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文言实词突破经典练习100题(附答案)(3)

文言实词突破经典练习100题(附答案)(3)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文言实词突破经典练习100题(附答案)

  68. 与“数见不鲜”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存亡之理B.范增数目项王 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69. 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说尽心中无限事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秦王大说,犒赏三军D.范增说项羽曰

  70. 与“金城汤池”的“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D.臣请就汤镬

  71. 与“窃窃私语”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乃私见张良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丹不忍以己之私

  72. 与“素不相能”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B.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D.素善留侯张良

  73. 与“涕泗横流”的“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B.士皆垂泪涕泣 C.临表涕零,不知所言D.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74.与“徒劳无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75. 与“亡命天涯”的“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D.今沛公有急,亡去不义

  76.与“大楚兴,陈胜王”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B.沛公欲王关中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

  77. 与“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微查公子,公子颜色愈和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C.微服私访D.雁荡山具体而微者

  78. 与“悉心照料”的“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丞相亮其悉朕意B.古之治天下,至悉也C.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D.赵王悉召群臣议

  79. 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B.伯乐学相马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0. 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D.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81. 与“信口开河”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B.言必信,行必果

  C.低眉信手续续弹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82. 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B.行将就木

  C.赵王畏秦,欲勿行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83. 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恐修名之不立D.邹忌修八尺有余

  84. 与“许为佳作”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许B.先生何许人也C.时人莫之许也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5. 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我送舅氏,日至渭阳

  C.则阳收其身,而实疏(疏远)之D.周秦多玺,多作阳文

  86.与“要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张良出,要项伯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C.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D.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87. 与“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D.不遗余力

  88. 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C.贻笑大方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89. 与“世易时移,物是人非”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以其小,易之

  C.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0. 与“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D.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91. 与“登峰造极”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C.此人功参造化,乃吾劲敌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畜,掩口葫芦而笑

  92.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君何以知燕王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93. 与“学以致用”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篇之中三致志焉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D.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94. 与“质疑问难”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质明,避哨竹林中B.形者神之质

  C.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D.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95. 与“资治通鉴”的“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治水军八十万众B.同心一意,共治曹操C.故治国无法则乱D.不效则治臣之罪

  96. 与“付诸东流”的“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投诸渤海之尾D.潘崇曰:“能事诸乎?”

  97. 与“谁得而族灭也”的“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士大夫之族B.族庖月更刀,折也

  C.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D.族秦者秦也,飞天下也

  98. 与“卒然边境有急”的“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初,鲁肃闻刘表卒C.全卒为上,破卒次之D.五万兵难卒合

  99. 与“走马观花”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窃计欲亡赵走燕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D.预备走舸,系于其尾

  100.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B.因击沛公于坐

  C.坐盗 D.坐以待毙

121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