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公式(2)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公式(2)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公式

  17.主次方面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在认识或评价某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但是一个方面是主要的。比如: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利大于弊;总的来说等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强调次要方面。

设问角度

答案组合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

11——17(看材料)

从对立统一角度,分析二者关系

1.原理11

2.分析如何对立

3.分析如何统一

4.总结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角度

原理161)(2)(3)或者原理171)(2)(3)(看材料)

运用主次矛盾的角度

原理161+2)分析+3)分析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

原理171+2)分析+3)分析

从矛盾特殊性角度(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2.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矛盾双方)各有其他点(看材料)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特殊性

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

1.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趋势

2.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四)创新

  18.辩证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保留合理因素,增添新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因素。(3)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出,自主创新等

  如辩证否定观作为答案要点之一,该原理可简化成:简化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19.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扬弃、在什么的基础上推出,自主创新等

  20.创新的作用:(说明为何创新以及体现了创新的什么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设问角度

答案组合

从创新的角度

18+19+20+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

181+2+3

  四、历史唯物论(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8个)关键词:社会存在(意识)人民群众 社会基本矛盾 改革 价值观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客观的事件,才有了与之相应的社会思想;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件发生了变化,社会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很多新的网络用语的出现,“楼脆脆”“欺实马”等流行语。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双重性)——在某种社会思想的指导下,社会发生了客观的变化。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要求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动力)——改革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改革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改革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5.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强调价值观带来的结果,如科学发展观,生态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人生观

  6.要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1)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作出的(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③必须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实现人生的价值,

  8.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

设问角度

答案组合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8(看材料)

从价值观的角度(体现的道理或启示)

5——7

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角度

6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或对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7

  拓展知识:哲学主观题注意事项

  一、审题

  审范围:——答题范围

  1唯物论(探索世界):物质 意识 规律 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追求真理):实践 认识 真理

  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意识)人民群众 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 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审设问方式: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哲学道理=哲学观点=哲学原理。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

  (2)哲学启示=措施=建议=如何做=怎样做。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

  (3)为什么=原因=理由=必要性=意义。答案结构:原理+方法+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

  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要在材料中找原理(学会抓关键句,抓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万一不行,利用板块记忆的方式进行罗列,最接近的用上。

  三、学会抓关键词: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四、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

  ⑤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

  ⑥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看过"高二政治哲学答题公式 "的还看了:

1.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模板 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框架

2.高二政治哲学答题技巧

3.政治考试中需要注意的答题技巧

140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