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2)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错别字辨析试题

  1.(2009年高考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选B。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A.“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C.“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D.“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2.(2009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积,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由同音字、形近字造成的易错现象,在识别时注意以义辨形(如A项“立竿见影”的“竿”是“竹竿”的意思,而不是“树杆”的意思)、以音辨形(如B项的“偏面”读音应当是“piàn”而不是“piān”可以判定应当写作“片面”)。对于其中的近音、近义字则需要多角度辨析(如D项“高潮迭起”的“迭”是“履,连着”的意思,“叠”是“重复地堆,积累”的意思,二字字义相近)。A.“立杆见影”——“立竿见影”;B.“偏面”——“片面”;D.“高潮叠起”——“高潮迭起”。

  3.(2009年高考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解析:选D。本题吸取了往年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因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用。A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是正确的。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4.(2009年高考重庆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愧疚 必须品 防微杜渐 额首称庆

  B.搜寻 吊胃口 炙手可热 按捺不住

  C.剽悍 金刚钻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

  D.撮合 板着脸 破涕为笑 奉为圭臬

  解析:选C。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识记。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从去年开始考纲在作文部分第一次规定了对错别字的量化扣分,加大了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考查力度,这恐怕是基于网络语言错别字和学生书写错别字十分普遍的现状而提出的。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与去年一样,许多词语出自课本,“就里”就出自高中语文《长亭送别》一文的注释,这是下一届高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意思是: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A项,必需品,额手称庆;B项,不明就理;B、D无错别字。

  5.(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kuài)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莅(wèi)临 鸢(yuān)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zhěn)密 鹬(yù)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duó) 深陷囹圄(wú)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和正确书写汉字。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是大力提倡的一种命题思路。对于北京考生而言,读音错误的相对较少。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可以通过义辨法区别。A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ì”;B项,“莅”音“lì”;D项,“圄”音“yǔ”。

  高考语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猜你喜欢:

1.2017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2.2017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3.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4.2017怎样复习高考语文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库

6.2017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21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