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

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题

时间: 诗盈0 分享

  我们写历史的客观题的时候要记得分点写会跟容易拿分哦,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份高三历史,仅供大家参考

  高三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礼即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的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差异,不得僭越;乐是指通伦理,和天地,养万物,化异同,成天下。由此可见,礼乐制度旨在

  A.强化血缘伦理 B.宣扬天下共主

  C.稳定社会秩序 D.提倡以德治国

  3.右图为秦始皇陵墓出土的秦权。目前国内北至内蒙古奈曼旗(燕国故地),南至江苏盱

  眙(楚国故地),东至山东邹城(齐国故地),西至甘肃秦安(秦国故地),出土了大量的秦权、秦量(秦朝统一铸造的衡器、量器),其上均刻有皇帝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文物表明秦朝政府致力于

  A.加强对各地的有效管辖

  B.防范六国旧贵族的反抗

  C.保证改革政策贯彻落实

  D.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4.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方的世家大族被迫迁徙。到新的地方后,还要表明其本系某地方的某姓。世家大族此举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门第高低决定社会地位

  C.族群势力成为安全依靠 D.地域文化影响群体交流

  5.表1唐朝各个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地域分布统计

  表1统计数字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政策有所松动 B.北方农业发展比较稳定

  C.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降低 D.农业生产格局发生变化

  6.宋朝时,佃户租种地主的土地,都需要缔结契约,契约一般都分画疆畎,写明田主、租田人和见知人,并规定地租的数量、交纳形式,以及租佃的期限等。租佃契约制的施行反映出当时

  A.农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 B.生产者积极性受到重视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7.宋元明时期,浙江金华浦江县的郑氏家族影响巨大。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明建文帝还为其亲自题写“孝义家”匾额。元末农民军进入浦江县,都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B.农村社会关系趋于和睦稳定

  C.下层人民斗争手段趋向理性 D.社会秩序依赖世家大族维持

  8.明成祖朱棣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不得结交地方官员。这一规定有利于

  A.建立权力制约机制 B.保证吏治清正廉洁

  C.维护皇室独尊地位 D.保持中央政令畅通

  9.鸦片战争后,出于策略需要,领事裁判权这项侵略要求在英国对华总战略中并未列入首要的解决目标。但清朝官员率先提出主动出让,目的是想尽快摆脱涉外纠纷的麻烦,于是有了“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的条文。这一事件表明清政府

  A.没有突破闭关锁国束缚 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 D.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10.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

  A.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 B.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

  C.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D.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

  11.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武昌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上海打出了五色旗;广东出现了井字旗、青天白日旗;杭州一带打出的是白旗。这表明

  A.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B.革命党人内部政见纷杂

  C.封建官僚借机投机革命 D.思想领域出现活跃景象

  12.1925年,李大钊在《农民与土地》一文中指出:社会的变革,若不动员工人、农民这些社会实践的主体力量,是无法完成的。中国庞大的农民群体一旦组织起来,为革命奋斗,那革命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这表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A.试图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探寻社会变革道路

  B.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理论探索已经趋于成熟

  D.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

  13.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A.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14.1978年,广东清远为克服工业效益低下的状况,率先在国营企业中试点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立即取得显著成效。到1981年底,“清远经验”迅速由广东推向全国。这一现象客观上表明

  A.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条件己经具备 B.思想路线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

  C.分配体制改革揭开了经济改革的序幕 D.体制改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15.在古代雅典,500人会议负责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相当于政府。五百人会议常设机构是五十人团,由五百人会议成员分组轮流执行,抽签决定任职次序,不得连任,相当于一届政府。每届任期35至36天,一年正好有10届政府。这样的运作方式

  A.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B.保证了官员的清正廉洁

  C.有利于提升决策透明度 D.最大限度体现人民主权

  16.今天广泛应用的许多法律专业术语,诸如“权利主体”“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权”“继承权”“监护”“契约”“借贷”“合伙”“租赁”等,在古罗马社会已广泛使用。这表明古罗马法律

  A.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B.与商业发展相适应

  C.已相当成熟和完善 D.成为近代立法蓝本

  17.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A.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D.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18.据统计,1700-1750年,英国国内产业增长7%,出口产业增长了76%;1750—1770年,二者又分别增长了7%和80%。经济的发展

  A.奠定了英国的世界工场地位 B.呼唤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

  C.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D.开启了农业资本主义化进程

  19.1885年英国首相哈弥尔顿提出所谓的“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必须等于仅次于英国的两个强国的海军之和。1900年前后,英国又将“两强标准”转化为“智权第一、海权第二”。这表明英国

  A.力图应对大国崛起的新态势 B.海权海洋意识发生根本性变化

  C.试图成为科技革命的领头羊 D.致力加强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

  20.20世纪20年代,“先享受,后付款”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广告的通用口号。1925年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达48.75亿美元,并在以后各年中继续增加,直至货物的15%都以分期付款方式售出。新型消费伦理

  A.奠定了美国经济繁荣的基础 B.导致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促进企业大力革新生产技术 D.给经济的健康运行埋下隐患

  21.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规定国民收入增加102%,实际只增加60%;农业产值应增加50%,实际下降14%;煤炭、钢铁、石油、电力、拖拉机、汽车也没有完成计划。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落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B.工业优先战略存在严重弊端

  C.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左的倾向 D.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制约

  22.表2美国总统的立法成功率

  表2的统计数字说明

  A.民主党人长期控制国会 B.权力制衡影响行政效率

  C.党派权力斗争日趋激烈 D.立法程序更加严谨完善

  23.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指着CED(将欧洲防务纳入北约领导的协议)对代表法国的玛丽安说:“要么你就买这个玩具,要么你就什么都没有”。这幅漫画

  A.表达了法国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

  B.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表现了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的意图

  D.表明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4.20世纪70、80年代,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往往处于少数甚至是完全孤立的地位。以1982年为例,联大共通过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唯有美国投了反对票;8个决议案,只有以色列同美国在一起。这表明

  A.区域集团化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被打破

  C.经济全球化促进政治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了霸权政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外国语与汉语之间互相借词使用,由来已久,成为印证历史发展的缩影。

  材料一

  秦朝到明代中期,进入英语的汉语借词主要是China(瓷器)、silk(丝)等几个音译借词。明代晚期到辛亥革命,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吸收了闽粤两地的语言发音习惯产生的音译借词,如Moyune(婺源茶)、Tsatlee(生丝)、Coolie(苦力)等词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有关饮食的有:bokChoy(小白菜)等;2.有关植物、水果的有:1ongan(龙眼)、ginseng(人参)等;3.有关商业组织、文化习俗的有:hong(商行)、kowtow(叩头)、KungIteiFatChoy(恭喜发财)等。

  ——据陶岳炼《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以来,出现了俄语词语被汉语借用的现象,尤其是1921年至1958年期间。例如: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红军(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 )、苏维埃(совет)、马克思列宁主义(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等。50年代,一款苏联女士服装风靡我国,这就是被我国女士称为布拉吉(платье)的连衣裙。

  ——据玛利娅《源于俄语的汉语外来词的分类和分析》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贸易、文化方面的汉语借词越来越多地涌入英语。如:open—door policy(开放政策)、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one Country,two system(一国两制)、Four books(四书)Five C1assics(五经)、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中草药)、kai shu(楷书)、Taichi(太极)等。

  ——据陶岳炼《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期前后英语借词汉语现象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俄语词语被汉语借用的历史背景。(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语借词汉语的意义。(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对同一历史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历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对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出现了以下不同的解释。

  ——据《中美俄朝韩五国教科书上如何描述朝鲜战争?》等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表3有关战争爆发的历史叙述。(要求:简要概括不同的叙述,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请考生从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武帝时期连年用兵,出现很多社会问题,晚年下轮台哀痛之诏,颁布了“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的新政策。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即位,霍光辅政,“因循守职,无所改作”。汉宣帝“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亲政伊始,就注意政情吏治,命令群臣奏封事,他慎重选拔良吏,在任命刺史守相时,亲自召见并询问治国安邦之术,汉宣帝道“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他强调决狱宜平,增设四名廷尉平官员,帮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汉宣帝下令免除触犯他名讳之人的罪,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还多次大赦天下。汉宣帝下诏“流民还归者,假公田,贷种、食,且勿算事”,多次免除受灾地区的租赋,十三次遣使存问鳏寡孤独。汉宣帝在位28年,继汉武帝晚年中衰之后形成了一个“中兴”局面,因此历史上把汉昭帝和汉宣帝统治时期称为“昭宣中兴”。

  ——摘编自张烈《论汉宣帝中兴》

  (1)根据材料,说明汉宣帝采取的统治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昭宣中兴”的历史条件。(6分)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冯梦龙,苏州府吴县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出身名门世家,崇祯三年(1630)考中贡生。冯梦龙用大部分精力搜集民间文学作品,整理和创作了大量著作,其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最为著名。作品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叙述男女情爱,有的颂扬义侠行为,有的揭露官场劣迹,不少篇章发出为妇女争取人权的呼声,以社会底层妇女的不幸遭遇,来鞭挞封建专制的腐朽,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幢憬。冯梦龙十分重视通俗文学的社会功能,以为它能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较之《孝经》、《论语》刻板正经地宣讲封建伦理,更易于被民间接受。“三言”问世后,文坛仿其形式而拟写话本之作,形成晚明通俗文学发展的高潮。《三言》传到日本,对扶桑的通俗文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冯梦龙的文学成就。(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梦龙生活的时代背景。(6分)

  高三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B 7.A 8.D 9.B 10.B 11.A 12.A 13.B 14.D 15.D 16.C 17.D 18.B 19.A 20.D 21.C 22.B 23.A 24.D

  25.(1)变化:明中期之前较少,之后增多;之前仅为重要出口商品名称,之后涉及社会生活多个方面;之后多采用闽粤方言音译。(6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往来增加;西方各国增进了对中国的认识;中国对外贸易重心在东南沿海口岸。(6分)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中国;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3点得5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政策,中苏关系较为密切。(2分)

  (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英语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影响);有利于推动中外经济贸易发展。(6分,答出3点即可)

  26.给分提示:

  (1)针对战争爆发的原因(谁挑起战争)和性质(侵略与自卫)的问题,概括材料中各方的不同观点。得1-4分。

  (2)能够指出由于国际形势(冷战)和国家间关系的不同状况,因而导致出现不同观点。得1-4分。

  (3)能够得出结论:历史研究应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追求历史的真相。得1-2分。

  (4)能够依据所学,对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提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得1-2分,表述严谨科学,可奖励2分,但不能超出本题最高分。

  27.(1)措施:了解民情,整顿吏治;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实行仁政,废除和减轻刑罚;减轻赋税,休养生息。(任意3点,9分)

  (2)条件:汉武帝晚年认识到错误,调整统治政策;汉昭帝时霍光继续推行原来的休养生息政策;汉宣帝因早年经历体恤民间疾苦;汉宣帝采取有效措施革新政治。(任意3点,6分)

  28.(1)成就:创作了大量通俗文学,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将晚明通俗文学发推向高峰,并影响到日本;关注通俗文学的社会功能,渗透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作品涉及当时社会各方面,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任意3点,9分)

  (2)时代背景: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社会对政治统治和思想压制的不满。(任意3点,6分)

  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2、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

  A.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B.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 B. 动摇了郡县制社会基础

  C.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D.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4、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笼络平衡南北方政治势力

  C.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5、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城市发展推动文化大众化

  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6、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出处 论述

  《汉书 •文帝纪》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汉书 •元帝纪》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后汉书》 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7、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封建政府的发展战略调整 B.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C.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D.江浙经济结构根本改变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变化

  A.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为基础 B.表明清政府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的态度

  C.体现出与近代民族危机出现和深化同步 D.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

  9、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0 0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19696 100%

  A.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B.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动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0、按照中国传统的经营思想经营中的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不被他人所窥识,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经营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上海轮船招商局经营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 B.人们对洋务企业缺乏信任

  C.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 D.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相符的是( )

  时间 1937.8—1938.2 1938.7—1938.10 1938.12—1940.7

  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

  内迁企业数量 121家 304家 448家

  A.企业内迁与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

  C.东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12、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 )

  A.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 B.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

  C.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D.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

  13、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D.民族危机加剧向各国寻求庇护

  14、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

  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任重而道远 B.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要性

  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15、下表为国民革命时期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据此可知( )

  A.地域性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迅速 B.湖北的政治环境一度比较宽松

  C.广东农运对北伐的反应较为理性 D.湖南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区域

  16、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当时部分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

  A.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得当 B.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7、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这表明国际宣传处( )

  A.活动利于改善抗战国际环境 B.主要目的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C.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D.积极对外宣传全民族抗战路线

  18、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 )

  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 D.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19、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这反映出罗马法( )

  A.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 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C.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 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

  20、著名文人艾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说明( )

  A.中国外贸政策助推商品融入世界 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

  C.近代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D.东学西渐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

  21、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7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力口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D.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22、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内阁凌驾议会之上

  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

  23、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

  A.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24、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 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上述变化表明( )

  A. 人文主义思想传播迅速 B. 宗教改革打击天主教会

  C. 古典作品受到高度重视 D. 印刷引入促进文化繁荣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后半期,南海成为明代经济最终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区域。中国人扩大在这个区域的参与,应部分归功于郑和下西洋,但是这个世界经济体并不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所能创造的,只有贸易超越了朝贡才使得这一切发生。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强行挺进南海,引发中国朝堂上一片反对贸易之声。1567年隆庆皇帝废除海禁,改进了海外贸易的基础结构——包括把福建进出口港月港提升为县。一年不到,中国海商彻底恢复了原来的活力,到18世纪中期为止,中国商人在该区域的贸易活动中占有明显优势,并建立了主导中西贸易的“广州体系”。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与早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社会晚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趋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所产生的影响。(12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制盐是一种力役,灶户必须生产食盐,而非灶户人群不得制盐。因此,泉州盐场地区以制盐为主,农业次之,商业行为尚少。明中后期,随着盐课折米、折银,泉州盐课与食盐脱离关系,福建运司系统减弱对灶户的人身控制,制盐从力役演变成较为纯粹的经济行为。盐场地方人户可较为自由地选择谋生方式、致富手段,他们利用泉州濒海滩涂、优良港湾、近海航道等各种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促进盐场地区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

  ——据叶锦花《明代灶户制度变革与区域经济变迁——以福建泉州盐场地区为例》

  材料二 清末民初,淮南煎盐的成本要高于晒盐14-16倍之多,每副盐灶须配置十亩甚至数百宙草地,广大盐民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形式谋求生存,盐商也伺机寻求更高利润的生财之道。1914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一年之内颁布了4部条例,鼓励废灶兴垦。他利用个人声誉领衔成立“农垦银行团”,组织几十家股东成立了大丰盐垦股份公司。巨大的原棉需求导致1915年“废灶兴垦”的热潮在淮南盐区全面铺开。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1937年,淮南垦区有集镇25个,轧花厂6个,纺织厂2个,榨油厂5个,诊所10个,合作社10个,小学54所,中学2所,雨量测候所10个。

  ——据林刚《张謇与中国特色的早期现代化道路——对淮南盐垦事业的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相似变化,分别指出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泉州和淮南地区经济转型在性质上的不同,并分别评析政府在转型中所起的作用。(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举了这样的例子:“您想,他(朱)看到了什么?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火炉旁有两个木墩子。我这位可怜的朋友走进去的时候,可怜的杰克坐在火炉旁的一个木墩子上正用缝衣针替老婆补袜子。”杰克很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她早晨五点半就到那里去,直要工作到晚上八点钟,回家时已累得啥也不能干了。所以只要是我能做的,我就得替她做。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情了。”说着就痛哭起来。朱后来告诉我,他听了这些话以后,就用他所有从小在工厂里学会的骂人的话咒骂工厂、厂主和政府。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高三年历史科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分 完卷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D C B C A D B A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B C A D A C A D B A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共52分。

  25.【答案】(1)特点:以南海为关键区域;以民间贸易为主;受西方殖民影响;为政府政策所左右;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8分,任意4点给满分。)

  (2)变化:由中国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变为欧洲居于优势地位。(2分)

  影响:①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促进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③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转型,其世界主导地位日益形成;⑤客观上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⑥逐渐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其他言之有理答案亦可) (10分,任意5点给满分。)

  【详解】本题考查清朝外贸政策的特点,以及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南海成为明代经济最终融入全球经济的关键区域”“并不是国家支持……所能创造的……只有贸易超越朝贡才使得这一切发生”“归功于郑和下西洋”“隆庆皇帝废除海禁……恢复原来的活力”“中国商人在该区域贸易活动中占有明显优势”“主导中西贸易”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分析得出。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对中国外贸政策和自然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6. 【答案】(1)相似变化:从盐业为主的单一经济走向产业结构多样化。(2分)

  原因:【泉州】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调整(赋税征收白银等);匠户制度的变革(放松对灶户的控制);人口增加与社会流动加快;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市场的扩大。(4分)

  【淮南】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成立,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潮流;“一战”爆发后有利的国际形势;棉花市场需求扩大。(4分)

  (2)性质不同:泉州的经济转型未能突破传统封建经济的范畴;淮南则属于近代意义的经济转型。(2分)

  评析:明朝中后期,政府进行的赋税和户籍制度调整,适应了封建社会内部经济转型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因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使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受阻。(要求从两个角度评析)(4分)

  民国初期,政府鼓励发展实业,适应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的需要,提高了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但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政府作用有限,转型十分艰难。(要求从两个角度评析)(4分)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可知,明初泉州地区以制盐为主要经济形式,而明中后期,“盐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及近海养殖业齐头并进”。由材料二可知,清末民初,淮南地区以制盐为主要经济形式,张謇出任农林总长后,淮南地区民族工业兴起,制盐、垦殖、榨油、纺织、轧花等产业发展起来。因而泉州地区和淮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单一转向多样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及时代背景作答,泉州方面,可以从经济发展、赋税制度、匠户制度、人口因素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方面作答。淮南地区,则可以从传统制盐业弊端显露、中华民国政策推动、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市场因素。

  (2)第一小问,由材料可知,泉州地区的经济转型发生在明代中后期,其经济形式没有突破封建经济的范畴;淮南地区的经济转型发生在清末民初,众多民族工业企业相继建立,开始向近代经济转型。第二小问:考生在进行评析时注意从积极一面及不足一面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27. 【答案】示例:情节:杰克已三年多没有工作,但是他的妻子却在工厂工作。(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工人失业,百姓生活困苦等社会问题。(2分)

  概述和评价:①英国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降低了对劳动力的体能要求,广大妇女得以参与生产,加剧了工作竞争的压力,男子失业现象更加严重。②工业革命引发社会基层结构变动,使得家庭内部结构和角色地位的转变,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③资产阶级付给妇女更低的工资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加剧了工人家庭的贫困和负担,进一步激化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8分)

  (“示例”仅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2018年全国卷Ⅰ的变式,本题以《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材料中蕴含的历史现象。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如“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没有工作,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了,我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事情了” 杰克已三年多没有工作,但是他的妻子却在工厂工作。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即可知道该现象是英国工业革命造成工人失业,百姓生活困苦等社会问题。再次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工业革命的影响方面思考作答。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

  A. 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

  B. 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C. 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

  D. 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特点。根据题意可知,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与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无关,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涉及生产技术发展的有关内容,故排除B项;形成亲疏有别等级秩序的是宗法制,故排除D项。周人将夏商周改朝换代的原因归结为德政,有利于在周代德政的实施,约束了统治阶级的行为,故选C。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平籴法”,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 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停滞

  D. 抑制了生产热情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李悝的“平籴法”。国家始终以平价购销储备粮,没有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故排除B项;国家通过购销粮食,稳定了社会秩序,为农民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热情的提高,故排除C、D项;国家通过购销粮食,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和市场波动,防止某些人囤积居奇,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A。

  【点睛】李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则平价出售储备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是李悝平抑粮价的一项措施,目的是使城里人和乡里农民都不受损害。

  3.唐代设立政事堂,三省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做出决策.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其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推进决策民主

  C. 平抑宰相权力

  D. 平衡三省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宰相,位高权重。皇帝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分散了相权,对宰相形成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皇帝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的民主,更不是为了平衡三省关系,故排除A、B、D项,故选C。

  4.元朝设立行省管理地方,民政、财政、军政皆其执掌.明初在地方设三司,分掌民政与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分别听命于中央.这一变化

  A. 恢复了唐宋旧制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 缓和了民族矛盾

  D. 杜绝了官僚队伍的低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唐宋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故排除A项;题意涉及的是元明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民族矛盾和官僚队伍的效率无关,故排除C、D项;无论是行省掌管地方民政、财政和军政,还是设三司分别向中央负责,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

  【点睛】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做题时要对题干中的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5.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这反映出当时

  A. 苏州纺织业发达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宋代,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雇佣劳动的内容,不涉及到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D项。根据“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可知苏州纺织业发达,故选A。

  【点睛】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出现雇佣劳动,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雇佣劳动的内容,所以只能表现当时苏州纺织业的发达,而不能认为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6.太平天国运动借助__义反清,义和团运动凭借道教诸神“灭洋”.这表明近代中国

  A. 中外文化冲突加剧

  B. 民主独立成为时代主题

  C. 科学技术发展落后

  D. 农民运动缺乏科学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题意没有体现中外文化冲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内容,故排除A、C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期,民主独立没有成为时代主题,故排除B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借助宗教理论来进行斗争,充分说明了农民运动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故选D。

  7.甲午战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

  A. 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

  B. 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

  C. 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

  D. 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军事实力只是战争胜负的一个方面,不具备决定性作用,故排除A项;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战术问题,故排除B项;日本取胜的因素不是赫德论述的主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根据“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可知赫德认为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故选D。

  8.江南机器制造局成立后,曾长期面临经费困难.1905年,将其中机器制造局和江南船坞分为两个企业,后者实行商务化经营,自负盈亏.结果营业额、盈余大幅增长.这反映出

  A. 洋务企业缺乏竞争实力

  B. 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C. 经营体制影响企业发展

  D. 民族工业走出困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江南机器制造局。江南船坞实行商务化经营后盈余额大幅增长,说明洋务企业并非缺乏竞争实力,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反映洋务运动收效的问题,故排除B项;江南制造局属于洋务企业,不是民族工业,故排除D项。由江南机器制造局长期面临经费困难到江南船坞盈余额大幅增长可知看出,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营体制的问题,故选C。

  9.1912年5月,有记者问孙中山:“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得到的答复是:“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孙中山的答复旨在说明

  A. 政治妥协的必要性

  B. 袁世凯变为共和派

  C. 军事斗争的残酷性

  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袁世凯变为共和派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不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故排除C项;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是出于大局考虑,并不是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排除D项。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以换取民主共和的早日实现,体现了政治妥协的必要性,故选A。

  【点睛】孙中山个人的行为不能体现整个资产阶级的特点,而且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主要是为了尽快实现民主共和,也不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

  10.下图为1931年10月5日«申报»刊登的“美丽牌”香烟广告.该广告反映出当时

  A. 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B.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C. 时局变化影响商业营销策略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图片内容并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故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在19世纪90年代,故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排除D项。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所以图片上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局势”的内容,因此说时局的变化影响商业营销策略,故选C。

  11.1949年4月,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遭人民解放军炮击.人民解放军总部声明,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道歉和赔偿,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和各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声明体现了

  A. 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 旧中国屈辱的不平等外交历史的结束

  C.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中共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事件的办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共的外交政策。根据“1949年4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紫石英事件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故排除A、C项;题意没有反映与旧中国屈辱外交有关的内容,故排除B项。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愿意通过和平外交的方式解决紫石英事件,说明中共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事件的办法,故选D。

  【点睛】本题应注意紫石英事件发生的时间实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所以虽然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意考虑和各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但这些外交原则和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的外交原则不是同一个概念。

  12.1953—1957年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变化(单位:亿元)

  年份 全民所有制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 公私合营企业 私营工业 个体工业

  1955 281.4 41.6 71.9 72.7 81.1

  1956 383.8 120.1 191.1 0.3 8.3

  1957 421.5 149.2 206.3 0.4 6.5

  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工业生产严重急躁冒进

  B. 资本主义工业改造基本完成

  C. 工业布局逐步趋向合理

  D.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表格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变化,并不能反映工业生产是否急躁冒进,故排除A项;产值的变化和工业布局以及工业结构无关,故排除C、D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产值呈上升趋势,而私营经济的产值则急剧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工业改造基本完成,故选B。

  【点睛】1953—1956是我国的三大改造时期,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13.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这反映出

  A. 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故排除A项;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于80年代,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内容,故排除D项。根据题意可知,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渐松动甚至变动,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故选C。

  【点睛】粮票是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代表性物品,通过发行粮票对社会物资进行行政调配。所以粮票的废除即使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深刻改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物资充足的表现。

  14.古代雅典僭主通常借助社会中下层力量推翻贵族统治,实行个人统治.僭主常常大兴土木,修建神庙等公共建筑,举办或者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据此可知,当时僭主政治客观上

  A. 创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B. 推动了城邦制度的发展

  C. 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落

  D. 催生了雅典的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雅典的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不是僭主创立的,故排除A项;题意没有反映雅典社会经济的兴盛或衰落的内容,故排除C项;僭主是修建神庙和举办或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并不是僭主催生雅典的宗教信仰,故排除D项。僭主大兴土木,举办或推广公共节日,有利于城邦制度的发展,故选B。

  15.罗马法规定,请求返还所有物之诉,当事人须带着系争实物到庭,如果系争物是不动产或树木之类不便携带,也必须拿一些象征性的标志物(如土块、树枝)到庭,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如果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这反映出罗马法

  A. 强调实物证据

  B. 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C.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 保证了公正公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罗马法。题意规定是带系争物或系争物的象征性标志物到法庭进行审判,而不是实物证据,故排除A项;判决的标准是“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而不是真正的保护私有财产,故排除B项;由于是按照双方的争夺结果进行判决,并不能真正的保证公平公正,故排除D项。根据“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可知判决的过程注重形式,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选C。

  16.乔治三世继承王位后,培植亲信,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以打击辉格党势力,并在1770年起用诺斯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B. 议会失去制约国王权力

  C. 两党制左右了国家政治

  D. 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英国已经颁布了《权利法案》,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故排除A项;《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就是王在法下,王在议会,议会并没有失去对国王的制约,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英国两党制的内容,故排除C项。国王通过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组建了“国王之友”政府,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还不够完善,故选D。

  【点睛】《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但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之初,国王是保留了行政权的,所以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

  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这表明

  A. 帝国延续了专制主义传统

  B. 宪法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 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D. 普鲁士处于联邦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可知并没有体现专制主义传统,故排除A项;题意并没有体现议会成为权力中心和普鲁士在联邦中的地位问题,故排除C、D项。题意表明国会是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发展潮流,故选B。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合并牺牲了市场竞争而获得进展,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牺牲了私人小商号而获得进展,大商业和大企业牺牲了较小的商业和企业而获得进展,而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小撮支配性实业或企业控制市场的倾向.”该现象

  A. 标志着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

  B.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激化了欧美各国的社会矛盾

  D. 体现出列强输出资本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垄断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牺牲了市场竞争、私人小商号和较小的商业企业,但并不能说明自由放任政策终结,故排除A项;根据“这种集中显示出由一小撮支配性实业或企业控制市场的倾向”可知这是垄断现象的产生,垄断的出现体现了列强输出资本的要求,故排除D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没有激化欧美各国的社会矛盾,故排除C项,故选B。

  19.1870年,英、法、美、德四国囊括了全球制造业生产额的近80%.1913年时,它们只生产了全球制造业生产额的72%.据此判断,20世纪初

  A. 英、法、美、德走向衰落

  B. 发达国家致力于第三产业发展

  C. 亚非拉地区进口工业品减少

  D. 世界其他地区工业化水平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世界工业化发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初,英、法、美、德并没有走向衰落,故排除A项;当时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工业发展,而不是第三产业发展,故排除B项;C项在题意中没有体现,故排除。20世纪初,英、法、美、德全球制造业生产额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世界其他地区工业化水平也有所提高,故选D。

  20.1917年夏秋,布尔什维克针对工人、卫戍部队以及前线战士进行宣传,要求和平、土地、面包以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使得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这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

  A. 基本上掌握了临时政府权力

  B. 坚持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 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D. 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掌握临时政府权力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布尔什维克,故排除A项;布尔什维克在七月事件以后放弃了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成功,也就没有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故排除C项。根据“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可知当时布尔什维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

  21.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

  A. 重视物质利益原则

  B. 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

  C. 试图消除城乡差别

  D. 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题意中没有涉及企业自主权的问题,故排除B项;赫鲁晓夫强调提高收入,而不是消除城乡差别以及协调工农业发展,故排除C、D项。根据“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可知赫鲁晓夫改革重视物质利益原则,故选A。

  22.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 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 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世界财富优势的“关系模式”,由此可知这一模式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于1949年,马歇尔计划是在1947年且两者都不符合“世界财富”这一信息,故可以排除B项和D项;二战后美国主导自由贸易,故C项错误。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名师点睛】本题以194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 “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 的这种优势。本题的命制契合“国际治理”、“亚投行”等热点问题,体现出高考考查隐性热点的规律。

  23.1963年和1967年,法国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加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它.1965年,法国驻欧共体代表连续六个月缺席会议以反对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直到1966年其他成员国做出妥协.这反映出法国

  A. 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B. 已经左右了欧共体内部事务

  C. 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D. 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法国是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而不是已经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排除A;根据题意可知法国并没有左右欧共体内部事务,故排除B项;法国主要是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以力图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不是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排除C项。法国因为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而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其目的是为了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求保障自身利益,故选D。

  24.“通过与私营企业的合作而取得经济的恢复,鼓励物价上涨,从而使利润增加,并用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增加以刺激复兴.”此处描述的应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根据“用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增加以刺激复兴”可知这属于国家干预政策,不是政府控制,故排除A项;根据“鼓通过与私营企业的合作而取得经济的恢复”可知与新经济政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故排除B、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刺激经济的恢复,所以此处描述的应该是罗斯福新政,故选C。

  【点睛】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应对经济危机,在金融方面整顿银行业;在工业方面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并给工人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在农业方面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最终目的是恢复经济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钱等.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犀象、珠玉等,未经加工或技术含量较少,在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唐代以前,活跃在印度洋至中国的航线上的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商船.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奠定了古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该时期港口众多,海外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此后虽然有所回升,但远未得到充分发展.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 据统计,1864年中国的洋货进口额为4621万海关两(近代中国海关曾经长期使用的一种计算银两的单位),1880年为7929.4万海关两,1894年为16210.2万海关两.进口货物以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其中棉纺织品和棉纱自1884年后逐渐在进口总额中占据首位,其销售市场由华南沿海口岸逐渐推广到华北、东北和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使得棉花、蚕桑、茶、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答案】(1)特点: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海外贸易范围广;宋代海外贸易发展到高峰(或“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发展”);明代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海外贸易下降.

  原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手工业水平高;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或“宋代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用于航海”等)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变化:外国商品的进口和中国原材料、农副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是机器工业产品;西方列强在中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影响: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解析】

  【详解】(1)根据“在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可知中国古代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宋代时海外贸易达到顶峰,贸易范围扩大;到明代时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海外贸易下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主要与当时农耕经济发达,宋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以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有关。而明代海外贸易的下降主要是受海禁政策的影响。

  (2)根据“进口货物以鸦片、棉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可知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是中国农副产品出口增多,而西方机器制成品进口增多,西方列强在中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中国日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古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40—70年代亚洲重要外交活动简表

  时间 活动

  20世纪60年代 印中关系日趋紧张,1962年发生边界冲突.美苏竞相向印度提供武器装备,扩大军事合作.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进入核国家行列.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初,苏联推行全面进攻战略,拉拢越南对抗美国,遏制中国.在印巴战争中支持印度,印度由此疏远美国.美国实力相对减弱,深陷越南战争泥潭.中美关系走向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上海公报».日本在1968年成为西方阵营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70年代初,日本推行“多边自主外交”

  .

  1972年,中日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据徐天新沈志华«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1945—1972)»

  从上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论题:美苏争霸影响亚洲政治格局

  阐述:二战后,美苏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美苏争霸极大影响了亚洲的政治格局.苏联支持中国,美国扶植日本,从而形成了亚洲大国间的对抗.中印两国曾经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美苏竞相争取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印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扭转在与苏联争霸中的劣势,调整对华政策,影响了日本与中国关系.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日本迅速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争霸影响了亚洲中、日、印等大国之间关系,对亚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它论题,如“冷战影响亚洲大国外交走向”“冷战影响亚洲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亚洲大国在两极格局中独立性增强”“中日关系受到美苏冷战影响”“新中国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外交政策”等等.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40—70年代对亚洲的外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或苏联与亚洲国家关系的恶化和改善都会直接影响到亚洲的外交格局。如中国与苏联关系的变化极大的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变化,苏联与印度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印关系的变化。所以说,美苏争霸对亚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题还可以从美苏两国之外的国家着手论述,如中日关系的影响因素,中国和印度在美苏争锋中的国家外交等。言之成理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明清时期开始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明末清初出现了乌龙茶、红茶和花茶等茶类,形成了我们国家六大茶类的基本格局.饮茶方法,由唐宋的煎煮法、点茶法简约化发展为现代的沸水冲泡法.明清时期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集中体现了中国文人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尽管茶人的抱负不可能实现,但总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以茶雅志,以茶励节.

  ——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茶文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答案】(1)特点:制茶技术取得新突破,茶叶加工多元化;形成了茶叶种类的基本格局;饮茶简约化;大量茶书出现;品茶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2)背景:专制制度强化,文人受到压抑;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明清茶文化的发展主要是从制茶技术、饮茶方法、茶书等方面得到了体现,茶文化对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带来了重大影响。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清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就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特征,即在政治方面是君主专制的加强;经济方面是农耕经济发展繁荣,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思想文化方面理学占据思想主流地位等。


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题相关文章:

1.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4.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

5.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卷答案

415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