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数学 > 高考数学经验分享及考场介绍

高考数学经验分享及考场介绍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高考数学经验分享及考场介绍

  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考数学经验分享及考场介绍》供考生们参考。

  考生必读:高考数学理科生的提分要领

  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之后,最重要的是灵活应用,而不是一味做难题。你能够用多种方法很熟练解出一道典型题目,或者用一种解题技巧做出多道题目,往往远胜于做出了好多道难题。

  即使最复杂、最难的题目的解题技巧,往往也不过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解题技巧的变化和组合而已。你把最基本、最简单的解题技巧都非常熟练掌握了,通过深入思考,掌握其变化和组合,你就可以做出大多数题目。

  有一天晚上,管少辰迷路了,走了好多冤枉路之后,他才找到回家的路。第二天上午,他总结出了5种回家的走法。从此以后,他晚上回家,再也不会迷路了。

  一道题目,你多掌握了一种解法,就多了一条路,考试时你就多了一分把握。你应该尽量多掌握几种解题技巧,这就叫一题多解。你脑子里解题技巧越多,越容易忘记,越容易把脑子搞乱。实际上,很多表面上完全不同的题目,都是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解题技巧。总结出不同题目的相同解题技巧之后,你脑子里需要记忆的东西就可大大减少。

  转移解题技巧、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有时,看似毫不相干的题目,却使用了相同的解题技巧。有时,同一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毫不相干的多个解题技巧来解决。这就要求你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思维尽量不受约束,心境尽量开阔,大脑尽量清晰。

  有些题目,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出来。例如,同一道英语题,可以用语法做出来,也可以通过东西方的思维差异做出来;同一道数学题,可以用代数方法解,也可以用几何方法解,也还可以用三角方法解;同一道物理题,可以用概念直接推理出,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同一道化学题,你可以用关系法解决,也可以用守衡法、差量法、极限法等解决。

  做完好题后要总结:有时,你花费了很多功夫,才把某道很好的典型题目掌握了,这时,你不要很高兴的就结束了,你应该仔细思考这个解题技巧是否可以运用到其他题目上。

  参考书:有时,某些参考书会专门教你如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你应该借助这些参考书引发自己的思维,而不是记忆一些具体东西,例如,你可以体味命题人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你不要在意细节,要跳出某道具体题目的局限,找出更普遍的东西。

  高级练习方法--小题大做(适用于学习进入高级阶段者)

  即使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之后,你也不要小看一些基础题、简单题,关键在于你怎么做这些题目。

  挑一些课本上不同章节的最基础的、很典型的简单题目放在一起做,并深入思考,把最本质的东西串起来,称为小题大做。

  本方法可用于化解知识误痕。

  本方法也适用于竞赛者。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竞赛者可以减少中档题目、难题的数目,但基础题目不能做得太少。

  高级学习方法--自己出题(适用于学习进入高级阶段者)

  学习进入高级阶段之后,如果学习时间较充足,可以尝试着自己出题、自己做。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习的本质是自学。自己出题,可以提高深入思考的能力、可以提高直觉能力、可以提高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文史类:学习进入高级阶段、大脑很灵活、大脑清晰度高者,如果对某些知识点有很深入和清晰的理解了,就可以尝试着围绕着这些知识点自己出题。例如,自己出语文作文题、英语作文题、历史综合题目、政治中的热点题目等等。

  理科类和偏理科类:学习处于高级阶段的、形成非常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者,如果对某些类型题目的各种变化都很清楚了,很轻松的能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了,就可以尝试着围绕这些类型的题目自己出题。例如,自己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综合性较大的题目。

  不要超范围:你要以各地历年考题为参考,出题范围不要超出各科高考考试要求的范围。

  模仿历年考题:模仿各地历年考题中的典型题,琢磨命题人的思路,自己尝试着变换角度出题,有时你会得到惊喜。

  围绕自己的心得:学习心得、解题技巧、考试技巧积累多了,慢慢的前后联系、深入思考,你就会能把这些心得和技巧串起来了,然后围绕这些东西自己出题,你的知识体系会更清晰。

  初级练习方法--随意练(适用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

  对于学习处于初级阶段者,找一本或者几本比较简单的、每道题目都有详细解题过程分析的练习书,挑选一些难度低、自己喜欢做的题目,一道一道地做下去。

  尽量做自己有把握做出来的题目,感觉做不出来的题目尽量少做,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积累学习心得和满足感。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保持轻松愉悦振奋的心情。

  一般的,随意练之后,你会感到很有成就感,心情非常好。

  不要着急:做某道题目时,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着急,一边慢慢思考、一边参阅各种书籍,实在解决不了,就放弃,做其他的题目。

  全的原则:做过的题目、会做的题目就不要理会了。对于知识漏洞对应的题目,要多做一些。最终,所有知识点对应的题目要都练到。

  不必拘泥:你不必拘泥于不同部分知识的限制,不必拘泥于解题技巧的限制,只要是高考考试要求范围内的习题,都可以做。不必局限于某本参考书,也不必按照参考书的顺序做。

  高级练习方法--随意练--各种学习方法的融合(主要适用于学习处于高级阶段者)

  有时,你在看书时,或者做某道题目时、或者产生了某个疑问时,你要想各种方法来解决它们,为解决某个问题,可能又出现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于是,你就又得解决新问题。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你做了很多相关的习题,参阅了课本和参考书上的很多内容,思考出了很多办法,解决了很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有时1、2个小时,甚至3、5个小时之后,你仍然兴趣盎然。这就是高级练习方法--随意练。

  高级阶段的随意练,是通过做练习和深入思考,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又解决新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

  适用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的难题、综合题、技巧比较巧妙的题目。历史、政治、地理等课程的综合题、热点题目。英语写作、语文作文。

  融合:从某个角度,高级的随意练是把深入思考长长练、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小题大做、自己出题等方法融合在一起的方法。

  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尽量保持轻松愉悦振奋的心情。

  一般的,随意练之后,你会感到很有成就感,心情非常好。

  身体: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尽量放松身体。

  牺牲:高级的随意练是一种最容易取得学习进步的学习方法之一,因此,你偶尔牺牲一点点身体也是值得的,例如你打破作息规律、没有按照计划锻炼身体、暂时不吃饭、或者边吃饭边学习等等。

  体育锻炼:对于养成了每天都固定1、2个小时运动的人和在学的间隙运动一会的人来说,采用本方法可能会影响体育锻炼的计划。你可以在第二天多花点时间运动就可以了。

  休息:如果你采用随意练学习了3、5个小时,甚至7、8个小时,那么,再学习之后,你一定要好好休息。对于身体处于初级阶段者,第二天一定要睡足,以免体力没有恢复,身体受到伤害;对于身体处于中级阶段者,第二天要多睡几个小时。对于身体处于高级阶段,尤其是每天都坚持高强运动一个小时以上者,一般的,身体的影响不大。

  多题一解等对心态、身体和学习状态的要求

  在使用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小题大做、自己出题、随意练等方法时,你不一定要提高狠劲,但你必须心情轻松愉悦振奋,必须身体活力十足,必须大脑清晰度很高。

  而且,在做题过程中,你思维还要任意驰骋、不受约束。

  你要变化!

  你要大胆去联想,只要你灵光一现,找到了某个突破口,你就要深入的思考下去。通过无拘束思考,次数多了,时间久了,你往往会想出那些表面上毫不相关,实际上联系密切的东西。你也会发现,只要想到了某一点,你就可以解决无数问题!

  过来人分享:高考数学考场经验介绍

  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创设数学情境,进而酝酿数学思维,提前进入角色,通过清点用具、暗示重要知识和方法、提醒常见解题误区和自己易出现的错误等,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安慰,从而减轻压力,轻装上阵,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使思维单一化、数学化、以平稳自信、积极主动的心态准备应考。

  二、内紧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虑怯场

  集中注意力是考试成功的保证,一定的神经亢奋和紧张,能加速神经联系,有益于积极思维,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积极,这叫内紧,但紧张程度过重,则会走向反面,形成怯场,产生焦虑,抑制思维,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开,这叫外松。

  三、沉着应战,确保旗开得胜,以利振奋精神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考试的心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试题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题,而应通览一遍整套试题,摸透题情,然后稳操一两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即发挥心理学所谓的门坎效应,之后做一题得一题,不断产生正激励,稳拿中低,见机攀高。

  四、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览全卷,将简单题顺手完成的情况下,情绪趋于稳定,情境趋于单一,大脑趋于亢奋,思维趋于积极,之后便是发挥临场解题能力的黄金季节了,这时,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题习惯和基本功,结合整套试题结构,选择执行六先六后的战术原则。

  1.先易后难。就是先做简单题,再做综合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2.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可以得到许多有利的积极因素,也会看到一些不利之处,对后者,不要惊慌失措,应想到试题偏难对所有考生也难,通过这种暗示,确保情绪稳定,对全卷整体把握之后,就可实施先熟后生的策略,即先做那些内容掌握比较到家、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题目。这样,在拿下熟题的同时,可以使思维流畅、超常发挥,达到拿下中高档题目的目的。

  3.先同后异。先做同科同类型的题目,思考比较集中,知识和方法的沟通比较容易,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高考题一般要求较快地进行兴奋灶的转移,而先同后异,可以避免兴奋灶过急、过频的跳跃,从而减轻大脑负担,保持有效精力,

  4.先小后大。小题一般是信息量少、运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轻易放过,应争取在大题之前尽快解决,从而为解决大题赢得时间,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基矗

  5.先点后面。近年的高考数学解答题多呈现为多问渐难式的梯度题,解答时不必一气审到底,应走一步解决一步,而前面问题的解决又为后面问题准备了思维基础和解题条件,所以要步步为营,由点到面

  6.先高后低。即在考试的后半段时间,要注重时间效益,如估计两题都会做,则先做高分题;估计两题都不易,则先就高分题实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五、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场上一味地要快,结果题意未清,条件未全,便急于解答,岂不知欲速则不达,结果是思维受阻或进入死胡同,导致失败。应该说,审题要慢,解答要快。审题是整个解题过程的基础工程,题目本身是怎样解题的信息源,必须充分搞清题意,综合所有条件,提炼全部线索,形成整体认识,为形成解题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而思路一旦形成,则可尽量快速完成。

  六、确保运算准确,立足一次成功

  数学高考题的容量在120分钟时间内完成大小20道题,时间很紧张,不允许做大量细致的解后检验,所以要尽量准确运算(关键步骤,力求准确,宁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题速度是建立在解题准确度基础上,更何况数学题的中间数据常常不但从数量上,而且从性质上影响着后继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要稳扎稳打,层层有据,步步准确,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假如速度与准确不可兼得的说,就只好舍快求对了,因为解答不对,再快也无意义。

  七、讲求规范书写,力争既对又全

  考试的又一个特点是以卷面为唯一依据。这就要求不但会而且要对、对且全,全而规范。会而不对,令人惋惜;对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规范、字迹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数学试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为字迹潦草,会使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良,进而使阅卷老师认为考生学习不认真、基本功不过硬、感情分也就相应低了,此所谓心理学上的光环效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八、面对难题,讲究策略,争取得分

  会做的题目当然要力求做对、做全、得满分,而更多的问题是对不能全面完成的题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两种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策略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

  2.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九、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

  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十、执果索因,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如果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如用分析法,从肯定结论或中间步骤入手,找充分条件;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手找必要条件。

  十一、回避结论的肯定与否定,解决探索性问题

  对探索性问题,不必追求结论的是与否、有与无,可以一开始,就综合所有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与讨论,则步骤所至,结论自明。

450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