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题精练(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题精练(2)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题精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题精练答案:

  第一课《在山的那一边》答案:

  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2.小时候想望见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3.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4.“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5.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6.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滥用“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7.因为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所以说“照亮的你的眼睛”。这是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8.“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9.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10.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11.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现“我”内心极度的失望。12.对追求理想失去信心。13.因为我听到……夜夜奔来。14.“我”是一个敢于幻想,充满强烈好奇心,不懈追求的孩子。15.喜欢,还是不喜欢,言之成理即可。这一句写出了经历千辛万苦后实现理想时的无比喜悦、激动的心情。16.从追求理想,不懈追求方面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答案:

  (一)1.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2.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3.“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4.(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5.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二)1.小心翼翼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产生成就感 作用:这个词具体而详尽地表现了我由害怕困难到增强信心到战胜困难的全过程,描写具体细致。 2.先“啜泣一会儿”是写作者被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对自己敢下悬崖,感到有点儿害怕,又感到十分高兴。最后,为自己产生巨大的成就而感动。3.“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4.这里的“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5.(略)(三)1.(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2)抽噎,抽抽搭搭地哭。2.把左脚踏到岩石上。3.写“我”从悬崖上走下来的过程及感受。 4.“我”从悬崖上走下来,战胜了困难。5.首先让“我”心理放松,然后鼓励“我”走好第一步。(四)1.走一步,再走一步。 2.在自己的经历中得到了鼓舞。3.不要想着……的地方。4.点明主旨。5.“惊奇”是因为胆小的“我”爬上悬崖,又在父亲鼓励下从悬崖上走下来,所以惊奇;“自豪”是因为“我”能够战胜困难,又能从事情中得出教训,终生受益。6.可从如何战胜困难的角度回答。

  第三课《生命 生命》答案:

  (一)1.(1)突出意料不到。 (2)强调生命的短暂。 2.……什么呢?』墙角…… 3.因为它有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4.我愿意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5.句子特点:“我可以……,也可以……;我可以……,也可以……。”每个分句前后形成对比。仿写一句,句子前后意思正反对比即可。 6.谈体会,说启迪,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我可以让它灿烂无比,也可以让它萎靡死亡。(二)1.明白人生的意义。 2.生命 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4.命运靠自己把握,为生命而奋斗(可用文中原话)。 5.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说自己得到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答案:

  (一)1、C B D A 2、比喻 繁密茂盛,生机盎然。 3、拟人 欢笑 4、春花 5、烘托 突出紫藤箩的乐观向上。 6、彼此推着挤着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7、赞美生命的活力、蓬勃向上。 (二)1.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2.注意比喻要恰当。3.可从修辞角度,也可从描述细致方面人手进行赏析。(三)1.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2.时代变了,时代前进了。3.句①:美好向上的生命激情浸到了人们的心中。 句②:由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组成了充满活力的繁荣昌盛的社会。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第五课《童趣》答案:

  (一)1.张开 对着,向着 清楚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 脖子 同“僵”,僵硬 慢慢 用 2.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3.(1)的 (2)它 (3)此,这 4.略。(二)1 ①看清   ②私下③同“僵”,僵硬  ④喜悦的样子  ⑤固定用法,把……当作  ⑥用鞭子打 2 、①私 拟 作/ 群 鹤 舞 空  ②昂 首 /观 之,项/ 为 之 强 3、①心里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②时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齐,定睛仔细地看。4、第一段总述物外之趣,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5、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6、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自得7、反映了作者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8、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三)1.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呜,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以丛革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 2、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喜欢细致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3.私拟作……果然鹤也。 4、(1)生动地写出蚊群嗡嗡的声音。 (2)表明作者“神游其中”观察的仔细而时间又长。 (3)表达了作者“作青云自鹤观”目的达到,效果理想而收到的惊喜。 (4)极写癞虾蟆声势之大。 5、(1)土砾凸者草(2)兽(3)癞虾蟆 6、表心情的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呀然一惊。作用:突出情趣。7.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正义感的人。

171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