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高三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

  温故而知新,大家只要做到这点,一定可以提高学习能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三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知识

  1、李白,盛唐诗人,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警戒当局者在形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其诗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4、《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为材料,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本诗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诗中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让人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此诗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专门“刺美见事”,“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乐府》50首全都列入“讽喻诗”,这些诗歌广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种种罪行,反对穷兵黩武,为妇女鸣不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

  二、一词多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 启窗而观(看)

  征:①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 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 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 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③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④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⑤ 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在… …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 )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用 )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凭 )

  乃:① 十年乃成(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 ④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

  ③ 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 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 吴起… …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高三语文必修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3.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

4.高考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5.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6.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1-4知识点汇总

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8.高中语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9.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汇总(5)

1896530