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2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2)

高2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2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14、钱学森先生曾在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理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地之心也

  16.“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8.国库也叫做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 )

  A.唯意志主义的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主观自生的 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19.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20.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1.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欲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2.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  )

  ①人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

  ①获得真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村工作思路,凝聚支持“三农”力量,奋力夺取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新胜利。会议提“三感”说明:(  )

  A.要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要做到按规律办事

  C.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要重视量的积累

  二、非选择题

  26、(16分)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成功。

  材料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论上成熟对发展党的事业有何重要作用。(8分)

  (2)联系材料二、材料三,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8分)

  27、(16分)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CPI 4.9% 4.9% 5.4% 5.3% 5.5% 6.4%

  注:通货膨胀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如果CPI涨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走势图

  材料三:2011年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2个,持平的城市有14个。与5月份相比,6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6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5%,涨幅比5月份缩小的城市有24个。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简要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4分)

  (2)有同学从材料二得出如下结论:既然货币政策不断调整,说明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请结合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评析该观点。(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第(1)问、第(2)问,概述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不断上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法论启示。(6分)

  28、(18分)中国科协曾经就中国公众对未知现象等有关问题的看法进行抽样检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为18岁至69岁成年人。课题组负责人特别指出: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俫了一些笃信者。

  (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从哲学上看,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分)

  (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6分)

  (3)有人认为: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谈谈你的看法。(10分)

  高2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B 6、A 7、C 8、C 9、C

  10、C 11、B 12、C 13、D 14、A 15、C 16-20 BDBAD 21-25 BBABC

  26、(16分)(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科学地确定奋斗目标以及制定实现目标的长远规划。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抓住工作中心,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定并实现党的宏伟蓝图。③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理论成熟有利于我们党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8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理论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不断被检验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实践,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8分)

  27、(16分)(1)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家相应调整了货币政策,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了房价回落或涨幅缩小,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分)

  (2)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家调整货币政策,这说明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但不能由此得出“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的结论,因为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但人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人们能够推翻的是那些实践检验的错误的认识。(6分)

  (3)①根据客观经济形势不断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我国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启示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分)

  28、(18分)(1)存在。这些迷信现象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2分)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它容易使人们犯主观主义错误,使人不思进取,有时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会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发展是一种反动,最终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应坚信物质决定意识,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6分)

  (3)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因此,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或者是否强调精神文明。②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③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作用和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文明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本原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因此,题中的观点片面。(10分)
看了“高2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的人还看了:

1.高二政治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

2.2015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2)

3.2016政治时事试题及答案(2)

4.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

5.高二政治期中试题附答案(2)

6.高二政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二单元(2)

7.政治必修一第2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27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