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已过大半,教师们要如何准备检测试题的内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jùn)__________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hàn)__________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mì)__________,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è)__________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分别写出下列加点的字所指代的人物。(4分)

  (1)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

  (2)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

  (3)她是一位教师,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 )

  (4)弃其杖,化为邓林。( )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

  B.“特别是,”我大声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一杆枪,没有弹药,没有制造物品的工具,没有衣服、卧具、帐篷或任何遮盖的东西,我又怎么办呢?”

  C.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

  D.迪克、迈克、朱蒂丝、埃里森、罗纳德、格里高利和科里斯塔。你们的家庭及你们的国家哀悼你们的逝去。

  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意顺畅。(3分)

  ①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

  ②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

  ③我们又一次认识到

  ④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

  ⑤我们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⑥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

  正确顺序:__________(只填序号)

  5.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在同别人的竞赛中已失败时的沮丧心情,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

  B.《在沙漠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课文主要记录了作者被困于沙漠之中的痛苦体验和经历

  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

  D.“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气魄,有时也用来比喻不自量力

  6.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使语意连贯。(3分)

  古今中外,探险英雄宛如群星灿烂。阿蒙森将胜利的挪威国旗插上了白雪皑皑的南极;尧茂书将飞扬的青春挥洒在急流汹涌的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探索精神会永远令人敬仰。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0题。(14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7.“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3分)

  8.“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这句话表现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怎样的品质和风度?(3分)

  9.“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斯科特这句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3分)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句中的“堡垒”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1~15题。(16分)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④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⑤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⑥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⑦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⑧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⑨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⑩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⑭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选自《父爱故事》,有删改)

  11.“他”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才采取自救措施的?说明“他”在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4分)

  12.“他”从陷阱中成功自救后,在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__________父亲和__________父亲两个阶段。(2分)

  13.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为什么?(2分)

  14.本文在艺术表现方式上巧妙设置伏笔和悬念,请从文中找出。(4分)

  伏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以“父爱陷阱”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试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6~19题。(10分)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羿妻嫦娥盗而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选自《淮南子》)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为月精也( )

  (2)学仙有过( )

  17.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3分)

  (1)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

  (2)未及服之( )

  (3)常斫之(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羿妻嫦娥盗而食之。

  (2)人姓吴,名刚,西河人。

  19.月亮给了中国人无穷的艺术创造力,请你默写两句含“月”字的诗句。(1分)

  19.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写作(40分)

  20.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从人迹罕见的大河源头到遍野黄沙的大漠,从古人飞天的梦想到登陆月球的成功,人们因为求知而探险,又因为探险而求知。这条魅力无穷而又荆棘丛生的探险路上啊,有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写下了一页页美丽的篇章。

  请以“探险”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1.答案:峻 瀚 秘 遏

  2.答案: (1)阿蒙森 (2)刘连满 (3)麦考利芙 (4)夸父

  3.答案:A 解析:B项,“说”后面应是逗号;C项,“王富洲”后应是顿号,“刘连满”后应是顿号;D项,“科里斯塔”后应是逗号。

  4.答案:③⑤②④①⑥

  5.答案:C 解析:C项,里根在重大灾难面前发表电视讲话,是以总统的身份。

  6. 解析:注意把握上两句的特点,处理好人物、探险精神和主要事件的搭配。

  答案示例:余纯顺以不屈的步伐踏遍神州大地

  7.解析:为了梦想他们不怕“千辛万苦”“痛苦烦恼”“风餐露宿”等种种困难,但在付出巨大努力,梦想即将实现时,却发现阿蒙森捷足先登,他们梦想破灭,先前的兴奋、朝气和振奋变成了极度的失望、沮丧和疲惫。

  参考答案:表达了他角逐失败后极度失望、痛苦和无奈等内心感受。

  8.解析:他们虽然极度的失望、沮丧和疲惫,但是这些并不能阻止他们作为探险家进行科学探险的进程。更能突现出他们面对失败的态度和坚强的品格。

  参考答案:坚毅、执著,绝不半途而废的高尚人格和坦然面对失败的绅士风度。

  9.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自己的经历并从“看不到任何东西”“单调”这些简单的景物描写中去分析斯科特此时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他极度难过,非常沮丧的心情。

  10.解析: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并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南极的一些知识并联系课文内容去分析“堡垒”的本体是什么,再体会作者的用意。

  参考答案:拟人。反衬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失败后万分痛苦的心情。“堡垒”指南极。为了突出南极的难以征服,反衬斯科特等人的伟大。

  11.解析:注意题干中的“自救”,他掉进陷阱后,一开始是一味地盼望别人的救助,在确信没有人能帮助自己时才进行了自救,联系此内容思考人物的性格弱点。

  参考答案: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的能力。

  12.解析:联系选文第⑩~⑯段的内容思考。

  参考答案:愤恨(埋怨、怨恨) 理解

  13.解析:选文第⑮段中父亲的话解释了父亲行为的原因。

  参考答案: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

  14.伏笔:父亲说的“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前面有三处伏笔:(1)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3)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答出其中任何一处即可)

  悬念:结局时才点出陷阱是父亲有意所为。

  15.解析:标题的含义是“父亲以设置陷阱的方式敦促儿子自救,体现出浓浓的父爱”。结合选文中对父亲的有关描写,体会父亲的形象。

  参考答案:含义: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形象:对儿子严格要求,对儿子体贴关怀,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答案:16.(1)成为

  (2)过错

  17.(1)助词,的

  (2)代词“它”,指不死之药

  (3)代词“它”,指月中的桂树

  18.解析: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如“盗”“食”,第二个句子是判断句,在翻译的时候注意补充出判断动词“是”。

  参考答案:(1)羿的妻子嫦娥偷了不死药后把它给吃了。(2)砍树的人叫吴刚,是西河人。

  19.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0.答案:写作指导:写好本次作文,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一、立足于一个“探”字,写活人物的心理和行动。人在探险过程中,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着的,有时好奇,有时期待,有时害怕,有时惊喜。要设身处地地考虑探险者的心理感受,写出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要采用恰当的动词,写出人物在探索过程中的动作,凸显人物不同寻常的活动。

  二、立足于一个“险”字,进行环境描写。环境之险,是吸引人类去探索的原因。写作过程中,要将环境的奇特之处作重点描写。比如山之高,洞之深,水之急,虫兽之出没,恶鸟之鸣叫,把这些罕见的景物写活了,就能及时地引出文中人物的相关活动。当然,这也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参考例文:

  房县历险记

  这次,我到房县山区参加夏令营。到了基地后,导游先带领我们熟悉一下四周的环境,然后让我们自由活动一个小时左右。跟我们一同来夏令营的郭老师叫我们陪她散散步,我们高兴地答应了。

  路上我们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来到一个石梯前。由下向上望去,只见石梯高耸入云,使人望而生畏,但当看到上面那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时,又不由得想上去领略一下那身临仙境的感觉。

  于是我提议爬上去看看,有些同伴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郭老师、凤、丽和我“四大美女”共同上阵。刚往上爬的时候,我还感到很轻松,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景,一边与同伴们聊着天。可是短短十几分钟后,我就开始腿软脚麻:这石梯怎么这么陡呀,似乎是垂直下来的,我的腿直打哆嗦,也不知是累的还是吓的。扭回头一看,紧跟在后面的丽简直就站在我的脚底下。只见她闭着眼,咬着牙,双手紧紧抓住栏杆,小心地挪动步子,生怕掉了下去。

  终于到达了梯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亭子,仔细一看,上书“云逸亭”三个石刻大字,哇,这是谁留下的墨宝呢?我们在亭子里歇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准备往回走。可是又犯难了,怎么?前面有两条路,我们不知该走哪一条了!唉,听天由命吧。我们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向上一扔,再闭上眼睛,待树枝落下时,我们慢慢睁开眼,树枝指向右边那条道,好,那就走这条。

  我们又上路了,走了许久,到一个地方时,觉得这地方特眼熟,这不是刚才经过的地方吗?难道,难道我们迷路了?我们有些担心起来。环顾四周,发现那儿还有条小路,我们没有放弃希望,向那条小路挺进。

  走着走着,前面居然没路了,一看表,自由活动时间已经结束了,再不回去,大家一定会担心的。“这可怎么办呀?”丽说话时都带着哭腔,我们几个也焦急起来。郭老师非常镇静地安慰我们说:“大家不要慌,冷静下来,仔细辨认一下方向,回忆一下来的时候路的特征。”我们一听,也冷静了下来,忽然——“这儿有人走过,这是脚印!”我指着山壁上的几个鞋印叫了起来。大家聚过来看,“对,我们试试,或许能找到出路”。

  我们顺着这条路攀援而上,这条路虽然不陡,但是上面一直有细沙直向下洒落,一不小心就会迷眼。我侧着头,眯着眼,手抓树干,一马当先。她们也学着我的样子,奋力往上走。这时候谁也没有心情留心周围的景致了,大家一句话也不说,心情都很紧张。终于,我抢先爬了上去,一看,好大一片茶园啊,这不就是上午我们经过的地方?“我们回来了!”我高兴得不能自已,跳着喊起来。接着她们也陆续爬了上来,脸上都满是微笑。在这翠色欲滴的茶园里,我们大叫,刚才绷紧的神经一下轻松了,心情好了很多。

  走过茶园,看见五颜六色的小花,我们三个还未长大的女孩,最受不住花的诱惑,不顾郭老师的催促,摘起花来。

  我们拿着手中的“战利品”高兴地回来了。到了营地,大家都非常羡慕,一些同学不停追问我们经历了什么事,让我觉得自己真的跟英雄似的。

  那次探险真是既紧张刺激,又充满了乐趣。你也想试试吗?就请到十堰房县来吧。

  点评:一次真正的登山探险活动,一次锻炼胆识的勇敢之举。为了凸显探路之奇,文章抓住人物的行程,着重描写两次寻路时的情景,细致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容真实可信,详略处理得当,重点突出,使得文章主旨鲜明。

  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习作者的胆识,也要学习她面对困境时的冷静和自救精神。

看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的还看了: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

2.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4.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

5.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1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