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新学期时间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为即将到来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考试,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复习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积累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憎恶(zèng) 琐屑(xiè) 涎水(xián)

  B.诘问(jié) 惦记(diàn) 胡同(tòng)

  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

  D.颓唐(tuí) 糟糕(zāo) 骷髅(kū)

  2.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蹋败 和蔼 烦躁 噩耗

  B.仲胀 惧惮 尴尬 呵斥

  C.潦倒 交卸 渴幕 焦灼

  D.跋涉 赋闲 狼藉 伎俩

  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触目伤怀(心,心中) 人头济济(形容人多)

  B.情不能已(停止) 猝然昏厥(出乎意料)

  C.情郁于中(聚集) 犹豫再三(重复三次)

  D.识文断字(判断)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4分)

  (1)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 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2)此后我就更其 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3)这些日子,家中 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 搜集 光景 C.物色 收集 情景

  C.查询 收集 光景 D.查询 搜集 情景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4分)

  A.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背影》——朱自清——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城》——小说

  D.余秋雨——《信客》——小说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7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描写手法是什么?(2分)

  8.选段中先后两次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流出的泪”是指( )(2分)

  A.伤感愧疚的泪 B.伤心悲痛的泪 C.离别忧伤的泪 D.感激动情的泪

  9.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lO.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因 “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11.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 。(4分)

  12.这段文字详细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面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写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溺爱,不大放心。

  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特别深。

  E.背影反映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22分)

  多说一两句话

  麦 父

  ①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

  ②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对他来说,这可谓小菜一碟。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③父亲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之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④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

  ⑤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常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把烟戒了。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笑着说:“是得戒了。”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

  ⑥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⑦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咸货?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咸菜了。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制很多咸货,一直要吃到夏天呢。”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老父亲摇着头说:“咸货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病人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

  ⑧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自己的诊室。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的妈妈。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你的肚子里。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⑨他微笑着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9期,有删改)

  1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8分)

  (1)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

  (2)对他来说,这可谓小菜一碟。

  14.儿子的心理经历了从“莫名的失落感”到“心里暖暖的”的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意补写出中间空缺的词语。(4分)

  莫名失落→( )→( )→心里温暖

  15.文中的父亲和儿子,你更欣赏谁?请选定一个,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6.文章第③段说“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老父亲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结尾一段中画线的句子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三、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著名的校园歌曲中有段歌词,大意是这样的: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着我的校园。漫步走在这小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呀有的浅。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该怎样走?洁白如雪的大地上,该怎样留下脚印一串串?

  上面的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600字。

  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答案:

  1.A(“憎”应读zēng。)

  2.D(A.“蹋败”应为“塌败”;B.“仲胀”应为“肿胀”;C.“渴幕”应为“渴慕”。)

  3.C(“再三”指多次,不是“重复三次”。)

  4.A[“物色”多指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查询”,查找、寻找,指在某一个或几个地方找出自己所要的东西。根据句意,“物色”更合适。“搜集”指搜寻聚集;“收集”指使聚集在一起。根据句意,应选“搜集”。“光景”指境况、状况、情景,风光景物,还可以指代一般的情况;“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环境。应选“光景”。]

  5.A(“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艺术品或人工制造的东西。不合句意,应为“绘声绘色”。)

  6.D(《信客》的体裁是散文。)

  7.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分为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从文段中“蹒跚”“探身”“穿”“爬”“攀”“缩”“微倾”等词可以看出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

  8.D(父亲对“我”关怀备至,克服困难为“我”去买橘子,使“我”倍受感动,感激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9.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错,与文章主旨不符。)

  10.B(A.“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不正确,作者并非不能看到父亲的正面,而是着重描写了父亲的背影给“我”的感动。C.“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错。作者主要是借父亲的“背影”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眷恋之情。D.父亲的“背影”并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的。)

  11.身体很胖 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作者描写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描写了父爱深情。)

  12.AE(深刻理解课文主旨,联系作者对父亲的深刻感情,选择正确答案。)

  13.(1)指父亲语重心长的恳切嘱托。表达了老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不仅有医术更要有医德的医生。(2)比喻小事一桩,轻易就能办成。写出了儿子此时的特点,自恃毕业于医学院,完全能胜任乡村医生的工作,而未能真正理解父亲对他告诫的深意。[(1)在他上班的第一天,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话,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2)“小菜一碟”用在此处,可以看出儿子刚刚从医学院毕业,感觉自己在工作中绝对没什么问题,没有真正明白父亲的用意。]

  14.猛地一震 惊喜不已(分析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要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抓住描写儿子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填写,如:第②段结尾: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第⑥段开头: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第⑥段结尾: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第⑨段开头:他微笑着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

  15.欣赏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表现出他的仁厚善良,心中有爱;诊治过程中父亲对病人的关爱体现出高尚的医德;从父亲启发教育儿子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欣赏儿子:对病人周到热情,诊治准确,表现了他良好的职业素养;观摩父亲诊治体现了他虚心好学善于观察;效仿父亲关爱患者体现了他善良充满爱心。(本题要求从两个人物中选一个,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选取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分析。若分析父亲,就要抓住他充满智慧、仁厚善良的性格;若分析儿子,就要抓住他虚心好学、周到热情和充满爱心的性格。)

  16.①发现的问题:儿子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不与病人过多交流。

  ②老父亲用自己在诊治过程中关爱病人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了儿子,不露痕迹地解决了问题。

  ③埋下伏笔,引起下文,推动情节的发展。(①②两点要结合对文章的阅读,抓住主要的故事情节,用文中的语句或加以概括即可回答。第③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要根据内容和位置确定,“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这个句子在第③段的结尾,而后面叙述了发现的问题,所以是埋下伏笔,引起下文。)

  17.启示要点:人的心中要有爱(这是基础),还要善于沟通,真诚关心(这是方法和过程),才能让他人尤其是有困难的人感受到温情与爱,而自己也能收获更多的温情与爱(这是结果)。(围绕上述一点或几点谈均可)(结尾的画线句富含深意,从优美的语句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发人深思,让人感悟,让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需要关爱,只有这样彼此才能收获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18.思路点拨:以“脚印”为话题作文,一般应着眼于虚指义进行构思。所谓“脚印”,其实就是人生的轨迹。也就是说,本题是一个探索如何走好自己人生道路的话题。

  考生可有如下立意:①从“脚印给我以启示”的角度落笔,可列为三个层次——脚印告诉我,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脚印告诉我,走好人生之路,关键靠的是自己;脚印告诉我,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②谈脚印不应该只是谈人走后留下的痕迹,而应是真正印在心里的东西。③提倡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作风。④着重论述在前人的“脚印”上前进并努力探索新路。⑤抒写“脚印歪斜但有我的人生”(即坚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例文:

  行者无疆

  我是一颗置身于大地的微小沙粒,命中注定要承载芸芸众生的脚步,那就让我细细解读前行者脚印中的内涵吧。

  一

  他是一个愚者,我一开始看到他的脚印,就这样认为。因为他永远不愿休息,永远不知疲倦,为的只是一个孩童都知道不能实现的梦想。他是夸父。他说,他的一生必须用来追逐太阳。他迈着稳健而坚定的步伐,自始至终盯着太阳的方向。炽热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他说没关系,因为他的心永远向着太阳。

  追逐太阳已经很久了,可他的脚步依然轻快。渐渐地,我从他的脚印中感受到了温度。不,他不是愚者!他的梦想也并非无法企及。因为我分明看见他巨大的身子在耀眼的光芒中燃烧成永恒。

  从他的脚印中,我读到了执着。因为执着,他达到了让后人景仰的高度。

  二

  他是一个创造者,一个先行者,也是一个孤独者。他是一只黑色的乌鸦,口中低吟:“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置身黑暗,他召唤光明,他停伫在华小栓的坟头。他的身影是孤独的,身材是单薄的,但他目光如炬,关注的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的整体命运。他脚步沉重而坚定,他走的是筚路蓝缕的拓荒之路。于是我看到,那一串坚实的脚印后面,紧跟着无数大大小小的脚印。正是这些人,铸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叫做“希望”的地方。

  从他的脚印里,我读出了如黑夜一般凝重的坚定。

  三

  这位平凡的女性,她的脚印始终与一位伟人紧密相随。1939年,她与邓小平相识相知,共结连理。革命战争期间,在枪林弹雨中紧跟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她在他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十年动乱中,她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艰苦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同志完成遗愿。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小平一家的主心骨——卓琳,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的背后,用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渡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也把自己的脚印镌刻在精神的沃土上。由此,我读到了平凡者对生命价值锲而不舍的守护。

  天上突然下起了雨,雨水注进深浅不一的脚印。雨霁,阳光普照,每一个脚印都折射出不同的色彩——那是生命的色彩。

  点评:本文写得巧妙而大气,主要表现为:选材有眼光,论述有深度,行文有条理。无论是夸父的执着、鲁迅的坚定,还是卓琳默默站在时代伟人背后的锲而不舍,都是人生“脚印”真谛之所在。如此高屋建瓴的见地,确实高出同龄人一筹。本文结构安排新颖紧凑,开篇简洁生动,入题迅速;结尾收束有力,隽永含蓄。

  另外,本文叙述语言凝练概括,议论评点发人深省,确属上乘之作。

看过山东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的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2.初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题

3.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4.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学习检测题及答案

111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