方传播,清嘉庆以后,已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次,还应说明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引种推广的意义。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的产量也很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原料。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出示三则材料:

  自元代以来,松江逐渐发展成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当时流传“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浙江嘉善魏塘镇)纱”的民谣;

  “数年来,肃宁(河北肃宁)一邑,所出布匹,足当吾松(指松江)十分之一矣”。——徐光启《农政全书》

  山东邹县“鬻布于邻”。——吕坤《实政录风宪约》

  学生从中得到结论:说明到明代,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学生回忆唐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情况,以便对比了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较前代的空前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工商业城镇兴起。(讲解《皇都积胜图》,以说明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盛况。)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商人数量大大增多,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又一突出表现。他们拥有庞大资本,合伙经商,往往形成地域性的商业资本集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徽商、晋商”的小字,使学生了解他们的经营范围。应特别注意他们还有人投资于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新趋向。)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

  ①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②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想法”的思路大致是: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汲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4、小结(略)

  5、作业:课后作业

  初中历史教学深度困境与对策探析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挑战历史深度

  从通史到详史,往往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现用教科书的编写是以“全球史观”的理念为指导的,中外交替呈现,既保留了通史的模式,又融入了比较史学的方法,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一课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很多,时间区域跨度大,知识信息之间的“时空阻隔”效应明显,这些都对历史教学的深度呈现构成挑战。因此,教师为了赶进度,顾及知识点的“全面性”不敢拓展。以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课为例,教学安排为两个课时,而教学内容涉及明清两代,跨度四个多世纪,包含政治体制演变与中外横向比较诸多知识点。知识庞杂,教学时间短,让很多老师不敢轻易拓展,导致教学中深度让位“广度”与“跨度”。

  2.学生“学情”消解历史深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为中心”的理念成为大家的共识,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情”,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初中生来说,逻辑理性思维正处在发展期间,在认知的深度和高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由于担心学生不吸收、不理解,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敢对历史知识进行外围延伸与内涵拓展,有甚者将“浅尝辄止”看成是关注“学情”的体现,将“照本宣科”视作“稳重”,生怕“拔”得过高,“讲”得太深,导致脱离学情,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致课堂教学成为书本知识点的罗列、归纳,不仅没有体现出历史的深度,也没有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自传“野史”冲淡历史深度

  历史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动活泼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趣味。不仅如此,历史更是真实的,历史的深度是建立在历史真实性这一基础之上的。“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研究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历史的客观真实必须首先保证史料的权威性与真实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老师本末倒置,为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历史的真实性,痴迷于野史,或者是对历史史料进行过度“加工”,有甚者以所谓的“故事”来解读历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野史与虚假信息,不仅内在地消解了历史的深度与高度,也不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4.刻意“抹黑”打击历史深度

  历史的形象本是“高大上”的,这种时间沉淀所形成的厚重感使得历史过往充满了“神圣光环”。然而,不管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历史的教学都存在一种刻意“抹黑”的现象。一些教师刻意丑化、扭曲某些历史事件、人物,或为博人眼球,造成轰动,或为凸显个性,博得出位,有甚者在课堂教学上抹黑历史人物、扭曲历史事件,以点带面,简单化、庸俗化,从而大大消解了历史的本来深度。5.教师“素养”限制历史深度不管是滥用“野史”,还是刻意“抹黑”历史,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素养问题。历史教师的道德素养不合格,缺乏一定的历史担当与使命感,就会将历史的研究与教学“儿戏”化。而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导致知识面狭窄、观点陈旧、视野缺乏高度等一系列问题,自然也会限制历史课堂教学的高度与深度。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为例,在内容安排上则涉及地理、历史与社会三大板块,而目前从教的老师则是来自于地理、历史与政治三个专业,尤其对于地理老师来说,当教授历史板块内容时,难免会感觉到专业上的欠缺,只能着重知识的广度,而顾及不上深度。

  二、对策

  1.凸显教学的“学术性”,倡导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的统一

  历史的备课过程必然是史学的研究过程,教学质量往往与学术性的研究程度息息相关。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史学阅读资料,更要提供高质量的史学观点与权威性的史学解读。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汤恩比、李约瑟、克罗齐等这样的专家视野,需要更多的经典记述,而不是道听途说的野史秘闻,甚至是自我杜撰。让历史课堂教学回归历史“原味”,凸显教学的“学术性”,倡导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的统一。倡导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的统一,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史学研究的态度,注重史料解读的范围与度,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一个严谨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转化器”,负责对一些晦涩难懂的史料进行简化处理,以对接学生的认知。其次,教师要有史学研究的技能,掌握史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关于“历史知识的性质、结构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历史性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学法指导”。最后,教师要有史学研究的视野,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情怀。每个历史研究者都是纠结的。的确,倘若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或而正在“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埋头于历史的故纸堆中,或而入境,精神穿越于历史的场景之中,面对时间给出的无数未知以及过往的消散难免感叹不已,纠结不断。历史视野是一种整体视野,是含括时间过往和空间联系的宏观视野。一个具有整体视野与历史情怀的老师,他的教学必然是有“深度”的。

  2.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识史”、“辨史”与“解史”的统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位中心”的理念成为共识。各地区都在寻找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落实这一理念。贯彻“学位中心”的理念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情”不应该成为限制“发挥”的理由,而是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策略。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历史是“识史”、“辨史”与“解史”的统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舍得“放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网络信息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获取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收集材料,梳理知识信息。与此同时,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化时代中,知识解读的规范性、合理性都面临着挑战。教师在知识记忆到历史评价转化过程之中需要掌握“主动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辨史”这一环节上是“收权”而不是“极权”。在历史的评价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发挥团体小组的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争辩”。与此同时,要做好课堂分工,积极探索课堂上学生小组探究合作模式,在充分辨析之后,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评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启发,呈现“权威性”的史实材料,在“学法指导”与信息呈现的过程之中“植入”特定的历史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教师的价值导向中达成共识。不仅如此,历史教学还要解释“当下”,体现历史的特定价值。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历史教学的目的来看,一切历史知识的学习必然立足于当代社会与人整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历史教学要凸显历史的功利价值,强调历史的现实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教给学生相应的史学理念,定位历史的特定价值,让学生在形成自我历史观的过程中学会“历史性的思考”,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3.凸显教学过程设计的“策略性”,倡导教学“情境设置”、“研学提升”与“价值导向”的统一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彰显历史教学深度的重要保障。讲求策略,才能规避缺陷,对于繁杂的历史信息来说,策略不仅仅体现在材料的收集、选取与运用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课堂规划上,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是“情境设置”、“研学提升”与“价值导向”的统一。从认知策略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不仅要立足学生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的最大效果,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在情境设置过程中注重“研学提升”,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尽量规避知识记忆性的“是如何”类型问题,代替以更高层次的“能如何”、“应如何”类型问题。与此同时,学生的认知转化又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研学提升”设置的问题过难,则会降低学生解决问题的机率,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学生“旧知、新知、未知”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架合理的转化策略,使得“旧知、新知、未知”在转化过程之中呈现一定梯度,从而实现历史教学广度、深度、梯度的有机统一。此外,理想的历史课堂教学还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策略优化,做到课堂起步有话题、行步有准备、跨步有选择、停步有认同。起步有话题就是要教师在课堂导入中,要留有余地,既要让学生有表达空间,又要为最终的历史价值导向设下伏笔。行步有准备不仅要求学生有课前的预习,更要有课堂程序的“变式”,在思路引导和教学流程上做到“多条腿走路”。跨步有选择就是要教师在课堂的“研学提升”过程中把握好梯度,选择好方向,能够有效及时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停步有认同就是要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收官”工作,既要体现整堂课的历史价值导向,又要体现历史指向的高度,给教学的“立意”、“着点”锦上添花,最终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性的思考”。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历史的价值引导一定是积极和正面的,但并不能由此而规避历史事件的“黑暗面”。教师可以通过角度的类比、视野的扩展以及对具体时代的“抽丝拨接”,让学生掌握历史评价的方法与视野。

  三、总结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学生的“视角”,更要有历史的高度与深度。教师在“俯下身子”教学的同时,更要踮起脚来引导、提升,做到历史教学的广度、深度与高度的统一。

  作者:乔丽军 单位: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人教版相关文章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教案

3.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

4.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设计

5.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238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