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生物>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教案是七年级生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的文本与载体。小编整理了关于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北师大七年级下生物教案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种种消化酶的作用。

  2、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3、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能说明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中,学习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概述食物中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解释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特点。

  2、难点

  ①举例说出消化系统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②认识酶在消化过程的重要作用。

  ③描述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主要变化。;

  ④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三、教学方法:探究活动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当我们见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总是又想吃又怕胖,这可怎么办呢?你有没有同样的烦恼?难道食物中所有营养物质都会被身体吸收?有的人吃得再多仍然很瘦,有的人吃得很少也发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观看小品:(课件演示)

  胖生: 饭菜不好吃,我坚决不吃;饭菜好吃,我就狼吞虎咽。过了一阵,糟了!胃胀得受不了。哦,肚子又疼起来了。老师,我要上厕所。

  胖生:唉!我走路好累哦,跑也跑不动,穿衣服又难看,真羡慕你们那么苗条。哼!平时我还没有他们吃得多,真是喝水都要长胖哦!

  小结:看来,人体的消化吸收与体态的胖瘦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演示 用挂图或课件演示消化系统的整体形态和各部分的模型,辨护消化管各部分和消化腺各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 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尝试说出消化管各部分的形态和位置。尝试描述消化腺的形态和位置。

  游戏 把消化系统组成的各器官名称卡片,打乱顺序分发给参加排序游戏的同学,看看大家对它们的结构位置掌握的如何?

  2、消化道

  (1)、口腔

  讨论并小结:

  ①牙:人体中的牙齿是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的臼齿。

  ②舌:肌肉质的舌,主要的功能是辨别食物的味道、搅伴食物、辅助发音等。

  (2)、食管 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3)、胃

  小结: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

  (4)、小肠

  3、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能分泌消化液)

  演示:用挂图或课件演示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结构。

  小结: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小肠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

  (三)、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

  第2课时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复习提问:进化消化系统是由什么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导入新课:

  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化呢?食物又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演示实验 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讨论 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如果细胞膜具有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请推测食物中的确良淀粉能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

  小结: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因为淀粉分子较大;而葡萄糖分子较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入烧杯内水中。因此,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消化管壁上皮细胞吸收。这一过程叫食物的消化。那么,在消化管内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创设实验情景: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块馒头让他们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

  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由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由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讨论:“细嚼慢咽”的道理。

  (二)总结实验的过程情况

  导入新的内容

  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被人体利用。对,是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各种消化酶的怎样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的。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知识

  1、口腔内的消化

  讨论 食物入口,口腔中的器官会对食物进行怎样的处理?

  小结 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咀嚼、切断、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触。口腔口舌的味觉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质,在咀嚼食物时,又可借助舌的运动,将食物与唾液拌和在食团,以便吞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

  食物经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团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扩张和收缩,交替活动,称为蠕动。

  2、胃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是否还能继续消化淀粉?

  不行,因为胃液是酸性的,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那么食物在胃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食团进入胃内,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胃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3.小肠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消化的过程。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白了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它们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

  (五)、巩固练习

  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摘要: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作为生物教师应改变观念,关爱、尊重学生,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有效教学,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优化

  由于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从社会到家庭,乃至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探索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教师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生物教学

  教师的价值绝不是体现在你所教的学生得的分数有多高,录取上级学校的人数有多少,而在于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要为社会负责,为学生负责,教师的行为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负责任。虽然生物学科没有升学的外在动力,但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2、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其中也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关爱学生,使学生敞开心灵,有了爱心,就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实现真正的心灵沟通,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才能在师生的互相解读中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爱老师,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奠定感情基础。

  3、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少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来自于力求全面发展,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来自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教师不只在于他的知识占有量多少,而更重要是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会学。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探究、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并努力做到多种方法的最优结合,才能有效地在教学中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4、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倡导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并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的有关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要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发展,就应摒弃过去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尽量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为学生创设一种适于探究的情景或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不是学生要学的全部内容,也就是教师要用教材教,避免教材教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媒体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和隐性资源,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5、重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利用激励性语言,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高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生物教师任重而道远。

  6、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6.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

  6.2情境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时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生物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6.3教师要运用“语言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复习“心脏的结构”时,要求学生把前一节课画的心脏结构简图拿出来,结果好几位学生紧张地在抽屉里乱翻,我很生气,因这是特意布置要夹在书里放好的,这节课还要用这张图学习“血液循环”,本想批评一顿,转而一想,批评只能使学生更紧张,更想不起放在哪,于事无补,不如幽他一默。“可能有几位同学忘了把自己的心放在哪儿?别急,慢慢找!不然,这节课就上不了了。以后可别这么粗心大意,连“心”也忘了带了!”在同学一片善意的笑声中,我又说“把‘心’带来的同学先复习一下心脏的结构。”让学生把心收了回来。用比喻加强记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把教材中所涉及的生物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描绘,恰如其分的比喻,恰到好处的姿态和富有感染力的神情讲授出来,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窥其貌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切。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7、结束语:

  由于初中生物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应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使初中生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了“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的人还看了: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2.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案

4.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教案

5.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教案设计

250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