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物理 > 高中物理审题10个注意事项

高中物理审题10个注意事项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中物理审题10个注意事项

  审题可以说是高中物理做题中最重要的一环,理清了题意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审题10个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审题注意事项

  (1)是否考虑重力

  在涉及电磁场的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带电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的问题。一般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具体说明的微观粒子不需要考虑重力;质量较大的如带电油滴、带电小球等要考虑重力;有些说法含糊的题目要判断有无重力,如带电微粒在水平放置的带电平行板间静止,则重力平衡电场力,再如带电微粒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只能是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仍然是重力平衡电场力。要特别当心那些本该有重力的物体计算时忽略了重力,这在题目中一定是有说明的,要看清楚。

  (2)物体是在哪个面内运动

  物理习题通常附有图形,图形又只能画在平面上,所以在看图的时候一方面要看清图上物体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看清物体是在哪个平面内运动,或是在哪个三维空间运动。物体通常是有重力的,如果在竖直面内,这一重力不能忽略,但如果是在水平面内,重力很可能与水平面的支持力抵消了,无需考虑。

  (3)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很多物理量具有方向性,如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对于高中阶段所涉及的物理量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一定要熟记在心,如果题目中的已知量是矢量,要考虑它可能在哪些方向上,以免漏解;如果待求的物理量是矢量,一定要看清是否需要说明方向。如“求解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仅要说明加速度的大小,还要交待其方向,否则题目才解了一半;若“求解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的大小”,则无需说明其方向。

  (4)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忌自己设定已知条件)

  有时题目较长,看了一遍以后忘记了哪些是已知量,可在已知量下划线,或在解题时先写出已知量的代号;有些经常用到的物理量,如质量m、电量q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题目中并没有给出,但由于平时做题时这些量经常是给定的,自己常常就不自觉地把它们当作已知量了,切记千万不能用未知量表示最后的结果,这就等于没有做题;一些常量即使题中未给出也是可以当作已知量的,如重力加速度g;同样一些常量却不能当作是已知量,如万有引力常量G,这一点在解万有引力应用类问题时要引起重视。c(光速)、h(普朗克常量)、k(静电力常量)需要时可以当已知用。

  (5)临界词与形容词的把握(关键信息的把握)

  要搞清题目中的临界词的含义,这常常是题目的一个隐含条件,常见的临界词如“恰好”、“刚好”“足够长”、“至少”、“至多”等等,比如恰好发生全反射,表示入射角就是临界角。

  要把握一些特定的形容词的含义,如“缓慢地”、“迅速地”、“突然”、“轻轻地”等,静力学中如物体被“缓慢地”拉到另一位置,往往表示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认为受力是平衡的;热学中“缓慢”常表示等温过程,而“迅速”常表示绝热过程;力学中“突然”对弹簧来说表示来不及形变,“轻轻地”表示物体无初速度。

  有些题目中会出现条件或要求写在括号里的情况,括号里的文字并不是次要的,可有可无的,相反有时还显得特别重要。如括号里常有:取g=10m/s2;不计阻力;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等。“碰撞时间极短”表示碰撞时虽然外力F不为零,但仍可认为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系统的动量守恒。

  有些题目中会从物理模型的理想化条件中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模型的基本形式有“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对象模型”是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过程模型”是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曲线运动等。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定性地把握住物理模型之后,应把这个模型细化,使之更清晰。可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

  选择、实验中出现的“又”、“还”等信息,是指除题干中给定的信息外需要补充的信息。

  (6)抓住图像上的关键点

  看到图像要注意:

  ①图像的横轴、纵轴表示什么物理量;

  ②横轴、纵轴上物理量的单位;

  ③图线在横轴或纵轴上的截距;

  ④坐标原点处是否从0开始(如测电动势时的U-I图电压往往是从一个较大值开始的);

  ⑤图线的形状和发展趋势;

  ⑥图像是否具有周期性。

  (7)从题给的物理现象中挖掘隐含条件

  题设的条件中必然反映若干物理现象,这些现象本身就包含了解题所需的已知条件。深刻领会物理现象的含义、产生原因和条件是获取已知条件的关键。如:“宇航员在运行的宇宙飞船中”示意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通迅卫星”示意卫星运行角速度或周期与地球的相同,即同步,“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示意物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

  (8)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

  如果不注意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所得结论就正好相反。

  (9)区分物体的性质和所处的位置:如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是轻绳、轻杆还是轻弹簧;物体是在圆环的内侧、外侧还是在圆管内或是套在圆环上。

  如果有两个导体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导体接触后电荷会重新分布,比如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接触后会带上等量的电量;而如果一个带电体与绝缘物体接触则无需考虑电量分配问题。轻绳、轻杆和轻弹簧问题中要注意弹力的方向,轻绳中弹力必然沿绳的方向,轻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可造成弹力方向有两种可能,而轻杆上的弹力方向却是多变的。

  (10)容易看错的地方

  位移还是位置?时间还是时刻?哪个物体运动?物体是否与弹簧连接?直径还是半径?粗糙还是光滑、有无电阻等等。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

  1.认真细致,全面收集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词句: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3.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

  4.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

  5.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6.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

  7.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矢量方向不明确;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制约条件不确定;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8.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9.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是否考虑重力;(2)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3)矢量还是标量?譬如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求受到的安培力?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4)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5)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6)是直径还是半径。

  10.科学思维,力避主观想象:

  (1)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2)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3)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
看了“高中物理审题10个注意事项”的人还看了:

1.高中物理的三步审题法

2.学好初二物理要注意的10个方面

3.高中物理大一轮复习策略

4.2017年高考理综物理答题方法与技巧

5.2017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27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