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的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练习。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一项是( )

  A.玉砌(qì) 凝噎(yē) 暮霭(ǎi)

  B.纶巾(lún) 樯橹(lǚ) 举酒属客(shǔ)

  C.玉簟(tán) 舞榭(xiè) 荠(jì)麦

  D.戌(shù)角 黍(chǔ)离 豆蔻(k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商推 变幻莫测 食不裹腹 识世务者为俊杰

  B.炒股 蓬荜生辉 众口烁金 画虎不成反类犬

  C.亵读 恍然大悟 有恃无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座落 声名鹊起 毋庸置疑 破罐子破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红丝带做成的头巾)

  樯橹灰飞烟灭(此处借指刘备的水军)

  B.一尊还酹江月(把酒喝掉以示祭奠)

  舞榭歌台(台子)

  C.寻常巷陌(田间的道路,泛指街道)

  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

  D.可堪回首(不能忍受)

  金戈铁马(指精锐的部队)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 不想去,只是没工夫罢了。

  ②文章流畅 很好,而主要的还在于内容。

  ③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 如此,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A.未尝 诚然 倘能 B.何尝 诚然 惟其

  C.何尝 虽然 倘能 D.未尝 虽然 惟其

  5.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将普通的青和月光的青相较,前者是实,后者是假,前者是现实,后者是理想。如果 ,那么,月光的青可以譬喻为洞箫之音了吧。月中的青色,虽是沉静冥想的标号,但其所表示者,都不失为实在。 的时候都无非是当作实在物去看罢了。并且观者自身处在堂堂白日之中,周围的状况,无一不是把实在的意识来确正的。 已经是假象的了,再因了暗把沉静加深,何况加以其实不在日中,乃在"实在的人生"的休止时间的夜间呢。

  ① 以大鼓之响比赤,以横笛之音比普通的青

  ② 以大鼓之响比赤,以普通的青比横笛之音

  ③ 看海的青,看天空的青,看山野草木的青

  ④ 看天空的青,看海的青,看山野草木的青

  ⑤ 至于月夜的青,因为淡淡的缘故

  ⑥ 因为淡淡的缘故,至于月夜的青

  A.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①④⑤ D.②③⑥

  6.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官场上一干就是十五年,李向廉依旧危言危行,不褪共产党员的本色。

  B. 某镇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把临近好几个村的羊.鸭集中在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基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C. 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D. 2002年NBA新秀状元姚明在1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时第一次和全美观众见面,继巴特尔之后又一名中国篮球队员在NBA粉墨登场了。

  7. 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别墅和它的主人一样,显得那么质朴,这又何尝不是这位作家创作和人生的写照呢!

  B元月一日,1400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82届"北极熊"冬泳活动。

  C科学家研制出的新型传感摄象机,可以探测到是否受测人在说谎。

  D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保证。

  二.名句默写:

  1.想当年,金戈铁马, 。

  2. , ,卷起千堆雪。

  3.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

  三.诗歌鉴赏一日一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计6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 ,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四.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李新宇

  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

  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

  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过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打破了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会)

  1.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

  B.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C.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

  D.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

  2.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B.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

  C."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

  D.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3.根据全文分析,不属于"今日中国需要启蒙"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B.就中国历史而言,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

  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色根深蒂固。

  D.进入21世纪,中国思想界对启蒙仍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

  C.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关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

  D.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其因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A]

  B:纶巾读guān 举酒属客 读zhǚ

  C:项玉簟读diàn   D:项黍离 读shǚ

  2.[C]A项:世--识

  B:烁--铄

  D:座--坐 甩--摔

  3.[C]

  A项纶巾指青丝带做成的头巾,樯橹出处借指曹操的水军

  B项酹是指把酒洒在地上以示祭奠。

  榭是指台上的房子。

  D项堪是指忍受。

  4.B项 ("未尝"加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语气委婉,有时相当于"不是"有时是"不曾"之意;"何尝"用在否定形式前表肯定,用反问语气,表未曾或并非;"虽然"表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诚然"是"确定.实在"的意思;根据第三句的"才能"一词可知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应选"惟其")

  5.C项 (根据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和连贯性来看,应选C项)

  6.选A(A项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为人正直,符合语境;B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用于自谦,不能用于评价别人的意见.建议等。粉墨登场,本指化装上台演戏,多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二. 名句默写:(略)

  三.诗歌一日一练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仰视 ,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俯视,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四.1. A(从"因为"一词可知,"补课"是由于"人的解放"的目标没有实现,要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启蒙。)

  2. B(A"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在文中指的是"自然演进";C"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在文中指"五四"启蒙力量的弱小。D"不可能完成"这一判断无中生有;)

  3. D(答非所问)

  4. C("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结论从文中推断不出,属无中生有。)

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其答案

2.高二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试题

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4.粤教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5.苏教版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6.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

7.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语文第三单元质量检测练习题含解析

8.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2073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