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

  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同学们要好好准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相关检测B卷来练习巩固知识点,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车快开了,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①)抓住窗框,抓(②)紧紧的,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窗口边(③)旅客都看着他,然后全神贯注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防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掩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1.选择恰当的助词,填入上面文字的括号内。(3分)

  A.的 B.地 C.得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上面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明显错误,请指出来并订正。(2分)

  3.上面文字中有两个错误字,请画出来并订正。(2分)

  4.上面文字中有一处词语用得不准确,请画出来,然后想一想,找一个合适的词语换上去。(2分)

  5.请你以学校生活为内容,写几句话,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组关联词语。(3分)

  6.一个春暖花开的星期天,几位好朋友相约去郊外游玩。可小莉的妈妈不同意,原因是一怕耽误学习,二怕不安全。请你写一段话,劝劝小莉妈妈。(8分)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50分)

  (一)(15分)

  这时,太阳①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②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的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啊,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③!”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7.解释文中加粗的三个太阳的含义。(3分)

  ①: ②: ③:

  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现三叔对光明的向往。

  B.表现三叔对时间的珍惜。

  C.表现三叔性情洒脱,不拘小节。

  D.表现三叔对生的绝望。

  9.“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的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这句话流露出三叔怎样的心情?(3分)

  10.这段关于“太阳”的对话对“我”有什么影响?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示?(6分)

  (二)(16分)

  马林有个外号叫“味精”,说他是调味儿的,善于调节气氛。他调节的主要方法是讲有趣的故事或说笑话。有马林在,大家就不觉得学校的生活枯燥乏味。马林凭自己的幽默给大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课间,马林就能讲一段5分钟到10分钟的故事或笑话。是讲5分钟还是10分钟,要视情况而定:马林如果上厕所,就只能讲一段5分钟的;不上厕所,就可以讲到上课铃响。别人为了听他笑话憋了尿,他就不负责任了。常常是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就把马林围住,讲了一段,马林看看表,再不上厕所就来不及了,就赶紧向厕所跑去;或者马林一下课就憋不住了,先上厕所,愿意听马林讲故事的人,就伸长了脖子在教室里等,但愿马林去的时间不要太长。马林对故事的长短掌握得很好,最长的不超过10分钟,否则上课铃响了留个“尾巴”让人难受。偶尔,马林也故意留个“尾巴?”,让你牵肠挂肚的,下堂课后还得找他。下课后,马林见大家围上来,就会( )地讲起来:“从前,在一个荒凉的山村里,住着一个70多岁的老汉,临死前,他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大家都咧着嘴巴瞪着眼睛( )地听,比上课专心多了。其中有男生也有女生,马林的同桌刘玲是马林的热心听众,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下课时她的屁股就不离开椅子,表面上一副( )的样子,比如摆弄手指,或者随便翻着什么课本,可听觉全集中在马林的故事上,还时不时地抿嘴笑。

  政治课是同学备感头疼的课,教材枯燥乏味不说,再加上那个干瘦的黄面皮的中年女教师的( ),真让人难以忍受。一上政治课,大家就在下面看小说,或小声谈些彼此感兴趣的话题。虽然每个人的声音都不大,可人多了就嗡嗡成了一片。

  中年女教师还是念经一样喋喋不休,更可气的是她还描眉画眼涂口红,那鲜艳的双唇勾画得十分惹眼,使她的( )的喋喋不休越发令人反感。同学们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涂口红,有个年轻的外语女教师也涂口红,而且比政治老师重,可那有利于让大家看清她发音时的口型,而且那课讲得好,声音圆润甜美,嘴唇的开合就给人以美感,像花开花闭。

  女政治教师在前边( )地继续“念经”,马林伏在桌子上,用课本挡住嘴巴,( )地给刘玲讲起了一则笑话。刘玲就瞪大了眼睛听着,从前面看,似在聚精会神听课,而其实是在听马林讲笑话。

  “一天,一位老先生沿街慢慢地走着,看见一个小男孩正要够一个门铃。但门铃太高,他怎么也够不着。老先生心地善良,停下步子对小男孩儿说:‘让我来给你按吧’。随即,他使劲儿地按了几下,铃声响个不停,整个楼的人都听到了。那个小男孩儿对老先生说:‘现在咱们快逃吧……’”

  听着听着刘玲憋不住“扑哧”笑出了声,声音很大,连前边的女教师都听见了。她停了讲课,疑惑地看看自己的衣服扣子,扣子没扣错,又低头看看裙子和鞋袜,都正常。于是勃然大怒,不客气地把刘玲叫起来问:“你笑什么笑?”

  “我没笑什么。”刘玲低了头说。

  “好端端的你眼睛瞪得挺大,无缘无故会笑?”女教师口气生硬,“我课讲错了吗?”

  “不是,不是因为您讲课。”刘玲低着头轻声说。

  这时教室里已( )。

  “那么你是吃错了药还是觉得自己笑得比别人好听?”政治教师真的动气了,学生不认真听她讲课本来就让她恼火,总算捉住一个拿来开刀,“你必须回答我,到底为什么笑?不然事情没完!”

  刘玲咬住嘴唇,中年女教师的挖苦让她难堪。她深深地低着头,眼泪在眼圈儿里打转。她不想供出马林来,马林给她讲笑话没有恶意。

  这时马林好汉做事好汉当地站起来说:“老师,不怪她,我不该在课堂上讲笑话逗人笑。是我的错儿。”

  女教师气得眼睛像铜铃:“你!你……你故意捣乱!”

  (《走向男子汉》)

  11.结合语境,揣摩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3分)

  “味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4分)

  慢条斯理 心不在焉 聚精会神 喋喋不休

  不厌其烦 味同嚼蜡 津津有味 鸦雀无声

  13.节选文字描述的主要人物是( )(3分)

  A.马林 B.刘玲 C.政治老师

  14.马林是一位怎样的小男孩?(3分)

  15.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政治老师?概括要点回答。(3分)

  (三)(19分)

  感谢贫穷

  贫穷这个字眼,似乎总与我结缘,一直陪伴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

  小时候,贫穷的家庭温饱都不能解决。到了七岁,我瘦得风能吹倒绝不是夸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要想兄妹五人同时读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等到第二年兴致勃勃地去报名,老师说啥也不愿收下瘦小的我。我的哀求感动了父亲,父亲的请求感动了老师。就这样,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风雨无阻的跋涉,成为我平生最大的乐趣。小学毕业之际,我以优异的成绩准备跨进离家更远的学校去住读。

  “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母亲的去世给家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昔日的欢笑从此在大家庭中消失,我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瘦小的我能干点什么呢?父亲只得在叹息声中送我进校。因为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北风呼号的冬季,也是我最难熬的不眠夜,趁着蜡烛快要熄灭的最后几点蓝色火焰,我以最快的速度铺好“床铺”。没有垫絮,一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折成两半——一半垫底,一半做盖,偶尔山顶几只猫头鹰发出恐怖的怪声,我不禁颤抖着赶紧蒙上被子。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呀!就这样,我一天天地盼望冬季的结束。

  天道酬勤。在我做完勤杂工挣回高中最后一笔学费的几个月后,大学录取通知书也如期飞至家中。面对这份我苦苦耕耘的收获,贫穷的山村沸腾了。父亲面对乡亲们的祝贺,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我要“飞”走了,忧愁的是要有一笔对于我们来讲类似天文数字的2000元学费。为了这笔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起程的日子到了,一向坚强的父亲流了泪,我咬着牙含着泪离开了家乡。我说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

  (甲)当我做家教、打工挣来了一份又一份血汗钱时,我的同龄人正三天两头地写着家书寻求“经济支援”。我的父亲很惊奇我的经济来源。

  (乙)舞厅不敢进,录像厅与我无缘,我仿佛超出了那个热闹喧嚣的世界。当然,图书馆中又多了一个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的我。读书、写作、打工,这就是我大学的全部生活。

  (丙)当我接过那张本科学位证书时,我的眼圈湿了。我很庆幸在大学四年里,我用辛勤战胜了贫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羡慕的成绩。菁菁校园中,掌声时常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响起,我生活在光环之中。

  当我穿着用稿费买来的球鞋寻觅工作时,我敲响了一家家条件苛刻的用人单位的大门。进门时一身自信,出门时满身轻松,我就这样潇洒地战胜了一个个“包装”潇洒的同龄人。当我毅然决定投身教育事业时,他们都觉得不可理解。我说我喜欢那份清贫中的个人追求。

  仔细回想过去的路,我时常被莫名的感激包围着。寒夜里灯光下独坐读书,夜里搓着手拿起笔来狂舞一通后,我的心里很坦然。

  如今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已经脱离了贫困。时常有读者要我谈生活的感受,我只能用四个字——“感谢贫穷”来概括。在我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感谢贫穷这所最好的学校,它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尝遍艰辛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前方的路——跨过一道道山,追求应该追求的。

  16.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7.文中哪些地方能突出“我”家庭的贫寒?(3分)

  18.摘录三处能反映作者求学艰辛的语句。(3分)

  19.“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摘出来的,你觉得它应该放在甲、乙、丙中哪一处最恰当。( )(3分)

  20“我要用双手和大脑来养活自己”,这句话能表现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性格?(3分)

  21.本文作者向人们揭示了一条怎样的人生哲理?(可以用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

  三、作文(30分)

  提示:郊外·风筝(或其他一物)·小伙伴

  要求:根据提示词语,展开合理想像,结合童年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题自拟。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答案:

  一、1.①B ②C ③A

  2.姐姐说:“让他从窗口爬进来吧!”

  3.防碍——妨碍 掩没——淹没

  4.“全神贯注” 不约而同

  5.(略)

  6.(略)(注意两点:①说话要得体,有礼貌;②要围绕“小莉妈妈不同意的原因”来劝说。)

  二、(一)7.①自然界的太阳。②时间、生命。③希望。

  8.B

  9.为失去的时光悔恨。

  10.使“我”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从而不再逃学,发奋学习。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二)11.善于调节气氛。 故事的结尾。 讲课。

  12.依次为:慢条斯理 聚精会神 心不在焉 喋喋不休 味同嚼蜡 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鸦雀无声

  13.A

  14.马林是一位幽默、风趣、敢于承认错误的小男孩。

  15.①讲课枯燥无味,不生动。②喜欢讽刺、挖苦学生,太凶狠。

  (三)16.总领下文

  17.①面对一学期两元钱的费用,父亲锁紧了眉头。无奈,我只得“发扬风格”推迟入学。

  ②因交不起住宿费,我的床铺只能拿教室的桌椅代替。

  ③为了2000元学费,一家人东拼西凑一个多月后还差一半。

  18.①“每天十多里的山路往返,……乐趣。”

  ②“北风呼号的冬季,……盼望冬季的结束。”

  ③“舞厅不敢进,……全部生活。”

  19.甲处。

  20.面对贫穷毫无畏惧,对前途充满信心。

  21.“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时常被它吓倒,没有力量去超越它。”

  三、作文(略)


看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B卷的还看了:

1.苏教版2016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2.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3.201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4.苏教版2016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172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