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数学 >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考试的日子已经可以计日而待了,大家要认真复习好知识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你们喜欢。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

  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互余、互补、对顶角

  1、相加等于9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余。 相等。

  2、相加等于180°的两个角称这两个角互补。 相等。

  3的反相延长线与这个角是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 (相邻且互补)

  二、三线八角:

  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 ,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旁)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②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 四、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五、尺规作图(用圆规和直尺作图)

  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二)

  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 理论理解

  1、若Y随X的变化而变化,则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 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④ 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⑤总价=单价×总量。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若等腰三角形顶角是y,底角是x,那么y与x的关系式为y=180-2x.

  二、列表法:采用数表相结合的形式,运用表格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列表时要选取能代表自变量的一些数据,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再分别求出因变量的对应值。列表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可以直接从表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但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只能表示因变量的一部分。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三)

  三 角 形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①a+b>c(a b为最短的两条线段)

  ②a-b<c (a b为最长的两条线段)

  3、第三边取值范围:a-b < c <a+b 如两边分别是5和8 则第三边取值范围为3<x<13.

  4、对应周长取值范围

  若两边分别为a,b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2a<L<2(a+b) a为较长边。

  如两边分别为5和7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14<L<24.

  5、三角形中三角的关系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

  n边行内角和公式(n-2)

  (2)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可分为三类:

  (1)锐角三角形,即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我们通常用“RtΔ”表示“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C所对的边AB称为直角三角表的斜边,夹直角的两边称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 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钝角三角形,即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4)判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主要看三角形中最大角的度数。

  (5)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1.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3.北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4.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5.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99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