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地理 > 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

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

  高中地理内容多数需要背诵,这是文科科目的共通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一)

  1.水圈:

  地球上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2.水体的类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陆地水: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陆地淡水:冰川是主体。

  3.水体之间的关系:

  从水的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4.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5.水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大气降水。降雨历时长,强度不大,地形平缓,植被良好的情况,对地下水补给最有利。

  ②河湖水补给。河湖水位高于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两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3)地下水的问题与保护

  ①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科学管理

  ②过量开采——地下漏斗区,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及时人工回灌。

  ③保护自流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

  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二)

  1.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我国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大型工程主要有: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2)区域间不流动

  (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我国的资源状况:

  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较低;地区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4.我国主要常规能源的地区分布:

  水能: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

  煤炭:大别山一秦岭一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约占6%,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 3%江南九省仅占1. 6%

  天然气: 陆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 2%和39.0%.

  5.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西部的资源优势与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相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高中地理背诵知识点简结(三)

  地质灾害-火山

  (1)类型:

  ①活火山: 案例:富士山、维苏威火山、夏威夷的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②死火山: 大同死活山群,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③休眠火山: 白头山天池(吉林)、五大莲池(黑)。

  (2)分布规律: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海底

  (3)我国分布: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

  地质灾害-泥石流

  (1)泥石流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爆发泥石流。

  (2)分布规律: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不良、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3)我国分布地区: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同一地域地质灾害成因上有关联性。案例:川、滇、黔接壤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案例:地震→地裂,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案例:植被的破坏,使径流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频发;人类大规模工程,造成滑坡等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4)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3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