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

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

  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已经开始了,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一:《文化生活》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极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有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费一事形态的部分.

  2、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有了人类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士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5、 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6、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7、 文化对个人的作用:①丰富精神世界②增强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

  ① 含义:文化多样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 价值: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文化是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里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③ 对待:(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繁荣;(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视线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 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 文化传播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

  3、 文化的继承:①基本形式: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重要标志);传统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传统思想(重要组成部分)②特征:继承性、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③作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④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⑤继承与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连个方面(对待继承的态度: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4、 文化创新

  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② 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 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立足于社会实践(根本)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他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 民族精神:①是什么:中华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为什么: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③怎么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1、 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2、 Zz怎样发展大众文化: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

  35、 文化建设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6、 发展先进文化:①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怎样: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知道地位;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是什么: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②为什么: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及那身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怎样: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8、 思想道德建设:①是什么: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是哦的思想道德目标.②为什么: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仅仅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③怎么样: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没的相承接.

  9、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只是文化修养.

  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二:《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一)唯物论(5个)

  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只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19个)

  1、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地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具体见课文P57)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有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割裂物质和运动二者联系的两种错误观点.

  6、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趋势)

  【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9、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发展状态)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心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0、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表现在: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分吹”.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同时,它们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我们必须把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事物的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5、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的主要方面和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详见课文P73)

  *17、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十分重视内因,对外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18、辩证否定观原理 [New]

  【原理内容】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者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后者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三)认识论(3个)

  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也属于唯物论)(见上页唯物论部分)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把已有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学习科学理论,形在正确的认识.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详见课本P48~49)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多次才能完成;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运动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社会历史观(2个)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形成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人生观、价值观(4个)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还可以参考课文P102)

  3、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后两句还可以表述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等等.详见课文P105~106)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 4、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看过"高二政治一轮总复习知识要点 "的还看了:

1.高二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2.高二政治期末复习重点

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140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