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十课的课程即将结束,教师们要准备哪些课堂测试卷供学生们练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青冥( ) (2)碧瓦飞甍( ) (3)睥睨( )

  (4)窗扉( ) (5)逾时 ( ) (6)倏忽(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然数年恒不一见( ) (2)相顾惊疑 ( )

  (3)念近中无此禅院( ) (4)始悟为山市( )

  (5)连亘六七里 ( ) (6)历历在目 ( )

  (7)黯然缥缈 ( ) (8)或凭或立 ( )

  3、本文很真实地再现了“山市”这一奇特的自然现象,其中用了不少表时间的词语,请摘录出来,并说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

  二、阅读与感受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山市”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用原文句子填空:

  (1)山市景观美丽而又奇特,说明山市独特的语句是 。

  (2)指出山市见之不易的语句是 。

  3、文中引出“孙公子”有什么作用?

  4、本文主体部分是描绘山市出现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起、发展、高潮、结局,请简要概括每个阶段的意思。

  5、请按顺序写出在山市中出现的八种景物。

  6、“山市”为何又叫“鬼市”?请你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三、综合与实践

  文言文有一个特点,有时说话跟现代汉语不一样,如文中“然数年恒不一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一般是“然数年恒不见一”,像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如:

  1、见宫殿数十所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3、惟危楼一座

  4、不一状

  请把上面的几个句子按照示例变成现在的说法,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

  四、体验与写作

  本文作者写出了山市由起到灭的变化过程和美丽景色,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历历如在眼前。作者写景写景描绘细腻,条理清晰,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善于观察、积累,请你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雾、日出、晚霞等),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个150—200字的片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二)

  一、理解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始悟为山市( ) (2)居然城郭矣 ( )

  (3)以亿万计 ( ) (4)城市依稀而已 ( )

  (5)惟危楼一座( ) (6)则明渐少 ( )

  (7)遂不可见 ( ) (8)故又名“鬼市”云(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1)一切乌有

  (2)裁如星点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然数年恒不一见( ) 尘气莽莽然 ( )

  (2)一行有五点明处( ) 又闻有早行者( )

  (3)然数年恒不一见( ) 层层指数 ( )

  4、翻译下面句子。

  (1)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5)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二、拓展阅读。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若,海神名)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 ) (2)不见水端 ( )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4)望洋向若而叹曰 ( )

  (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6)始吾弗信 ( )

  2、辨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闻道百 (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

  (2)始吾弗信(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3)堂若者 ( ) 以为莫己若者 ( )

  3、翻译下面句子。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

  5、你知道“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吗?

  6、你是怎样看待文中的“河伯”的?

  三、问题探究

  古诗中的回文诗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诗歌形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艺术现象。下面就是一首回文诗,是唐人所作,你能读出来吗?(提示:是一首七绝)

  堂

  朝

  西

  马 走 龙 山照 月 光

  水

  茫

  茫

  四、表达交流。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聊斋志异》是有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书”,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外阅读《聊斋志异》,可以写一些读书心得,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三)

  大 鼠

  蒲松龄

  【原文】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踯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项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翻译】

  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跟猫差不多,危害很大。到民间四处寻找好猫来捕捉并克制它,(一来)就被(老鼠)吃了。

  正好有外国进贡来狮子猫,(它的)毛白如雪。抱(了它)丢进有老鼠的房子,关上房门,躲在旁边悄悄看它(如何应付)。猫蹲(在那)很久,老鼠犹豫不决地从洞中出来,看着猫,怒冲冲地朝它奔去。猫躲避到几上,老鼠也爬到几上,猫就跳下。如此反反复复,不只百次。众人都认为猫胆怯,以为这是无能的表现。

  不久老鼠蹦跳得渐渐迟缓了,硕大的腹部好象在喘息,蹲在地上稍做休息。猫马上迅速扑下来,用爪子抓住老鼠头顶的毛,嘴巴咬它的头颈,翻转争斗相持,猫发出呜呜声,老鼠发出啾啾声。打开门急忙观看,老鼠的头已经嚼碎啦。

  这才知道猫躲避老鼠,不是害怕,是等老鼠疲惫。它来我去,它去我来,用这智慧啊。哈!匹夫拿着剑,和老鼠有什么不同呢!

  我读我写: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把它写出来,字数1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míng(2)méng(3)pìnì(4)fēi(5)yú(6)shū 2、(1)经常(2)你看看我,我看看你(3)思考,想(4)才明白(5)连绵不断(6)清清楚楚(7)隐隐约约,若有若无(8)靠着 3、忽,忽然;无何,不久,不一会;未几,不久;既而,不久,接着;逾时,过了一会儿;倏忽,突然。

  二、阅读与感受。

  1、山中蜃景,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2、(1)“邑八景之一也”;(2)“然数年恒不一见”。3、一为转入正题;二为强调所记山市的真实性。4、初起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结局阶段:危楼消失,一切化为乌有。

  5、(1)孤塔、(2)宫殿、(3)城郭、(4)楼、(5)堂、(6)坊、(7)危楼、(8)楼上人 6、因为这种山市蜃景发生的时间较早“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所以又名“鬼市”;实际上是大气中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有远处物体的影象。

  三、综合与实践。

  1、见数十所宫殿:又看见数十间宫殿。2、中有若楼者,若堂者,若坊者:其中景物有像楼一样的,有像厅堂一样的,有像街巷一样的。 3、惟一座危楼:只有一座高楼。4、状不一:样子各不相同。比较:跟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不一样,都有倒装的特点。(只要能说出这一点即可)

  四、体验与写作。(略)

  一、理解运用。

  1、(1)是(2)竟然是(3)用(4)罢了(5)只,只有(6)就(7)接着,于是就(8)因此,所以 2、(1)“乌”同“无”;(2)“裁”通“才”,仅仅。3、(1)然而,但是;……的样子。(2)一行,一排;行路(3)多,几;数着 4、(1)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暗想这附近并没有这种佛寺。(2)只见一座高高的城墙,上面有入齿状的矮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是一座城郭模样。(3)再往它的上面数,就更加昏黑,若有若无,以致不能数出它有多少层了。(4)再看那楼上人来人往,身影晃动,有的倚着栏杆,有的站着。(5)又渐渐地像高高的屋舍,忽地像拳头大,又忽地似豆子般小,接着就看不见了。

  二、拓展阅读。

  1、(1)灌注(2)对岸(3)抬起(4)对着(5)曾经(6)不 2、(1)听说;见识(2)开始;才(3)像;比 3、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4、描写了河水上涨,两岸不能辨别牛马和海水浩瀚、不见水端这两种自然景色;衬托了河伯与海仿佛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本文的主旨。5、本义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6、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值得肯定。

  三、问题探究。

  堂朝西山照月光,光月照山水茫茫。茫茫水山龙走马,马走龙山西朝堂。

  四、表达交流。(略)


看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课课堂测试卷的还看了: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课堂测试卷

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课堂测试卷

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七课课堂测试卷

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课堂测试卷

120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