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上册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语文的学习是我们要势在必得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二语文,有需要的一起来阅读哦

  表达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wǔ)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

  B. 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jiā)索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C. 至于这一回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xù)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D. 他蜷(quán)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B. 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反映之强烈,出乎意料。

  C. 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明老师就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D. 古玩是历代流传下来的珍宝,藏之名山,散之村野,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B. 21日,空难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对此作出妥善处理,正在查明事故原因,坚决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针对日本右翼人员再次进入我国钓鱼岛领海的非法行为,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巡航编队10月3日继续进入我钓鱼岛领海内进行维权巡航。

  D. 休斯敦说,前期搜索之所以没有发现任何残骸,完全是因为推测出飞机最后坠落区域较晚所导致的。

  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5.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题目。(3分)

  “车祸猛于虎!”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何止上万?文明开车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车德”和“人德”一样重要,选择礼让,营造一个和谐、文明、安全的交通环境,需要每个驾驶员为自己、家人以及社会负起责任,让文明行车成为一种习惯。

  请拟写一条宣传文明行车的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简明生动,朗朗上口。

  6.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概括其寓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一番怒放之后,一朵朵洁白的梨花随风飘洒,坠落在地上。翩跹飞舞的蝴蝶看着这种情景黯然神伤,对梨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那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呢?你真的不知道,没有了花,你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吗?”

  “这个我完全知道。”梨树平静地回答,“不过,为了能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

  7. 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选做3题,共6分。)

  (1)谨庠序之教, , 。(《寡人之于国也》)

  (2)念去去, , 。(柳永《雨霖铃》)

  (3)独上高楼 , 。(晏殊《蝶恋花》)

  (4)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 _______________,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9分)

  人之所以能在陆地上成长,是因为身体内有一整套完善的储水系统。这个系统在人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与此同时,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其运行原则是: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人体的干旱管理机制十分严格,分配水时,身体内的所有器官都会受到监控,严格按照预先确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任何器官都不能多占。身体的所有功能都直接受制于水量的大小,身体缺水时,干旱管理机制首先要保证重要器官,于是,别的器官的水分就会不足。这时,它们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表明某个局部缺水,这非常像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如果冷却系统缺水,散热器就会冒热气。

  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最基本的、灾难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水,而且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茶、咖啡和工业饮料里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还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一方面我们的身体急需水,发出了口渴的呼唤;一方面我们用茶、咖啡和工业化饮料在糊弄口渴,并没有真正满足身体对水的急切需求。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久而久之,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新陈代谢功能一旦紊乱,身体的某些区域缺水,干旱管理机制发出的信号就不仅是口渴,而会表现出比“口干”多得多的症状: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它们会让你的颈椎疼痛;它们会让你的消化道溃疡;它们会让你的血压升高;它们会让你哮喘和过敏;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多么可怕的结果,多么巨大的灾难!但原因却既简单又平常。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原因,一味地用化学药物让这些信号“闭嘴”,就会铸成大错。我从医多年,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明明是身体缺水发出的信号,明明是身体出现了局部干旱,急需补充水,此时只要增补水就能解决问题,但人们却用化学药品对付这些缺水信号。当生病的所有条件都齐备了,人就真的病了。更不幸的是,这个错误还会持续,身体的病状逐渐发展,脱水症越来越复杂,用药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这时,谁都说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渴死的。

  我曾经对3000多名消化道溃疡患者做过临床观察,只用水治病,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在整个医学界我第一个发现,这种“经典疾病”对水——做出了反应。从临床角度看,这种现象与饥渴症很相似。在同样的外部环境和临床条件下,水对别的“疾病”好像也起作用。大量研究证实了我的临床观察。

  人们普遍认为“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进而推断只要“口不干”,就说明人体内水分充足。其实,“口干”是身体极度脱水是发出的最后信号。在发出“口干”信号前,脱水已经存在了,并且危急身体健康。当然之后长期、持续缺水,才会引起慢性缺水症。治疗这些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8.下列对“干旱管理机制”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体内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每个器官都将平均得到水分,以保持正常的运转。

  B. 文章用“这非常像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如果冷却系统缺水,散热器就会冒热气。”来说明干旱管理机制在人体缺水时会及时的报警。

  C. 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人感到口渴时,越喝茶、咖啡越会感到口渴。

  D. 新陈代谢功能一旦紊乱,身体的某些区域缺水,干旱管理机制发出的信号就不仅是口渴,而会表现出比“口干”多得多的症状。

  9.下列有关文章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们用化学药品对付人体缺水以此来治疗疾病,最终也能将疾病治好。

  B. “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因此只要“口不干”,就说明人体内水分充足,不需要补充水分。

  C. 治疗有人体缺水引起的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D. 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此时我们应该马上对人体进行水分的补充,所以在体育课后,喝些可乐、雪碧对人体“解渴”有很好的效果。

  10.人们对于身体缺水有哪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请分点概括回答。(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20分)

  翡翠莲雾

  林清玄

  ①外祖母家最后的一棵莲雾树,因为院子前面拓宽道路,被工程队砍除了,听说要砍的时候,树上还结满了莲雾。看到哥哥的来信,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那棵莲雾树倒下,脑中却浮起一幅图像——莲雾树应声倒下,满地青色的莲雾在阳光下乱滚。

  ②从我有记忆开始,外祖母家前就是一个大的果园,种满荔枝、柿子、龙眼、枣子、莲雾等水果,因此暑假的时候,我们最爱住在外祖母家,每天都在果园中追逐嬉戏,爬到树上去摘水果。外祖母逝世很多年了,每次想起她来,自己就仿佛置身在那个果园中,又回到外祖母的怀抱。

  ③记忆中的果园所盛产的水果,和现在的水果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都是“土种”,大部分是长得细小而有酸味的。柿子比不上现在的肥软多汁,荔枝修长带些酸味,龙眼是小而肉薄,枣子长得还没有现在一半大,一点也比不上现在市场上经过改良的品种。

  ④只有十几株莲雾树是我印象最深的。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但那种绿色是淡的,就着阳光,给人透明的感觉。这种土生土长的莲雾汁水虽少,嚼起来坚实香脆,别有风味。

  ⑤那十几株绿色莲雾树长得格外粗壮高大,柿子、荔枝树都比不上它,它大到小孩子可以躺在枝桠的杈上睡午觉。一串串累累的果实藏在树叶中,有时因颜色相同而难以发现。

  ⑥不知道绿色的莲雾何时在市场上消失,现在的莲雾都是淡红色的品种,肥胖多汁,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吃它,总觉得好像是水做成的,少了莲雾应该有的气味,尤其是雨季生长的红莲雾几乎是淡而无味的。每次看到红莲雾,我都想起一串串的绿色铃铛,还有在莲雾树上午睡的一段记忆。

  ⑦由于舅舅们并不是赖着那个果园维生,多年来,一直让它任意生长,收成的时候总会送一些给我们家,有时表兄弟上台北,也会带一袋来给我。因此尽管时空流转,我和果园好像还维持着一种情感的牵系,那种感情是难以表白的,它无可置疑地见证我们一些成长的痕迹。

  ⑧又一年,因为乡道的开辟,莲雾树几乎被砍光了,只留下最靠屋子的一株。外祖母的果园原本是没有路的,后来为探收方便,在两排莲雾树间开了一条脚踏车可以走的路,不久之后,摩托车来了,路又开宽一些,最后汽车来了,两排莲雾首先遭殃,现在单向的汽车道也不足了,最后一株莲雾因而不保。

  ⑨听说要砍那株莲雾树,方圆几里的人都跑去参观,因为它是附近仅存长绿色果实的莲雾,它的树龄五十几年,也是附近最老的果树了。砍倒一棵莲雾树在道路拓宽时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而言,却如同砍除了心中的一片果园。我知道,再也不能吃到那棵树结成的莲雾了。

  ⑩我的表兄弟,近年来因为纷纷离乡而星散了,家园已不复昔日规模,家前的果园自然日益缩小,现在剩下的,只是几株零散的荔枝、柿子了。

  ⑪最后一株莲雾树的砍除不只是情伤,也让我想起品种改良的一些问题。现在市场上的所有水果无不是经过品种的改良,我幼年的时候是如何也不能想象现在竟有那么大的荔枝、龙眼、枣子的,然而这些新的品种,有时候味道真是不如从前,翡翠莲雾是最好的例子。

  ⑫有一回我在市场上买到几条土生的小萝卜,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些打过荷尔蒙、施过大量农药与肥料,收成时还经过漂白的大萝卜,只是好看罢了,哪里有小萝卜结实呢,可惜我们生长的是一个快速膨胀的时代连水果青菜都不能避免膨胀,结果是,品种不断改良,田园风味逐渐丧失,有许多最适合台湾气候和环境的品种也因而灭绝,这是值得担忧的现象。

  ⑬外祖母手植的莲雾树不在了,我只好把它种在心中,在这个转变的时代,任何事物只有放在心中最保险。我把它种在心灵果园的一角,这样我可以随时采摘,并且时刻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生长过绿如翡翠的莲雾,是别的品种不能取代的。

  11.翡翠莲雾有哪些特点?(4分)

  1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那棵莲雾树倒下,脑中却浮起一幅图像——莲雾树应声倒下,满地青色的莲雾在阳光下乱滚。

  13.请分析倒数二、三两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6分)

  资*源%库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6分)

  甲

  资*源%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乙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总共

  B.委身为贾人妇 委身:托身,这里指女子出嫁

  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颜色:肤色

  D.受物之汶汶者乎 汶汶:玷辱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转徙于江湖间 圣人不凝滞于物

  B.歌以赠之 是以见放

  C.铮铮然有京都声 恬然自安

  D.渔父见而问之曰 渔父莞尔而笑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是《琵琶行》的序,用简短的文字,交代了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为下文作铺垫。

  B. 甲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琵琶行》的写作动机,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C.乙文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D.乙文第一段通过屈原的心理和外貌描写,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为下文写他的坚持理想、舍生取义作铺垫。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4分)

  ②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7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9.这首词开头“茅檐人静”等三句有什么作用?(4分)

  20.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1题。(3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21.孔子所说的择益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四、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棵果树生长在溪水旁边,阳光充足,一年只结一次果,岁岁年年,郁郁葱葱。后来,它听到了来自远方的讯息:一年可以结五次果。它突然觉得落伍了,于是一心要赶超,疯长枝条,但是再也没有结出果实,最后它疯了。

  这棵树的命运引起你哪些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诗歌除外);○4不得抄袭,不可套作。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试题解析】选 D:A中的“芜”读wú;B中的“索”应改为“锁”;C中的“陨”应改为“殒”。

  2.【试题解析】选A: A“其间”与“期间”都表示在某段时间里面或某个时期中间,但“其间”一词可以单独充当时间状语,而“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它的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B “反映”与“反应”都可表示外界对机体刺激而引起其活动或变化。但“反应”表被动,可做动词、名词,“反映”具有主动性,只做动词,根据句意,此处应为名词“反应”。C“侧目而视”形容又怕又恨地看着。D. 藏之名山: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3.【试题解析】选 C:A项成分残缺,缺少“建立”的宾语;B不合逻辑,应改成“防止…再发生”,D句式杂糅,“因为……,”或“……导致的”。

  4.【试题解析】选C:思路:有一种信念——这个信念——还要加上一点——在古代——发展到现代。

  5.【解析】答题符合行车文明安全的得1分,有修辞手法且合理的得1分,朗朗上口简明生动再得1分。例如:心头常记红绿灯, 文明交通伴我行

  路好, 车好, 文明最好; 快行, 慢行, 安全才行。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

  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

  6.【试题解析】这是一则寓言。简单的话语里隐藏了深刻的道理:人生,不在表面的浮华,而在生命的本质上。领悟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哲理内涵。“花”与“果”是跟“表象与实质”相对应的。示例:舍弃表面的浮华,追求生活的真谛。

  7.【试题解析】(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3)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4)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共9分)

  8.【试题解析】A(不是“每个器官都将平均得到水分”,而是“让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输送的养分”。)

  9.【试题解析】C(A. 人们用化学药品对付人体缺水以此来治疗疾病,最终有害无益。B. “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但“口不干”,并不就说明人体内水分充足,不需要补充水分。D.在体育课后,喝些可乐、雪碧对人体“解渴”无效果,甚至会有反作用。)

  10.【试题解析】(1)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2)身体出现了局部干旱,急需补充水,但人们却用化学药品对付这些缺水信号。(3)人们普遍认为“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进而推断只要“口不干”,就说明人体内水分充足。(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二)文学类阅读(共20分)

  11.【试题解析】颜色翠绿且透明、果实很瘦、形状像翡翠雕成的铃铛、坚实香脆。(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试题解析】1句采用了想象(联想/虚写)的手法,写出了莲雾树被砍倒、莲雾满地乱滚的画面;②以明媚的阳光反衬青色的莲雾满地乱滚的画面,表现了工程队砍树的残忍;(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试题解析】①内容上,二三两段由莲雾树被砍引出对水果和萝卜品种改良的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分)②主旨上,将新品种与老品种的味道进行对比,突出了原有品种的味道的纯正,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物的眷恋,同时也对品种改良的做法提出了含蓄的批评,丰富了文章的主题。(3分)③在结构上,也与前文翡翠莲雾的消失形成照应。(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4.【试题解析】①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眷恋,对外祖母等亲人的怀念,②对承载着人们美好情感的事物的消失的无奈,③对社会片面追求物质丰富而不断改良品种从而使田园风味逐渐丧失的现象感到担忧。(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5.【试题解析】选C:“颜色”在文中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脸色”。

  16.【试题解析】选 C:A项中“转徙于江湖间”的“于”解释为“在”,“圣人不凝滞于物”中“于”解释为“被”;B项中“歌以赠之”中的“以”解释为“用来”,“是以见放”中的“以”解释为“因为”;C项中“然”解释为“……样子”;D项中“渔父见而问之曰”中的“而”表承接,“渔父莞尔而笑”中“而”表修饰。

  17.【试题解析】选 D:第一段没有屈原的心理描写。

  18.【试题解析】1为此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赠送给她,全诗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2屈原说:“全世上全都污浊(或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19.【试题解析】(共4分)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1分),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氛围(1分),为杜鹃出场作铺垫(1分),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1分)

  20.【试题解析】(共3分)运用反衬手法(1分),好处是以莺燕的无声反衬出杜鹃啼声的悲切。(2分)

  21.【试题解析】孔子所说的择益友标准是正直(1分)、诚实(1分)和博学多闻(1分)。(言之成理即可)

  关于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近日,在接到朝阳区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连夜对区内的某酒店进行了秘密________,终于在该酒店客房内抓获涉毒吸毒人员宋某,缴获毒品大麻若干。

  (2)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__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3)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为遥远的冬天储备食物,以便在万物凋敝的冬季,同样可以丰衣足食。________,这就是蚂蚁的智慧。

  A.查访 涌动 未雨绸缪     B.察访 涌动 防患未然

  C.查访 萌动 防患未然     D.察访 萌动 未雨绸缪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以更广泛传播。

  B. 寨卡病毒目前在中南美洲继续蔓延,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一样,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引起的。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而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5月13日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去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71.9%左右,与历史数据相比并不落后。

  3. 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德行如同宝石一般,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更加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但也不尽然,诸如罗马大帝奥古斯都、英王爱德华四世等,他们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①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

  ②所以有许多人,他们容貌俊秀却一无所为

  ③美貌的人并不是完人

  ④因为过分追求外型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⑤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高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⑥不会把所有优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A.①⑥③④②⑤ B.⑤③①⑥②④

  C.①③②④⑥⑤ D.⑤①⑥④②③

  5.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媒体有良知,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

  呜呼!语称君子知命。所谓命,其果可知乎?贵贱穷亨,用舍进退,得失成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则推之于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谓知命者,知此而已。盖小人知在我,故常无所不为;君子知有命,故能无所屈。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至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皆推之有命,而不求苟合者也。

  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君讳讷,字朴翁。其气刚,其学古,其材敏。其为文抑扬感激,劲正豪迈,似其为人。少举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而止。君生于有宋百年全盛之际,儒学文章之士得用之时,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而独韬藏抑郁、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故世亦莫之知也,岂非知命之君子欤!余谓君非徒知命而不苟屈,亦自负其所有者,谓虽抑于一时,必将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

  君之既殁,富春孙莘老状其行以告于史,临川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然则君之不苟屈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其不在吾三人者邪?噫!余虽老且病,而言不文,其可不勉!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庐陵欧阳修序。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 困穷:贫穷

  B.其为文抑扬感激 感激:感动

  C.而独韬藏抑郁 抑郁:忧郁

  D.亦自负其所有者 自负:自恃

  7.下列“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

  A.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

  B.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

  C.少举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而止

  D.谓虽抑于一时,必将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川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全文,概括仲氏“伸于后世”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10~11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0.颔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别具匠心之处?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

  ⑴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⑵本图宦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⑶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⑷左丘失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⑸不在沉默中爆发,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m⑹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⑺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⑻人杰地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我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道分三岔,固原城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13.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

  王 蒙

  ①在全社会关心并期待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有可能出现很好的态势,产生无愧于伟大时代与悠久传统的文化瑰宝,也有可能稀里糊涂地、或抱着侥幸心理装模作样地打造文化的泡沫。

  ②什么是文化瑰宝?要看为我们的受众提供了什么样的路径、启迪、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对接;例如出现有可能彪炳史册的有真正的价值的著作与艺术成果;例如,从理论、科技、体制创新上解放整个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

  ③什么是文化泡沫?愈是缺少对于文化的想象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财务化、基建化、利益化。到处修建文化生态园、文化纪念园、文化名人园、文化基地、文化广场……其中有做得不错了的,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也确有以文化的名义占地盖楼贷款。我主张,各地应该对于已有的文化设施作一次检查清理,对于以文化之名行非文化之实的园馆基地广场公司,采取措施。

  ④再如,一方面对于已有的文化遗产不加爱惜,时有破坏,一方面任意捏造制造虚假古迹。这里有一种说法,将文化标识为一些符号,对于商标设计、旅游广告与简明普及某种在世界上不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可能管用,如弄点长城、天坛、熊猫、旗袍……就代表中国了,也不是坏事。但这毕竟是浅薄的认知,有时会成为对于中华文化的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的糊弄。

  ⑤更大的泡沫是走文化的过场,求活动的规模,却忽视了文化的灵魂。晚会举行了,歌舞演出了,著名艺人来了,“卖点”多了;然而没有思考,没有热情,没有爱憎,没有深度,没有教益,没有精神的营养,也没有感情的充盈与升华。这样的文化是空心文化,是无灵魂的苍白的文化,是文化的悲哀。

  ⑥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作为政府管理与文化政策,凡没有触犯法律的文化活动都是可以允许的,我们呼唤着的期待着的是文化瑰宝而不是文化泡沫,但我们绝对不能跟着泡沫闹轰。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文化是智慧,是历程,是生活,也是精神的梁柱。文化不是花言巧语与抒情朗诵。越是把常识范围内的道理说得无人能懂的,我们都不要相信。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为什么说“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文化泡沫。(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70分)资*源%库

  2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近日,在接到朝阳区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连夜对区内的某酒店进行了秘密________,终于在该酒店客房内抓获涉毒吸毒人员宋某,缴获毒品大麻若干。

  (2)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__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3)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为遥远的冬天储备食物,以便在万物凋敝的冬季,同样可以丰衣足食。________,这就是蚂蚁的智慧。

  A.查访 涌动 未雨绸缪     B.察访 涌动 防患未然

  C.查访 萌动 防患未然     D.察访 萌动 未雨绸缪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魅力在于舞台表演,在于独特而美妙的唱腔和优雅而宛转的演唱,并因演唱而得以更广泛传播。

  B. 寨卡病毒目前在中南美洲继续蔓延,寨卡病毒与登革病毒一样,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给人引起的。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而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5月13日发布的“教育蓝皮书”显示,去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71.9%左右,与历史数据相比并不落后。

  【答案】C

  3. 下列诗句与“落木云连秋水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青山聊因美酒横 B.晚花幽艳敌春阳

  C.乱山烟入夕阳桥 D.闲花落地听无声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德行如同宝石一般,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更加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但也不尽然,诸如罗马大帝奥古斯都、英王爱德华四世等,他们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①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

  ②所以有许多人,他们容貌俊秀却一无所为

  ③美貌的人并不是完人

  ④因为过分追求外型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⑤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高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⑥不会把所有优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A.①⑥③④②⑤ B.⑤③①⑥②④

  C.①③②④⑥⑤ D.⑤①⑥④②③

  【答案】B

  5.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一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媒体有良知,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

  呜呼!语称君子知命。所谓命,其果可知乎?贵贱穷亨,用舍进退,得失成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而皆不知其所以然者,则推之于天,曰有命。夫君子所谓知命者,知此而已。盖小人知在我,故常无所不为;君子知有命,故能无所屈。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至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皆推之有命,而不求苟合者也。

  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君讳讷,字朴翁。其气刚,其学古,其材敏。其为文抑扬感激,劲正豪迈,似其为人。少举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而止。君生于有宋百年全盛之际,儒学文章之士得用之时,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而独韬藏抑郁、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故世亦莫之知也,岂非知命之君子欤!余谓君非徒知命而不苟屈,亦自负其所有者,谓虽抑于一时,必将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

  君之既殁,富春孙莘老状其行以告于史,临川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然则君之不苟屈于一时,而有待于后世者,其不在吾三人者邪?噫!余虽老且病,而言不文,其可不勉!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庐陵欧阳修序。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老死困穷而不悔者 困穷:贫穷

  B.其为文抑扬感激 感激:感动

  C.而独韬藏抑郁 抑郁:忧郁

  D.亦自负其所有者 自负:自恃

  6.D

  7.下列“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其有幸有不幸,或当然而不然

  A.凡士之有材而不用于世,有善而不知于人

  B.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

  C.少举进士,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而止

  D.谓虽抑于一时,必将伸于后世而不可掩也

  7.A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宜其驰骋上下,发挥其所畜,振耀于当世。(4分)

  (2)临川王介甫铭之石以藏诸幽,而余又序其集以行于世。(4分)

  8.(1)本该纵横自如,发挥自己积聚的才德,在当世扬名。(4分。每小句1分,大意通顺1分)

  (2)临川王介甫把他的事迹刻在石上,埋藏在墓中,而我又为他的文集作序,来让它在世间流传。(4分。“铭之石”“藏诸幽”“序其集”“行于世”各1分)

  9.结合全文,概括仲氏“伸于后世”的原因。(4分)

  9.仲氏知命不苟屈,胸有才学;时人为他播扬。(4分,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10~11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10.颔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别具匠心之处?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1分),“河桥不相送”,别离固已难堪,又因病不能相送,更增添一种遗憾之情(2分);“江树远含情”,友人远去,唯江边垂柳,临风依依,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2分)。

  11.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具体分析。(6分)

  答案:因离别知己而怅惘;为故人被贬而感伤;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

  ⑴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⑵本图宦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⑶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⑷左丘失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⑸不在沉默中爆发,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⑹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⑺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⑻人杰地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⑴形影相吊⑵不矜名节⑶晓来谁染霜林醉⑷厥有《国语》

  ⑸就在沉默中灭亡⑹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⑺落霞与孤鹜齐飞⑻徐孺下陈蕃之榻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我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道分三岔,固原城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13.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14.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15.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4分)

  16.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13. (4分)①道路崎岖;②山势雄伟;③植被茂盛;④质朴、刚强。(每点1分)

  14.(6分)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1分),按由下到上顺序(1分),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1分),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2分),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1分)。

  15. (4分)运用细节描写,说明背炭农民给“我”的印象之深(1分);插叙相遇之事,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行文思路(1分);承上启下,既与上文“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等议论抒情相呼应(1分),又为下文作者“感谢六盘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分)。

  16. (6分)①六盘山唤醒了作者心中已经淡忘了的美好印象;②六盘山让作者思考过往的人生历程;③六盘山让作者汲取了前行的力量;④六盘山启示作者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⑤六盘山激发了作者的寻根意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

  王 蒙

  ①在全社会关心并期待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有可能出现很好的态势,产生无愧于伟大时代与悠久传统的文化瑰宝,也有可能稀里糊涂地、或抱着侥幸心理装模作样地打造文化的泡沫。

  ②什么是文化瑰宝?要看为我们的受众提供了什么样的路径、启迪、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对接;例如出现有可能彪炳史册的有真正的价值的著作与艺术成果;例如,从理论、科技、体制创新上解放整个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

  ③什么是文化泡沫?愈是缺少对于文化的想象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财务化、基建化、利益化。到处修建文化生态园、文化纪念园、文化名人园、文化基地、文化广场……其中有做得不错了的,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也确有以文化的名义占地盖楼贷款。我主张,各地应该对于已有的文化设施作一次检查清理,对于以文化之名行非文化之实的园馆基地广场公司,采取措施。

  ④再如,一方面对于已有的文化遗产不加爱惜,时有破坏,一方面任意捏造制造虚假古迹。这里有一种说法,将文化标识为一些符号,对于商标设计、旅游广告与简明普及某种在世界上不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可能管用,如弄点长城、天坛、熊猫、旗袍……就代表中国了,也不是坏事。但这毕竟是浅薄的认知,有时会成为对于中华文化的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的糊弄。

  ⑤更大的泡沫是走文化的过场,求活动的规模,却忽视了文化的灵魂。晚会举行了,歌舞演出了,著名艺人来了,“卖点”多了;然而没有思考,没有热情,没有爱憎,没有深度,没有教益,没有精神的营养,也没有感情的充盈与升华。这样的文化是空心文化,是无灵魂的苍白的文化,是文化的悲哀。

  ⑥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作为政府管理与文化政策,凡没有触犯法律的文化活动都是可以允许的,我们呼唤着的期待着的是文化瑰宝而不是文化泡沫,但我们绝对不能跟着泡沫闹轰。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文化是智慧,是历程,是生活,也是精神的梁柱。文化不是花言巧语与抒情朗诵。越是把常识范围内的道理说得无人能懂的,我们都不要相信。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作者为什么说“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6分)

  19.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文化泡沫。(6分)

  17.(6分)首先,指出在当前期待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既可能会产生瑰宝也可能出现泡沫。接着,举例阐述什么是“文化瑰宝”和“文化泡沫”。最后,通过对比,提出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每点2分)

  18.(6分)①修建主题文化公园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但有些地方却将其利益化;②将已有文化遗产符号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但肆意破坏甚至虚构古迹却使文化走向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③举行文化活动可以使民众获得教益,增加精神营养,而走过场,求规模,却忽视文化的灵魂。(每点2分)

  19.(6分)①对以文化之名而行非文化之实的园馆建设加以规范;②保护已有文化遗产,对故意破坏甚至虚构古迹的情形加强管理;③反对走过场、求规模的文化活动,追求有智慧、有灵魂的文化。(每点2分)

  七、写作(70分)

  2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二学年语文上期中联考试卷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分)

  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焚膏继晷(guǐ) 佶屈聱牙(jié) 鞭辟入理 魂牵梦萦

  B.封妻荫子(yìn) 风光旖旎(nǐ) 变本加利 饥肠漉漉

  C.混淆视听(hǔn) 不蔓不枝(màn) 草长莺飞 锋芒必露

  D.寡廉鲜耻(xiǎn) 既往不咎(jiù) 积铢累寸 粗制滥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在学术研讨会上,小王同学说:“我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用掌声欢迎李教授狗尾续貂。”

  B.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不足为训,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C.他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看见别人工作不认真,就如骨鲠在喉,非要批评劝诫一番,才觉得心里好受一些。

  D.由于一味赶工期,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最终造成墙体坍塌的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3.下列各 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近代以来中国爆发了多次革命运动,其斗争之坚决,牺牲之英勇,真是可歌可泣,彪炳千秋。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过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C.1915年夏,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野心暴露无遗,连一度追随他的梁启超也与他分道扬镳了。

  D.他衣着寒酸,还不修边幅:鞋子破了也不知道补一补,有时,连两只袜子的颜色都不一样。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是故圣益圣(更加) B.若甚怜焉(怜悯)

  C.无贵无贱(无论) D.字而幼孩(养育)

  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孔子师郯子 B.早实以蕃

  吾从而师之 不 抑耗其实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病偻,隆然伏行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故病且怠

  6.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已去而复顾(连词,表顺承)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

  C.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 D.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副词,暂且)

  7.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奉宣室以何年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传其事以为官戒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余嘉其能行古道

  他植者则不然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理,非吾业也 B.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三、默写(每空0.5分,共14分)

  9.在横线上默写原文。

  (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

  (2)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3) ,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兴来每独往, 。(王维《终南别业》)

  (5) ,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其一)》)

  (6)孰知不向边庭苦, 。(王维《少年行(其二)》)

  (7)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8)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9)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0)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1)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2)三十功名尘与土, 。(岳飞《满江红》)

  (13)春如旧,人空瘦, 。(陆游《钗头凤》)

  (14) ,只有香如故。(陆游 《卜算子》)

  (15)雄州雾列, 。(王勃《滕王阁序》)

  (16)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19)古人常常借酒抒怀。李清照在《声声慢》中,“ , , ”感叹淡酒无味,难敌冷风浸骨;范仲淹在《苏幕遮》中“ , ”借酒排遣相思,反而更增其相思之苦。

  (20)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后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第Ⅱ卷(50分)

  四、课外文言文(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②为尚书,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士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③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①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②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节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注】①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受封汾阳王,权柄隆重。

  ②王子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 ③白孝德:邠宁节度使,段太尉上司。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寓军邠州 军:驻扎

  B. 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C. 植市门外      植:竖立

  D. 无伤也    伤:妨害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子晞为尚书 B. 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今尚书恣卒为暴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愿奉军以从 D. 且大乱,若何

  又以刃刺酒翁 太尉笑且入

  12.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B.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向节度使府报告,表示愿意为他出谋 划策

  C. 晞一营大噪,尽甲

  郭晞全军营都躁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

  D.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郭晞喝令牵马者出去,不到第二天不能回来

  13.分别概括①②处人物形象特点。(4分)

  14.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5分)

  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也(陆九渊《杂说》)

  五、古诗词鉴赏(共10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5—17题。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有皱褶的纱。

  15.“玉楼春”,也作“木兰花”,是本词的 。(1分)

  16.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下片所言何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17.“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为人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5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权利的傲慢

  王开岭

  ①耶路撒冷有一间名叫“芬克斯”的酒吧,面积仅30平方米,却连续多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酒吧老板是个犹太人,罗斯恰尔斯。一天,正在中东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来到耶路撒冷,公务结束后,基辛格博士突然想光顾一下酒吧,朋友推荐了“芬克斯”。

  ②博士决定亲自打电话预约,自报家门后,他以商量的口吻说:“我有10个陪同,届时将一同前往,能否谢绝其他顾客呢?”按说,出于安全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这样的政要造访,对一家商户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幸事。谁知老板不识抬举,他接受了预约,但对国务卿的附加要求却不接受:“您能垂幸本店,我深感荣耀,但因您的缘故而将他人拒之门外,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博士几乎怀疑耳朵听错了,气冲冲挂了电话。

  ③第二天傍晚,“芬克斯”的电话又响了,博士语气柔和了许多,对昨天的失礼致歉后说,这次只带三个同伴,只订一桌,且不必谢绝其他客人。

  ④“非常感谢您的诚意,但还是无法满足您。”

  ⑤“为什么?”博士惊愕得要跳起来。

  ⑥“对不起先生,明天是礼拜六,本店例休。”

  ⑦“但,我后天就要离开了,您能否破一次例呢?”

  ⑧“作为犹太人后裔,您该知道,礼拜六是个神圣的日子,礼拜六营业,是对神的亵渎。”

  ⑨博士闻后,默默将电话挂上。

  ⑩读完这则故事,我默然良久,为那栋叫“芬克斯”的小屋怦然心动。我想,基辛格博士是不会轻易忘掉这件事的。

  ⑪这样的事既令人沮丧,也令人鼓舞。人人生而平等,人最重要的权利即拒绝权力的权利……博士从这位傲慢店主身上领教到的“公民”涵义,从一份商家纪律中感受到的“尊严”与“权利”,比那些镌刻在纪念碑、印在白皮书上的,显然更深刻,更有分量。

  ⑫权利,面对权力,应该是“傲慢”的。

  ⑬后来,我竟莫名地打量起它的真实性来,会有这等“傲慢”发生吗?

  ⑭很快我明白了,疑心完全是“以己推人”的结果。是对自己和周围不信任的结果。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中深陷太久的结果。无论地理还是灵魂,耶路撒冷,都太遥远了,像一抹神话。

  ⑮一件小事,仔细品味却那样陌生,那般难以企及。从开始到完成,它需要一个人“公民”意识的长期储备,需要一种对尊严和规则牢固的持有决心,需要一个允许这种人、这种性格、这种人生——安全、自由、稳定生长的环境……

  ⑯坦率地说,我对这等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抱信心。即使这个故事让我倍受激励,假如我有一间“芬克斯”,便能重复那样的“傲慢”吗?或许我陡然想对权力说不,但该念头是否顽固到“不顾世情”“不计弹性”的地步,是否有足够的决绝以抵御惯性的纠缠——而绝无事后的忐忑和反悔?我真是一点信心没有。

  ⑰我是我环境的产物。我的一切表现都是受环境和经 验支配的,我实在拿不出有别于他人的“异样” 。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讲述了基辛格博士两次预订“芬克斯”遭拒的经历,写出了遭拒后基辛格的生气、惊愕和无奈,也引出了作者对“公民”内涵的思考。

  B.“芬克斯”店主拒绝为基辛格服务体现了“公民”意识,这种意识让作者感受到“尊严”与“权利”的分量。

  C.因为“我”是环境的产物,“我”对自己周围的环境缺乏信任,所以尽管“芬克斯”店主的故事激励了“我”,但“我”最终也不相信其真实性。

  D.初读题目,“权利的傲慢”中“傲慢”二字似有贬义,但通读全文之后,我们发现“傲慢”却包含着对尊严与规则的维护,别有深意。

  19.作者在文章中对“芬克斯事件”有感受,有追问,有反思,并分条简要概括作者的思考过程。(6分)

  20.对“芬克斯事件”的态度,每个人是不同的:可以是“我向往,但我不是”;也可以是“我不是,于是我不再向往”;还可以是“我向往,并为之努力”。你更倾向哪一种?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由。不少于200字。(10分)

  七、抄写(共3分)

  21.请将下面的文字抄写一遍。(3分)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第Ⅲ卷(50分)

  八、写作(共50分)

  22.孟子说:“贫贱不能移。”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勃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梁启超则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可以指物质上的匮乏;也可以指事物发展到极致时的状态;还可以指生命中的困境……

  面对“穷”,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高二上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分)

  1.D(A佶jí,鞭辟入里;B变本加厉,饥肠辘辘;C混hùn,锋芒毕露)

  2.C(A谦敬错位;B理解错误,不足为训意思是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D望文生义,祸起萧墙意思是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3.B(差:尚,略,还;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讲的是一件事情有很多不足,只能勉强令人接受。)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0分)

  4.B(爱)

  5.A(A意动用法,以…为师;B结果实,果实;C糊涂,疑惑;D患病,困苦)

  6.D(副词,尚且)

  7. C(A取独,助词“的”;B在……时间,把;C表转折;D代李蟠,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8.C(例句状语后置;A判断;B定语后置;C状语后置;D宾语前置)

  三、默写(每空0.5分,共14分)

  9.(1)雪尽马蹄轻 (2)竹喧归浣女

  (3)山中习静观朝槿 (4)胜事空自知

  (5)相逢意气为君饮 (6)纵死犹闻侠骨香

  (7)燕然未勒归无计 (8)今宵酒醒何处

  (9)两情若是久长时 (10)云中谁寄锦书来

  (11)莫道不销魂 (12)八十里路云和月

  (13)泪痕红浥鲛绡透 (14)零落成泥碾作尘

  (15)俊采星驰 (16)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

  (1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9)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0)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四、课外文言文(共18分)

  10.B已:阻止。

  11. B“则”均为连词,且意义相同,就。

  A“为”均是动词,但意义不同,其一是担任;其二是制造。

  C“以”其一是连词,表修饰;其二是介词,表用。

  D.“且”用法和意义均不同。其一是副词,将要;其二是连词,并且。

  12.D主语有误,主语应为段太尉;去,离开。

  13.①段太尉有勇有谋(2分,只答一点给1分)

  ②郭晞处事谨慎,知过则改(2分,只答一点给1分)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的儿子郭晞担任尚书之职,暂时驻军在邠州,纵容士兵违纪枉法。有些士卒用贿赂手段使自己有军队的名号,恣意妄为,官吏都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白孝德,表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说:“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使得天子的边防被扰乱。假如你任命我为都虞候,我就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便听从了段太尉的请求。

  段太尉担任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酿酒的技工,砸坏酒器,使酒流进河沟中。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了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我带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使其流传。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变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 ”话没有说完,郭晞拜了两拜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郭晞回头呵斥手下士兵说:“全都卸去武装,解散回到自己的队伍里去,谁敢闹事,格杀勿论!”段太尉说:“我还未吃晚饭,请为我代办点简单的食物。”吃完后,又说:“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想留宿在您营中。”段太尉命令牵马的人回去,次日清早再来。于是段太尉就睡在营中。郭晞连衣服也不脱,命警卫敲打着梆子保卫段太尉。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到白孝德那儿,郭睎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14.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也(陆九渊《杂说》)

  五、古诗词鉴赏(共10分)

  15.词牌(或:词牌子、词牌名)。【评分标准】回答“题目”、“标题”者不给分。

  16.①对无常、短促之生命的遗憾。②对欢愉、美好之春光的留恋。【评分标准】每点2分。

  17.指出“闹”字用得绝妙。(1分)对词句阐述(1分)以拟人(或通感)手法,(1分)灵动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1分)饱含了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1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19分)

  18.C

  19.答题要点:感受是怦然心动、令人鼓舞,1分,原因是体现了公民的深刻内涵,1分;怀疑其真实性,1分,原因:以己推人,对自己和周围的不抱信心,1分;对怀疑的追问及思考,反思我们的文化和制度,2分;不分条直接扣3分。

  20.略

  七、抄写(3分)

  21.略

  八、作文(50分)


上册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相关文章:

1.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2.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4.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5.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415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