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历史 > 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2)

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2)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

  初一历史复习知识点

  1.高精度巩固知识点

  精读课文、把握内涵

  1.精读课文。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词与词间、句与句间、段与段间的前后关系,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完整地回忆课本。

  如世界现代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就要弄清四个知识点:一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二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三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四是这次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这四个知识点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完整知识体系。

  2.把握内涵。在弄清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须向细处分析,进一步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

  2.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4个方法

  1.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作出准确定义的前提。

  2.完整归纳概念内容。

  3.区别概念的异同。在复习中应把同类或相似、相近的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其异同点,从而提高对概念的准确把握。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

  3.高密度串联知识网络

  抓点、串线、铺面

  知识网络是知识内在的点、线、面交织而成的有机整体。在复习中,必须抓住教材中各知识点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抓点。如士族制度问题,可抓住四个点:①魏晋时期,在地主阶级中形成士族制度②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势力发展③南朝末年,士族势力渐衰④唐朝末年,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士族被进一步摧垮。这样,对士族问题就有了完整而明确的认识。

  2.串线。“线”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秦朝的皇帝、三公、郡县,两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清的废丞相、八股取士、军机处和文字狱,这些都是“点”,由这些点构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建立、巩固、加强的发展史。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总之,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4.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

  立体知识体系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2.宏观分析+微观考查。

  3.显性联系+隐性联系。“显性联系”是教材中历史知识间较明显的联系,而“隐性联系”则隐藏于知识之间。

  换言之,就是所谓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隐性问题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概括、比较和系统化,显性问题只有通过隐性问题才能提高其自身的价值。

  4.历史学科+相关学科。

  5.多角度比较人物事件

  掌握比较技能

  在历史测试的四种题型中,无一不涉及到比较能力,因此,学会科学的比较方法,掌握一定的比较技能,尤为必要。

  1.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背景、特点、作用或实质等。

  如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各有其背景和特点;再如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作用,从政治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如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绿林赤眉起义,元末、明末农民战争;二是“瓦解”,如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三是“打击”,如太平天国运动。

  2.把性质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加以分析比较,理清发展线索。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大的革命运动进行分析比较,既可以认识其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又可以系统地把握中国革命史的全过程。

  3.把同类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比较。如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在工业革命前后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4.把某些表现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认清其不同实质。如唐代手工作坊和明代手工工场,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现阶段我国向资本主义国家贷款等问题。

  初一历史复习指导

  一、要会看书。

  中考历史内容广泛,涉及世界和中国的古、近、现代历史,死记硬背那些条条框框,干巴巴的历史知识,不如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则事半功倍,这里要求的学生 会看书,是融会贯通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似地瞧:1.看标题,目的是为了寻找线索,了解每一课的结构;2.看标题的提示,寻找课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点;3.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 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于归纳。

  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 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 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 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 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题目

  例如某年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 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 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

  初一历史问答题

  1、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吗?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有何影响?

  答: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因为它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影响:它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2、15——16世纪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有哪些?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影响?

  答: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西欧人渴望寻求财富。②《马可·波罗行纪》使西欧各国炽烈追求东方财富。③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它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到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3、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人是谁?此次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领导人是马丁·路德。主要内容有:提出“因信得救”思想和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宗教仪式等主张。作用:冲破了中古时代占有统治地位的神学思想的牢笼,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领导阶级、结果和影响。

  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果: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是英国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政治影响;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5、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性质和影响。

  答: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它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可贵的遗产。

  6、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资产阶级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的制定有何历史意义?

  答:《人 权宣言》。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地提出了人 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7、拿破仑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答:对内:实行军事独裁,压制民主力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措施,制定民法典。对外,发动拿破仑战争。对内措施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战争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其对外战争又具有侵略性,对被占领国家人民的掠夺,激起了强烈反抗。

  8、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答:原因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开拓了广阔空间;活跃的国内外商业贸易,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和农村社会变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

  影响: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

  9、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何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创始人是谁?它自诞生后到今有哪些新发展?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848年。产生的标志是《共 产 党宣言》的发表。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它的新发展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看了“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的人还看了:

1.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2017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3.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4.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5.2017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

285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