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12月月考测试试卷

高二政治12月月考测试试卷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高二政治12月月考测试试卷

  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在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政治12月月考测试试卷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12月月考测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答案填到卡上。)

  1.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依赖于存在

  C.思维决定存在 D.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3.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万物皆备于我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②→①→④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③→②→④

  4.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C.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上述观点属于

  ①唯物主义  ②唯心主义  ③可知论  ④不可知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7.有人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机械唯物主义

  A.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8.新修改的党章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

  A.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9.在哲学讨论课上, 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C.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0.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

  11.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

  12.在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 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错误的是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意识活动有利于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1920年,有人在一个狼群中发现了两个女童,她们怕水、火和光,每晚都像狼一样引颈长嚎,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科学研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狼孩”现象佐证了

  A.意识是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C.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生活能力都是能改变的

  D.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

  14.伦敦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Wenlock),吉祥物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为原型。在吉祥物的头上还有黄灯标志,据称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它的大眼睛事实上还有照相功能,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由此可见

  A.艺术创造来源于人的主 观想象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15.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16.2013年6月11日,执行我国交会对接任务收官之战任务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精准操控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这体现了

  A.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D.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7.“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手控交会 对接取得圆满成功。两个飞行器要以比子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完成无缝对接,难度好比百米之外“穿针引线”。这直接体现了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能动性 C.社会性 D.历史性

  18.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过程就像一场永无止境、勇攀高峰的接力赛。在探索太空的一步步的成功中,我国的太空探索之路必将迎来最终的成功。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③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人类能够穷尽宇宙间的一切奥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9.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①实践决定认识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0.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身

  ④真理来源于大胆假设和科学实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2.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的观点错误在于

  A.否认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不懂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往复 D.不懂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实践

  23.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4.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真理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5.无论是史籍还是官方文件都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这说明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26.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l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

  ①承认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④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A.③ 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8.在神十的空中课堂上,宇航员把在地球上司空见怪的物理现象和经过验证的物理实验摆到了失重的太空中进行演示,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出现了地面上难以见到的景观。这生动的一课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D.实践目的是获得正确认识

  29.下列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又体现了发展观的是

  ①飞 矢不动     ②一箭双雕

  ③吐故纳新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是因为

  A.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符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新事物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总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危害健康。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从2012年3月15日起,食盐碘含量将不再“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型的制造行业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由于我国宏观措施得力,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优势依然存在,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 变。这一分析体现的最恰当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3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以下对“扬弃”理解正确的是

  A.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B.既肯定积极因素又否定消极因素

  C.要么克服一切要么保留一切 D.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

  34.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赛跑还是赛车,在直道上是很难甩开对手的,只有在跑

  道的弯道区才能容易超越对手。这启示我们

  A.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发展要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

  C.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实现了质变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5.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

  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 ,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6.材料1: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2: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 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高二政治12月月考测试相关文章:

1.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3.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4.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5.高二下册政治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2)

6.2016高二上学期政治单元测试题

7.高二物理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8.高二政治必修三月考题

2029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